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扶明 > 第663章登坛拜将

扶明 第663章登坛拜将

作者:话凄凉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1-22 21:20:36 来源:笔趣阁

苏州城外校场,旌旗飘扬,数万吴越军将士,列成方阵。

五军将士,打五色旗,左军为青旗,有五千人,列阵于高台之东,右军打白旗,有五千人,列阵于高台之西,前军打赤旗,有五千人,列阵于高台之南,后军打黑旗,有五千人,列阵于高台之北,中军打黄旗,有一万人,护卫高台。

此外,还有数部郡兵,列阵于外围,有士卒抬着巨角,有力士持锤立于大鼓前,兵威壮盛。

这时,高台下,近百号手,仰头吹响号角,鼓手急擂战鼓。

激昂的号角,动人心魄的战鼓,昂扬而震撼,令所有将士,都内心振奋。

赵铭登上高台,俯视校场上的兵将,心中生出一股豪情。

有枪就是草头王,这句话一点也不假,要不是赵铭有兵,有势力,朝廷也不会给他吴越王的封爵。

现在赵铭控制江浙,成为一方诸侯,而为了维持自身的实力,一支强大的军队,必不可少。

此前,赵铭兵马不到十万,如今再接受浙江浙军,还有江北溃兵之后,赵铭从中进行挑选,总兵力已经超过二十万。

吴越国立藩,兵马翻了一倍。

这对赵铭来说,是势力倍增,而对议政府而言,则将面对巨大的后勤压力,但既然进行收编,那就得统一衣甲和旗帜,不能再穿以前的行头。

虽说都是明军,可是因为从属不同的势力,衣甲其实有很大的区别,特别是浙系诸军,几乎每镇兵马的衣甲服色,都不一样。

现在随着地盘的扩大,赵铭属下人马的成份,开始有些复杂,赵铭之所以要建立军事指挥体系,就是要统一内部人马,而要军队指挥的统一,首先就是军服和旗帜要统一。

赵铭遂即下令,让议政府给收编的人马,置办衣甲。

不过,在古代,盔甲制造的十分缓慢,一副好甲,有经验的工匠也要制造许久。

赵铭要十万人换装,议政府无论如何,也无法在短时间内实现。

有鉴于,火器大量装备,以及燧发枪和线列步军,在各方势力之中都有出现。

赵铭遂即建议,让兵曹和工曹设计出新式布甲和军帽,令华兴公司进行生产。

整个江浙的纺织工坊,还有兵工作坊,日夜不停的三班猛赶,缝制了三万多套军服和大衣,还有军帽,用于装备参与成军仪式的五军将士,至于郡兵则穿原来的衣甲,参与仪式。

五军将士穿着新式军服,外面披着一件过膝的军大衣,脚上踩着马靴,头上带着大檐帽,帽里面的垫圈,用铁丝圈撑起,帽沿用皮革制成,整个人精神无比。

高台下方,五军将士军装整齐,崭新的燧发步枪和闪亮的刺刀,散发着阵阵震慑力。

“这么看,还真是威武之师!”陈子龙赞道。

唐通道:“这新的衣甲,看上去确实震撼,不过防御力,明显不及鸳鸯战袄!”

王翊点了点头,“这批军服,确实没什么防御力,不过胜在制作快,成本低。”

阮美道:“自从燧发枪大规模装备后,军队的训练和战法都在发生巨大变化。以前练一名步弓手,需要一两年的时间,训练一名刀盾手、长枪手,也需要一年多,而现在一个燧发枪手,只要三个月时间,半年内就可练出一支强军。说得残忍点,现在的打法已经变了,衣甲的制造速度,也要赶上军队成军,被拉上战场的速度。”

阮美长期在后方,与前线将领的想法不太一样,不过他这么一说,众将心里或多或少的,都感觉到一点,觉得有些道理。

“安静,要开始了!”就在众人议论时,礼曹判书戴之俊沉声道。

在不久前的议事中,议政府决议扩军,将神策五军,每军兵额提升至三万,并且设立督元帅府、参军府等衙门,来管理和指挥军队。

纵观历史,凡事发展过快,根基不稳的,还有挑头的,基本都没有什么好下场,不过为他人做嫁衣。

从陈胜吴广、更始、赤眉,黄巾、袁绍,到杨玄感、瓦岗,再到李自成、张献忠,莫不是如此。

赵铭不想重蹈覆辙,因此在占据浙江、镇江等待地后,没有盲目的扩张。

这次,赵铭举行登坛拜将、授予番号的仪式,目光就巩固军队的凝聚力,增加将领和将士对吴越藩的认同感和自豪感,达到巩固对军队掌控力的目的。

这时,各军将士各列成阵,拜将坛上,扎着彩棚,两边红旗招展,当中一面红底黑龙旗,旗制左边,写着“大明国属”四个大字,乃是吴越国的国旗。

在大旗下,肃立十多名护旗手,腰间插着手铳,肩扛燧发火枪,威风凛凛不可一世。

赵铭穿着大礼服,头戴大礼帽,金腰带上悬着指挥刀,马靴锃亮,白手套一尘不染,派头十足,仿佛穿越的民**阀。

别说,这套礼服,虽然不及铠甲防御好,但是却十分英武,令不少将领,心中羡慕,都想着什么时候自己也搞一套。

主持拜将仪式的是兵曹参判顾炎武,他今天也穿了一套新式军装,也是军装笔挺,佩刀铿锵,他清清嗓子站出来道:“今日是我吴越国五军成军之日,而我吴越军的职责是驱除鞑虏,保境安民……”

顾炎武在台上长篇大论滔滔不绝,半响才话锋一转:“请藩主为给诸位将军安排职务,授予番旗!”

台下站立的将士,立刻双腿并拢,所有人都用热切的目光盯着赵铭。

众人跟随赵铭多年,除了为了抗清,也是图个升官发财。

虽然此前赵铭也任命了一些职务,但那都不是正式任命,许多都没有朝廷的认可,如今吴越国建立,今天才是真格的。

赵铭走到台前,白色手套帅气的一挥手,然后朗声道:“王翊,跟随孤多年,素有战功,孤委任你为中军都督,麾下人马,为中营军!”

王翊大喜,喜滋滋的上台接受了委任状,这是一卷黄绸,上面写着军职,落款则是赵铭,盖有吴越王的大印,同时王翊还从赵铭手里接过一面黄龙军旗。

下面人议论纷纷,王翊并非跟随赵铭最早的人,他被任命为中营都督,让人有些意外,不少老营将领,都是脸色一沉。

赵铭继续道:“阮美,你跟随孤比王翊还早,孤委任你为后军都督,掌管后营军。”

李忠明、王德顺折在江北后,老营人以阮美为代表,不过阮美后勤出身,能力有限,只能混个后营都督。

阮美立时上前行礼,接过委任状和军旗,然后站到一旁。

赵铭继续道:“谢迁,独立撑起辽东局面,孤王委任他为前营都督。如今谢迁尚在旅顺,前营副将陈友龙上前接旗!右营副将李本深,也上来接旗!”

谢迁在辽东,人没回来,右营让副将接旗,便时暂时没有都督人选。

接下来,赵铭又任命了几员副将,台下唐通不禁有些焦急,身边诸多属下,也如热锅上的蚂蚁。

这时,赵铭目光看向唐通,“左营军都督,孤委任唐通……”

这话一出,唐通周围一种将领,顿时一阵欢呼,他们大多是反正过来的将领,看见唐通被任命为都督,都连忙恭喜,而远处落选的将来,则纷纷恼怒侧目。

唐通也是高兴,在一阵叫好声中,唐通一边四下拱手,一边爽朗笑着走上台子,冲赵铭行礼,“臣谢殿下栽培!”

赵铭微笑道:“唐都督,以后左军就由你统领了!”

(明天中午更新)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