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扶明 > 第1053章周英同盟条约

扶明 第1053章周英同盟条约

作者:话凄凉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1-22 21:20:36 来源:笔趣阁

早在1510年,葡萄牙人便航海来到印度,并在印度西海岸果阿建立贸易据点。

如今1663年,西方殖民着抵达印度,已经有一百五十余年。

在葡萄牙之后、荷兰、英国、发法国也先后抵达印度,其中英国人后来居上,于1611年占据东岸马苏利帕塔姆,1613年占据西岸苏拉特后,势力便逐渐扩张到整个德干高原。

相比之下,大明船队抵达印度,其实比英国晚了四十多年。

不过,由于明朝商品物美价廉,种类繁多,明朝商人到达印度后,很快就打开局面,逐渐将劣质的英国商品赶出了市场。

在差不多的技术条件下,天下间没有谁的产品,能够做得比中国更便宜更好,更有竞争力。

明朝商人一来,自然就抢了英国人的饭碗。

二十三年前,英国爆发资产阶级革命后,英国境内手工业,飞速发展,国内资产阶级便迫切需要一个广阔的市场,来倾销国内的产品。

英国本土地域狭小,人口有限,市场无法满足英国资产阶级的发展,那么英国必须要寻找更大的市场。

这时欧洲各国间,存在竞争关系,英国商品很难进入欧洲各国,而美洲殖民地未被开发,黑非洲一片莽荒,消费能力有限。

此时,世界上最繁荣,最富裕的地区,依旧是旧世界的三个中心,东亚、印度、奥斯曼和波斯。

这里是传统世界的核心区域,拥有较高的文明,并且毕竟富裕,全世界的财富和人口,大多集中在这三个地区。

这其中,东亚在大明的势力范围内,是西方的竞争者,是旧世界的守护者,天朝上国什么都有不需要英国人的产品,英国的商品也没有竞争力。

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倒是市场广阔,人口众多,但与基督世界敌对,那么英国能寻找到目标,就只剩下印度,这个一亿多人口的大市场。

在十七世纪中叶世界总人口在5亿左右,而印度一地,就占据两成的人口,获得印度,英国就至少占据全世界五分之一的市场。

赵铭看重印度,便是因为大明一旦控制印度,便控制世界一半的人口和市场,任何国家都无法轻易撼动大明。

此时,英国面对明朝,还没什么优势,因此当明朝发力,开始扩张在印度的影响和商业版图,英国立刻就处于劣势。

英国商品竞争不过明朝商人,不过英国人并没有在产品上下功夫,而是采取许多其他手段来与明朝商人竞争。

这其中便包括,强迫印度土邦,与英国东印度公司签订条约,不准他们与明朝商人贸易,保护自己的市场,还有派遣海盗船队,袭击和劫掠明朝的商队。

大概十年前,明朝船队开始出现在印度东海岸,不少明朝商船,都遭受过英国海盗的劫掠。

近些年来,明朝商人通过招商船运公司,组成船队前来,才逐渐打开局面。

这令英国殖民者赶到非常的愤怒和不安,由于文化的不同,英国人没有选择公平竞争,而是决定赶走明朝商队,于是才与明朝商队,在孟加拉湾爆发了激烈的冲突。

在冲突之中,英国人仰仗的坚船利炮,在面对同样船坚炮利的明朝船队时,失去了优势。

这个时候,周军的忽然加入,便使得双方一拍即合,在水陆夹击之下,大败明朝商队,夺取了明朝在孟加拉湾的据点。

德里城,周国礼部衙门内。

洪承畴带着一众周国官员,于前来展开谈判的英国东印度高层,对坐在一张长桌子前。

这时孙可望看着,英国人提出的条件,“一·大周帝国与英国东印度公司达成军事同盟,共同抵抗,明朝势力向印度的扩张。二·大周帝国开放通商,准许英国商人进入周国贸易,并准许英商及其家属在周国自由居住。三·准许英国派驻领事。四·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大周需与英国商定。五·英国商人在周国犯罪,需要让领事参与审理。”

孙可望看了洪承畴一眼,将文件丢在桌上,直接骂道:“这算什么盟约?”

英国东印度公司的高层,见周国丞相发怒,忙说了一堆鸟语。

洪承畴听了翻译后,对孙可望道:“这只是初步条约,可以谈,我们也可以提出我们的要求。”

孙可望却气道:“这些白藩鬼,心术不正,太狡猾了,即是同盟,就该互惠互利,他们这个条约,分明是来坑我们大周。本相对与他们联盟,保留意见。”

洪承畴闻语,遂即板起脸来,指出东印度公司太不地道。

东印度公司的人,其实就是想仗着东方人,不懂这些外交条款,背后的意义,想要占些便宜。

他们见周国丞相识破,便连忙表示可以更改。

洪承畴道:“孙相,他们已经同意删除不合理的条款,孙相提提意见吧!”

孙可望并不反对大周帝国与英夷之间达成同盟,赵铭能有今日,就是从吸收和学习西夷火器开始。

周国要保持独立,抵抗明朝的扩张,需要借助西夷的一些东西。

孙可望闻语,才再次拿起文件,沉声道:“第二条,英国商人可以进入周国贸易,不过商人和家属入境,需要大周审批。第三条,英国可以派驻领事,不过大周也要向英国派驻领事。第四条,收多少税,由大周自行决定。第五条,英国商人在大周犯罪,就由大周审理。”

翻译将内容告诉英国使团,对方一阵议论,半响为首之人又说了一阵鸟语。

洪承畴听了翻译后,对孙可望道:“这些更改他们都能接受,不过要求,给予他们最惠国待遇。就是关税收多少,可以由大周决定,但是大周对各国所收的关税,他们的产品必须税率最低。”

孙可望颔首,“这点可以接受。”

洪承畴遂即对英国使团道:“大周可以给于英国最惠国待遇。不过,英国答应给大周提供的火器、工匠,还有帮助大周建造兵工作坊和造船厂,必须尽快落实。”

英国人听后,忙表示,只要钱到位,工厂和船厂马上就可以开建。

当下,双方交换意见,遂即签订了《周英同盟条约》。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