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大宋将门 > 第675章 旗号也能吓死人

大宋将门 第675章 旗号也能吓死人

作者:青史尽成灰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1-22 00:10:33 来源:笔趣阁

战斗的音符,就像是天边的乌云,不停翻滚着,哪怕是苏轼那么迟钝的人,都感觉到了。

这一次参加直道开通盛典,苏轼有个感觉,那就是巴蜀的乡亲,对西北的战局,甚至比朝廷都热切。

出兵、送粮食、买战争债券,他岳父王方甚至号召门下弟子,投军报国,消灭西夏。

苏轼很难理解,为什么保守的巴蜀商人会这么关心战争,正巧大盐商郑宏图北上京兆府,被大苏给撞见了。

苏轼拿出了从王家顺来的瑶池琼浆,灌了郑宏图二斤酒,他就什么都说了……无论汉唐,巴蜀的富庶都超过江南,甚至可以向上追溯到先秦,在那个时候,风景秀丽,山河锦绣的江南水乡,还是个蛮夷之地。

以往巴蜀也是道路艰难,但是依旧挡不住繁荣,奥妙在哪呢?

很多人都想不通。

江南有粮食,巴蜀也有,江南有茶叶丝绸,巴蜀同样有,江南有海盐,巴蜀有井盐……几乎所有主要商品,双方是势均力敌的,那为什么大宋立国以来,巴蜀虽然也在进步,但总是比不过江南呢?

这个问题困扰了许多才智之士,直到有一天,六艺商学院十几个学生,给出了答案!

简单一句话:商业中心转移了!

汉唐以关中为朝廷中心,以丝绸之路为主要商路。

巴蜀距离关中最近,离着丝绸之路也是近水楼台。

所以巴蜀顺理成章,作为最大的商品供应基地,经济繁荣,带来了巴蜀的富裕和兴旺,孕育出文采风流,傲视天下。

可大宋立国之后,两个要命的东西接踵而至。

一是东南海路繁荣起来,海外贸易越来越多,占得比重越来越大。

二是西夏崛起,隔绝了丝绸之路。

陆上的商路没了,海上的商路繁荣起来。

巴蜀从近水楼台,变成了鞭长莫及。

做生意将本求利,不要讲没用的废话!

你距离远,路费贵,成本高,就是没有竞争力!

这份研究报告经过了皇家银行发表,被许多巴蜀的官员奉为圭臬,介绍给家乡,苏老泉更是找了很多佐证资料,送给了老亲家王方。

大儒王方彻读之后,也不得不承认,其中的东西的确真知灼见!

这世上除了孔孟之道,道德文章之外,还有另一套仕途经济的学问,王方连续作文十篇,并且在中岩书院开坛讲学,一时间轰动巴蜀。

几乎每个大商人都清清楚楚。

海外贸易和陆上贸易,各有优劣,并非不能竞争,关口是陆上通道要打通,丝绸之路要重建!

巴蜀的兴旺繁荣,在此一举!

自古以来,川人就有这么一股子狠劲,五万川军北上,许多人都是抱着必死之心,要替家乡父老打出一个未来!

巴蜀的商人,从上到下,全都极力购买战争债券,为了大战出人出力!

……

“唉,百无一用是书生啊!”大苏不知从哪里掏出一个金梨,一边啃着,一边哀叹。

“姐夫,你说我现在学武,还来得及吗?”

王宁安看了看越来越宽的苏轼,摇了摇头。

“别说练武了,你要是管不住嘴巴,没准再有十年,你就会像醉翁一样,染上消渴之症,到那时候,你可就什么都吃不了了!”

“当真?”苏轼惊掉了下巴。

“我会骗你吗?”

苏轼眨巴眨巴眼睛,一想到可能吃不了好东西,他就万念俱灰,绝对世界都是黑暗的,再也没有半点生机,连活着都没有意思了,太吓人了,需要安慰脆弱的心灵……他默默又掏出了一个更大的金梨,啃得满嘴汁水,啧啧有声。

苏大才子啊!

居然是个无药可救的吃货!

王宁安愤怒地抓了抓头发,拿他是一点辙都没有。

随手抓起了纸笔,扔给了大苏。

“才子人情纸半张,你现在就给我写讨逆檄文。”

“什么檄文?”大苏满嘴果肉,含混不清道。

“当然是讨伐西夏的檄文了!你不是说自己没啥用吗!好好写这篇文章,拿出一肚子的肥油,写好了,再过几百年,人们说不定都忘了我这位大帅,还要在课本里念你的文章,到那时候,说不定有人就会把收复西夏的大功,都记在你的头上了!”

王宁安气得直骂,这世道不就是如此,修出十万里铁路的,天天被指责,在地图上画20万里,变成了远见卓识,打赢了持久战算不得高明,写出了国防论就是军神了。没几个人记得打出大唐盛世的名将明相,但是却一定记得诗仙太白……这叫什么事啊!

老天爷啊,竟是如此偏爱文人!

天道不公啊!

王宁安感叹了半天,正要去办公,突然苏轼抱着一摞皱巴巴的纸张回来了。

“拿去吧!”

大苏把文章丢给姐夫,这回不吃梨了,换成了炸糕,大口咬着,腮帮子鼓得和仓鼠似的,就他的模样,去拍小巨人,能给金花鼠当替身了。

王宁安实在是无力吐槽,可是一看文章,他就不得不惊叹了!

同样都是人,同样都是那几千个字,有人写出来就干干巴巴,味同嚼蜡,有人写出来就汪洋恣肆,嬉笑怒骂,气势磅礴……

苏大才子的东西,就是不一样,至少顶得上十万雄兵!

见王宁安低头看得入神,苏轼把炸糕都塞进了嘴里,随意在身上抹了抹手上的油,随口道:“我还写了两篇,要是不满意,再看看这两篇。”

他一股脑又给了王宁安两篇。

面对着三篇文章,王宁安彻底无语了。

难怪老天爷偏爱人家,真是比不得啊!

“给李谅祚的檄文算是有人,西夏还有那么多部落,那么多普通百姓牧民,他们可是看不懂这些的。从今天开始,你就给我写十篇宣传文稿,一定要通俗简明,哪怕一句话也行。就照着‘大楚兴,陈胜王’,‘苍天已死,黄天当立’,这类的就行。”

“啊?姐夫,你要当皇帝啊!”

吓得大苏手里的炸糕都掉了。

“你长点脑子行不,这是给西夏人看的,让他们归降大宋,起兵反对李谅祚,懂了吗?”

“懂了,懂了,我这就去!”

……

王宁安的战争准备已经到了最后的关头,在青唐这边,动作要更快一点。

“回大人的话,朱令凌部,已经做好了举事的准备,5日之后,就能发动……只是,朝廷的援兵几时能到?”野利遇乞躬身问道。

王韶淡淡一笑,“放心吧,朝廷不会亏待忠臣的,加官进爵,封赠赏赐都不会少。”

老狐狸迟愣一下,“那个……援兵,他希望朝廷能多派点援兵!”

王韶突然把脸一沉!

“野利遇乞,你可是几次和本官说过,朱令凌部是活不下去了,要归顺大宋,我大宋好心收留,给他官职,给他赏赐,还给她土地,让他和部民能够生存繁衍。我们可不是请一个老太爷!援兵,援兵!他们十万人,要是自己不知道努力,光靠着大宋派兵迎接,要多少人马?”

王韶盯着野利遇乞,冷笑着道:“你一再要求朝廷出动援兵,是不是没安好心?莫非说朱令凌是假意投靠,挖了个陷阱,想要我大宋跳进去?你有扮演了什么角色?”

“啊!”

野利遇乞被问得老脸通红,天可怜见,他是真没有坏心思,如果说有,只是一点小算盘。他已经暗中和朱令凌结了娃娃亲,面对强势的大宋,他更希望朱令凌保存实力,到时候两个人联手,也就不用担心被大宋吃干抹净了。

当然了,如果大宋出兵,和铁鹞子死磕,来个两败俱伤,那就更好了!

“大人千万不要误会,老夫以为朱令凌诚心归附,千金买马骨,要树立一个典范。”

王韶勉强点头,“朝廷不会坐视不理的,这件事情就交给你办,对了,本官还带来了一批军械,你也领走吧!”

野利遇乞被赶出了府邸,在外面摆好了100副铠甲,还有一大堆的长枪,当空一杆黑色大旗,金线绣着边,中间一个巨大的王字!

立在旗号之下好半晌,老狐狸才明白过来!

丫丫的!

要的是一只虎,结果给了个大旗做虎皮!

你们可真行!

野利遇乞满心不高兴,但是100副白捡的盔甲,还有那么多的骑枪,也算不亏了。

“都给我带走。”

老狐狸抬头看了看天,朱兄啊,你们就要多损失一点了!”

……

朱令凌部如期举事,他尽可能轻装上阵,但是毕竟人数太多,两天时间,不过出来了50里。

就在这时候,西夏的铁鹞子出动了。

两千铁骑,加上5000轻骑,紧随而来。

朱令凌安排了8000后卫,第一次交战,就损失了两千多!

他只能拼命向大宋求援,终于,在第三天,一支骑兵出现了,漫天的黄沙之中,黑色旗号格外醒目。

一排士兵,胸甲泛着光,晃瞎人眼。

后面层层叠叠,也不知道多少人马,他们迈着整齐的步伐,快速袭来。正巧一对铁鹞子正要包抄朱令凌他们,和宋军狭路相逢。

跑在最前面的铁鹞子,看到了黑旗亮甲,突然吓得亡魂大冒,是王家军,是墙式铁骑!

这个铁鹞子的心脏猛地收缩。好像被人捏在了手里一样,他真的是怕了,怕到了骨髓里!他死命扯住战马,想要停下来,可他以前的战马已经落到了大宋手里,这是刚从西域弄来的战马,还没磨合好。

马匹前蹄高高竖起,把铁鹞子摔倒了马下,结果后续的战马收不住,一个蹄子下来,正好把他的喉咙踩断了,鲜血像是不要钱似的往外冒,那个铁鹞子到死,眼里还带着恐惧之色!他是提早放回来的俘虏,如果晚一点,命根子就没了……

乖乖!

就是一杆旗号!

也能吓死个人啊!

野利遇乞对这支重建的铁鹞子,越发鄙夷了。

“跟着我,冲!”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