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扶明 > 第五十七章江阴巷战

扶明 第五十七章江阴巷战

作者:话凄凉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1-22 21:20:36 来源:笔趣阁

八月十五日,下午,江阴城破,城中的战斗却仍在持续。

密密麻麻的清军身影,仿佛上水的鱼群,沿着城墙缺口灌入城中,喊杀声和喧哗声嗡嗡作响,直冲云霄,围攻城池多日的清军鼓足了劲,终于要把江阴义军全歼于城内。

城池外,博洛骑马驻立于大旗下,仿佛一头号令群狼的狼王,正用阴鸷的目光注视着他的猎物。

清军从缺口涌进城中,他看见城内浓烟滚滚,听见杀声震天,目光闪动。

这次十多万清军,围困一座小城,居然打了将近三个月,让博洛内心十分震撼,同时也坚定了他屠城的决心。

明朝几十万大军,南京如此雄伟的大城,都不能挡住大清军,为何一座小城,却能挡他三月,博洛起初不明白,但现在看见城破依然还在战斗的义军,他感悟了。

那是决死的勇气,只要不惜命,那就有奇迹。

当博洛明白这一点,他便知道,江阴这样的城池,绝不能留,必须杀个精光。

现在,清军已经冲入城中,面对此种情况,城池被破,其他城池恐怕早就崩溃,任由清军砍杀,可直到现在,城中义军仍在作着顽强的反抗。

城中街道、屋宅都已成为战场,清军每前进一步,都将付出伤亡。

“继续增派人马入城,打不下的屋宅,就给本贝勒放火烧,尽快解决乱匪!”博洛冰冷的声音传来。

刘良佐觉得城池以破,不急于一时,不如让弟兄们抢一遍,烧了实在可惜,不过他还是行礼道:“喳,奴才遵命!”

这时刘良佐调集精兵,准备火炬、火箭,迅速集结,他远远望向城池,清军已经完全占据城墙,义军纷纷向城内退却,顿时一挥战刀:“弟兄们,攻下江阴,不封刀!”

清兵举着火炬,怒吼着冲锋,忽然一道闪电划破长空,随即滚雷隆隆,暴雨倾盆而至。

冰凉的秋雨,哗哗落下,雨点啪啪的砸在街道和屋顶上,城内城外,瞬间变成了汪洋,入城的清军,片刻间就被淋成了落汤鸡。

一时间,入城的清军,只能冒雨搏杀,而博洛则连忙退入大营,回帐躲避大雨。

这突如起来的暴雨,给清军带来了一些麻烦,不过大势已定,无关大局了。

~~~~~~

江阴城内,滴滴答答的雨水,拍打着屋顶,又从屋檐如珠线般流下,冲刷着地面上的血污,与尸体流出的鲜血交融,在泥泞的街道上汇成一道流动的红绸。

清军沿着街道,逐屋清理城中义民,提着战刀的清军,在街上追逐着四处奔逃的百姓,背着大小包袱的清兵,踹开沿街屋门,大笑着洗劫城中居民。

城中四处,都是惊恐痛苦的嚎叫,不甘心的怒吼,以及女人凄厉的惨叫,在这些悲惨的声音中,同时也夹着清军肆无忌惮的淫笑和怒骂。

一幕幕的惨剧,在城中四处发生,女人的哭声,令人耳不忍闻,一沐沐惨状,令人目不忍睹。

扬州十日之后,江阴城内,继续上演着中华民族,最悲惨而壮烈的一幕。

这时街道上,倒着一具具尸体,有义军,有清军,更多的却是百姓。

城中各处的厮杀还在继续,义军尚控制着北城墙、县衙、粮仓、县学、明伦堂等大片区域,不过随着清军入城,他们的命运已经注定。

此时通往县衙的主街道,成为了两军争夺的交点,而争夺最激烈之处,便是文通桥。

虽说博洛催促的很急,不过入城清军确打得不急不燥,很有章法。

江阴城已经被攻破,反正城里的义军被堵死,城中义军被困囚笼,刘良佐是三只手指捏田螺,稳拿。

一场大雨浇灭了清军的火炬和城中的火焰,明火变成了滚滚上升的黑烟,不过对清兵而言正好。

弟兄们围困三月,死伤无数,反正城池以破,烧了实在可惜,不如让他们抢劫一遍。

清军从西城进来,一条街一栋院子的清理,傍晚十分,清军推进至文通桥。

桥上,残存的义军垒起土袋,十多个汉子,穿着破损不堪的衣甲,握着砍卷刃口的战刀,守在桥头,他们身后一些老弱,拿着弓箭、鸟铳,神情满是坚毅和决然。

在他们身前的桥面和连接石桥的街道上,则散布着一具具清军的尸体。

这时对面淅淅沥沥的细雨中,一名清将骑马过来,身后跟着大队清军,他们行至石桥前停下。

刘良佐一挥手,“杀!”

身后清军立刻提起盾牌,怒吼着冲向石桥,义军拼死抵抗,但是寡不敌众,不多时全部战死。

书生许用,那个最先喊出,“头可断,发不可剃”的年轻人,在清军的逼迫下,从石桥跃下,投水而死。

县中粮库内,大股手持长矛的清军涌入,将抵挡的义军全部刺死,凶神恶煞的清军冲进来,只见一人端坐库房中央,面带冷笑,清军围上,整个库房却轰隆一声巨响,火焰瞬间吞没整个仓库。

城中义军坐着最后的搏杀,北城城楼内,阎应元、陈明遇、郑森等人,聚集在一起。

郑森沉声道:“总制,冯先生在粮库点燃火药自·焚了,许用战死在汇通桥,清军正向这里杀来!”

众人脸上神情没有愤慨,也没有悲愤,而是淡然。

陈名遇道:“意料之中,我等以尽力,不愧祖宗先人矣。”

话这么说,可是众人却都泪目了。

阎应元站起身来,听见喊杀声渐近,要了一支笔,在大门内写道:“八十日带发效忠,表太祖十七朝人物;十万人同心死义,留大明三百里江山。”

众人泪目的注视着,心中没有悲伤,反而燃起一股豪情。

郑森道:“区区江阴,挡虏三月,杀敌数万,值了!”

阎应元丢了笔,环视众人,看着一张张熟悉面庞,忽然躬身长揖,道:“诸位与百姓成吾报国之事,应元谢过了!”

郑森等人连忙还礼,“先生成我等之名,谢了!”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