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扶明 > 第244章粮食缺口

扶明 第244章粮食缺口

作者:话凄凉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1-22 21:20:36 来源:笔趣阁

吴易字日生,号朔清,吴江人,崇祯十六年的进士。

崇祯十六年,是崇祯朝生死之年,这一年后,马上就是甲申国变。

崇祯十六年杨廷鉴榜,录取二百零五人,而这些进士们面临着崇祯朝覆灭,顺军占据北京,清军入关时,也做出了不一样的选择。

状元杨廷鉴选择了隐居,明亡后终身未入满清朝廷,陈名夏、宋之绳、刘肇国投靠了清廷,为满清效命,而吴易、张家玉、李长祥,则选择起兵反清,并都为了抗击清军而死。

赵铭回到舟山后不久,崇明传来消息,吴易在南京被范文程所杀,临刑前吴易遥拜孝陵,被满清凌迟处死,一同被杀的,还有三十多名士绅和天地会骨干。

赵铭听到消息,大为伤感,在军中设灵堂祭拜,下令全军缟素三日。

赵铭北上牵制了一部分清军,使得清军无力在正面战场,对明朝发起猛攻,但是清军围剿地方义军还是绰绰有余。

在满清决定清剿各地义军后,除了太湖吴易军被镇压,湖广郧阳王光泰兄弟三人,为响应堵胤锡反攻岳州,而发起的反清起义,也被满清镇压,王光泰领残兵逃入夔东地区。

另外,陕西汉中贺珍、孙守法等人,领导反清义军,也被清军击败,孙守法被清军伏杀,平定关中、汉中,贺珍率领残兵,也进入了夔东地区。

若按着历史发展,之后还有几支顺系人马,在抗清斗争失败后,转进至夔东,形成大大小小十多股义军,便是后来著名的夔东十三家。

时间进入隆武三年七月,满清控制区域,除了山东、辽东、江浙沿海,有赵铭支持的义军活动外,其控制区域内,单打独斗,缺少官军支持的义军,不是被剿灭,就是钻山沟,暂时蛰伏起来。

虽说现在满清东部沿海不安宁,但是随着禁海之策推行,加上满清经济并不依靠海洋,也不鼓励商业,江南手工业作坊迅速破产,商品经济被破坏,江南、河南等地棉田、桑田大半转为粮食种植,满清境内粮食逐渐充足,实力必然稳步提升。

在禁海之策推行后,沿海地区出现了百里无人区,使得赵铭对满清的袭扰变得困难,也无法干扰满清控制的广大内陆地区。

如果满清控制的地区,逐渐安定,那么以满清控制的辽阔疆域,其人力和物力,都将逐步提升,对明朝形成碾压的趋势。

这让赵铭心中有些焦急,认清了明清间的巨大差距,收起了对满清的轻视之心。

七月中旬,消失了多日的陈子龙等人,转转来到了舟山,赵铭又得到不少人才,同时他们也带来两个消息。

一是,何腾蛟收复了岳州,二是隆武帝终于离开了福京,到了赣州之东的福建汀州府,只等湖广迎驾军一到,便准备强行离开福建前往赣南。

这两个消息,令赵铭感到有些意外,此时抗清局势尚可,隆武皇帝对郑芝龙而言,可以说依旧奇货可居,赵铭觉得自己若是郑芝龙,绝对不会放隆武皇帝离开福京。

现在隆武皇帝离开福京,若今后隆武中兴,郑芝龙岂会有好日子。

赵铭有些不理解郑芝龙的思维,不过郑芝龙的思维本来就奇怪,海上王不做,非去投靠满清的主,不理解他的想法,也是情理之中。

相比于隆武离开福京,移驾汀州,更让赵铭惊讶的是,何腾蛟居然光复了岳州。

毕竟历史上隆武是离开过福京,前往过汀州的,而历史上何腾蛟却几乎没有如此雄起的时刻。

难道是何腾蛟知耻后勇,终于明白一次,趁着东海明军牵制多铎的机会,雄起一次,打下了岳州?

赵铭心存疑惑,不过何腾蛟收复岳州,湖南门户失而复得,湖广局势暂时无忧,确实是件令人高兴的事情。

另外,隆武帝如果能够离开福建,前往赣州,与效忠他的军队汇合,那今后西南抗清局势必然会有所好转,赵铭便不用那么吃力了。

赣南、湖广的明军,大多是效忠隆武皇帝,若是隆武再能得到顺系的效忠,那么听命隆武的军队将达到二十余万人。

如此,隆武下武昌,建瓴而下,赵铭师入长江,直逼金陵,朱以海自浙南北上,三路人马会师金陵的战略,或许就能实现了。

现在满清正在意图恢复北方,建立稳固统治,凭借疆域广大,人口众多的优势,来拉开与明朝的差距。

此时内陆的战事,赵铭差不上手,便只能先发展自己的实力,等待时机给满清致命一击。

金塘岛,大批百姓已经转移,岛上居住的主要是工匠、水手和军队。

在金塘山下,工坊绵延三四里,有八百多名工匠,近万名学徒,在日夜倒班的生产着各种器械,还有军资,以及一些用来贸易的鞋子、衣帽。

这时赵铭与陈明遇等人,巡视着工坊,赵铭交代道“本督立足大海,战船乃是根本。这次船队长期航行,不少船只都有损伤,船厂要尽快修复战船。另外之前储备的火药,已经消耗完,工坊必须要尽快多制造一批火药出来。”

陈明遇点头颔首,“都督北上两淮、山东,获得了不少银钱和物资,其中司库中,存银有一百二十万两,布帛五万匹、粗铁三十万斤,盐五万斤,牛四千头,战果可谓丰厚。有这些斩获,修补战船,制造火药,都没有问题,唯一的问题就是粮食紧缺。”

赵铭皱眉道“粮食缺口很大吗?”

陈明遇道“都督自两淮获得了粮食四十万石,斩获其实十分丰厚,可是这些斩获,目前已经被招抚的山东义民消耗完了。浙江都指挥使司治下,原有人口六十五万众,都督于山东两淮,又招抚了六十余万人,人口翻了一倍,粮食的缺口便大了一倍。”

赵铭沉吟道“台湾屯垦的情况如何?有台湾的粮食,应该勉强够用吧!”

台湾富饶,养活七八百万人都没问题,现在人口还不到两百万,只要台湾得以开发,粮食问题应该不大。

马士鳌却道“都督,台湾现在并不太平,受到西班牙和土人的袭扰,今岁夏收十分惨淡,秋收估计也会受到影响。”

赵铭眉头一挑,“还有这样的事情!”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