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扶明 > 第1074章开建军港

扶明 第1074章开建军港

作者:话凄凉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1-22 21:20:36 来源:笔趣阁

在仰光外海的遭遇战之后,东东吁的战事,一下就进入了一个十分安静的状态。

陆地上,赵铭屯兵于勃固,按兵不动,海面上明军的舰队,也没有再次出现。

不过,上次海战失利,让吴三桂心中产生了一丝危机感,担心西夷联合舰队不是明军舰队的对手,所以趁着明军海军没有出现,便拼命的往东吁运送兵源和物资。

这时码头边上,又有十多艘兵船靠岸,一队队来自印度各土邦的高种姓贵族,领着平民士卒下船。

此时,仰光一地,集结的周军,已经有近十万人,其中八万都是印度土邦的军队。

吴三桂看着又是一万印度军队,登陆仰光,不禁皱起眉头,对一旁的孙可望道:“孙相,朕要和赵杂毛对阵,你送这么多土邦军过来干什么?朕需要的是精兵,你最起码也要给朕送些锡克人啊!”

周国统治印度过程中发现,印度一地的军队,外来的突厥人战力最强,其次是锡克人,最差的则是各土邦的军队,战力差到令人发指。

出于对印度军队战力的了解,吴三桂甚至怀疑,孙可望是不是要害自己。

孙可望笑道:“臣得知,东吁战事进入相持,才急忙调动这些刹帝利过来。”

说着,孙可望压低声音道:“陛下,这些人可以用做炮灰,损失大些,也没有关系,反而对我大周有利。”

一旁吴三桂和洪承畴都一脸震惊的看着孙可望,不过遂即明白了孙可望的用意。

周国虽然统治了印度,拥有广阔的疆域,却如同一个瘫痪的巨人,朝廷的力量很难控制地方土邦。

这让习惯了帝国集权,对地方实行强控着的周国,感到十分的不自在。

孙可望觉得,这些印度土邦的高种姓,就像是两晋南北朝的世家大族和军事贵族集团一样,妨害着他的改革和集权。

孙可望一直寻求着,希望能够改变这种现状,但是难度很大,因为只要触及到种姓制度,就会遭受印度本土势力的激烈反对。

为此,孙可望一直很苦恼,不过东吁战场,让他看到了一种可能,于是他在周国境内大肆鼓吹大印度主义,忽悠了大批高种姓前往东吁,为大周帝国开疆扩土,并传播印度教。

可他真实的目标,其实是利用与明朝的战争,消灭这些印度贵族,让他们有去无回,并在他们死后,比较顺利的没收他们的土地和权力,推行新的土地政策,增强周国实力。

吴三桂一阵迟疑,问洪承畴道:“洪相,你以为呢?”

洪承畴觉得孙可望真他娘的是个人才,就是太喜欢玩火了。

“陛下,臣以为还是谨慎一些为好。当年隋朝征讨高句丽,对于北方军事贵族,打击确实很大,但是也动摇了隋朝的根基。臣以为此战,还是当以击败赵杂毛为目的,不能乱了主次!”洪承畴委婉的表达了态度。

吴三桂微微颔首,板着脸对孙可望道:“孙相,朕也想加强朝廷的权威,打击那些土邦的王公,但是赵杂毛有多厉害,孙相心里应该有数。东吁一战关系我大周前途,还是调些精兵来吧。”

“臣以是看战争进入相持期,而相持就是比消耗,我们华族人少,所处才征调这些土邦贵族过来。”孙可望解释一句,心中有些失望,不过还是尊重吴三桂的决定,“臣后面便送精兵过来。”

吴三桂满意颔首,“嗯,打败了赵杂毛,我大周有个安定外部环境,再改革不迟嘛!”

孙可望点了点头,问道:“那就先打败赵杂毛。不过,那赵杂毛最近有什么动静没有?”

洪承畴道:“赵杂毛,现在屯兵勃固,是进退两难。”

吴三桂道:“不错,赵杂毛现在继续进军,将遭受两面夹击,难以取得胜利。若是按兵不动,我大周的军资、援军,从孟加拉上船,抵达仰光,不到十日时间,补给十分方便。赵杂毛从江南运输物资,要绕过马六甲,至少需要两三个月的时间。继续对持下去,明军消耗远大于我们,且缅甸湿热,明军不适应气候,赵杂毛撑不了多长时间。朕已经派人去监视赵杂毛,只要他撑不住,率军撤退,朕就趁势掩杀。”

这时,三人正交谈,大将夏国相,匆匆赶来。

“陛下,两位丞相!”夏国相行礼道。

吴三桂问道:“可是有什么军情?”

夏国相点了点头,沉声道:“回禀陛下,斥候传来消息,赵杂毛在勃固大修营盘,似乎准备长期坚守勃固。”

吴三桂闻语微微皱眉,“赵杂毛不管明朝,非要在东吁与朕死磕吗?”

洪承畴猜测道:“会不会是赵杂毛准备留一部分兵马坚守,自己先撤回大明,等来年天气转凉,再来进攻?”

吴三桂吩咐道:“派遣斥候,继续探查,严密监视赵杂毛的一举一动。”

东吁沿海的密林中,一个东吁人,领着几名周军斥候,穿梭在树林中。

这时他们拨开树木和杂草,为首一人,取出千里镜,向明军营地观察,只见整个明军营地,已经成了一个巨大的工地。

士卒修建土墙,钉入木桩,挖掘护城壕,将勃固打造得固若金汤。

为首斥候看了看,又将镜头拉向海边,却没见明军炮舰。

一旁东吁人道:“听人说,明军在勃固、毛淡棉抓了数万民夫,在毛淡棉修建港口和码头。”

斥候首领闻语,收了千里镜,沉声道:“去毛淡棉看看!”

几日后,一行人抵达毛淡棉,果然看见数以万计的民夫,在一块海湾处忙碌。

斥候蹲在一处山顶,满脸惊愕的观察,整片海湾的树木,都被民夫砍光,在湾区修建出成排的木屋,还有巨大船台。

一艘明军战舰停在船台上,等待工匠修补,还有南洋那边将修补船只所需要的木材运来。

“明军在毛淡棉建立了船厂,修复战舰,必须快递禀报陛下!”斥候阴沉着脸,意识明军没有撤军的打算,而是继续向东吁增援,准备长期作战。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