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扶明 > 第1099章德里之变

扶明 第1099章德里之变

作者:话凄凉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1-22 21:20:36 来源:笔趣阁

孙可望与张家玉商议后,返回丞相府邸,便召集周国文武属下商议。

吴三桂出征,关宁系基本报销,孙可望的西军系和关陇一系,逐渐掌控了周国朝廷。

丞相府,大堂外甲士林立,手持遂发枪的士卒,严阵以待。

大堂内,周国文武到齐之后,孙可望阴沉着脸,开始说道:“诸位,现在是什么局势,本相就不多说了。刚才本相已经与大明摄政派来的使者见过面,达成了和平协议,只要我们向明朝称臣,加入朝贡体系,以后就是一家人,而自家人不打自家人,摄政往保证不再进攻我们,让我们继续统治天竺。”

众多周国文武,听到孙可望的话语,不禁一片哗然。

孙可望伸手四下里压了压,等众人安静,又道:“诸位放心,摄政王只要我们称臣,去帝号,至于各位的职务只是换个称号,不会有实质性的变动,大周国依然由本相和大家一同管理。”

下面的人窃窃私语起来,不少人松了口气,面露喜色,去帝号称臣都无所谓,关键是以后还能不能吃香喝辣享受特权。

在场的大臣,大多没有意见,当然也有不识相的,有几个关陇系,资历老的便站出来,怒气冲冲的指责孙可望,背叛大周,卖主求荣,但当即就被侍卫抓了下去。

现在的局面,大周内部动荡,江山不稳,若是继续挑战明朝,灭亡是迟早的事情。

在反对的人被拖走后,剩下的人,都不敢再反对,也不愿意反对。

孙可望看着下面两侧的文武大臣,随即道:“那就这么定了,去帝号,向大明称臣。”

商议既定,大臣们正要从丞相府散去,外头忽然有来报,太子带着五百东宫卫士,杀气腾腾的杀向丞相府邸。

德里城中,还是有不少关宁一系,孙可望会见张家玉,又着急文武大臣在丞相府商议,自然是瞒不过吴应熊。

得知消息的吴应熊大怒,深感自己遭受欺骗,孙可望不仅没有调集军队,接应吴三桂,反而相明朝投降,彻底背叛了大周,背叛了老吴家。

吴应熊当即召集兴奋大臣,要调兵攻杀孙可望,亲王吴应麟,老臣韩朝宣却极力劝说吴应熊不要冲动,城中兵马大多是孙可望的人,必须谋定而后动。

吴应熊却根本不听,不顾劝说,带着五百精兵就杀奔丞相府邸,借着监国的威严,要斩杀孙可望。

这时,东宫这边刚动,便有人将消息传给了孙可望。

孙可望随即对着要散去的大臣们道:“本相刚才听到消息,太子受到奸臣蛊惑,带着兵马要杀本相。现在支持太子的可以离去,要保护本相的,便留在相府!”

大臣们面面相觑,一时间鸦雀无声,半响有人道:“卑职留下保护丞相!”

有人带头,大臣们纷纷表示,要留下保护丞相。

吴应熊身穿金甲,带着兵马,气势汹汹的杀到丞相时,府门外已经聚集了数千精锐兵马,都是来保护孙可望的周军。

这时,孙可望站在府门前,看着吴应熊,不禁皱眉道:“太子应何造反啊!”

吴应熊勃然大怒,用马槊指着孙可望骂道:“孙可望,你私自与明使见面,出卖皇帝,出卖大周!”

“一派胡言!太子不要信奸人谗言,这是有人挑唆我们君臣关系,不能相信啊!”孙可望道。

吴应熊冷笑道:“本太子本来不信,但亲眼所见,你召集众臣,是要做什么?”

孙可望阴沉着脸,“太子,大周败局已定,陛下已经被明军俘虏,所谓识时务者为俊杰,何故负隅顽抗!”

“姓孙的!亏我父皇重用于你,委任你为左相,处理国家大事,你尽然背叛我父皇!”吴应熊大声怒,“今日孤要诛杀此贼,谁要拦孤,与孙贼同罪!”

语毕,吴应熊跃马挺枪,便直接向孙可望冲来,府前的周军都不敢对太子动手,惊慌四散。

孙可望见此,急忙退入府邸,而就在这时,府门前一队火枪兵,端平了火枪,周将赵良栋一声大喝,“放!”

“砰砰砰”一阵枪响,硝烟弥漫,冲在最前的吴应熊,还有十多明东宫卫士,全部倒在血泊之中。

吴应熊一死,周围的周军一拥而上,片刻就将剩下的东宫卫士,杀了个干净。

战斗结束,看着吴应熊和满地的尸体,孙可望流着眼泪道:“太子,本相不是不忠于大周,实在是不忍大周灭亡,不忍先帝一手创立的基业,毁于一旦啊!”

孙可望直接把吴三桂定为先帝,痛哭流涕一番,在一众大臣的劝说下,才老泪纵横道:“太子,明年今日,本相会祭奠你的。”

当下孙可望收拾吴应熊的尸体,以太子礼仪安葬,随意以教唆太子谋反为由,将韩朝宣/吴应麟等一众老臣和宗室捕杀,最后尽将吴氏在天竺一脉杀绝。

一个月后,缅甸仰光城,张家玉从船上下岸,便直接前往行宫,拜见赵铭。

“摄政王!这是孙可望送来的国书!”张家玉将一份奏疏,放在桌案上。

赵铭一边看,一边听张家玉诉说,德里城中的杀戮,心头不禁一阵感慨。

“孙可望也算个狠人啊!”赵铭合上国书。

张家玉问道:“安乐公怎么办?”

赵铭沉思道:“孙可望已经将吴三桂的势力清洗干净,留下他也没什么用,按着孙可望的意思,过两年鸠杀吧!”

张家玉皱眉道:“摄政不担心,杀了吴三桂,孙可望反悔吗?”

赵铭冷笑一声,“哼,只要周国保留种姓制度,这块土地就永远无法与我大明抗衡。”

赵铭说完,随即站起身来,颇为感慨道:“东吁和周国的事情解决,寡人也就没必要继续留在这里。剩下的事情,就由你来处理,寡人不日便启程返回大明。”

“臣遵命!”张家玉忙行礼道。

赵铭挥了挥手,让张家玉退下,他则靠在藤椅上,考虑起回大明后,确立国体的问题。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