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扶明 > 第582章踊跃应募

扶明 第582章踊跃应募

作者:话凄凉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1-22 21:20:36 来源:笔趣阁

为了募集新兵,招募壮勇入伍,赵铭令藩府,开出了极好的条件。

与此同时,国社党党务部宣传司,也为征兵造势,宣扬南洋拓殖的好处,将台湾、吕宋等地,形容成了成了土地肥沃的世外桃源。

为此宣传司,专门找了几个典型,无一不是从军后,改变命运。

原本不过是穷人家的孩子,家中贫苦,给地主种地,加入东海镇后,分得几十亩军田,军功又换了近百亩功田,退役后成为地主。

现在如今老婆孩子热炕头,还有几头牛,几名朝鲜佃户帮着耕种,过上了以前不敢想象的收租生活。

这些文案,在赵铭看来,水平实在不行,不过对于没有接触太多虚假广告的百姓而言,却很有吸引力,引起了巨大的反响。

明清议和之后,对于百姓而言,已经没有了投军的理由,军饷不多,还有生命危险,不如去给工坊做工。

现在百姓们却有了一个理由,无关大义,而是关乎自己的利益。

大义和口号要喊,不过毕竟不能当饭吃,对绝大多数普通人而言,还是更加看重自身的利益。

赵铭对于百姓追利,并不反对,相反还认为,利益的驱使比光喊口号更有用,更长久,能提供源源不断向外扩张的动力。

在利益的诱惑,还有宣传之下,江东各县招募之处,逐渐聚集了一些青壮,有的地方还排起了长长的队伍。

苏州城东,城门旁十多名甲士,持枪而立,几名书吏,则坐在桌前,忙碌的登记应募者的信息。

此前,东海镇选兵,主要是从屯军之中选拔,素质都不会太差,可是此前东海镇扩军,就从屯军中选拔了一批,现在一下又要招募三万多人,便只能从民间选拔一批。

当然虽然招募并不顺利,但是东海镇依然要进行简单的测试,而不是什么样的人都收,以保证军队战力。

首先医官对士卒进行筛选,确保青壮身体健康,没有携带暗疾,还有疫病,而后再让其举起一对石锁,确保身体强壮,最后在询问身份,以工坊雇工和佃户优先选拔。

这时,一名身形魁梧的男子,走到前面,很轻松的就将一对石锁举起,顺便将石锁向天上一抛,在一片惊呼声中,又接在手中。

这随手耍的一个把式,立时引起众多青壮一阵喝彩,显然是个练家子。

赵铭正好在巡视募兵,见此不禁对属下说了一句,不多时,魁梧的汉子被带上前来。

赵铭微笑道:“叫什么名字,以前练过?”

江北一战,东海镇损失惨重,丁维岳、王德顺等人,全都战死,赵铭看见眼前汉子,便生出了爱才之心。

汉子看见赵铭并不慌张,抱拳行礼,“小人刘迁,都是祖上传下来的一些把式。”

赵铭听他口音,不禁问道,“你是北方军户?”

刘迁点了点头,“回禀大帅,小人山西代州军户,最近流落至此,在华兴工坊做工。”

“山西代州?”赵铭有些惊讶,遂即微笑道:“在本帅军中,有一谢迁,如今为一军帅首,你叫刘迁,本帅希望你能好好干,做出一番功绩。”

赵铭拍了拍他的肩膀,便转身对登记的书吏道:“将他记录甲册!”

说完赵铭便领着属下离开,返回总督府邸,路上赵铭又问道:“最近有许多北方汉人,来到江南吗?”

“回禀大帅,南北议和后,满清对北方反清势力,进行大清洗,并着手削弱汉将军权,实行高压统治,对汉人进行迫害,确实有不少北方人,来到江南。”跟随在身边的军情司佥事高欢连忙回道。

赵铭闻语点了点头,看来议和后,满清并没有闲着,一面派出郡王岳乐,坐镇沈阳,集结了三万人马,骚扰辽东和朝鲜,想将东海镇赶下大海,一面肃清内部反叛势力,显然不甘心失败。

谢迁从朝鲜平壤发来消息,岳乐以骑兵袭扰的战术,突袭东海镇在辽东的据点,令东海镇损失比较大,赵铭上书朝廷,朝廷那边却没有反应,反而建议东海镇撤回来,不要挑起事端。

赵铭内心一肚子火气,本来想放弃辽东算了,可是赵铭心里却十分清楚,满清狼子野心,就如同一头饿狼,徘徊于栅栏之外,一旦有机会,肯定会再次南下,咬明朝一口。

辽东在手,满清就不可全力南下,赵铭最终还是没有做到,真的不关心天下大事,所以面对满清的挑衅,朝廷的不支持,他依旧没有从辽东撤军,而是与清军在辽东拉锯。

赵铭沉吟道:“建奴狼子野心,亡我之心不死。天地会和军情司,对于北方来人,一定要加以注意,以免细作混入。”

天地会主要是侦查和探听外部军情,在敌战区和敌对势力控制区域活动,而军情司则是赵铭最近组建,目的是监视内部。

“是大帅!”高欢忙低头行礼,态度恭敬。

苏州城外,工坊聚集区的周围,是一片低矮杂乱的棚户区,里面居住着十多万,来苏州讨生活的贫苦百姓。

这时,在一间茅屋外,一名二十多岁的妇人,正用小炉子煮着稀饭,旁边一个六七岁的孩子,正与一群小孩玩耍。

“阿明!”刘迁扛着一袋面粉走过来,唤了一声,小男孩见此顿时飞奔过来,“阿爹!”

刘迁将面粉丢在门口,一把将小男孩抱起,走向妇人,“娘子,知道你们还吃不贯米饭,我买了袋面子回来。”

妇人忙在身上擦了擦手,不禁问道:“相公,你哪里来的钱,莫非工坊出粮呢?”

刘迁将孩子放下,让他去和小伙伴玩耍,然后将妇人拉到一旁,低声道:“娘子,我跟你说件事情,你别生气,我应募从军,加入东海镇了。”

妇人听了一愣,眼泪瞬间就涌出来,“相公,朝廷都不打仗了,你还从军干什么?我们好不容易从代州逃出来,如今你在工坊,每月的银钱也够我们一家生活,你为什么又要从军,你有没有为我和孩子想一想?”

刘迁见此,魁梧的汉子,竟有些慌乱,忙解释道:“娘子,我这次不是为了杀鞑子,而是为你们。东海镇赵大帅贴了告示,从军就给三十亩地,我被选为甲册,给了四十亩地,十两安家费,以后立功,还有功田。在工坊做工,是能拿一份稳定的收入,可我不想就这么碌碌无为。”

妇人哭道:“可我就想相公能平平安安,在我和明儿身边。”

刘迁拥妇人入怀,抚摸着她的后背,叹气道:“可是我得给明儿和你挣一份家业,不能让你们跟我受苦。好了,别哭了。我等下就得去营中报道,以后孩子就靠你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