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其他小说 > 秦时之七剑传人 > 第八百五十三章 当孝子

秦时之七剑传人 第八百五十三章 当孝子

作者:未闻墨卿 分类:其他小说 更新时间:2022-11-22 20:00:03 来源:笔趣阁

当然,照古寻的看法,就算扶苏登上了帝位,这个问题他也解决不了。

在古寻浅薄的历史认知中,中国古代的官僚体系一直是向着臃肿这一趋势发展的。

秦国的三公九卿去掉一个虚设的太尉,一共才八个高级官员,而后世三省六部之下,光是六部主官,尚书加左右侍郎就十八人了。

这一方面是因为客观上的需求,毕竟只有足够数量的官员才能更高效的治理庞大的国家。

另一方面则是因为能当官的人变多了。

这又分为两个方面,一个读书人多了,另一个则是当官的渠道多了。

渠道不用说,从察举制到九品中正制,再到科举制,选官渠道一直在不断的拓宽,而秦朝现在连察举制都不成熟。

宋朝时,让王安石头疼不已的冗官冗员,根本上在于造纸术的完善和印刷术的成熟导致的读书人泛滥,再加上重文抑武的朝廷风气。

十年寒窗苦读,终得一朝中举,你不让人当官能行吗?

所有人都知道冗官的害处,也知道解决的办法,但是没人愿意去改变。

凡是处于‘士’这个阶级的人,都不愿意改变这种情况。

所谓的理想抱负大都是虚妄,他们读书就是为了当官。

他们每日挑灯夜读,三更灯火五更鸡的卷死了那么多同窗,为的就是中举后成为人上人。

如果中举了,却不能轻松顺遂的当上官,科举的含金量就会大幅下滑,几乎是在动摇‘士’这个阶级。

所有通过这个渠道升上来的人都不愿意见到这个局面。

换言之,基本也就等同于整个官僚体系不同意。

然而秦朝却不同于后世,纸还是价比金银的稀罕物,印刷术更是只存在于梦里,但凡能认个字儿,都算人上人了。

这种情况下,能当官的人太少了。

当皇帝的就是愿意分权,也得能找到足够多合适的人选呢。

当然,嬴政这种还是属于他自己的问题,中央朝廷的一切事务他都要亲自经手处理,累不死才怪。

处于这种纯粹的客观条件不满足的现实中,无论皇帝是谁,朝政体制大概也就这个模样,区别最多也就是累死皇帝,和累不死皇帝而已。

古寻也从没有动过改变的心思。

动摇阶级的事,谁来做都是个麻烦。

即使他有这个想法,也不能在这个时候去实施。

扶苏听了古寻的话,垂首沉默了片刻。

他能听出古寻话里的意思。

他父皇是君父,他只是臣子,轮不到他去置喙对方的所作所为。

再抬起头,扶苏已经恢复了往常的温润模样,向古寻请教道,“老师,您觉得我现在能做些什么呢?”

郡县制的问题他解决不了,那就去找点自己能搞好的事。

“唔……”古寻摸着下巴沉吟了一下,回答道,“你现在……就想想办法去惹恼你父皇吧。”

“啊?”扶苏嘴唇微张,一脸茫然。

这是个什么建议?

惹恼父皇……自己给自己找不痛快吗?

“老师,这是……这是何意啊?”扶苏带着满脑袋的问号,有些磕绊的问道。

“你在朝中待着也没什么用,不如外放出去。”古寻解释道,“出去治理一方,积累一些经验,对你才算是实在的好处。”

扶苏点点头,倒也理解古寻的想法,不过还是苦笑着回道,“可是,也不必用这种方式来达成目的吧……”

古寻朝他翻了个白眼,没好气的反问道,“不这样,你怎么外放出去?”

若是实行了分封,扶苏自然可以理所应当的离开咸阳这个秦国国都,不过分封不是不了了之了吗?

现在的他,还是最有机会登临帝位的储君候选人,正常情况下当然不能外放离都。

他可以主动向嬴政请求,不过于礼不合,成功的概率微乎其微,而且诸多朝臣大概率也会进谏否决此事。

综合算下来,还是直接想办法得罪自己的皇帝父亲最合适。

只要给了嬴政发作的由头,把扶苏贬出去,那就合情合理了,谁也挑不出毛病。

听到古寻的回答,扶苏想了想,发现还真就是这样,忍不住咧了咧嘴。

“那……我该怎么做呢?惹怒父皇这种事……”

这种事他没有经验啊!

但是这事又必须把握好分寸,太轻了没效果,单纯给他爹添了份堵,过重了话,小命难保不至于,但也不会好过。

古寻不甚在意的一摆手,“不用太细致,多跟你父皇唱唱反调也就行了,嗯……也可以表露出一些对法家理念的不满。”

“这种事一次两次不严重,累计够多了,他自然就把你打发出去了。”

“哦。”扶苏点了点头,神色还是有些为难,但也没再推脱。

老是这么说,那就这没办吧,主要是他本人确实也对外放出去治理一方比较感兴趣。

他也没有考虑将来会被自己父皇打法到哪去。

不需要在意,积累经验嘛,哪都可以。

北疆,陇西,东海,都可以。

古寻对此心里却有几分把握,认为如果嬴政真的决定贬扶苏出去,最大概率还是北地。

陇西太安生。

自从宣太后下阴手弄死了义渠王,灭掉义渠国后,西域就基本没什么乱子了。

总的来说就是人也少,事也少,扶苏过去除了看着黄沙呲牙啥也干不了。

除非嬴政决定彻底放弃扶苏,否则不会打法去陇西干吃沙子。

东海表面上陇西一样平静,然而实际上却是波谲云诡,暗流涌动。

齐国不战而降,致使国虽亡,人犹在。

齐国的旧贵族在齐国旧地内的势力依旧盘根错节,根深蒂固。

对扶苏这位年轻的始皇之子而言,复杂到他大概率无力理清的局面还在其次,关键是太过危险。

在这里,他一个不小心说不定会被刺杀。

也许绝大多数齐国余孽都知道害死一位公子可能招致的报复,但这年头,就是不缺胆子大的愣头青。

xiaoshuting.info

除了局势的危险以外,更重要的一点是,那里是海盐的主要出产地,全国的盐业多赖于此,背后蕴藏着天大的利益纠葛。

嬴政正在亲自着手扫平东海的齐国残余势力,自然不会再把儿子送过去,徒增变数。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