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扶明 > 第676章就这家了

扶明 第676章就这家了

作者:话凄凉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1-22 21:20:36 来源:笔趣阁

每个王朝发展到一定时期,都会爆发出各种问题。

天灾、饥荒、流寇、土地兼并、外敌、吏治**、军阀割据,像赶集似的一一登场。

这些问题,犹如人身上的恶习和腐肉,若不去之,人就会一天天病重,最后被拖死。

这个时候,王朝想要生存下去,就得进行改革,狠下心来,动刀子割掉身上的腐肉,改掉不良的习惯治理顽疾,但是腐肉与身体神经相联,割掉会疼,恶习成瘾,已经成了依赖。

若是没有大毅力,大决心,改掉恶习,革掉腐肉,那王朝必将走向末路。

明中期时,出了一位猛人,对明朝进行过改革,可是明朝病未痊愈,腐肉还未割尽,便又停止了治理。

这使得各种问题,又一个不少的陆续找了回来,什么**、土地兼并、天灾、饥荒、流寇、外敌一一出现,最终天下大乱。

从几十年前,辽事起,而后关内,起义不断,天下初乱,到如今已经过去了四十余年。

天下百姓困苦久矣,人心思定,俱希望天下能够早除恶疾,恢复安定。

几十年间,崇祯皇帝失败了,李自成失败了,弘光朝廷也失败了,现在看来,隆武朝也很难成功。

如今这天下,到底该怎么走,由谁来结束混乱,完成大一统,天下有志之事,都在进行观察和选择。

西南孙可望,雄据巴蜀天府之国;东南郑成功,具有福建,享海贸之利;江北鲁王,威望素著,拥兵十余万;江东吴越王,割据江浙,纵横大洋;南京隆武朝廷,大明正朔。

这些势力周围,都聚集了一批人才和志士,意图结束乱世,统一天下。

甚至,还有一部分人,选择了北方的满清。

现在天下雌雄未定,倒底谁能完成大一统和恢复天下秩序的使命,尚未可知。

有志之士,为民请命,当为百姓选择一位明主,来结束天下的纷争。

货船顺江东下,过武昌、九江、安庆、南京,最后抵达上海。

五月时间,大海上东南季风盛行,台湾、吕宋等地的船只,停满了黄埔江两岸。

此前,江东丝织业发达,出口大量的丝绸和布匹,赚取无数白银,停靠于上海港的船只,主要是将江东的货物,往海外运。

现在,随着台湾和吕宋岛的开发,港口出现大量来自台湾和吕宋的货船,将台湾和吕宋生产的粮食、烟草、木材,甚至水果,运到江东。

如今江东不仅是世界上,最大的商品输出地,也是最大的消费市场,经济极度繁荣。

严起恒与张家玉登上码头,于一路来的景象不同,上海港极为热闹,黄埔江两岸仓库林立,人员穿梭,繁忙无比。

两人站在码头上,看见江面上桅杆如林,看着热闹繁忙,冲满活力的场景,不禁对视一眼,从对方眼中看出惊讶。

严起恒和张家玉随便数了数,江边停泊了至少近千条货船,有内河平底船,有运河上的漕船,还有海上福船,甚至倭国和西夷的商船。

两人穿过码头,看见苦力搬运着船上物资,不禁大开眼界。

黄浦江沿岸的码头,距离上海县城,还有一段距离,两人走出来,便见道路旁居然还有车马行,于是租了辆马车,前往上海县城。

同明朝统治的其它州县不同,江东因为商业化程度较高,人口像城池聚集,但是原来的城池,又容不下那么多人,所以城池形成了大片的居民区,还有街道和集市。

张家玉挑开车帘,往外看了看,不禁道:“此等场景,原只有苏州能见,今观上海,恐不下于苏州。”

这时,马车已经道了城门外的车马行,车夫遂即停了马车,对里面道:“两位先生,已经到县城了。”

两人下车,付给车夫一两银子,车夫从腰间钱袋之中,取出十多枚铜元找零,张家玉接过铜元,发现有两种,一种大而重,一种小而轻,两种正面都是一个侧面人头像,背面则是龙纹和数字。

张家玉拿着铜元看了看,不禁道:“吴越藩果然野心勃勃!”

严起恒却约带深意的道:“就怕他没有野心。”

这时,两人站在城门前,嘈杂之声迎面扑来,城中店铺的喧哗,沿街叫卖的小贩,讨价还价的声音,另两人仿佛置身盛世。

严起恒道:“进去看看!”

一般而言,各地城池,进入城中,都需要上缴入城税,遇上早上人多,往往需要排起长队。

上海县虽有士卒盘查,但是入城却不用上缴税钱,人员进进出出,放行速度极快。

严起恒和张家玉都有些震惊,对于一项财政紧张的明朝来说,入城税可以说是各地方衙门,一笔不可缺的收入,吴越国是有多富,居然有钱不收。

两人进入城中,只见街道两边,旗幡飞舞,商铺林立,有福建的茶叶、江西的瓷器、南洋的香料、象牙、稻米、烟草、水果,当然最多的还是,一家连着一家的布庄。

这里的商品,大多是进行大宗交易,也进行零售,各国来的商人,在城中店铺看货,满意后下单,城外仓库立时发货,直接装船运往内地和海外。

两人从繁华的街道走过,来到一条酒馆林立的街道。

酒楼里坐满了各地来的商人,而街边的小店,则坐着一群群的普通人。

张家玉更是惊讶,“看这些人的装扮,不过是寻常百姓家,或者是些卖力气的劳力,怎也在店中吃喝?”

一般而言,寻常百姓,一年到头,能不饿着肚子,就已经阿弥陀佛了,根本攒不到几个铜子,只有逢年过节,或者是秋收后,才有机会上街,最多也就买点生活必须品,吃上一碗光头面。

可是,眼前的江东百姓,坐在小店内,吃着面条,上面盖着肉沫码子,桌上还摆着肉包、饼子、蚕豆,有甚者还要了一壶酒,一盘肉,吃得极为丰盛。

严起恒见此也甚为惊讶,江东百姓富足,超过了他的想象。

两人看着百姓吃喝,不觉自己也饿了,于是进了一家酒肆,店小二立时笑脸相迎。

严起恒与张家玉,在窗户边坐下,听了小二的介绍,菜品丰富,价格又不贵,还提供南洋来的水果,于是随便点了些。

这时严起恒端起茶杯,喝了口茶,目光扫视酒肆内外,低声道:“见一叶而知深秋,窥一斑而见全豹!芷园以为如何?”

张家玉颇为激动道:“吴越王治民如此,吾不走了!”

严起恒微笑道:“不去江北再看一看?”

张家玉道:“刚踏上码头,吾意便决矣!”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