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扶明 > 第393章傅上瑞督师南直

扶明 第393章傅上瑞督师南直

作者:话凄凉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1-22 21:20:36 来源:笔趣阁

nten

1651年3月。想免费看完整版请百度搜

隆武七年。

大地春暖复苏,苏松常各地,也是生机勃发,热闹非凡。

此前,清廷为了禁海,迁徒沿海百里百姓,房屋焚毁,良田抛弃,使得近海成为荒无人烟之地。

赵铭在占据苏松常后,与幕府谋士商议后,先后提出复衣冠、振兴工商两道政令,遂即又提出了投入数百万两白银,复兴苏松常的计划。

两个月前,赵铭就命人,张贴告示,鼓励百姓开荒,将沿海土地用来种植桑苗,满足苏松纺织业的需要。

当月,数以万计的百姓,便扛着锄头,带着工具,前往近海荒地开垦,将丢弃的土地重新利用起来。

此外,各州县内外,到处可见工匠和民夫,叮叮当当的敲打着,搭建工坊。

到三月间,苏松常各地已经是热火朝天,许多工坊都已经开始生产,唧唧复唧唧的织机声,日夜不绝。

各城各乡之间,招募缫丝、织机、提花、染色的工人的告示到处都是,优厚的待遇,引得不少外地人,也追利而来。

因为大批银钱的投入,迅速就激活了苏松常凋敝的商业,工坊复工,大批雇工涌入城镇,给城中百姓和商贩,立时带来了不少实惠。

一时间,许多逃到乡间种地的客栈掌柜,酒肆老板,杂货店的东家,都重新返回城中,竖起牌子,插上旗幡,燃放爆竹,从新营业。

附近的百姓,采摘瓜果蔬菜,抓了鸡鸭进城出售,各城各镇立时就冲满活力起来。

三月,上海县。

此地原本只是个小县城,经济以水稻种植为主。

此时,在县城外,黄埔江岸边,近万民夫和工匠,正在忙碌着,修建码头和仓库。

据说,赵大帅要将上海县,变成什么通商口岸,河道淤泥必须清理,能够供船只航行,码头必须修得坚实,能够停靠千料以上的大船,仓管也必须要防水防潮,能够保证货物的储存。

一来二去,众人也就逐渐明白过来,什么是通商口岸,就是今后万国的船只,都会来上海县贸易。

这让一些人,立刻察觉到了商机,上海县的商铺价格,一天一个价的往上飞涨。

初九正午,暖阳当空,码头的工地上,民夫和工匠们吃着午饭,休息一阵后,便准备复工。

虽说工程才开始一个月,但是轮廓已经出现。

黄浦江边已经打下木桩和石墩,仓库也建造了一人多高,有的已经快要封顶。

这时,一艘从海上过来的海船,航行到了黄埔江,停在了还在修建的码头边上,套上绳索,放下船锚,船上放下一块船板,一名身穿绯色官袍,头戴乌沙帽,腰缠玉带的中年清瘦官员,从船上走下来,四下打量了一眼工地,眼中露出了惊讶之色。

来人名叫傅上瑞,原任湖北巡抚,现在被隆武朝廷任命为南直隶督师,自长沙先到广州,再从广州坐船,沿海而进,耗时两个月,才从长沙来到江南。

因为湖北和江西在清军之手,长沙要联系江浙,无法顺流而下,只能绕路而来。

如此一来,隆武朝廷派员,要么走赣州入福建,再转进浙江,北上苏松,要么便是南下广州,再乘船北上。

走陆路,山路太多,耗时耗力,所以傅上瑞选择了走海路前往苏松上任。

去岁,隆武朝廷得到浙军光复浙江,收复南直隶三府之后,满朝欢腾,不过同时,又对地方势力,连续取得胜利而感到不安。

朝廷之中,一大批文臣担心,长此下去,会导致藩镇势力曾大,造成唐末藩镇割据的局面。

唐末藩镇割据,以及后来五代十国,乃是中国历史上比较混乱和黑暗的时期,同时也文人地位极端低下的时期。

有觉悟的文官,都不愿意那段历史重演,如果唐末太远,不足以惊醒世人,那么看下武将跋扈自雄,江北四镇和武昌左镇的教训,众人也都明白,镇臣势力做大,中央权威旁落的惨痛后果。

为此,何腾蛟作为首辅,便拟定了方案,由朝廷派遣一批干员,前往江浙、福建等地,出任总督、巡抚、布政使等职,决定收回一部分权利。

隆武帝对此有些犹豫,不过还是点头同意。

毕竟做为皇帝,并不想有人,来挑战他的权利。

于是衡腾蛟便选拔了一大批官员,派往地方任职,只不过他所派遣之人,都是他何腾蛟一党罢了。

傅上瑞与何腾蛟乃是故交,两人关系十分亲密,可以说是何腾蛟的左膀右臂。

这次傅上瑞赶来,可以说是肩负重任,何腾蛟能否在江浙打来局面,做出成绩来,就全靠他了。

此前傅上瑞不过是个湖北巡抚,近些年功绩不显,倒是吃了几次败仗,但是何腾蛟为了扶他上位,整了堵胤锡之后,便将傅上瑞选入了内阁,给了他一个大学士的身份,前来督师,以求能够镇住浙系众人。

这时,督造工地的陈于阶闻讯,引着一些官员和工匠赶来。

陈于阶看着远处面生的绯袍大员,忙上前见礼,“下官浙江督指挥使司佥事陈于阶,不知上官是”

傅上瑞身边一员身穿山纹甲的将领,颇为傲慢拱手向天一礼道“此乃天子任命的南直督师,傅上瑞,傅阁部,你等还不上前行礼。”

南直隶督师

陈于阶等人都微微皱眉,怎么朝廷封赏未到,到先派遣一个督师来了。

而且,这个傅上瑞是何方神圣,此前也没听过他立下什么功绩,他凭啥督师。

话虽如此,但是东海镇,毕竟是明朝藩镇,陈于阶等人只能行礼,“下官等人恭迎督师”

傅上瑞微笑着挥了挥手,“诸位不必多礼,本阁初来乍到,今后还得依靠诸位啊”

说着傅上瑞扫视了黄浦江两岸的工地一眼,微笑道“本阁刚到江南,便见如此忙碌之景,不知你们这是做什么啊”

陈于阶旁边一名官吏,很是骄傲,当即便道“阁部有所不知,我家大帅,投入白银六百万两,振兴苏松常。我们这是修建码头,清理航道,为上海开埠做准备。”

众多东海镇的官员,脸上都露出自豪之色,赵大帅大手笔,几百万两砸下去,原本萧条的苏松常,立时就充满了活力,大家都是看在眼里,喜在心上。

按着赵大帅的话说,就是他们亲眼目睹,自己的行动改变了地方,改变了世界,让他们感受到了自己的力量,一个个都感到十分自豪。

“六百万两”傅上瑞听了这话,不禁倒吸一口凉气,眼睛立时眯了起来。

nten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