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扶明 > 第1101章微服出巡

扶明 第1101章微服出巡

作者:话凄凉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1-22 21:20:36 来源:笔趣阁

时间一晃,赵铭回到南京已经有数月时间,渐渐到了十二月下旬,再有十天便是1665年的新年。

临近新年,南京城内,比往日更加繁华

如今南京作为明朝的文化和政治中心,大量权贵和士绅商贾居住城中,固定人口加上流动人口已突破百万,成为天下第一的大都市。

这时,由于临近新年,城内熙熙攘攘,人流如织,南京的民众纷纷出来,在街上购置年货。

这天中午,赵铭略略化了妆,头戴**帽,内穿棉衣,外身穿一身锦袍,腰束革带,手拿一把扇子,扮成一个公子哥在城中微服私访。

不过,他在东南亚待了两年,长年累月的征伐,使他的皮肤变得黝黑而粗糙,着实不像公子哥,也不像读书人,一身打扮看起来有点不伦不类。

同赵铭一起微服私访,是堵胤锡和陈明遇两位阁臣,两倒是很像教书先生。

虽说,如今天下太平,大明的大敌尽除,但摄政王灭国甚多,指不定就有残余势力,意图不轨,所以在三人身后,还远远跟着三十多名锦衣卫。

侍卫一个个都神情紧张,眼睛一眨不眨地盯着周围情况,生怕赵铭有什么闪失。

不过被保护的赵铭却全然没有谨慎点的觉悟,在城中随意乱窜,并不担心自己的安全。

这一是因为赵铭觉得现在的明朝,没有人想杀自己,二是他觉得,除了火枪之外,一般的刺客根本很难近他的身。

这时,赵铭三人在街上四处观看,目的就是了解,如今南京城中,大明各个阶层,百姓的生活,特别是底层百姓的感受。

三人在街上逛了一阵,正好到了中午,便找了一家临街的摊子坐下。

跟随的侍卫,一阵头大,只能在周围散开,观察着周围的情况,同时又不影响摄政调研。

赵铭点了一壶酒,还点了几样点心,便坐着边吃边聊。

赵铭坐了许久,发现这酒肆摊子,半天没个客人,不禁问老板道:“老丈,你这摊子支了半天,怎么没人光顾啊!”

老板打量三人,笑道:“大冷天的,现在大家都有钱,客人都愿意去屋里坐,我这里自然就冷清一些。不过,我看三位客人,也是富贵人家,刚从南洋回来吧,怎么不多花几个铜元,去店里坐坐。”

赵铭眉头一挑,“南京人都很有钱吗?”

“那是自然,南京大明京师,多少王公贵孙,居住于此。他们都老有钱了,俺们这些老百姓,跟他们做点事情,或者去外郭城的工厂上工,收入也不差!”食摊老板笑道:“不是我们南京人吹,现在就是苏州、扬州也没法子和我们比!”

赵铭笑道:“都那么有钱,那老丈这摊子,岂不是没人吃了!”

老丈道:“那也不至于,那些给人上工的,一个月也就二三块银元的薪水,哪里能天天下馆子。等会儿下工,我这生意就好了。”

说话之间,已经有几个汉子,在摊位上坐下,吃得也比较简单,就是一大碗面条,看穿着,应该是附近工坊的工人。

工人似乎是听见了赵铭与老汉的谈话,插嘴道:“虽说不能天天下馆子,但是吃饱喝足,没有问题,每个月还能剩些钱,年底给家人添件新衣,再砍半只羊,几十斤猪肉,日子比以前可好多了。”

“对啊!这都得感谢摄政。”食客虽吹着冷风,吃着面条,但还不忘称赞赵铭,“要不是摄政,把那些藩王给铲除了,又让士绅商贾缴税,不把赋税压在我们穷人身上,哪有这样的好日子。”

“不过说起来也是气人,那些老财交了税,还是比我们有钱,我们累死累活,工厂的钱都却被他们赚去!”有工人笑骂道。

赵铭听了一阵,看来他把蛋糕做大,缓解内部矛盾的做法,基本觉得了成效。

现在士绅商贾虽然承担主要赋税,给朝廷上缴大量税银,但是他们享受到海外贸易和殖民扩张的红利,总体而言,必以前赚得跟多,所以对朝廷基本满意,不像以前那么对立。

因为赵铭平定宗藩,对宗室进行改革,解决了十多万特权阶级,没收了宗室田产,再加上在江南清丈田亩,加征商税,改变了明朝的赋税状况,解决了士绅、宗藩两个不纳税的顽疾,自然也就使得原本承担赋税的百姓,压力减轻。

现在百姓要交的税变少,又参与到大明的商业化、工业化中来,收入有所提高,生活也再变好,不过面对更加富有的绅士、商贾,心中却多少有了一丝不平衡。

赵铭微笑问道:“几位老哥,那工厂的钱,都被商人赚去,那商人对工友们怎么样?”

几名汉子中有人道:“之前活多钱少,每天累死累活,就只能勉强混个温饱。不过这几个月,听说因为摄政在南洋打了胜仗,开拓了好几千万人的市场,各家工厂都在找人扩产,所以东家给的工钱,便也就水涨船高了!”

“哼!他能不涨吗?不涨我就不在他这儿干,去城西李氏工厂,他们的东家,月银已经开到了三元!”一名暴躁汉子,显然对现在的东家有些不满。

“李氏前是给的多些,可是早上干到三更,一天超过六个时辰上工,去了人也受不了。”

“这么说的话,只有想办法进入国资工厂,每天四个时辰,月银也高,可是没关系,很难进啊!”

“说起来,还是摄政王办的工坊,待遇最好,可惜不好进啊!”

赵铭听了听百姓的议论,知道明朝的重商政策,海外贸易的大头,都被商人和士绅拿走,但百姓其实没有分到多少实惠。

商业的发展给百姓带来了更多机会,赚得钱多一些,但依旧都是辛苦钱,压迫和剥削依旧很重。

赵铭并不是要培养大资本家和垄断财阀,压榨和吸食百姓的血液,而是要让大明的子民,都过上富裕的生活,看来维护工人利益的法令,也该推出了。

赵铭正准备,重修大明律,正好可以一并进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