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扶明 > 第214章整编发饷

扶明 第214章整编发饷

作者:话凄凉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1-22 21:20:36 来源:笔趣阁

浙江都指挥使司,决议取消家丁制度,由都指挥使司统一给士卒发饷,对于军中将领和义军首领,以及一些家丁,都造成了很大的冲击。

对于将领而言,军队的练得再好,上级一张调令,自己就给别人做了嫁衣。

因此将领都喜欢用家丁,家丁是将领的私产和家奴,上面要调动将领,军队带不走,属于私产的家丁却能带走。

如此将领们便不用担心自己的地位动摇,有精锐家丁相随,在哪里都能吃得开。

这对将领有利,所以才造成人人争先效仿,使得家丁制度,成为一个不成文的潜规则,但这样一来,将领们没心思训练军队,只顾及家丁,自然造成军队战斗力低下。

赵铭并没明确下令,说废除家丁,只是宣布以后家丁和普通士卒的饷银,都由都指挥使司统一造册发放,但这其实就是斩断了将领与家丁之间的利益关系。

果然如同马士鳌之言,军中将领大多抗拒,而不少评级为达到上等锐士的家丁,也心生不满,怀有怨恨。

赵铭对此的态度十分明确,若是不愿意接受,可以离开金塘岛,浙江都指挥使司会将他们除籍,连同家人一起送走。

一个多月的整编下来,岛上陆陆续续走了十多个将领和义军首领,以及上千精兵,并没出现不可控的局面。

赵铭决定推行,心里自是有几分底气,将领们能够养家丁,一是因为他们可以从朝廷获得饷银,二是他们占据大量的土地,自身拥有巨大的财富。

现在朝廷财政破产,将领们拿不到朝廷拨给的钱粮,而他们来到金塘岛,家财和田产显然也丢了。

这种情况下,其实将领已经拿不出钱粮给家丁发饷,而这个时候,赵铭愿意承当粮饷,便使得绝大多数家丁,都会选择留下来。

就这样,不愿意接受的人离开,愿意的人留下来,浙江都指挥使司用了一个月左右的时间,从将领手中收回了发饷的权力,并完成了士卒的平级考核。

在完成整编和考核后,自然便要开始发粮饷。

九月十五日,大晴天,入秋后天气不似夏季那么炎热,可太阳高挂,依然晒得人发昏。

此时,在太阳底下,明军士卒们却都十分兴奋,他们排成长队,不时向队伍前张望,准备领取属于自己的粮饷。

按着赵铭的规定,上等锐士每月可领一两六钱银子,下等辎兵一月能领七钱银子,另外还会发给布匹、月盐等物资。

舟山岛上,物资匮乏,饷银发下去,难免会造成物价飞涨,为了保证士卒拿到的饷银,能够保证家人的基本生存,赵铭除了发饷银外,还会发给士卒粮票。

士卒拿到粮票后,便可按着一两每石的价格,以远低于市场的价格,每月从官仓购买粮食。

如果不够吃,或者想吃的更好,便需要以银两,从市场上购买。

这时在校场上,赵铭身穿铠甲,站在桌案后,看着书吏们按着名册点名,将饷银、粮票和半斤盐,放到每个人的手中。

一名被评为上等锐士的家丁,从书吏那里接过,一两六钱银子、半斤盐,以及一张一石粮食的大票和六张一斗的票,脸上露出喜气洋洋的神情。

后面的军士看见前面的人领了粮饷,脸上都露出期待之色,他们不少人,其实都已经半年没拿过饷,现在领了月饷,便足够家人用度。

虽说月饷不足以让全家人,过上富裕的生活,但是至少不会饿死,而且都指挥使司还有田地可分,只要熬过今年,明岁分了田,日子自然会越来越好。

赵铭看着士卒们喜悦的神情,自然不会放过这样的机会,于是给旁边的刘四使了个眼色。

刘四站立在赵铭身边,见赵铭的眼色,立时会意,他看着一名接过饷银、月盐和粮票,正咧嘴笑着的精壮士卒,忽然问道:“谁给你发饷?”

这是一出很俗套的戏码,不过赵铭觉得很有必要演一演。

那士卒微微一愣,看见赵大帅忽然挺起胸脯,身形瞬间变得威武,格外吸人眼球,顿时便抱拳回道:“卑职拿大帅的饷银,为大帅卖命!”

家丁们都是精锐,知道拿谁的钱,就听谁的命令的道理,这是规矩。

赵铭闻语颇为满意,马士熬与陈明遇对视一眼,没有多言语。

在赵铭身后,一众将领,却神情复杂,纷纷叹了口气,知道自己以后是别想吃空饷喝兵血了。

不过,赵铭给予将领的待遇还不错,另外编练之后,等于由浙江都指挥使来养家丁,将领调动都不带家丁,也就不用担心,自己调过去,原来的将领将该部精锐全部带走的情况出现。

因此,眼下的情况,对于选择留下的将领而言,其实也还可以接受。

这时浙江都指挥使司,编练战兵,经过挑选之后,已经有两万七千人。

在给军士发完粮饷后,浙江都指挥使司控制的士卒,心立时都安定下来。

众多士卒思想其实大多很朴实,拿了钱粮就得效命,赵铭在军中威望,再次提高,浙江都指挥司的士卒们,开始从心底,觉得赵铭是大们的大帅。

此时,赵铭看着将士脸上满脸喜悦,一旁陈明遇道:“大帅,最近为开发台湾,司库消耗巨大,这次发饷之后,司库便没多少存银和粮食了。”

陈明遇顿了顿,继续道:“现在,司库需要储备粮食,来保证士卒能持票购粮,满足士卒和眷属的基本需求,另外,最近岛上虽离开了一些人,但是清军浙义军,不少义军陆续逃来舟山,也需要大批钱粮来安置。大帅还是要早做准备。”

赵铭闻语沉着脸,“这件事情,本帅会解决的,陈先生不必担心。”

烈港,一艘海船,缓缓进入海港,张益达等人站在甲板上,目光惊奇的看着港湾内林立的桅杆。

“老季,那是什么船,真他娘的大!”张益达指着港湾内停泊的三桅炮船惊呼一声。

老季也就是个内地的秀才,第一次出海,比他还惊奇,哪里回答的上来,不过他还是捋着胡子,不能丢了面子,沉声道:“那应该是三宝太监用过的宝船。”

“这船样子咋这么怪?”张益达疑惑一声,忽又看见金塘山上的堡垒,立时又咋呼道:“老季,你看那座城,狗日的居然建在山顶!”

(感谢大家的支持,求月票,推荐,订阅,求加书单。)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