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其他小说 > 秦时之七剑传人 > 第一千四百九十八章 北方惊变

秦时之七剑传人 第一千四百九十八章 北方惊变

作者:未闻墨卿 分类:其他小说 更新时间:2023-08-27 01:50:16 来源:笔趣阁

“您知道?”扶苏有些错愕的反问道,“那怎么不告诉我呢?”

“啧……”古寻咂摸了下嘴,反问他道,“还记得我上次怎么跟你说的吗?”

“你顾好自己,把在桑海该处理的事情处理掉就行了。”

“这两件事细究下来,又关你什么事呢?”

“可是……”

扶苏还想反驳,古寻直接抬手一摆打断道,“别可是了!”

“三岁学说话,一生学闭嘴。”

“扶苏啊,你得学着别那么认真。”

“不是学生认真,是这些事牵扯太大了……也不知道会造就多少的悲剧。”

古寻很冷漠的挑眉反问道,“所以……又与你何干呢?又不是你干的!”

“救人是行善,但不救人可不是作恶。”

你又不是彼得帕克,还得自己给自己道德绑架。

“呵……”扶苏对此苦笑一声,不知道该说些什么好。

想了想,扶苏换了一种说法问道:

“先不提是否支持这两件事,老师,咱们单纯的讨论一下这两件事吧。”

“先说北地的事,您觉得局面会更进一步糜烂下去吗?”

那两道急信上所说的事,恰好一个和北地有关,一个和桑海有关。

其中北地的那件事,算是一封军报,而内容,则是狼族军队进犯河南地的消息。

至于为什么原本还自顾不暇的狼族突然就吃了熊心豹子胆,又开始挑衅帝国……原因也很简单,人家腾出手来了呗。

司马尚和李左车率领的月氏军队在经过了几场小失败后毫不气馁,重整旗鼓,再次和冒顿手下的那支奇怪军队展开了对决,然后……然后就喜迎了一场大败。

虽说没输到一败涂地,一蹶不振的程度,但短时间内月氏国实在是没能力再牵制狼族了。

而冒顿的手段也确实厉害,这边月氏国无力再战的同时,他也成功的进一步侵吞下了东胡的绝大部分力量。

原本处于前后夹击之中的狼族,瞬间局势就逆转了,一举翻盘成为草原上实力最强悍的一族。

也或许就是因为这种突然的变化,让冒顿产生了自己又行了的错觉,他竟然打上了河南地的注意。

也因此,狼族的动作才会被帝国这么快就给知道了。

而扶苏此时之所谓对事态接下来的发展忧心忡忡,就是因为司马尚和李左车的大败。

要知道,虽然七国吃鸡大赛最后的胜利者是秦国,但是一说抗狼专家,绝大多数人只认曾经的赵国武安君——李牧。

而司马尚和李左车,恰恰就是天底下和李牧关系最近的两个人。

他们俩都败了,这还有谁能阻挡狼族?

“嗯……你要聊就聊聊吧。”古寻摇头失笑一声,并不像蒙恬那般忧心,平淡的回答道,“北地的局面,肯定是不会更差了。”

“可是……”

“没什么好可是的。”古寻直接打断道,“纵然是李牧,也做不到一生不败,更何况是司马尚和李左车。”

“狼族,本来就不是一个好相与的对手,只是当年的惨败令他们一直没有缓过来,以至于处处受制,让冒顿施展不开。”

“可一旦让他们抓住了机会,起势也是很快的。”

“但,目前来说,狼族对中原还不足以构成致命的威胁……帝国的实力,可不是月氏国可比的。”

狼族这一次的大胜,也是占了司马尚他们不了解马其顿方阵步兵的便宜而已。

习惯跟狼族打交道的司马尚和李左车突然面对这种重甲步兵军团,肯定是要迷糊一段时间的,毕竟二人也谈不上是什么军事方面的奇才。

这场大败甚至一定程度上在古寻的意料之中,只是他虽然料到了,但并没有尝试干预。

也没什么特别的原因,主要就是他也不懂打仗的事,不想外行指导内行。

次要一点的原因是他也并不在乎月氏国战败。

战争,是一种手段,而不是目的——至少对古寻来说不是目的。

而通过战争要达成的目的,未必一定得打赢才能实现。

当然,在流沙最初的计划中,肯定是没有战败这个选项的,只是那只异域军团的乱入打乱了原本的计划。

既然如此呢,古寻和韩非也就顺水推舟,调整了计划。

凡事都需要因时制宜,从来也没谁能保证自己的计划一定能成功,这种临时性的调整,很正常,也并不意味着是坏事。

所以古寻很淡定。

“可是……”扶苏却仍然心有疑虑,“帝国如今的状态……”

要是南边没有打起来,扶苏也不会担心区区一个狼族。

赵国当年都那德行了还能把狼族吊起来打,以帝国武德充沛的程度,那还不是手拿把掐!

问题就是,帝国如今正值武备虚弱,根本就不适合再开启北边的战事。

扶苏是又不想打,又不想退,进退维谷,左右为难。

古寻笑呵呵的回道,“你就多给咱们的蒙将军一些信任,少操些闲心吧。”

“况且,对狼族来说,北地还藏着别的惊喜呢。”

“惊喜?什么惊喜?”扶苏一愣,追问道。

古寻挑眉一笑,没有回答。

什么惊喜?

能是什么惊喜,北地藏着他们狼族人的大爹呢呗!

不过这就没必要提前透露给扶苏了,人生总得有点惊喜。

扶苏见古寻不想说,轻叹一口气,摇了摇头也没追问:

“北地的事……现在也确实讨论不出什么,且看后续的发展吧。”

“更让我头疼的是另一件事啊……老师,我觉得这件事咱们必须得想想办法,劝说父皇放弃这个命令。”

“这个事啊……确实令人头疼。”古寻这次倒是赞同了扶苏的说法。

扶苏所说的另一道急信中记载的事,说是和桑海相关,其实是和全天下都有关。

只是儒家圣地小圣贤庄在桑海,显得桑海和它关系密切了一点。

到底是什么事呢?

当然是足以被写进史书中,千古流传的大事,焚书了。

历史当中,嬴政有很多劳民伤财,穷兵黩武的举措,而这些事也确实大都算得上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无论是修建皇陵、南征百越、北却匈奴,还是重整长城,都对后世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唯独焚书这件事例外。

更确切一点说,焚书和上面的那些事情况正相反。

这件事几乎没有对当时的百姓造成多大伤害,却对后世有着深远的负面影响。

最直观的一点就是……战国史的严重断代,零碎程度甚至比更早的春秋史更甚。

这也是在古寻看来,作为始皇帝的嬴政最不可饶恕的罪孽。

扶苏不像古寻一样知道历史,但是焚书这种事的离谱程度几乎是人就能一眼看明白。

信函中说的很清楚,除《秦记》以外的列国史记,不属于博士馆的私藏《诗》、《书》等百家著作,都在焚书之列,唯一例外的就是医药卜筮种树这些纯工具类书。

顺便强调一下,法家的书也并不例外。

焚书之事也不仅仅只是焚书,同时也禁止了民间私学。

如果有人想要学得文武艺,卖与帝王家,也可以,去找当官的拜师,搞师徒传授制。

怎么说呢……这一套操作突出的就是个稳定,务求百姓永远不会产生多余的心思。

对于嬴政而言,这无疑能最大程度的保证大秦帝国的稳定,也是实现他取消庙号,改称始皇帝,想要赢氏王朝万世不移的野望的最佳方案。

不过嬴政显然忘了,一潭死水即使能够长久的存续下去,它的状态无论如何也不会有多好。

不变的永恒,等于死寂……

书归正题,古寻附和完扶苏的话后,转而又问他道:

“这件事当然应该阻止,但是……你有想过怎么阻止吗?”

扶苏想了一下后,用试探性的语气回道,“与父皇痛陈利害,晓之以情,动之以理,讲明此事的不妥之处,劝服他放弃?”

“你觉得这有实现的可能吗?”古寻都听笑了,咧着嘴反问扶苏道。

“……”扶苏默认不语。

他要是觉得这么做有用,说话的语气就不会那么没底气了。

古寻见状笑呵呵的说道,“总之,对于皇帝而言,这种看上去一定能稳固朝廷统治的政策,是绝对没有放弃的理由的。”

“老师是又要劝我放弃吗?”扶苏闻言苦笑着反问道。

“那当然不可能。”古寻一耸肩道,“这件事太过荒谬离谱,完全坐视不理是不行的。”

“那……”扶苏露出探寻的目光。

古寻低眉含笑沉声回答道,“在规则之内,你什么都改变不了。”

“所以扶苏你记住,有时候,必须要跳出帝国的方圆规矩,试着使用触犯律法的过线行为来解决问题。”

“阻止不了政策的下达,就试着阻止政策的实施。”

“阻止不了政策的实施,就试着影响政策的效果。”

“总之,只要思想不滑坡,办法总比困难多。”

“过线……吗?”扶苏皱着眉头问道,“老师心里早就有计划了?”

古寻点了点头。

焚书这件事,他怎么可能不早做安排。

如果可以的话,古寻当然是想将一切扼杀在萌芽之中。

可惜,焚书之事的开端,在于相国李斯,即使是古寻也不可能把他给‘扼杀’喽。

总不能用他未来会犯的错,来惩罚现在还没犯错的他。

所以李斯还是提出了这个缺德的建议。

从这儿也能看出李斯确实是个够狠的人,为了巩固自己的权势地位,不仅教导他的老师他能下得去手,连真正成就了他今日身份地位的法家,他也一样能牺牲。

不过焚书对法家的影响相对要小得多。

因为治理国家的官吏总是要懂法令条文的,法家的实用主义依旧能够贯彻下去,像是儒家那种才是最惨的。

四书也好,五经也罢,其中能直接用于治理国家的内容实在不多。

当然,用来修身养性,陶冶情操,学习怎么做一个人倒是很不错。

不过当一个帝国的官员,这些东西显然都是没什么大用的,自然也就不会有人再去学它了。

堪称毁灭性的打击。

不过也不止是儒家,诸子百家中最适应帝国官场的自然是法家,除它之外的各家各派,相性都不是很好。

也许情况会比儒家强点,但也很有限。

这也是扶苏反对焚书令的另一个原因——抛开这项政策对文化领域本身的毁灭性破坏不谈,对帝国而言,这种操作也只是在无谓的加剧国内的矛盾冲突,进一步逼迫更多人谋逆造反。

为了自家朝廷的稳固安定,扶苏也不可能支持这种政策。

至于为什么嬴政看不出来焚书令的危害……不同的经历,不同的境遇,不同的身份,理所当然的会造成不同的人对同一件事的看法不同。

对于一贯霸道独裁,说一不二的嬴政来说,有人敢在自己的治下造反,那显然是对方的问题,而不是自己的问题。

分明是这些刁民脑后有反骨,跟朕有什么关系?

也正是因为了解嬴政的心态,古寻如果要干什么违逆对方的事,往往都是先斩后奏。

反正不管你支持不支持,喜欢不喜欢,我先把事坐实,如有什么不满的……你可以自行斟酌考虑要不要跟我计较!

嬴政只是霸道,不是无脑,面对木已成舟的事实时,他反而更能想明白一切,从而做出更理智的选择。

不过对于习惯于循规蹈矩,按规矩办事的扶苏来说,自己的老爹就是个难搞的对象了。

也因此,古寻做出了一个决定:

“这件事,我决定改交给你办。”

“啊?”扶苏一愣,“老师不是都计划好了吗?”

“是计划好了,但这也不妨碍我临时决定将这件事转交给你处理。”古寻轻描淡写的回答道,似乎完全不担心临时变卦会不会导致计划全面崩盘,使得自己的目的落空。

因为他原本的计划其实很简单粗暴,就是强行在焚书令的实施环节中进行干预。

以帝国朝廷如今对关外地区的掌控程度,他就算无法全面阻止焚书令的推行,至少也能让燕赵齐鲁荆楚等地区幸免于难。

古寻觉得这就足够了,也没必要强求做到完美,焚书这种事,全烧了和只烧一部分比起来,可谓是天差地别。

前者是文化领域的毁灭性打击,后者最多就算是某些地方的倒霉而已。

而且他也不能全面阻止焚书令——那很可能会彻底触怒嬴政,引起更大的麻烦,不如点到为止,自己的目的能达到,嬴政的脸面也能保留住。

双赢!

不得不说,论起怎么应付嬴政这个议题,古寻认第二,没人能当第一!

没人比古寻更懂嬴政!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