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大宋将门 > 第787章 三跪

大宋将门 第787章 三跪

作者:青史尽成灰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1-22 00:10:33 来源:笔趣阁

圣寿的前一天,赵曙亲自主持会议,以包拯领衔的政事堂六部重臣,以贾昌朝领衔的圣寿专员,以及以北海郡王赵允弼领衔的宗室贵戚,纷纷凑在了一起,包括王宁安在内,明天的圣寿大典,容不得半点差错。

万邦齐聚,百国驾临,恐怕除了大唐盛世之外,中原就没有如此热闹过。

大家伙也辛苦了几个月,正是要一鼓作气,只要明天过去,就大功告成,所有人都是既紧张,又激动。

贾昌朝道:“明天首先是宗室入贺,代表家……然后是百官入贺,代表朝……随后商民百姓入贺,代表国……最后则是列国使者入贺,代表天下。家国天下,我大宋君临万邦,等闲不可错,大家都做好了准备没有?”

没等众臣说话,赵曙先开口了。

“贾相公,是否仪式可以从简,入贺当然是需要的,只是贺词不要太长,时间也不要拖得太久,父皇这几日精神虽然很好,但是我担心他会撑不住。”

没有人比赵曙更清楚父皇的身体,钱乙也几次说过,赵祯的底子本来就不好,当初常年在宫中居住,也受到了铅毒侵袭,后来又积劳成疾,已经是百病齐发,作为医生,也仅仅能调理圣体,延续寿命,而没法救命!

赵祯目前忌讳操劳过度,也忌讳大喜大悲。赵曙要求仪式简化,也是应有之意。

这时候北海郡王赵允弼开口了,“请殿下放心,身为臣子,我等一定会顾及圣体的,宗室和百官入贺,不会超过一刻钟,加上百姓入贺,一共有半个时辰就可以,以臣的意思,可以把三篇贺词合而为一,总归都是吉祥话,说一遍和三遍,区别不大,只要心意在就是了。”

赵曙欣然点头,“没错,都是自家人,只要热闹诚心就好,不要让父皇操劳。”

贾昌朝也赞成,“那就这样办,明天辰时末,宗亲百官入贺,时间半个时辰,然后让陛下休息半个时辰,到了巳时,再请诸国使者入贺。”

显然,面对各国使者,这就不能等闲视之了。

为了彰显礼仪之邦的气度,绝对不能马虎,礼部那边已经推演了好长时间,还组织了使者进行预演。

曾巩道:“现在诸国当中,于阗忠心耿耿,渤海国和青唐也都是忠诚的藩属,礼部希望让他们三国使者领衔,带头朝贺,诵读贺表,只是……”

“只是什么?莫非有刺头儿?”贾昌朝黑着脸问道。

“回贾相公,的确如此,其他的国家还好说,唯独西夏,一直提出非礼要求,而且这一次,他们还要争着排在第一位,扬言不给排第一,便不参加了。”

“荒唐!”

贾昌朝气得一拍桌子,怒道:“区区西夏,也敢如此胆大!他们的脑子难道坏了不成?忘了自己是什么东西?”

庞籍也说道:“没错,西夏不过是败军之将,还跑到大宋撒野,当真是可恶!如果让他们领衔,万一出什么幺蛾子,坏了盛典,岂不是因小失大!老夫以为,干脆告诉西夏的使者,他们不想参加,我大宋还不想招待!滚回去,等着天兵驾临!”

不愧是老军头儿,庞籍就是霸气。

他的话有人赞成,可也有人疑惑,比如吕诲就站了出来。

“庞相公,这次圣寿大典,务求尽善尽美,西夏不管怎么说,也是大宋重要的邻国,仅次于辽国之后,如果西夏不参加,难免有美中不足之憾。”

“那就顺着西夏,让他们排在第一吗?”庞籍反问道。

“这个……下官以为是不是可以商量一二,现在就派人过去,给西夏一点甜头儿。以下官的猜测,西夏无非是想借机要点好处而已。”

吕诲发现在场的众位大臣脸色都变了,他立刻解释道:“下官可不是给西夏说话啊,我是觉得先把盛典应付过去,然后再找西夏算账不晚。”

其实吕诲的想法也有道理,毕竟缺了西夏,整个大典就会逊色不少。另外西夏看样子是存心捣乱,不把他们的嘴堵住,这帮家伙借机生事,也会坏了大典的氛围。

孰轻孰重,还真需要好好掂量。

众多的大臣都议论起来,有人认为不能惯着西夏,要给他们点颜色看看,也有人主张暂时息事宁人,等秋后算账。

他们争论不休,王宁安低着头,翻阅明天的流程,不断思索着……面对百官的吵嚷,他脑袋有点大。

龙多了不治水,就是这个道理。

他给太子,还有贾昌朝一个眼神,三个人从正厅退出,到了一旁的房间,赵曙立刻开口道:“师父,是不是有办法了?”

王宁安笑道:“殿下,让西夏排在第一,也没有什么不好,可以答应他们。”

“那,那万一他们借机生事呢?”

贾昌朝也说道:“的确,刚刚得到了消息,西夏的使者梁亿甫去见了耶律化葛。能有胆子闹事的,也就是契丹和西夏了。”

王宁安呵呵一笑,“西夏新败大宋,故此处处争先,其实是心虚的表现,他们闹得越欢,代表心里越没有底儿,所以只要能让契丹消停了,西夏孤掌难鸣,就是我们手中的一块肉,怎么切都行。”

听完王宁安的话,赵曙不由得眼前一亮。

师父就是师父,的确和寻常人不一样!

吕诲只能想到去找西夏沟通,可师父不一样,西夏想怎么样随便,我去摆平契丹,这样一来,西夏就不战而败了。

三方博弈,借力打力,又和师父学了一招啊!

贾昌朝沉吟了一下,“辽国那边老夫派人过去,应该不难,大不了答应点茶叶贸易就是。”

说起来辽国现在也是可怜,他们多吃牛羊肉,一刻离不开茶叶,尤其是冬天,躲在帐篷里,要是能喝一碗热乎乎的奶茶,别提多舒服了。

偏偏大宋搞经济制裁,牛奶有,可茶叶却没了,每一年,他们都只能靠着走私,得到一点点茶叶。

说起来讽刺,想辽国走私的最大一家不是大宋,而是渤海。

辽国要把辛苦喂养的牛羊,挑选的战马,送给渤海,换一些茶叶。反过头,渤海国吃着他们的羊肉,骑着他们的战马,去打草谷。

弄得耶律洪基一肚子气,半点主意都没有。

既然能摆平契丹,王宁安突然笑了起来。

“殿下,贾相公,咱们不妨增加一项。”

“增加什么?”赵曙好奇道。

王宁安指了指膝盖,轻轻吐出一个字:“跪!”

……

晨光瑞彩,万里无云,碧天一色,秋高气爽。

连老天爷都在帮忙,盛典这一天,是个大晴天。

整个洛阳的街道周围,到处都是张灯结彩,忙碌的身影,所有的酒楼、客栈、茶肆、会馆,都挂起了灯笼,准备好了鞭炮。

庆典要在黄昏时分开始,到时候街道两边,高大的酒楼之中,仙乐飘飘,歌姬舞女,往来期间,好像天上的仙人相仿。

街道两旁,也会摆满美食,宴请八方宾朋,一个晚上,大家都会载歌载舞,就像上元节一样,整夜不睡,为所有人的君父庆生。

虽然距离正式开始,还有一个白天,但是热闹和喜庆的味道已经出来了。

百官穿戴紫袍,配着金鱼袋。

北海郡王赵允弼,西凉王王宁安,太傅贾昌朝,首相包拯,太尉狄青,这几位作为臣子当中的顶尖儿存在,带领着大家,分批进入大庆殿,给赵祯贺寿。

今天的赵祯,神清气爽,连眼睛都比平时明亮了许多。

他穿着明黄色的冕服,端坐在龙椅上,气度威严,龙凤之姿,日月之表。太子赵曙也站在一旁,小家伙的拳头是攥紧的。

他不时偷眼看师父王宁安,心里只剩下佩服,要真是按照师父设计的那样,大宋的荣耀,可是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

真是期待啊!

宗亲,百官,万民朝贺已毕,赵祯下去休息,服用两口参汤,眯了一会儿,就到了最关键的各国使者入贺的时间。

果然,按照西夏的要求,梁亿甫排在了第一位,他顾盼得意,心中暗暗思量,宋国不过是外强中干,天大地大,面子最大,这个老毛病是改不掉了。

他琢磨着,一会儿行礼朝贺的时候,是不是弄出点动静,给赵祯一个好看!

梁亿甫偷眼看了看距离他半个身位的耶律化葛,只是这位辽国使者低垂着头,看不出脸上的神色,梁亿甫有些不快。

不是说好了吗,莫非辽国要怂了?

正在这时候,他们已经进入了高大雄伟的大庆殿。

刚刚到了指定的位置,站在丹墀旁的曾巩突然扯着嗓子,厉声高喝:“跪!”

这下子可把梁亿甫弄懵了。

因为按照原本的流程,各国礼仪不同,并没有要求下跪这一项,现在突然喊出来,这不是让人措手不及吗!

可更让梁亿甫惊讶的是包括耶律化葛在内,都跪了下来,齐刷刷的,就剩下他一个!梁亿甫发誓,他是真不想下跪,可两条腿怎么都站不直,身体情不自禁矮下去。

就在梁亿甫刚站起来的时候,突然又一嗓子传来!

“再跪!”

梁亿甫简直跟死了老子似的,脸都青了,等到他重新站起来,令人绝望的声音又来了。

“三跪!”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