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扶明 > 第1063章援助东吁

扶明 第1063章援助东吁

作者:话凄凉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1-22 21:20:36 来源:笔趣阁

南亚,周国孟加拉,达卡城。

周军将盘踞于孟加拉地区的明朝商人俘虏之后,吴三桂便一直担心,赵铭会进行报复。

果然,不久之后,周国细作便传来消息,赵铭以绝贡之罚,孤立东吁国,准备进攻东吁,打开通往周国的道路。

现在周国立足于南亚,赵铭要报复周国,乌斯藏高原走不通,西域绕道太远,粮到太长,也不现实。

吴三桂原本以为,赵铭会从海上来,为此他与拥有坚船利炮的英夷联盟,以阻挡海上来的明军。

在联盟之后,吴三桂便以为自己的江山已经安稳,摆脱了赵铭的阴影。

可是,令吴三桂没有想到的是,赵铭却要进攻东吁。

在刚得到这个消息的时候,吴三桂还不以为意,赵杂毛中国一霸,想打谁打谁,他管不了,也不干他的事情,但是当洪承畴把地图拿来,告诉吴三桂东吁的位置后,吴三桂便坐不住了。

那一夜,吴三桂对赵铭大骂不止,他都逃到南亚,跑到佛祖故里,准备与世无争,赵杂毛居然还不放过他。

东吁在周国之东,正好将周国与明朝的云南之地隔开,赵杂毛占据东吁,大明就重新与周国接壤,军队就能走陆路直接杀入周国。

这让吴三桂明白过来,赵杂毛打东吁,就是要打通前往周国的陆上通道。

意识到这一点后,周国自然不愿意坐以待毙,而最好的办法就是与东吁结盟,向东吁增兵,将明军挡在东吁,拖在东吁。

为此,吴三桂派遣多尼为使,出使东吁国,很快与被孤立的东吁王白莽签订了盟约,之后又撮合自己的盟友英国东印度公司也加入同盟。

三国同盟,带甲数十万,兵精粮足,器械精良,不说灭明,自保应该没有问题。

不过吴三桂还是不太放心,又亲自从德里,赶来孟加拉省达卡城,并定达卡为东都,以便就近支援东吁。

这时就在赵铭于广州排兵布阵之时,吴三桂在东都达卡城,也在召集心腹商议眼下局势。

在东都王宫内,吴三桂负手站在地图前,目光注视着一副从英国人手中获得的天下地图。

这张地图上,除了有英国人绘制的大陆与大洋之外,周国也将他们自己熟悉的世界,标注和绘画上去。

英夷的地图,对海上航线,大洲大洋分布,沿海国家比较清楚,但对于大陆内部,却标注甚少。

周国加上自己对大明、西域、漠北、河中、罗刹,以及天竺内地的标注,才成外一副完整的地图。

“赵杂毛出兵乌斯藏,又向西北运送军粮,调动兵马,莫非真的是欲攻击西域?”吴三桂皱起眉头。

孙可望、洪承畴等周国大臣,站在大殿两侧。

洪承畴抱着象牙笏,出列行礼道:“陛下,这是赵杂毛的惯用伎俩,声东击西。以臣看,赵杂毛想收复西域不假,但眼下其真正所图必是东吁。”

多年的交手,无数次心痛的领悟,让洪承畴已经非常了解赵铭。

从明朝释放的消息,洪承畴感觉到又是内味儿,看出了赵铭的阴谋。

赵铭确实喜欢避实就虚,找准敌人薄弱点,再发起攻击。

这点吴三桂是吃过亏的,他转过身来,沉声道:“那西域就不管了吗?”

这时孙可望出列,行礼道:“陛下,西域之地贫瘠,而天竺之地富庶。现今,我华族在天竺,人口不到三十万,却统治六千多万天竺人,控制力实在不足。西域之地,虽与天竺相通,但是道路难行,交通不遍,一旦发生事变,或者明军进攻,大周难以支援。臣以为不管明军是否进攻西域,朝廷都该逐步将西域华族迁入天竺,增加我们本部人口,以便控制天竺人。西域则只留少数人马驻守,牵制明军即可。”

当年努尔哈赤为了对抗明朝,先是称呼自己为女真人,创建八旗,将各个部落整个在一起,后来八旗统治关外,自己人口还是不够,又增设蒙汉八旗。

正是在八旗制度下,满清才聚拢大批人口,并在入关后,统治基数庞大的汉民。

周国在取代莫卧儿帝国后,入关统治印度,面临与当年满清一样的问题,便是如何以小御大,以少量人口统治几千万天竺人的问题。

进入天竺的周军人数本来就少,还分为汉人、蒙古人、满人、叶尔羌人,孙可望便建议,将这四族合为一族,称为华族,来统治印度。

不过即便如此,在南亚的华族,也才不到三十万人。

这么少的人口,面对近亿的天竺人,周国统治阶层,每日都是如坐针毯,担心天竺人起来反抗。

因此,孙可望建议,逐步放弃西域,将西域的华族,迁入天竺,增强本部的人口,专心经营天竺之地。

吴三桂皱起眉头,天竺与西域之间,联系却时不便,而且西域确实也不如天竺富裕,但是放弃西域,对吴三桂而言,就好像彻底断绝了与中原的联系,斩断了他的根。

吴三桂沉默半响,看向洪承畴道:“洪丞相也以为应该逐步放弃西域?”

洪承畴显然与孙可望商议过,行礼道:“臣以为,西域于大周,如同鸡肋。如今,大周既然以天竺为根基,就该着重经营天竺,把精力放在东吁,防止明朝进攻!”

吴三桂皱眉道:“丞相怎么肯定,赵杂毛一定走东吁,而不是西域进攻我们。寡人取天竺,就是走西域啊!”

洪承畴道:“因为赵杂毛起于水师,明朝南方比北方繁华,物资钱粮都在南方,所以其必然会走南路,先夺东吁,然后水陆并进攻我大周。至于,陛下从西域入关,为天竺之主,赵杂毛则很难复制。因为,赵杂毛面对的是我大周,而非莫卧儿,其次,陛下已经于开伯尔山口修筑关隘,部署了重兵,赵杂毛就算从西来,也无法杀入天竺!”

孙可望道:“陛下,现在即便西域丢失,于我大周而言,也没有多大损失,而一旦东吁为明军所占,我大周则有亡国之危。因此,臣恳请陛下,大举援助东吁吧!”

吴三桂听两人话语,有些动容了,他沉默一阵握紧拳头,“好!那寡人就调动兵马,大举增援东吁,让东吁成为赵杂毛折戟沉沙之地!”

洪承畴与孙可望松了口气,东吁国有近二十万兵马,周国在源源不断的派兵过去,借助东吁的地形和气候,一定能将明军拖在东吁。

这时众人正兴奋之际,一名大臣却匆匆进入大殿,急声禀报,“陛下,多尼传来急报,白莽与明朝议和了!”

这话一出,吴三桂等人呆若木鸡。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