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大宋将门 > 第806章 不信黄金是祸胎

大宋将门 第806章 不信黄金是祸胎

作者:青史尽成灰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1-22 00:10:33 来源:笔趣阁

韩绛稍微思量一下,也明白了老前辈的意思。

当务之急是保住曹皇后,如果再去阻拦什么太子大婚,只会迁怒赵祯,到时候就没法收拾了。假使赵祯真的解决了曹皇后,连一点翻盘的机会都没有了。

想通了之后,韩绛立刻着手布置,让手下的人展开弹劾攻势,全力攻击曹皇后。这时候骂得越狠,说得越过分,影响越大,赵祯就越要投鼠忌器。

毕竟自从万寿盛典之后,赵祯达到了皇帝巅峰,他有心做一个万古圣君,名留青史,也正是因为这点顾忌,所以赵祯才没有立刻处置曹皇后,给了他们补救的时间。

等到一切安排下去,韩绛才拖着疲惫的身体,再度来到老前辈这里受教。

其实韩绛并不适合玩阴谋诡计,他出身名门,受过一些历练,也办过许多事情,但总体来讲,他就是个循吏,如今之所以出头,是被逼的没有办法!

“老夫实在是想不通,你们怎么会如此鲁莽!王宁安大势已成,非要和他争,岂不是以卵击石!而且以往你们不也是好交情,有什么事情,直接谈一谈,或许有回旋的余地,至于生死相拼吗?扪心自问,你比韩琦和富弼又如何?”老头不客气地教训着。

韩绛连连点头,十分惭愧,“我这也是被逼无奈,王宁安那边下手太狠了,根本不留活路啊!就算想谈,人家也不愿意谈!”

老头子立刻变了颜色,“当真到了这个地步?”

“可不是,我们想推曹皇后出来,也并不是想和王宁安死磕,只是眼下圣上和太子都听他的,没有一个人能说得上话,我们太被动了。”

韩绛在给老前辈讲解处境,而另一面,司马光也来到了王宁安的府邸。

……

“我想知道,韩绛为什么会跳出来?为什么好好的盟友,会变成敌人?你们到底在干什么?”

司马光一脸的惭愧,连连躬身。

“师父,弟子这一次就是过来交底儿的,有些事情,还真需要师父拿主意!”司马光说着,斜眼看了看王宁安对面的椅子,心说师父啊,该让我坐下来吧!

王宁安沉着脸,怒道:“你给我老实站着,惹了这么大的篓子,还想坐?做梦去吧!”

司马光老大没趣,可也不敢说啥,只能诚惶诚恐,将事情说了一遍。

最初王宁安只是略微怀疑韩绛,但是突然有人跳出来弹劾皇后,把杀母立子的戏码戳破,等于救了曹皇后一命。

王宁安且能不明白,顺着这帮跳出来的官员,自然能找到他们背后的老板,韩绛也就浮出了水面。

王宁安还真有些惊讶,他和韩家可是老朋友了,就算韩家和东南的士绅有了合作,他至多脚踩两条船而已,不至于和自己翻脸,更不至于拿着曹皇后的事情,闹得天下大乱。

这就殊不可解了!

到底是哪里得罪了韩绛,让他不惜一切代价?

王宁安迅速审视全局,很快发现了问题,或许就在金融改革上面!

前面提到过,西域的黄金运到大宋,赵祯和王宁安都力推币制改革。

用金银取代铜作为货币基础。

黄金纯度高,价值大,体积小,而且各国通用,是最适合作为货币的贵金属。用金币代替铜子,势在必行。

王宁安为此谋划西域,亲自带兵打通河西走廊。

他在外面忙活,京城这边,以司马光领衔的财政金融系统也在动作,这几年不光是西域,从交趾,大理等地,也得到了一些金银,此外,倭国的金银也涌入了沧州等地,司马光盘点了一下,他手上的金银还真不少。

按照司马光的想法,他要在河北推行金币试点。

比起王安石,司马光还是很稳健的,他盘算了一些,普通民间交易,数额不大,又十分频繁,使用金币,会有人偷着切下黄金,破坏货币,得不偿失,因此民间的交易,还是以铜钱为主。

但是大宗结算,必须使用金币!

“师父,弟子这么做,也是逼迫所有的生意往来,必须经过银行系统。这样一来,就能方便追踪,增加商税,便捷贸易,繁荣经济……弟子也是按照师父的理念,一心谋国,天日可鉴!”

王宁安烦躁地摆摆手,“行了,别在我面前说些没用的,我现在就想知道,你的这一套,怎么触碰了韩家的利益,河北的士族为什么不答应?”

“师父明鉴,河北世家,由来已久,根基深厚,从汉唐以来,他们就储存货币,许多人家里都要地窖,里面装吃的,不装喝的,装得都是铜钱!而且还是成色最好的铜钱。”

王宁安点头,他当然知道。

哪怕到了后世,还不时传出,某某工地,挖出了几百年前的地窖,里面的铜子多达几吨重!

可想而知,这些世家大族,究竟藏了多少铜钱!

按照后世的说法,是很多人家缺少投资方向,不得不把货币放到地下保存,哪怕装烂了,也在所不惜。

“师父,这事情并不简单,世家大族存货币,其实另有用处。”

王宁安眯缝着眼睛,思量了一下,缓缓道:“他们存了这些钱,是为了商业结算吧?”

司马光立刻竖起大拇指,“师父,你可真厉害!”

“呸!你都说了要动结算这一块,韩绛又跳了出来,他们的铜钱不是结算,还能干什么?”王宁安气咻咻道:“要是连这点道理也想不明白,我还给你当什么师父!干脆哄孩子算了!”王宁安嘴上虽然生气,但却摆了摆手,让司马光坐下了。

说起来,他的确是疏忽了,推动货币改革,可真不是一件小事,说句不好听的,这就是一场财富洗牌,更直白点就是劫掠,就是明抢!

在明之前,中原大地一直采取铜本位,而且随着大运河挖掘成功,江南的物产不断北运,尤其是安史之乱,如果不是漕运还在,东南的粮食物资继续供应大唐王朝,扑灭叛乱,或许大唐就要提前寿终正寝了。

在古代,长途贩运,是很威胁的事情,携带着巨额的货币非常不安全,官府会盯着,各种帮会,山贼土匪,也不会放过。

为了安全起见,出现了金银店,出现了飞钱,出现了柜房,金融一点点发展起来。

但是光有这些还不够,交易过程中,也充满了风险,以次充好,欺软怕硬等等不光彩手段,全都存在。

这时候就需要有人出来担保,就像是开封大相国寺那样!

走出开封,在一般的城市,普通的县城,或者是乡村集镇,以及边境的军、府、州、县,这些地方的交易秩序由谁来维护?货币安全由谁保证?

很简单,就是世家大族。

他们把钱存在地窖里,看起来没有动,当实际上每时每刻都在动!就像是银行的交易一样!

如果把这些大家族的地窖看成银行的钱库,就一目了然了。

河北的世家大族,也是一个个金融机构,维持着商业运转,他们的效率虽然没法和银行比,但是动辄几十年,上百年,积累下来的财富,还是非常惊人的。

现在好了,要货币改革,要用金币,大宗交易,都要收回银行,他们手里的铜子怎么办?他们赖以为生的命脉甘心交出去吗?

王宁安始终坚信,任何争夺的背后,都是深刻的利益之争,只有找准了利益点,才能看透复杂的局面,他现在渐渐穿透了迷雾,有些清醒了。

“君实,河北的士族,损失很惨重吗?有没有办法妥协?比如给他们兑换铜钱?”

司马光脸上为难,苦笑道:“师父,我们现在手里的黄金也不多,如果开放交易,就会被顷刻之间兑换一空。而且,师父……咱们这边的人都按捺不住了,他们觉得世家大族捞了多年,脑满肠肥,吃得够多了,占得也够狠了!该让出一点了!这不,不到半年的时间,金价就足足涨了五成之多!也的确是逼得狠了,河北的士族才不得不反击。弟子现在是骑虎难下,不得不找师父帮忙了。”

王宁安气得哼了一声,“你们啊,就不知道忍一忍吗?”

“师父,这事情忍不得的,钱就在眼前摆着,总会有人管不住手脚的,一个人管不住,其他人就都跟上了。”

司马光苦兮兮的,按照经济学的常识,供应增加,价格应该下跌才对,比如当年的铜,就因为交趾和大理的铜进入大宋,铜价暴跌,钱荒得到了缓解。

可是到了黄金这里,情况完全不一样了。

金子进来的越多,金价涨得就越狠,而且还是持续疯涨!不要命的涨!

道理何在呢?

黄金持续增加,从原来不能充当货币,到现在可以充当货币,增加了一项功能,黄金当然看涨!

而且现在的黄金掌握在谁的手里?

有淘金客,有那些工厂作坊,还有西北的商人,官吏,将士……这帮人全是王宁安一系的人马,他们迫切要推动黄金货币化,最好让铜钱彻底退出大宗交易,河北世家手里海量的铜子就没了价值,换句话说,他们就完成了一次不流血的财富转移!

不信黄金是祸胎!

不信黄金是祸胎!

王宁安反复念了几遍,他终于明白了这句谶语的真正含义!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