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扶明 > 第1043章至明国摄政书

扶明 第1043章至明国摄政书

作者:话凄凉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1-22 21:20:36 来源:笔趣阁

去年底,由于德川家,拒绝签订经济协定,不愿意放弃独立地位,加入明朝新朝贡体系,成为明朝的附属国。

赵铭遂即让礼部,驱逐日本使者,关闭官方联络通道,禁止日本向明朝朝贡,等于是对日本进行了封锁。

德川家使者回到日本后,将明朝对日本进行“绝贡之罚”,告知了四代将军德川家纲。

这令德川家感到愤怒,同时也有些惶恐。

面对明朝外交上的强势和压迫,德川家纲与家老商议后,决定向明朝递交国书,表明立场,并希望明朝能够改变主意,不要封锁和进攻日本。

德川家纲反复斟酌,最后决定用当初日本回复明太祖的国书,来劝说赵铭,打消征服日本的念头。

刚返回日本的真田信道,便带着国书,匆匆坐船前往明朝。

船只经过一个月的海上航行,抵达上海,不过由于“绝贡之罚”,日本船只不允许靠岸,便在海上又飘了一个多月。

期间,真田信道多次想与明朝官方沟通,但是没有渠道见到明朝高层,“绝贡之罚”等于明朝和明朝的藩属,断绝所有与德川家的往来。

最后,真田信道只能找到一艘葡萄牙商船,由葡萄牙人帮忙将国书交给了上海县。

赵铭接过日本国书,展开观看,“臣闻三王立极,五帝禅宗;唯中华而有主,岂夷狄而无君?乾坤浩荡,非一主之独权;宇宙宽洪,做诸邦以分守。盖天下者,非一人之天下。臣居远弱之倭,偏小之国,城池不满六十,封疆不足三千,尚存知足之心,故知足长足也。今摄政作中华之王,为万乘之主,城池数千余座,封疆百万余里,犹有不足之心,常起灭绝之意。”

赵铭眉头一挑,没想到日本人文彩比自己还好。

这意思是说天下广大,并非一人能够治理,赵铭已经有了大明,应该知足,想要继续扩张,干涉日本是不对的,不要常起征伐之心。

赵铭看到这里真的有点意外,觉得这样的文章,不该出自日本人之手,于是继续看下去。

“夫天发杀机,移星换宿;地发杀机,龙蛇走陆;人发杀机,天地反复。尧舜有德,四海来宾;汤武施仁,八方奉贡。臣闻摄政有兴战之策,小邦有御敌之图,论文有孔孟道德之文章,论武有孙吴韬略之兵法。又闻摄政选股肱之将,起竭力之兵,来侵臣境。水泽之地,山海之州,是以水来土掩,将至兵迎,岂肯跪涂而奉之乎!顺之未必其生,逆之未必其死。相逢贺兰山前,聊以博戏,有何惧哉!若君胜臣负,君亦不武;若臣胜君负,反贻小邦之羞。自古讲和为上,罢战为强;免生灵之涂炭,救黎庶之艰辛。年年进奉于上国,岁岁称臣为弱倭。今遣使臣,敬诣丹墀。臣诚惶诚恐稽首顿首,谨具表以闻!”

赵铭看完,居然眼前一亮,是一篇好文章。

赵铭合上国书,看了看陈名夏,笑问道:“陈卿怎么看?”

陈名夏笑道:“日本国书,讲大国有兴兵之道,小国有图存之术。暗示摄政,日本虽然国小民贫,但以逸待劳,坐拥地利,大明虽拥兵百万,但胜之不能增加财富,败之丧师费财,身败名裂,于大明无益。”

“不过这只是字面意思,臣通篇读下来,只读到一个“怂”字。德川家说这么多,不过是想告诉殿下,劝说殿下知足,日本国贫民穷,殿下伐之不划算,投入和产出完全不成正比,希望殿下放过日本!”陈名夏顿了顿,继续道:“这份国书,乃是当初日本写给太祖皇帝,太祖看过后,出于元朝的教训,把日本定为不征之国。今日德川家将此文发来,归根结底,还是怕殿下征讨日本!”

赵铭微微颔首,他从国书中,一口一个“臣”字,就看到了日本扭曲的心态,在面对明朝时,他们本质上是怂的,不过却又不愿意彻底臣服,列出一大堆来,告诉明朝打日本不划算,想通过口头服软来过关。

“德川家说的确实有些道理!”赵铭笑道:“他们摸清了大明的心态,以为寡人只不过想要个面子而已,只要他们做点姿态服个软,就能继续保持他们的独立性。不过,他们这次想错了,寡人要的是日本真正顺从!”

赵铭说完,忽然问道:“郑成功到南京没?”

在对日本进行“绝贡之罚”后,赵铭已经决定,颠覆不识相的德川家,扶持亲明的新将军上台。

不过,赵铭对于日本的情况,并不是很了解,所以只能找汉国长使杨文聪和延平王郑成功商量。

汉国在吞并朝鲜后,一直在渗透日本,在日本沿海从事走私贸易,对日本情况十分了解,而郑成功小时后,就在日本长大,而且郑家在日本至今保留很大的势力。

因此,赵铭很早就派人,去召他们来南京商议。

前不久,杨文聪抵京,不过郑成功还没消息。

陈名夏道:“礼部年前就已经派使者前往延平藩,延平王应该已经在路上了。”

赵铭微微颔首,“日本的事情,等延平王到了在谈!”

几日后,赵铭正在处理政事,陈名夏在书房外禀报,“殿下,延平王快到南京了。”

赵铭闻语眉头一挑,问道:“到哪儿呢?”

陈名夏回道:“上海县传来消息,刚过上海,明天应该能抵达南京。”

“让码头做好准备,寡人要亲自迎接延平王。”赵铭吩咐道。

次日,南京城外码头,赵铭领着一大群文武官员,亲自出城迎接郑成功。

众人站了许久,不见延平藩的船只过来,大学士堵胤锡便问陈名夏道:“礼部是不是弄错时间呢?”

陈名夏正要解释,旁边忽然有人喊道:“延平藩到了!”

赵铭闻语从椅子上站起来,便见海面上一直船队,向码头航行过来,为首船上站立着一名威武的男子,正是当年与他一起战斗的男子郑成功。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