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扶明 > 第145章风气湖广

扶明 第145章风气湖广

作者:话凄凉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1-22 21:20:36 来源:笔趣阁

明军大帐内,刚还在叫嚣要趁势攻下南京的李成栋等人,听说孔有德率领四万清兵回援,心头一凛,都没声了。手机端

孔有德自己掌着汉军正红旗,四万清军,至少五六千八旗兵,而明军人数虽众,可大多数都是捧个人场,壮壮声势而已。

李成栋五千战兵,从镇江打到南京,伤亡以有一千余人,赵铭金塘岛近六千余众,死伤也接近两千人。

虽说李成栋收降战俘,将人马扩张到六千人,赵铭招募苦力、纤夫、渔民,将太平营扩编为水陆两营,也有六千兵,跟随而来的义军们也得到了补充,更有数万江南百姓前来助战,但李成栋很清楚,打起仗来,人多未必顶用。

赵铭心头也是一沉,几个月前,将近四万浙军,伏击一万清军,差点都没啃下来,孔有德领四万兵,明军估计是不能敌了。

赵铭沉声问道:“清军装备如何,有多少骑兵?”

王德顺开口道:“据天地会的弟兄禀报,有汉军正红旗六千人,汉军正白旗五千人,蒙古两蓝旗约一万余人,剩下好像是刘良佐的绿营兵!其步骑各半,多是披甲兵,装备十分精良。”

八旗兵有两万多人,众人一听,脸纷纷沉了下来。

阎可义惊道:“四万清兵,近半八旗,且骑兵众多,而江南地势平坦,城还有万五清军,这仗没法子打了。”

李成栋不提打南京之事,沉声道:“既然多铎已经回军,目的已然达到,当撤军了!”

赵铭却道:“现在还不能走!”

李成栋皱眉道:“为何?四万清军精锐,与城清兵里应外合之下,大军必败,该见好收。”

赵铭沉声道:“多铎只是调集一部清军,主力依然在浙江,我们还不能退。况且,现在一走,岂不坑害了江南百姓!如此,大军再来时,谁还会响应?”

赵铭在江南闹的动静,不可谓不大,不过终究实力太差,与清军不是一个量级。

多铎收到赵铭入长江,兵临南京的消息,心头确实震惊,不过却并不惊慌,因为多铎可以大概估算出赵铭的兵力。

南明那么多军队,大半都投降了满清,赵铭不可能在几个月的时间里变出一支军队。

多铎估算赵铭和李成栋最多不过万五战兵,而他手有十多万清军主力,调四万人增援江南足矣,并不需要全军回师。

这样一来,赵铭便还没有达成逼多铎回军的目标,而明军攻下南京外郭,赵铭让夏完淳招抚江南,江南百姓以为明军将光复南京,看到了一丝希望,群起响应,赵铭突然开溜,百姓必然遭受清军屠戮。

剃发令时,清军已经杀了一批不愿臣服的百姓,如果这批再次被杀,那清军在江南的统治将是固若金汤,明军再次兵指金陵时,恐怕将很难得到江南百姓的响应。

李成栋沉声道:“本帅知道赵将军说的也有道理,但是赵将军有办法应对清军内外夹击吗?”

在绝对的实力面前,战略制定的再好,只要对手不蠢,便难以改变大势。

赵铭入长江的计划,完成度已经很高,奈何清军兵力实在太多了。

以明军的战力,一万余战兵,想要吃掉孔有德四万人,是不太可能的,明军没有实力,也没有适合的地形。

现在孔有德四万清兵杀到,城还有洪承畴的清军,赵铭面对的情况,郑成功十万大军围攻南京时,要严峻太多。

郑成功十万大军,都在内外夹击下失败,赵铭自然知道情况严峻,到了该走的时候了。

赵铭沉声道:“我没说不走,但是不能立刻走。我建议大军移驻石灰山,背江下寨,以山势为依托,抵挡孔有德,而只要孔有德吃不掉我们,多铎有可能继续抽调兵力回师,从而减轻太子殿下的压力。”

赵铭顿了顿,“另外,我们走之前,必须疏散百姓!”

李成栋看了眼沙盘,皱眉道:“移师石灰山?”

石灰山又叫幕府山,是一座位于长江南岸边的丘陵山脉,西起元门,东至关音门外的燕子矶,长约十里,宽约两里,劳山主峰高六十余丈。

赵铭点了点头,“石灰山靠近长江,大军移驻于此,可以借山势,以及外郭元门至观音门段的城墙,来抵御清军攻击。大军背水下寨,能坚持坚持,不能坚持便直接乘船出海,可以说立于不败之地。”

当赵铭说出移驻石灰山后,李成栋已经明白他的意图,也看出了移驻石灰山的好处。

李成栋还想着赵铭带着他出海,见赵铭坚持,他沉着脸点头道:“好,那移驻石灰山。不过这么多百姓,你怎么疏散安置?船队不可能带走这么多人吧!”

这确实是个问题,以清军的本性,明军一走,他们必然报复,聚集在一起,只能被屠杀。

夏完淳道:“愿意跟随的,可以安置于长江口的沙洲,不愿意跟随的,给些财物,好言安抚,遣散他们回去,令他们暂时蛰伏。”

崇明等沙洲可以屯田,赵铭可将水营一部留在崇明,作为赵铭反攻的一个据点,同时也可以方便联络江南抗清士绅,进行走私,获得资源。

当年张名振三入长江,便是以崇明附近的沙洲为基地,盘踞长江口两年时间。

崇明距离陆地的距离,与厦门至福建,金塘岛至浙江的距离差不多,而清军陆师虽强,却还没有一支水军,所以经略崇明,并非不可行。

一支明军常住长江口,也能保持明军对江南的影响力,让江南百姓不至于忘记明朝,逐渐把自己当清国人。

至于,不愿意出海的,则给些银钱,让他们去逃命,几十万人巾道服,除了那些有名望的士绅和领头之人,清军容易抓住外,其他普通百姓,清军抓起来,也并不容易。

江南如今是满清的行省,清军也不能随意乱杀,百姓四散乡野,甄别成本又太高,只要邻里间没人举报,清军便不太可能为抓个别百姓,去逐一甄别,况且,满清也需要恢复生产,才能维持他的统治。

赵铭闻语颔首道:“如今也只有如此!”

现在赵铭已经尽力,朱以海能否坚持住,只有看浙江众人自己,以及其它抗清势力能不能有所作为。

~~~~~~

湖广,常德府境内,一座杂乱的军营,横陈于澧水之滨,绵延百余里。

营地内,无数衣衫褴褛的士卒和眷属,穿行于营地之,密密麻麻不可计数。

这时营地外,一名身穿皱巴巴绯色官袍,头戴乌沙的清瘦年男子,勒马驻立于营地前,神情复杂的看着远处大营。

旁边一员壮实的明军千户,指着大营,舔着嘴唇,有些紧张道:“抚军,前面是逆贼一只虎的营盘。”

清瘦官员板着脸,沉声道:“入营之后,切不可再称顺贼、闯逆!”

千户闻语,忙抱拳道:“卑职一时口误,卑职记下了!”

清瘦官员深吸一口气,然后扬起马鞭,抽动老马,“走!随本官入营!”

(感谢周周bgj的打赏,感谢大家的支持,求月票,推荐,订阅,求加书单。)(扶明)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