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大宋将门 > 第896章 大宋也有东林党

大宋将门 第896章 大宋也有东林党

作者:青史尽成灰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1-22 00:10:33 来源:笔趣阁

吕惠卿的家族在福建,虽然根基不深,但胜在人丁兴旺,在吕惠卿之下,还有八个兄弟,连最小的也都成年了,如果不出意外,九吕入朝,威势还要胜过八韩。

不过这几个兄弟很多在六艺读书,后来又跑到了王家的船队做事,渐渐的,兄弟们也有了不同的想法,不再一门心思奔着科举去了。

就算通过科举,宰执天下,毕竟是少数几个,多数官员,也不过是混吃等死,能熬到知州一级,就可以光荣致仕了,顶多衣食无忧而已。

可是在海上打拼呢!

动辄指挥几十艘船只,上千号船员,贩运上百万贯的货物,到了海外,更是良田遍地,物产丰饶,随便占据几个岛屿,把上面的土著抓起来当奴隶,自己就是海外天子,穿龙袍,坐龙椅,都没人管你。

吕惠卿的兄弟吗!

多少都有点他哥的冒险精神,而且心思阴沉狠辣,胆大包天,不安于现状……吕家早早就在海外布局了。

这一次迁居豪强,吕惠卿很愿意主动配合,一来是让家族兴旺繁荣,在海外扎根,抢占先机,二来也能得到老师的认可,两全其美。

果然,王宁安很满意。

“要是天下的世家,都能愿意出去开拓,也就好了!”王宁安感叹两句,又说道:“你要抓紧恢复地方的秩序,先安定了北方,然后再向东南下手!”

“弟子明白!”

……

吕惠卿和章惇等人全力施为,京东和河北的豪强不断被拔除,分田令也迅速落实下去,这些地方正经历大乱大治。

只是对一些老百姓来说,这样的变化还是太慢了。

早一天分田,早一天拥有属于自己的土地,就早一天过上好日子。

许多州府,还没等朝廷的官吏赶来,就已经行动起来。

最常见的就是佃农拒绝缴纳田赋,也停止归还借款,不再偿付利息,很多百姓借了农具和耕牛,也不归还。

而士绅地主又怎么会罢休,他们招呼手下,强逼着老百姓屈服。可出人预料,老百姓居然也自发联合起来。

河北原本就有许多弓箭社,老百姓忙的时候下地干活,农闲的时候,就聚集在一起练武,遇到了战事,保护家园。

朝廷裁撤了效用士之后,也废除了各地的弓箭社,收回了许多民间的武器。

但弓箭社并没有完全消失,其中领头的,带领着各地的佃农,纷纷起来闹腾,他们强力要求世家地主答应他们的要求,尽快分田。

而世家地主却不愿意低头,朝廷还没落实下来,谁都存在着侥幸心理,想要躲过这一轮的风暴。

双方针锋相对,许多地方都出现了冲突。

有的佃户百姓被打死,也有士绅家中被放火烧了。

不只是河北和京东,包括京畿,还有永兴军路等地,都出现了苗头,好像燎原大火,蔓延开来。

王宁安知道以后,也不知是喜,也不知是忧。

老百姓终于不再麻木,能够行动起来,配合朝廷,推行新法,肯定会容易许多。可是没有组织的老百姓,必然会蛮干,一些杂七杂八的人也会参与其中,兴风作浪,不得不防。

很棘手!

这也是他为什么坚持只争朝夕的原因!

变法一旦开始,就必须迅速落实,如果迁延日久,双方变成了拉锯战,互相争斗,损失惨重,整个国家,就会付出难以承受的代价。

王宁安一方面要求尽快结束河北和京东的乱子,一方面又抽调精明的干吏,前往永兴军路,组织迁居和分田事宜。

偏远地方还好一些,真正要命的是京畿。

天子脚下,大邦之地。

砖头掉下来,都能砸死几个贵人。

这不以定王赵允良为代表,上百号宗室子弟跑到礼部去哭了。

前番改革宗室条例之后,许多宗室子弟都失去了继承爵位的资格,但是好在家里还算富贵,有田有地,能够安稳的小日子。

现在就连田地都要被分了,他们可受不了了!

“你们到底是什么意思?为什么不管?纵容那些乱民去冲击我们的田庄,抢夺我们的田产!我就问你们,天下还是不是老赵家的?”

“对啊,我们身上都流着皇家的血!你们弄出来宗室条例,把我们贬为庶民也就算了,怎么还不给活路啊!”

“无耻,狗官!”

“给我们个说话,不然就上金銮殿,找陛下说理去!”

……

曾巩等礼部的官吏,面对着这帮宗室大爷,也实在是没办法,打不得,骂不得,可又不能答应他们的条件。这里面不乏坐拥几万亩,甚至几十万亩田的大地主,按照迁居豪强令的标准,他们都是地地道道的豪强,不动他们,整个法令就落实不下去。

无奈何,只能虚应故事,全力周旋,等待王宁安腾出功夫,再收拾他们。

可宗室子弟也不是吃素的,不少人竟然找到了北海郡王赵允弼,跑到老王爷家里哭,还有人找到了曹太后,一把鼻涕一把泪,请求他们出面说句公道话,都是一家人,相煎何太急!

赵允弼干脆装病不出,可曹太后却把赵曙叫了过去。

她哀叹连声,“官家,那些人都是你的叔伯兄弟,人皆有恻隐之心,你就不能高抬贵手吗?”

赵曙绷着小脸,母后已经不止一次出面,阻挠变法。

他很无奈,师父说得对,最难相处的就是天家!

“母后,那些人是孩儿的族人不假,可身为天子,所有百姓,都是朕的子民,朕都应该一视同仁。过去太过偏爱一些人,让他们拿的太多,以至于千千万万的百姓,无以为生……再这么纵容下去,是会造反的!”

这话赵曙不止说了一遍,可曹太后明显听不下去。

“哀家听说了,这一次可不是朝廷分田,而是乱民出来抢夺……连这种事情,圣人也要纵容吗?”

赵曙脸色难看,“母后,如果朕压下去百姓的热情,岂不是给各地的豪强喘息的机会,朝廷的政令如何能落实下去?两害相权,孩儿不能下旨,只能要求官员,尽快去落实分田,把地契交给百姓,安定人心!”

“百姓,百姓!官家,你可要知道,就算在一家之中,也有嫡庶之分,你身为天子,连自己的族人都照顾不好,传出去,会有人耻笑陛下,天性薄凉的!”

“唉……母后,天子本就是孤家寡人……父皇早就说过的。”他低头沉思半晌,突然道:“既然母后替那些宗室说话,孩儿也不能太不近人情,我会安排的。”

面对赵曙突然改口,曹太后也是一愣,“官家,你准备如何处置?”

“回母后的话,既然他们哭闹,说前面的宗室条例太过严苛,又说这次迁居豪强,推行分田,让他们活不下去……那朕就给他们一个活路,西域,西夏,那么多的地方,都作为封地,交给他们,让他们能坐享其成,也省得说朕无情无义!”

赵曙语气坚定,“夏商周三代之君,都把亲族分封出去,让他们拱卫天子,这一次朕也效仿先贤,分封宗室,让他们去外面谋生……父皇在日,已经封了赵宗景,赵从郁,这一次,朕再多封几个,那个赵允良不是闹吗,朕就封他为宁王,即刻去西夏上任,其余的宗室子弟,按照国公,将军,降次分封,请他们立刻前往封地,不得有误!”

赵曙说完,起身拱手,“母后,孩儿这就去安排,绝对不会亏待自家人的,请母后放心。”

说完,赵曙躬身退出。

等他出来之后,却听到了一阵碎裂之声,曹太后被气得炸了肺!

真是长大了,不听话了!

竟然敢在自己面前耍花腔。

让你厚待宗室子弟,可不是让你把人都发配出去啊!

你小兔崽子,简直太过分了!

曹太后怎么生气也没用,赵曙也不是胡来,在他的案头,每一个月,都有王安石送来的札子,民间有多苦,他心里清楚,尤其是京畿周围,农村衰败,甚至有的地方十室九空,再不采取断然手段,大宋就要乱套了。

……

“唉,连太后说话也不管用,看起来咱们的陛下是铁了心了。”吕公著叹道。

“没法子,圣人是西凉王的弟子,又有那个拗相公在,身边都是嚷嚷着变法的人,能不受左右吗!只是苦了天下苍生啊!”孙固感叹道,也不知他嘴里的苍生,究竟指的是哪些人……

吕公著思忖道:“王宁安很快就要对京畿下手,宗室如果也挡不住,接下来就是东南,如果东南的世家豪强,再被迁走,就没人能抗衡王宁安了。”

提起了东南,孙固倒是呵呵一笑。

“只怕不会那么简单!”

“当真?”

“嗯!”孙固点头,“这是一份盟约,请老兄过目。”

吕公著将信将疑,仔细看去,上面赫然写着:东林会约!

再往下看,林林总总几十条,多是对成员的约束,比如规定每季大会一次,每半月小会一次,聚集在一起,砥砺学问,交流见闻。

乍看之下没有什么,只是普通的讲学活动而已,可再留心看去,发起人一栏,排名第一的是郑侠……再往后,则是曾公亮、胡素、王珪、刘沆等等!

吕公著手一哆嗦,茫然道:“这是要和王宁安开战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