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扶明 > 第385章扩军备战

扶明 第385章扩军备战

作者:话凄凉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1-22 21:20:36 来源:笔趣阁

在赵铭攻取武进,朱以海攻击湖州时,令一只明军,也就是李成栋率领的左路军,在徽州山林中转了转,在清军不怎么注意这支偏师的时候,又转到了宁国府,打到宣城。

李成栋率领大军猛攻半个月,其子李元胤率领五百精兵,率先登上城头,斩杀清将孙康,清知府见识不妙,自北面逃脱,宣城遂即光复。

宁国府位于南京之南,湖州之西,芜湖、安庆之东,按理说应该是交通要道,不过宁国府境内多山,江浙间的官道,都绕着他走,所以与徽州一样,并非重要之地。

宁国北比不过芜湖,西比不上安庆、池州,东比不过湖州,算是个边缘之地。

虽不是什么要害之地,但被明军得去,却是一件很麻烦的事情。

毕竟,宁国临近这些地方,也就是说,李成栋下一步,即可攻入江宁、也可以攻击湖州,还能拿下池州、安庆,切断江南与湖广、江西的联系。

这让满达海无法安静攻击武进,而湖州清军的侧翼,也将受到威胁。

因此宣城失陷,让困顿于武进城下的满达海坐不住了,只能让耿仲明回师江宁,使得他手中的兵力,更加无法攻下武进。

这样一来,战事就只能拖下去,可是满清连续发动大战,物资消耗极大,特别是为了攻击湖广,大批军资都运入了湖广,使得江南粮饷匮乏,满达海已然打不下去。

有鉴于此,满达海终于下令,退到武进之西吕城镇下营,没几日,大军便撤底拔营,退回丹阳、镇江一线。

于此,同时,湖州城南郊,沿着东苕溪扎营的朱以海,得知满达海撤军后,又得张煌言书信,杭州已经做好防守准备,遂即留吴兆胜守湖州府武康、清德两县,为杭州北部屏障,便率军撤向杭州。

李成栋见此,不敢长期占据宣城,也带着人马退到文脊山一线,将宣城又让了出来。

一时间,在临近新年之际,江南的战事,居然停了下来。

1650年底。

按着惯例,临近春节,官府是要放假的,不过此时情况特殊,官员依旧忙碌着,军队则保持着警惕。

虽说,清军暂时撤退,但是南京镇江等地,毕竟云集了超过二十五万清军,可谓是重兵云集。

这些兵马随时可能突然杀至,所以明军必须保持高度的警惕,不敢稍有松懈。

二十八日,距离新年还有两日,经过战火的武进县,气氛还有些紧张,不过也慢慢露出了一丝年味。

这时,城中偶尔能听见爆竹声响,家家户户也都简单的准备了一些祭品,打扫屋宅,准备过年。

这天清晨,天刚亮,赵铭吃了东西,便在属下的护卫下,自休息的府邸,前往州府衙门,准备召开年前最后一次会议。

这时,衙门里已经聚集了不少人,除了留守台湾和舟山的官员和幕僚之外,东海镇的绝大多数官员,都赶来议事了。

此时,在大堂内,已经来二十多人,陈明遇、陈于阶、冯京第、徐孚远等人也从舟山赶到了武进,准备接手苏松常三府的治理。

众人三三两两的坐在大堂内,窃窃私语,谈论着眼下时局,这时,门口士卒忽然高声喊道“大帅到”

大堂内顿时安静下来,只见一声常服的赵铭,在几名甲士的簇拥下,快步走了进来。

这时众人齐齐起身,躬身作揖,“恭迎大帅”

赵铭径直走到中堂,大马金刀的坐下,挥手笑道“诸位先生免礼都坐吧”

他摆摆手请众人坐下,各人道了声谢,便各自落座,士卒遂即进来,端上来一些茶点。

这时,等士卒退下,堂内安静下来,赵铭轻轻咳嗽一声,遂即笑道“临近新年,本该让诸位先生休息,与家人团聚,奈何苏松常新附,清军又重兵集结于江南,诸事繁杂,所以只能辛苦诸位先生了。”

“余等能为抗清大业出力,乃求之不得,有何辛苦之说”陈明遇笑道。

浙军光复杭州,东海镇收复苏松常,南京在望,诸位先生都十分振奋和激动。

赵铭见此,微笑道“那我们就进入正题吧”

说着,赵铭坐正身子,神情严肃道“据天地会密探,传来的消息。清军从武进撤军的原由已经查清,一是镇臣李成栋攻陷宣城,威胁南京和湖州侧翼,二是,清军援军万里跋涉,急匆匆赶来江南,后勤没有跟上,所以才撤兵休战。”

赵铭顿了顿,继续说道“据细作传回的最新消息,李成栋已经撤出宣城,而清军正从湖广和江西调集粮食。因此大家不要怀疑,用不了多久,我们与清军便还有一战。”

赵铭的话,让众人神情都严肃起来,收起了收复苏松常后的骄纵心态。

陈明遇作揖道“大帅,既然如此,那这个新年,我们还真不能休息,必须抓紧备战,与清军抢时间了。”

赵铭微微颔首,沉声道“召集诸位前来,本帅有三件事吩咐,需要你们能尽快办好。”

“大帅请言,我等必竭尽所能,把事情办好”众人纷纷表态。

赵铭遂即道“第一件事,乃是扩军。此前我等纵横大海,不需要守卫地方,兵马贵精不贵多,现在我们占据苏松常,直面清军威胁,需要大批将士防守地方,与清军对持,便急需扩充人马。”

众人交头接耳的一阵议论,大家心里都明白,此前明军战船机动,一次带不走多少兵力,只需万余精兵机动,便已经足够,但是现在苏松常在手,东海镇面对江南几十万清军的压力,便必须扩充军队。

“大帅准备扩充多少人”陈明遇问道。

赵铭道“神策五军,前后左右四军,每军扩充至三营兵一万人,中军扩充至六营兵两万人,水师扩充至两万人。战兵之数,从三万增加至八万众。兵源,便从各屯军中进行挑选。”

陈明遇迅速盘算,台湾舟山崇明等地,光靠田赋和正常收入,是养不起三万战兵的,不过好在有华兴公司进行贸易,加上东海镇近期缴获颇丰,所以没有压力。

现在府库中尚有近六百万两白银,扩军五万并无压力,而起苏松常三府在手,以后赋税应该足以养军。

“扩军五万,卑职以为可行”陈明遇当即道。

赵铭见管钱的陈明遇点头,便知道没有问题,于是扭头看向陈于阶,“陈先生,工坊要尽快扩大生产,制造出五万将士所需装备。”

一下多出五万人所需要的装备,陈于阶压力很大,毕竟工坊还有许多订单尚未完成,他行礼道“如今湖广战事稍缓,而江南战事甚急。若是能将湖广给工坊下的订单押后,卑职会尽快生产出扩军所需装备。”

赵铭闻语点了点头,“可以我会去信给湖广,让他们等一等。另外屯军中许多兵器还能用,而这次也缴获了不少清军兵器,工坊进行改造,便能立时使用,应该能提高速度。”

“喏”陈于阶应了一声,便开始思索起如何完成任务。

赵铭继续道“第二件事,便是尽快恢复苏松常三府的生产。本帅要在江东立足,大军要挡住清军,必须让苏松常三府,尽快恢复秩序,为大军所需钱粮。本帅已经上奏朝廷,保举幕府参议王家勤、董志宁、屠献辰等先生,担任苏松常诸县的知县,朝廷任命虽未下来,但你们要将担子立刻承担起来。”

苏松常不比舟山、台湾,朝廷不可能允许赵铭撤县设卫,而且苏松常富裕,也不适用屯耕为主的卫所制度,所以赵铭只能举荐手下幕僚,去出任县令、知府,从而控制苏松常三府。

大堂内,被举荐的幕僚闻语,顿时一阵欣喜,忙作揖行礼,“谢过大帅栽培。”

赵铭摆了摆手,遂即继续道“第三件事,将士们辛苦,战功和奖赏必须尽快统计下发。有功必赏,三军才会用命,将士们才能抵抗清军的下次进攻”

感谢大家的支持,求月票,推荐,订阅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