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大宋将门 > 第682章 该设立个参谋部

大宋将门 第682章 该设立个参谋部

作者:青史尽成灰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1-22 00:10:33 来源:笔趣阁

“无知小辈,他们算什么东西,也敢跑到这里来狺狺狂吠!回头老夫上一本,把他们都给弹劾了!”

贾相公是霸气十足,拍着胸脯道:“二郎,这事情交给我了,回头老夫亲自进京,和官家把道理讲清楚,道理在咱们这边,老夫什么都不怕。”

王宁安斜了一眼老贾,要不是看在咱们两家结亲的份上,我一口六安茶喷死你!

现在出来装蒜了,之前呢,要不是你老家伙添乱,也不会弄成这个样子!

“贾相公,不用麻烦你了,我已经派遣陈顺之进京,他见过陛下,会把我的想法说清楚的。”王宁安叹了口气,“在阵前,我们想的是如何对付敌人,可在京城,大家伙算计的都是战胜了会如何如何,真是鸡同鸭讲,难怪历来在前方领兵都不好办,也都愿意说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

上一次收复幽州的时候,赵祯御驾亲征,从头到尾,赵大叔没干什么,最多鼓舞士气而已,王宁安还没什么感觉。

可是这一次赵大叔没来,王宁安明显感到了察觉。

比如上一次赵祯有什么想法,立刻和王宁安沟通,君臣商量妥当与否,然后就立刻落实,根本没有别人插手的机会。

可是这次不同,赵祯留在京城,他自然要盼着消灭西夏,盼着洗雪耻辱,开疆拓土。而且他遇到了事情,第一个问的人不是王宁安,而是在京的大臣。

这些大臣之中,形形色色,什么人都有。

有的单纯脑子发热,有的逢迎皇上,有的暗藏心机……总而言之吧,带着各种心思的家伙一掺和,事情就变味了。

在京上千的官员,居然没有几个人提到瀚海,没有人计算补给!

要知道,所谓700里瀚海,是西夏灵州以南,一直到横山之间的一块巨大沼泽,环境恶劣,尤其是夏天,蒿草之下,都是黑色的泥浆,充满了蚊虫,别说大军过去了,就算是牛羊从瀚海过去,也容易陷入沼泽,或者被蚊虫叮咬致死。

700里瀚海,就是兴庆府的天然屏障,想要越过瀚海,岂是说说就能做到的!

王宁安越发觉得,让外行参与军国大事,只会坏事。

上一次吏治改革,恢复了兵部的权力,把枢密院相对缩小了。

现在看起来,仅仅是兵部掌军,枢密院统军,这还不够!

还要增加一套参谋体系,任用真正懂得军务的重臣,主持参谋部,按照专业意见,制定作战计划。

假如有一个参谋部存在,赵大叔有心改变战略,扩大战果,就必须去询问参谋部的意见,又参谋部顶着,就不会出现百官群情激愤,皇帝派遣钦差探查的情况……看起来,改革之路,还是山高水长啊!

王宁安立刻动笔,写下了设立参谋部的建议,准备择机上奏赵祯。

“贾相公,说服陛下,我还是有把握的,京城那边多半不会再添乱了。只是这三位钦差,你可要帮我盯着他们,这段时间之内,不让让他们闹事。”

贾昌朝点头,“二郎,你放心吧,老夫可不是吃干饭的,他们几个兔崽子,翻不了天!”

王宁安处理了钦差的事情,立刻下令,加快从横山移民,务必在秋天之前,把这些人都迁移到秦州等地安置。

几十万的移民,放在后世,也不是一个小工程,更何况是大宋朝。

而且王宁安又把最能干的一批人才派去了西域,他手边可用的人才不多,只好把吕陶和陈慥调过来,让他们跟着苏轼一起应付移民事宜。

他们倒是很勤奋,但是苏轼心软,吕陶和陈慥经验太差,怎么也比不上吕惠卿和章敦等人,王宁安只得亲自督办,各种事务缠身,经常要忙到深夜,一天也睡不上两个时辰。

……

“这就是700里瀚海,果然名不虚传啊!”

陈升之站在了瀚海边,放眼望去,雾气茫茫的一大片,邻近之后,就能闻到一股子臭味,暗黑色的泥浆,浅浅的水泡,不断冒着泡,就像要开锅似的。

这一切都让陈升之感到新鲜,高遵裕和谭宪两个人不说话,只是皱着眉看着。

王宁安告诉他们要注意瀚海,到了之后,果不其然,比想象得还要糟糕。高遵裕亲自牵了战马过来,想要和手下人走一段看看。

他正要行动,突然有一队兵赶了过来,为首的人立刻拦住了他。

“随便进去,不要命了!”

高遵裕皱着眉头,勒住战马,他没有吱声,手下人立刻问道:“瞎叫嚷什么,我家大人要进去探查!”

来人丝毫不畏惧,冷笑道:“这沼泽之中,有很多水草,能划破皮肤,尖锐的草根,能刺透脚掌。皮肤破了,泥水之中的毒气就会渗入,搞不好染上了溃烂,可是会要命的!”

“啊!”

高遵裕吓了一跳,不自觉往后退了两步,脸上变颜变色,再看瀚海,就跟看地狱的大油锅似的,心都虚了。

“这瀚海真有那么凶险?”

“岂止如此,瀚海还有很多毒虫,想要进去,身上必须戴好驱虫的草药。另外别看瀚海之中,到处都是泥水,但是这些水都不能喝,必须携带足够的清水才行……”来人介绍了十几样在瀚海行军的禁忌,听得高遵裕心惊肉跳,再也不敢往里面走了。

这时候陈升之也凑了过来,他见来的小兵侃侃而谈,突然觉得有些眼熟。

“你,你是韩……韩忠彦吧?”

此人身躯一震,他最不想见到的就是熟人,只是没想到,自己这幅样子,对方还能认得出来!

陈升之见对方为难,他就确定了。

“贤侄,你随着叔父这边来。”

陈升之拉着韩忠彦,到了远处的一片杨树之下,把从人都打发走,陈升之好好端详了半天,感慨万千!

“贤侄,你怎么变成这个样子,要不是你的声音,叔父几乎认不出来了!”

陈升之自称叔父,还真不是套近乎,他的确当得!

庆历新政失败,韩琦外调,知扬州事,在任上,韩琦结识了不少朋友,陈升之就是其中之一。

有一次,韩琦的府邸养的一株芍药开花了,不多不少,正好开了四朵,这花可非同小可。花瓣上下呈红色,一圈金黄蕊围在中间,因此被称为金缠腰,又叫金带围。

人们都说,金带围开花,城中就要出宰相。

当时韩琦请了三位朋友,分别是王珪、王安石,还有就是陈升之!

韩琦剪下了最大的一朵,自己戴着,又剪了三朵,分别给三人戴上。

说来也有趣,若干年后,韩琦重新杀回京城,一跃成为大宋朝最有权势的人物之一,若非王宁安出现,韩琦就是两朝定策老臣,权倾朝野的名宿!

除了韩琦之外,王珪如今是副相,巧的是王安石也是副相,戴花的四人出了三个相公。

只有陈升之还只是兵部侍郎,不过他年纪轻,如果一切顺利,也会宣麻拜相!

也就是说,戴金带围的四个人,都成了相公……若是哪有书友朋友想考公务猿,最好提前找朵金带围戴上,没准几十年后,最强男团就有你一个……嘎嘎!

自从簪花宴之后,陈升之和韩琦就交上了朋友,双方关系很不错,只是后来韩琦进京,陈升之在地方任职,往来就少了,后来等陈升之调进了京城,偏偏韩琦又被杀了!

能在西北,遇到韩家后人,陈升之感到很意外。

“贤侄,你果真成了武夫?”

韩忠彦点头。

陈升之立刻怒道:“简直胡来,等叔父回京之后,一定帮你想办法,堂堂文苑清流,哪能跟一帮粗鄙之人为伍,有辱斯文,有辱斯文啊!”

韩忠彦愣了一下,苦笑着摇摇头,“叔父美意,小侄心领了,只是小侄乃罪臣之子,不能给叔父添麻烦,再有家父临死之前交代,希望看到收复河套,消灭西夏的那一天!小侄从军,正是为了完成父亲遗愿,还请叔父成全。”

“原来如此。”

陈升之低头想了想,突然把韩忠彦叫到了身边,低声问道:“贤侄,你能不能告诉叔父,究竟该不该打西夏?”

陈升之盯着韩忠彦,四目相对,格外认真。

“叔父……我不过是微末小吏,不熟悉情况,怎么好妄言。”

“没事,你说实话,叔父想听你的看法!”

“叔父一定要问,那小侄就直说了,时机不成熟!”

陈升之一愣,他本以为韩忠彦会鼓动自己出兵呢!现在看起来,他和王宁安有杀父之仇,看法居然也一样。

那就证明真的不能打……陈升之越发纠结,看起来,也只能如此上书了。

“贤侄,要不要去叔父那里,咱们促膝长谈。”

韩忠彦道:“叔父大人,小侄还有军务,不敢擅离职守。”

陈升之没有勉强,他回到了钦差的行辕,到了晚上,另外两位也都陆续回来了。他把自己的所见所闻一说,显然,是不主张动兵。

高遵裕虽然不甘心,但是他得到的情况也差不多,倒是那个太监谭宪,他嘿嘿一笑,“两位,王相公的确没有骗人,眼下出兵,最多只能出动五万人!可是这打仗讲究智计权谋,不能光算兵力啊!”

“怎么,谭公公有妙策?”

“妙策不敢说,咱家刚刚得到了密报,有西夏的将领准备投靠大宋,反戈一击!你们说,如果有内应,这胜算会增加几分啊?”谭宪露出了小人得志的笑容。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