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大宋将门 > 第847章 庞相公的脸很疼

大宋将门 第847章 庞相公的脸很疼

作者:青史尽成灰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1-22 00:10:33 来源:笔趣阁

收煤矿和铁矿,办钢铁厂,同时又伴随着税制改革,按理说这两样都是得罪人的事情,最好是分开做,事缓则圆。

可问题是不改税制,没有税收调解,就没法引导资本进入重工业领域。而且王宁安太清楚了,一旦重工业发展起来,动辄几万工人的企业,该是何等强大。

没有事先把税制确定好,真怕到时候推不下去。

没法子,谁让坐在了这个位置上,不管有多大的阻力,就是硬着头皮冲吧!

王宁安真的挺佩服王安石的,他的地位,实力,远胜王安石无数倍,可是他推变法,也感到阻力重重,非常困难。拗相公当初该承受何等压力,真是难以想象啊!

王宁安甩了甩头,想去休息,突然陈顺之赶来了,他现在是王府主簿,换句话说,就是王宁安的家臣兼谋士,最心腹的那种,他脸色不好,不用问,一定是出了大事情。

“王爷,还是兖州那边!”

王宁安哼了一声,“还是孔家吗?他们吃了熊心豹子胆,是一定要和我对着干了!”

陈顺之苦笑道:“刚刚咱们的人传来消息,差役和孔家的家丁发生了冲突,具体什么原因还不清楚,但至少死了几十个人!”

王宁安惊呼,“这么多?”

“嗯,只多不少,据说孔府的家丁死了不少,现在孔家上下都在闹呢,还有人要上京告御状,请求圣人给个说法!”

王宁安瞬间脸黑了。

他也想过,要怎么对付孔家,说句实话,真的很麻烦。

毕竟衍圣公是赵祯封的,赵大叔尸骨未寒,就对孔家下手,好说不好听。而且虽然旧派瓦解了,但是大多数读书人,还都以孔孟门徒自居,动了孔家,就打了天下读书人的脸,这一巴掌不好下手啊!

“老陈,你给我分析一下,孔家能不能说动,买通?”

陈顺之沉吟一下,摇了摇头,“王爷,孔家敢有恃无恐,一定是背后有人撑腰,毕竟你做的事情太招人恨了!如果向孔家低头,背后的人就会看破手脚,再也不会把王爷当回事,所以,为了变法计,为了大局计,王爷决不能妥协,至少当头炮要得一个全胜!”

王宁安思索了一下,长叹道:“我退不了,也一定有人逼着孔家,不让他们退,看起来是一定要分出个胜负了!”

“我相信王爷,一定会赢的!”

王宁安没有否认,的确,他有把握干掉孔家,只是要怎么处置这个圣人之家,还真是伤脑筋……

兖州出了事情,王宁安知道的快,别人也不慢!

韩绛连夜造访了庞籍的府邸。

“老前辈,那边出了人命案了!”韩绛努力压制心中的喜悦,但是话到了嘴边,还是把心情透露出来。

他又立刻解释道:“晚生不是幸灾乐祸,只是王宁安又要收矿区土地,又要增加企业税,而且把纺织厂,酒厂,糖寮,全都纳进去……他的胃口也太大了,简直不给百姓活路,压榨这么狠,肯定会出事情的!”

庞籍挑了挑寿眉,暗暗冷笑,说的好听,实则还是你们韩家的生意受影响了!

挡人财路,如杀人父母。

哪怕像韩绛这样的高富帅,也免不了俗。

其实何止是他,就连老庞籍也被卷了进去,这些日子不知道多少人登门,请求老相公出面主持公道呢!

官越来越大,权越来越重,结果牵制也就越多。

也不知道是当官,还是给人家当仆人!

“子华,凡事要讲究分寸,王宁安和天子师徒情深,如果越了雷池,只会惹恼天子,反为不美。”

“前辈教训的是,只是晚生以为,王宁安强推法令,弄出了人命官司,千载难逢的良机,如果不想办法逼着王宁安让步,一旦税法落实下去,就没法回头了。”

“其实还是可以阳奉阴违的,老夫寻思着,那个蒸汽机就那么厉害,你们韩家也有那么多工匠,难道就做不出来?”

不愧是老狐狸,连山寨的主意都想出来了。

韩绛满脸苦笑,“庞相公,我们家是有很多工匠,但是这些人所知有限,就算没有专利法挡着,没有几年的光景,也弄不出来。”

韩绛没有撒谎,蒸汽机可不是一个简单的机械,需要各种人才整合,比如炼钢的,冶金的,比如零件加工,组装的,还有设计的,验证的……王宁安花了十几年的功夫,才勉强培养出一群合格的工匠,还要在他的指点之下,花几个月的时间,才把蒸汽机弄出来。

韩家有工匠不假?

可这些工匠会干什么?

榨糖,酿酒,雕刻,做家具,织布,剪裁……让他们去纺织蒸汽机,需要从算术学起!

韩绛的困难告诉我们,山寨也不是那么容易的。

至少你要有充足的理工科人才,还要有完整的工业体系,想采购什么零件有什么,另外还要有庞大的市场,保证山寨出来的有人要。

所以能山寨出来,已经领先世界九成五的国家了。

山寨蒸汽机不成,就等于被王宁安掐住了脖子。

世家大族手里,只剩下土地一张王牌。

如果被王宁安收上去了,就只能彻底认输了。

一百年了,都是皇帝与士大夫共天下,如果任由朝廷予取予求,士人还有什么发言权!必须拼一场了!

“你记住了,任何多余的举动都不要做,明天老夫会去找陛下,我们只谈圣人,只谈士人的脸面,只谈孝道。”庞籍道:“王宁安虽然权柄很大,但是他还不能肆无忌惮。我想陛下还是能听进去几分的。”

韩绛眼珠转了转,点头道:“庞相公英明,晚生晓得了。”

转过天,就是庞籍入宫,给赵曙讲课的时间,为了要尽快承担起皇帝的职责,赵曙哪怕过年,都要忙着看看奏疏,了解朝政。

如今他更是忙得不得了,几乎每天都有重臣过来讲课。

今天庞籍讲了大宋立国以来的军制,然后话锋一转,叹道“陛下,太史公曾盛赞孔夫子: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余读孔氏书,想见其为人。适鲁,观仲尼庙堂车服礼器,诸生以时习礼其家,余祗回留之不能去云。天下君王至于贤人众矣,当时则荣,没则已焉。孔子布衣,传十余世,学者宗之。自天子王侯,中国言六艺者折中于夫子,可谓至圣矣!”

庞籍摇头晃脑,见赵曙听得很认真,便更进一步。

“陛下,孔夫子乃是万世之师,至圣贤者。夫子之学,能正人心,明道义,引人向善,教化天下,功在社稷。历代帝王,无不尊奉孔子,泽披子孙。至于先帝,尊孔子后人为衍圣公,可谓圣明之举,应天合人,深得民心。”

庞籍又道:“陛下,老臣以为,纵然孔家之人有一点小错,也不应该太过追究才是。”

赵曙先前还频频点头,可是听到了最后,却立刻道:“庞相公,阻挠朝廷大政,也不应该追究吗?”

庞籍吸口气,面色更加凄苦。

“陛下有所不知,朝廷官吏贪墨无度,历来如此,盘剥往来,巧立名目,搜刮百姓民脂民膏,纵然朝廷本意是为了百姓好,可是下面的贪臣墨吏就会胡作非为,有损圣人英明,朝廷威望,也正因为如此,老臣才斗胆建议朝廷,不要管的太多。”

话说到这里,赵曙哪能不明白庞籍的意思。

他淡淡一笑,“老相公,你是听到了什么,又要反对征收矿山吗?”

“陛下,老臣的确是听说了,兖州知府章衡,在得到政事堂的命令之后,便肆无忌惮,差役四出,强行圈占土地,不只是矿区,就连周边的农田也难以幸免。他横征暴敛,不知道约束,结果就激起了百姓众怒,义愤填膺的百姓与官差冲突,死伤不在少数。”庞籍说到这里,越发悲愤。

“陛下试想,兖州曲阜,乃是夫子之乡,出了这等昏聩残暴之官,冒犯孔夫子,只会让四夷耻笑,说大宋不敬圣贤,和蛮夷没有区别……老臣恳请陛下,立刻罢免章衡的官职,交由刑部定罪!”

赵曙听完之后,思量许久,才缓缓道:“庞相公,章衡也是西凉王的弟子,算是朕的师兄啊!”

老庞籍脸色一变,立刻道:“大义灭亲,正好能彰显陛下尊奉圣贤之心!”

“哈哈哈,庞相公,你又是说定罪,又是要大义灭亲,莫非双方冲突真的是章衡的错?”

庞籍心头微微一动,小皇帝不好糊弄啊!

“启奏陛下,老臣以为,不管谁是谁非,身为圣人之乡的官吏,弄出了这等事情,就已经愧对圣贤,更是无颜立足士林,应该知所进退,尽快平息风波才是!”

赵曙不以为然,他呵呵一笑,“庞相公,俗话说一个巴掌拍不响,这么大的一个案子,如果不仔细彻查,只怕没有交代啊!朕这里就有章衡刚刚送来的奏折,他说是孔家的恶奴蓄意攻击朝廷差役,还打死了好多人!”

“陛下,章衡这是推脱之词,老臣相信孔家的为人,恳请陛下,不要信章衡的一面之词!”

“哈哈哈,朕当然不会信章衡的话,只是朕这里还有一份呈报。”赵曙说着,送到了庞籍的面前。

“这是安石相公送来的,他总不会说谎吧!”

翻开密信,刹那间,庞籍傻眼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