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扶明 > 第1110章接班人

扶明 第1110章接班人

作者:话凄凉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1-22 21:20:36 来源:笔趣阁

赵铭在南京,宴请了江南士绅商贾,痛斥了商贾干涉朝政,贿赂大臣的事情,同时告诉了商人,安心经商,安定商贾人心。

在国宴之后,江南商贾大该明白,像当年东林那样的时代,回不去了。

一些商人,便绝了干预政治的心思,按着朝廷的意思来做,反正赚得也不会少。

一转眼,除夕来临,夜晚的南京城,万家灯火。

南京外郭,棚户区,居住着几十万,来南京讨生活的平民。

近些年来明朝经济发展,地方上兴起大庄子种植,许多佃户失去耕种的土地,只能进入城市谋生。

高义欢原本是河南的佃户,地主家改变耕种模式,大量使用工具和牲畜,提高生产效益,不需要那么多佃户,高义欢一家便从河南流落到江南,转转来到了南京,在一家工坊工作。

作为底层的工人,高义欢看到的世界,与那些上层的士绅商贾,王公贵族,有所不同。

在那些富人眼中,大明商业繁华,娱乐丰富,物资充足,可以说是盛世天堂,世界是彩色的,但是对于社会底层的高义欢来说,他看见的大明,却是灰色的。

他看见的是贫苦百姓,失去土地,流落到城市,只能挤在城市边缘的贫民窟,每日每夜的给工厂上工,但是所得的工钱,却难以维持开销。

村里没了地,失去土地的人已经回不去,他们没有退路,只能在工坊内给工厂主剥削,所得却永远也无法在城中安家,一旦有家人病倒,那整个家就彻底完了。

高义欢所在的工坊,工坊主人对他们这些工人,极为恶劣,干货时能连续八个时辰,不让休息,却又不肯多给工钱。

这让高义欢十分不满,便与几个共友一起,结成一个小团体,准备和工坊主谈判,却被工坊主,赶出了工坊。

前不久,朝廷发告示,挑选工人代表,参与提高工人待遇的商讨会。

因为高义欢在工人中,有些名气,便有二百多名工友,联名推荐他,远超过朝廷要求的一百人推荐。

高义欢本来以为,自己能够进入会议,为工人发声,不想最后参与会议的,却没有他的名字,而参与之人,都是一些工头,还有工厂主的亲戚,而最后结果出来,也是令工人大失所望。

当天,高义欢便召集工友,秘密商议,决定靠自己与工厂主斗争,却不想几天过去,情况却又出现极大的改变。

主持征询会议的内阁大佬黄宗羲下马,不少官员和商人被下狱,工厂主们的态度来了个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弯。

他原来的工厂主,不仅给他结清了拖欠的工钱,而且还同意给他涨薪,让他回去上班,但却被高义欢拒绝。

棚户区内,高义欢的老娘和媳妇,忙活着准备饭菜,几个孩子一边围着灶台,一边流着口水等待开饭。

高义欢则坐在屋前院子里,不时有人过来,与他交谈,大概都是讨论最近报纸上的一些事情。

临近开饭,汉子们各回各家,家人们已经在院子内,摆了一桌还算丰盛的年夜饭。

这时高欢坐下来,看见有肉有鱼,不禁笑道:“很丰盛啊!”

妻子笑道:“这不是听说摄政王处置了贪官,又让东家给俺们百姓涨薪,才敢这么花嘛!”

高义欢也笑着点头,“这次摄政王抓了不少人,不然马老财也不会把欠俺的工钱结清,还想请俺回去继续给他干事。这次老财主们,确实都吓坏了。”

妻子问道:“马东家答应涨薪,那你还回去上工吗?”

高义欢摇摇头,“哼!要不是摄政王压着,马老财会那么好心?俺是不会再给他干了!”

“嗯,不给他干,咱就不干,去别家也行!”妻子将一块红烧肉夹在高义欢碗中,“隔壁刘家婶子说,官府规定每天干四个时辰,多上要多给五成的工钱,好多原本不招人的工坊,都准备招人,准备轮班了。”

高义欢却道:“俺不上工了!”

妻子一愣,“不上工,那能做啥?”

“俺要加入国社党,为摄政王效力,为百姓说话!”高义欢道。

“加入国社党?”妻子震惊道:“他爹,你没疯吧!”

高义欢拿出一封报纸,放在桌子上,“摄政王说了,要在工人中招收社员,只要通过政治审查,表现好就能加入国社党。”

因为赵铭的这次行动,南京城中,原本日子过得紧巴巴的百姓,都过了一个好年。

这并不是说大家突然有前,而是因为他们看见了一个日子变好的可能。

因为对未来有了美好的预期,所以百姓们敢花钱,倒是一下又刺激了南京的商业。

除夕夜,万家灯火,百姓们纷纷感叹,“希望往后日子一年比一年好,不仅能吃饱饭,还要有肉有鱼有酒。”

南京城中,各家各户,充满了过年的气氛。

在南京摄政王府邸,赵铭一家,也正吃着连夜饭。

现在赵铭有五个妃子,生了十多个子女,其中长子赵建成十七岁为汉王世子,次子赵建治十六岁,三子赵建隆十五岁,剩下的都比较小,最小的才三个月大小。

这几个儿子,赵铭平时基本没怎么管,赵建成早早封藩,接替他治理汉国,由杨文聪带着,另外几个儿子,都是放在几座帝国大学培养。

这时,几个儿子,给赵铭说着祝福的话语,不过不知道是不是儿子太多的缘故,赵铭对这几个儿子,都没有什么感情。

虽说,这几个孩子,对赵铭百般讨好,但恐怕对赵铭同样没有多少感情,想得最多的是,应该是怎么继承赵铭的地位。

现在赵铭其实也已经有意识地寻找,能够继承他政治理想,保住他改革成果,还有继续推行他制定的国策的接班人。

赵铭已经年近半百,也不知道能活多久,他看着自己有些肥胖,有点像某国领导人的长子,沉声问道:“寡人想让你到寡人身边,出任国社党中央委员,你愿不愿意?”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