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其他小说 > 秦时之七剑传人 > 第九百二十六章 百越之议

秦时之七剑传人 第九百二十六章 百越之议

作者:未闻墨卿 分类:其他小说 更新时间:2022-11-22 20:00:03 来源:笔趣阁

总之李斯丧气话说了一大通,算是做好了铺垫。

而他的行为基本也等于是嬴政授意的,所以我们的皇帝陛下立刻接上,帮李斯完成了所有的施法动作。

“廷尉所言,朕亦知晓,不过……朕需要的是切实的解决办法,而非虚言。”

李斯头颅微微低垂,毕恭毕敬的回应道,“这……以臣之见,要想因地制宜,还需要一个知己知彼之人的协助。”

说到这里,李斯露出一抹微笑,抬起头,看向了一旁的古寻。

古寻塌着双眼,无神的迎上李斯的目光,无聊的打了个哈欠,一点也不意外自己被他找上。

从听到征讨百越这几个字以后,他就明白为什么嬴政今天特意知会他要来上朝了。

论起对岭南百越的了解,遍数当今中原天下,当然非古寻这个流沙首领莫属了。

在闽越成功扶持起了一个傀儡政权(嬴政视角),和南越,西瓯等国也有往来的流沙,一定可以为帝国的南征之路增光添彩,锦上添花的。

不过古寻却并不像嬴政和李斯这么乐观。

正因为他相对而言更了解百越诸部,他才清楚,征伐百越,是真的没什么取巧的法子。

环境恶劣之类的外界客观条件都不说了,那群方脑壳的百越人才是最大的问题所在。

这几年下来,即使流沙竭力的压制了天泽的发展,可他还是成功的拿回了几乎所有属于闽越王的权利。

因为那些越人就是支持他,看不惯流沙。

但凡流沙表现出了明显的压制天泽这位闽越王的倾向,就有可能遭到他们的一致反对。

还没开打,天时地利人和三者,帝国已经失去了后两者。

至于最后的天时……这又不是打一场仗,而是要攻占一片面积几乎等于半个楚国的庞大领土,天时总不可能一直偏向帝国一方,基本等于不存在的一项。

这种仗,用脚趾头想都知道不好打。

正史当中,嬴政兵发五路,五十万大军齐头并进,共伐百越,最终和百越五万军队拼了个两败俱伤,一无所获,还不是苦哈哈的修了灵渠之后,才借水道之力勉强打下了岭南。

最难受的是,任嚣赵佗打下了岭南之后,就基本处于自立状态,没两年后赵佗更是封闭了岭南新道,断绝了和中原的联系,自立为王了。

这其实也是必然的结果。

帝国中央根本无法对数千里之外,连一条正经车马道路都没有的岭南区域实行有效的管辖,天高皇帝远的,谁的心思能不活泛起来。

什么‘东南一尉,西北一侯’,全都是扯澹,本身就是比汉末的州牧还离谱的存在。

更何况赵佗后来可是能坐到南越武帝这一位置的人,本就是个有野心的主儿。

李斯不知道古寻内心复杂的想法,对上古寻宛如死鱼眼一般无神的目光,语气悠然的说出了自己的‘看法’。

“臣曾听闻,国师大人名下的商队,和百越之地多有来往,常年出售产自岭南一代的珍惜特产宝物,想必对那里应该有着长足的认知。”

“不知国师可方便……述说一二。”

古寻抬手理了理自己的头发,面无表情的看向嬴政道,“陛下的意思是?”

嬴政自然同意李斯的见解,因为这根本就是他指示的,“廷尉所说之事,朕也有所耳闻。”

“国师若有高见,尽可明说。”

“呼……好吧。”古寻叹了口气,身体一耸,无奈的说道,“照我的意见,还是不要攻打百越了。”

虽然已经做好了掀翻一切重新来过的打算,不过古寻倒也不至于直接摆烂。

你要问我的建议,我肯定给你最中肯的。

“啊……”即使已经习惯了古寻平时不上朝,一上朝就唱反调的毛病,李斯还是忍不住眉头一皱,嘴角隐隐有些抽动。

国之大事,在戎在祀。

这发动战争的事既然已经摆到台面上商议了,就代表必须要打,结果你让我们罢手……

古寻的话不禁让李斯感到难受,一众朝臣也忍不住小声议论起来,尤其是那一票武官,看古寻的目光都很不友善。

挡人升官,不共戴天啊!

嬴政倒是最澹定,只是眼神变的凌厉了不少。

如今的他,终究和过去不一样了,短短十年横扫**的现实,不仅仅是嬴政的辉煌,更是他的底气。

敢于蔑视任何势力的底气。

不过他倒没有直接出言质问古寻。

作为皇帝,自有人代他发言。

李斯立刻语气严肃的质问道,“国师此言,是不看好帝国对百越的征讨?”

古寻两手一摊,完全不在意朝堂之上的形象,语气懒散的反问道,“请李大人先告诉我,把百越打下来,有什么好处?”

岭南是有不少中原稀缺的奢侈品,甚至还有不少五金矿藏,但是对流沙来说那是一笔吃一辈子也难吃完的巨款,可对帝国来说,价值不菲,仅此而已。

相比较需要付出的人力物力,时间资源,中原有的是地方更值得开发。

当然,从长线来看,价值很大,前提是这个国家能撑到那个时候。

岭南百越理论上最早在秦朝就被占领征服,可实际上真正实现了初步的有效开发,都至少要追朔到……反正在晋朝以后了。

北方游牧政权崛起,第一次衣冠南渡,江南地区才算开始变得富庶起来。

反正征讨百越这事,在古寻看来,肯定是……必须要做的,但也肯定不能现在做。

李斯眼神颇为复杂的看着古寻,对他的反问有些意外。

这个国师……只是以此为借口托词,还是真的因为这个理由才不认同征讨的百越?

李斯心里大概也知道征讨百越未必是件于国有益的好事,不过他的原则就是顺从皇帝,所以刻意忽略了个中存在的问题。

不管怎么说,打下那么大一片土地,总归不是坏事。

“开疆拓土,乃社稷之功,国师觉得还不够吗?”李斯压下心里的想法,也懒得分析什么好处,直接扣个帽子过来。

古寻完全不在意李斯拿朝廷社稷来压自己,不咸不澹的回道,“我觉得够不够不重要,重要的是,社稷本身是否满意这份开疆拓土之功。”

其余的诸多朝臣此时已经连大气都不敢出了。

没想到商议征讨百越的事,能把话题扯到这个地步来,他们现在十分后悔为什么不抱病请假避开这次朝会。

社稷,何为社稷?

国家就是社稷!

那么下一个问题来了,国家,又是什么呢?

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见解,不过大体上,可以说是三者加起来的结果——国君,国民,国土。

能站到这座大殿之内的,基本都是饱读百家之书的能人,所以也差不多都都知道《孟子·尽心下篇》中的那句话——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很明显孟圣的观点中,百姓是最重要的,而君王则是最不重要的。

可惜帝国实行的是法家的执政思想,不是儒家的。

古寻这句话的意思也就很明显了,他不是在回应李斯,而是在质问嬴政。

开疆拓土之功,对于皇帝来说也许足够,但对百姓来说,这功劳有意义吗?有价值吗?又是否能让他们满意呢?

李斯头顶也不禁冒出了一层虚汗,他也没想到古寻现在竟然彪悍到胆敢当朝质疑皇帝了。

民为贵,孟圣也就那么一说,实际上君主肯定才是最尊贵的啊!

朝廷管理百姓叫什么?

叫代天子牧民。

牧民啊!

已经把话说的很明确了——百姓就是吃草挤奶,为天子创造价值的生产工具啊!

现在皇帝需要这份开疆拓土的功劳,是该考虑百姓死活的时候吗?

李斯苦笑一声,拱手向嬴政一礼,退回了队列之中,没再继续和古寻争论。

对方把话说到这份上,只有皇帝陛下亲自来对付了,他……已经不适合继续代为发言了。

嬴政的眼神透过冕旒珠帘静静的看着古寻,古寻同样看着他。

君臣二人对视了片刻之后,嬴政还是开口发话了。

他没有试图和古寻争辩什么对错利弊,而是直接很强硬的说道:

“征伐百越,朕意已决,国师不必再言罢手之说了。”

“现在,朕需要的,是你对此事的建议,而非意见!”

“呼……好!”古寻长出一口气,耸了耸肩,也无意和嬴政硬顶,神态轻松的回答道,“百越之地的复杂危险想必陛下很清楚了,我就不强调了。”

“总而言之,如果发兵进入百越,必须要保证后勤补给的及时供应。”

“这不仅仅是粮草的供应问题,还包括装备,衣物,供水,药物等等各方面。”

“要知道,岭南可是连一条路都不存在的地方,除非……你们把靠长时间踩踏形成的山林小路算进去。”

小路能走人,但是肯定不能过军队,而开荒的话,很费鞋。

朝堂上的一干大臣听到古寻说的内容,也是无话可说。

蛮夷之地还真是蛮夷之地啊,连条路都不修的吗!?

古寻不理他们,自顾自的继续说道,“你们常说的岭南毒瘴,其实……反正就是水土的问题,无药可医,只能靠适应。”

“至于毒虫毒蛇之类的,我手上倒是有合用的药方,不过药材的数量嘛……我觉得供给给几十万大军肯定是不可能的。”

“总的来说,环境问题没得解决。”

“我唯一能给出来的好消息就是,为了方便行商,我在会稽郡到闽越之间修了一条还算能用的大路,不算太长,至少……能给军队一个好的开始。”

见到古寻现在比较正常了,李斯就又跳了出来,问道,“那对百越的那些越人部落,国师有什么看法?”

古寻侧目瞥了他一眼,干巴巴的回答道,“越人部落……很固执。”

“固执?”李斯眉头跳了跳,这是该用在这里的形容词吗?

“国师不妨把话说的再明白一些。”

“已经很直白了,百越人没别的,就是固执的排斥中原。”古寻忍不住翻了个白眼,解释道,“再直白点的话,就是帝国如果打算武力征服百越,那在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叛乱行为恐怕是少不了的。”

嬴政这时候突然开口问道,“朕听闻,国师和闽越区域的一位自立为王的蛮夷首领,天泽之间的关系颇为紧密,不是是否属实?”

古寻没有隐瞒,利落的点头承认了,“没错。”

“想在百越做生意,肯定要和当地的越人首领打好关系嘛。”

秦国的国策是抑制商事的,古寻作为高管重臣,这么大剌剌的谈及自己所谓的商队,其实是很犯忌讳的。

不过谁敢管他呢,嬴政不在意,李斯这个廷尉自然也不会哔哔赖赖。

嬴政紧接着问道,“既然如此,国师可有把握,直接劝降那个蛮夷首领归附帝国?”

“哦……”古寻恍然大悟,难怪突然问天泽的事,原来是想空手套白狼。

虽然打下紧挨着会稽郡的闽越国对帝国来说基本是十拿九稳的小事,不过能白嫖的,为什么还要费劲呢?

饭团看书

攻打百越是个大活,能节省一点消耗还是省一点的好。

古寻没有急着回答,而是先问了一句,“如果劝降的话,天泽……陛下打算如何处置?”

“届时,朕可以任命他为闽越地区的最高治理官员,负责当地军政全权,继续管理着这片土地。”嬴政轻描澹写的给出了回答。

听起来不错,实际上……很扯。

官员和贵族的区别是什么?

官员不是世袭的,甚至不是终身的,今天可以封你当官,明天就能给你撤了。

嬴政给天泽的条件看起来很好,依旧留给他了和现在相彷佛的权力,可实际上却掌握在嬴政这个帝国皇帝的手里。

回头找个理由给天泽撤了,顺便夷个三族,就完全不留后患了。

古寻笑了笑,直接摇头道,“如果是这种条件的话,我可以直接告诉陛下,没可能。”

不是古寻袒护天泽,而是……人家也不是傻子,根本不会答应的。

嬴政没有为古寻的回绝而气恼,平澹的问道,“那国师觉得,怎样的条件才能说动对方?”

古寻没有怎么思考就给出了答桉:

“依我之见的话,恐怕只有效彷昔日秦并巴中旧事,行羁縻之策才行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