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扶明 > 第1000章军情司在行动

扶明 第1000章军情司在行动

作者:话凄凉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1-22 21:20:36 来源:笔趣阁

四川的失陷,使得吴三桂意识到,周国无力对抗大明,关中迟早会被赵铭攻陷。

在这种担忧下,吴三桂认可洪承畴的建议,决定西逃,进入西域。

不过这件事情不能明说,所以只能暗中进行。

这半年来,洪承畴已经向西域输送了不少人和工匠,还有物资,现在有了吴三桂的认可,洪承畴便开始进行更大规模的输送。

这日,长安城中,兵部衙门内。

兵部侍郎陈名夏,拿着一份文书,来到洪承畴的案台前,皱眉问道:“丞相,四川新败,关中压力大增,朝廷怎么反向西域增兵?”

洪承畴是丞相,同时兼着兵部尚书,所以平常会待在兵部办公。

洪承畴抬起头来,沉声道:“这不是增兵,而是换防。安西和北庭两军,驻守西域以有两年,对于故土十分留恋,该让将士回乡看看了。”

明军不到一年,就攻下四川,这定然会激起赵铭的野心,明军可能很快就会对周国发起总攻,洪承畴必须抓紧时间。

洪承畴随便想了个借口,想要打发陈名夏,不过陈名夏也是忧国忧民,作为周国大员,他自认为自己有济世之才,能力不下余洪承畴,所以心存质疑。

“前不久,朝廷才将安西军和北庭军的眷属送到西域,现在又将他们调回来?”陈名夏皱眉,不理解洪承畴的决定,只觉得十分愚蠢,“现在丞相又让新军带着眷属去换防,这不是浪费朝廷钱粮吗?”

洪承畴与孙可望商议后,决定向西域转移实力,可是这件事情又不能明说,不然所有人都会知道朝廷要逃,必然引发军心大乱,人心动荡。

因此洪承畴只能隐秘进行,他从西域回到长安后,便设法以各种借口,向西域输送人口和物资。

其中一件事情,便是将安西、北庭两军的眷属,送到西域去,随军戍边。

当时明军已经准备进攻四川,不少人便提出反对,但是洪承畴还是力排众议,说只有眷属到了西域,将士才能安心戍边,坚持将眷属送了过去。

当然,送过去的人,除了眷属,还有一千户工匠。

现在,周国刚将眷属送过去,洪承畴又要派遣军队去西域换防,将安西、北庭两军换回关中,并且换防的军队,也携带家眷随行,便让陈名夏觉得不可理喻。

大周刚丢了四川,这不是瞎折腾吗?

在陈名夏看来,眼下朝廷应该集中一切力量,来巩固关中的防御,不该在其他地方浪费国力。

洪承畴看了眼陈名夏,板着脸,沉声道:“谁也没想到四川丢得这么快。安西军和北庭军都是精锐,放在西域太可惜了,让新军去换防,就是把这两支精兵调回关中,增加关中的防御。”

说着洪承畴摆摆手,有些不耐烦道:“好了,这件事你不要再问,是君上和本相的决定,按令执行吧。”

这么说勉强也能说通,不过陈名夏总觉的有什么地方不对。

西域距离关中遥远,军队换防,成本太高,而安西、北庭两军只是普通边军,那么远调换回来,不如在关中再幕一军。

不过官大一级压死人,见洪承畴端起茶杯,陈名夏识趣道:“卑职明白了!”

行完礼,陈名夏便后退着出去,可刚转身,走到门口,便听洪承畴道:“本相担心明军攻下四川后,下一步会攻击河东。因此想让你最近去趟河东,敦促姜襄守好河东之地。”

陈名夏微微一愣,心中遂即生起一股怒意,觉得洪承畴这是有意打压自己,才将自己发配到河东去。

周国立国数年,洪承畴已经做了几年的丞相,下面六部尚书、侍郎们业想升迁拜相。

陈名夏也有此种想法,可是坐在宰相位置上的人,可不会自己下来,还会防止下面的人,对他的地位形成挑战。

陈名夏听洪承畴的话,心里不忿,可为了避免给洪承畴借口,还是行礼道:“卑职明白!”

傍晚时分,陈名夏回到了府邸,饭都没吃,就把自己关在书房内。

这时房门被下人敲响,“老爷!”

“都说了,本官今晚不吃!”陈名夏不耐烦的骂道。

门房却低声说道:“老爷,是老爷南面的家人前来求见。”

陈名夏闻语微微一愣,南面的家人?陈名夏是江南常州府人,族人大多在江南,不过已经有十多年没有联系。

当年陈名夏进京考试,中了三甲,便留在北京做官,可谁知不久,李自成就打进了北京。

陈名夏好不容易考中功名,一时间没有把持住,便丢了节操,投靠了李自成,可谁知李自成不靠谱,在北京没待多久,就被满清赶出了北京。

这就苦了当年的陈名夏,他只得连夜南逃,准备前往南京效命,可人走到半路,便听说自己被打了入逆案,便又灰溜溜折返回北京,投靠了清朝。

这些年来,他在北方各个势力之间做官,与江南的家族早就断了联系。

这个时候,有人突然找上门,陈名夏心里立时提起了警觉。

“去打发走。让他们别在来了!”陈名夏眯眼沉思片刻,便沉声吩咐道。

门人领命而去,不多时,又原路返回,在屋外禀报道:“老爷,那人不肯走,说从南方来一次不易,请老爷务必相见。”

这让陈名夏皱起眉头,想着这么一个人,在府门外徘徊不走,说不定会引起别人的注意,给他带来麻烦,便妥协道:“好吧!带他进来,别人让看见。”

不多时,一名中年男子,就被门人领着进入了陈名夏的府邸,进了书房。

陈名夏穿着一身朴素的常服,坐在书案后,打量着来人,眉头皱成川字,冷声问道:“阁下是谁,本官不记得有你这么个亲戚。”

来人微微一笑,拱手行礼:“在下确实不是夏大人的亲属,不过从南而来却不假,并且带来了夏大人兄弟的书信。”

说完男子将一封信交给了陈名夏,陈名夏犹豫了一下,开始拆开书信查看,确实是他弟弟的笔迹。

在信中陈名夏之弟,说了一些家族的近况,歌颂了一番当今大明摄政赵铭,然后表示希望哥哥能早日回江南与他们相聚。

陈名夏看完书信,脸沉了下来,不禁有些后悔,不该让男人进来。

男子名叫赵浩,乃是明朝军情司细作,奉命前来策反一些可以拉拢的周国重臣。

之前,军情司的策反工作并不顺利,不过最近随着,明军攻下四川,一些原本曾今拒绝军情司招揽的周国大臣,开始主动联系军情司,而军情司也开始主动出击,寻找着需要的目标。

陈名夏将信收起,问道:“说吧!谁让你来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