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大宋将门 > 第655章 他们还在战斗

大宋将门 第655章 他们还在战斗

作者:青史尽成灰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1-22 00:10:33 来源:笔趣阁

赵宗垕手里的是一方玉印,只是已经残破了许多,只能辨认出大宝于阗四个字,如果玉印完整的话,应该是这样的几个字“大朝大宝于阗国大圣大明天子之印”,其中“大朝”就是于阗对大唐的尊称。

怛罗斯一战,大唐并没有真正失败,他们干掉了数倍于己的敌人,只是损失惨重,不得不后退补充,仅仅用了两年时间,唐兵便恢复了实力,只是突如其来的安史之乱打破了唐军的步伐。

中原陷入了苦战,再也没有汉家儿郎进军西域。

而留在西域的汉人,他们面对着一轮一轮的异族攻势,愤然提刀,战斗到死。

祖孙从军,兄弟并肩,他们和十几倍的敌人鏖战,打败了一波又一波的敌人,死死钉在西域大地,战斗持续了一百多年,直到大唐灭亡,西域汉人依旧聚集在于阗国的大旗之下,血战不止。

李圣天在位50年,几乎无时不刻,不再盼望着中原的救兵。

只可惜赵大和赵二兄弟,连燕云都拿不回来,只能给于阗送去一百多个僧人。

可即便如此,李圣天和他的部下充当中原屏障,死死挡住了喀喇汗国东进的步伐。

李圣天死了,他的子孙也消耗殆尽,可是他们最终挡住了中东来的人马,一手持剑,一手持经的大食人没有杀出西域,更没能染指中原……这段悲壮的故事,王宁安曾经在皇家小学讲过,并且说服了大宋的所有人。

经略西北,扫平西夏,然后就进军西域,把汉家儿郎流血牺牲的故土重新拿回来!

赵宗垕牢记着师父的话,他从宫里的故纸堆,翻出了李圣天送来的国书,找出来于阗国的贡品。

面对这些东西,赵宗垕不止一次想过,于阗国该是何等凄凉悲壮,又是何等满怀期望……大宋有负汉家子民多矣!

赵宗垕很伤感,也很自责,他想过,如果自己继位,一定要挥军西域,亲自去祭拜那些死战不屈的真英雄!

赵宗垕一度以为,于阗国已经消失了,所有人都战死了。

只是这一次他看望西夏的流民,在要离开的时候,突然有一个脏兮兮的家伙,从人群当中冲出来,哇哇喊叫。

保护赵宗垕的侍卫立刻出手,制服这个家伙,并且往外面退。

他涨得脸红脖子粗,用尽全身的力气,喊出了断断续续的几个词,“于阗,使者,上国,拜见。”

……

“师父,就是这个人!”

在王宁安的面前,是一张洁白的病床,上面躺着一个人,他鼻梁突出,燕窝深陷,头发呈现栗色,很黑皮肤黑头发的中原人不同。

但却没有人会否认他汉人的身份!

出则夷狄,入则华夏!

这是老祖宗在几千年前,就想清楚的道理。

汉家之所以能成其大,是因为海纳百川。

老祖宗也从来不会以狭隘的血统论,来区分不同的人。

只要认同汉家文化,忠于中原正统,就是汉人,反之,出卖中原,甘心当蛮夷的爪牙,诸如张元、吴昊、李清、梁乙埋之流,便是夷狄,是汉奸!

大唐最优秀的诗人是来自西域的外国人,朝堂之上,有两成以上的官员是外籍……正因为包容和开放,才有大唐盛世,万国来朝!

当然了,过分的开放也会泥沙俱下,良莠不齐。

但是,于阗人是不需要怀疑的,他们已经用无数的鲜血,证明了自己的忠诚,他们是最优秀的汉家子弟!

“我,我叫李力,是,是李从德的重孙,李圣天的后人。”这个人用不甚熟练的汉语,一字一顿,讲述着他的经历。

喀喇汗国的大食骑兵攻占了和阗城,于阗国灭亡了,只是李圣天和李从德的子孙没有放弃斗争,他们一路推到了东部的山区,继续进行顽强抵抗,他们一度占了上风,只是接下来西夏崛起、唃厮啰崛起,他们隔绝了于阗国的后路,瓜分了于阗国东部的疆土,在几十年之后,于阗人终于几乎消失殆尽了。

李力是最后一个于阗的使者,他拿着于阗国的玉玺,带着国书,还有18位勇士,踏上了东进求援之路。

而在李力的背后,只剩下不足8000个于阗子民,还在艰苦奋战。

李力最初选择了青唐方向,奈何当时的唃厮啰势力犹存,不让他们通过,还斩杀了李力的一半随从,他们不得不化装成西域的商人,进入了西夏的境内,他们从沙洲艰难跋涉,一路经过甘州,凉州,距离传说中的大宋,越来越近了。

只是这短短的道路,太艰难了。

李力被西夏官吏勒索,双方发生械斗,他们在逃亡的时候,被擒生军抓获,变成了奴隶。

一干就是5年,去年冬天,李力最后一个随从也死了,整个于阗使团,就剩下他一个人。

国书已经丢失了,玉玺也摔坏了,几乎没有任何东西,能够证明他的身份。

李力一度是绝望的。

只是他想不到,大宋对西夏发起了反攻,在歼灭铁鹞子之后,大肆招揽西夏人归降,结果就是李力随着一队西夏流民,逃到了大宋。

李力做梦也没有料到,他竟然会以这种方式,来到了朝思暮想的大宋。传说中的上国的确不一般。

百姓富足,物阜民丰,对待流民,十分客气。

给他们安顿住处,给他们吃喝食物,李力完全不敢相信。

甚至大宋的太子还出现了,去看望他们,在确认了赵宗垕身份之后,他几乎是疯癫的,没错,这就是上国,仁慈的天子,可敬的太子殿下……他不顾一切,冲了出来,李力为了他的鲁莽付出了代价。

侍卫使用擒拿术,卸掉了他的胳膊。

假如不是赵宗垕听过于阗国的故事,或许李力已经是一具尸体了。

不过他并不后悔,他强撑着,从床上滚下来,跪在了赵宗垕和王宁安的面前,痛哭流涕。

“外臣,李……尉迟力,祈求殿下发兵,救救于阗吧!”

尉迟是于阗国的姓氏,李圣天为了表示对大唐的尊敬,才改姓李,其实他不知道,改姓的时候,大唐已经亡国了。

如今中原的天子已经姓赵,再自称李力,多少有些不合适。

“我会给父皇上书,请求他赐姓赵氏。”

李力愣了一下,慌忙磕头,感激道:“赵力拜谢殿下,给殿下磕头了!”

王宁安道:“殿下,于阗使者受尽了艰辛,还是先让钱太医给他诊治身体,多多休息吧!”

“不用!”

赵力急了,立刻跳起来,大叫道:“我没事,我还能打仗!”

仿佛为了证明他的勇敢,赵力举起胳膊,努力捶打胸膛,可惜他忘了,刚刚接好的关节,哪里有力气,胳膊举到了一半,便痛苦垂下。

赵力羞愧无比,两腿瘫软,坐在了地上,泪水从他的眼角滚落,很快就湿了一片衣襟。

“你离开于阗有多久了?”王宁安低声问道。

赵力仰起头,哭道:“七年,七年多了!”

他的喉结不停上下滚动,显得非常焦急,“不能等了,我来的时候,于阗已经不足两千个战士,不到一万人!又过了七年,他们,他们或许都死了,死光了……大人,快点派兵吧!哪怕有几千人也行,救救于阗国吧……”

王宁安深深吸口气,伸手把赵力拉了起来。

“你既然是于阗人,于阗就不会亡国,哪怕只剩下一个人,大宋也会帮着于阗复国!”王宁安承诺道:“我们不止会派兵,还会派遣很多人马,喀喇汗国会被大宋从地图上抹掉,整个西域,乃至葱岭以西,都是汉唐故土,一寸也不允许丢失!”

“把一切都交给大宋吧,我会全力以赴的!”

王宁安再三交代,才带着太子回到了行在。

路上的时候,赵宗垕就忍不住道:“师父,你是不是怀疑他是假的于阗人?”

王宁安笑道:“殿下,不是怀疑,国家大事,从来不能只靠着一个人的说法,更何况他离开于阗已经七年多了,那里现在如何,于阗国是彻底灭亡了,还是在坚持战斗,这些我们都不清楚,根本没法仓促答复他。”

赵宗垕点了点头,又疑惑道:“师父,时间不等人,可一定要尽快弄清楚,我怕于阗国真的亡了,他们太可怜了!”

赵宗垕情急之下,都要哭出来了。

“殿下放心吧,拿下了青唐之后,臣就交代王韶,派遣人员,去西域了解情况,探查于阗国,也是他们的任务,我相信很快就会有消息了。”

王宁安还真有点未卜先知的本事,就在他和太子说完的第二天,三郎王宁宣就从青唐赶了回来。

一路上王宁宣风尘仆仆,非常狼狈。

“二哥,我们找到了于阗国!”

王宁宣一见面就迫不及待道:“他们还在战斗,他们还在和敌人拼命!他们没有投降!没有!!”

王宁宣扪心自问,他是一个不怕死的战士,他出身王家,他打过幽州之战,他不怕任何敌人!

只是这么了不起的王三郎面对着于阗人,彻底服气,心服口服!

“二哥,我们找到了于阗人,还和他们并肩战斗,打败了喀喇汗国的5000人马!”王宁宣说得很急促,“开春,明年开春,如果援兵不到,喀喇汗国就会出动上万人,到时候于阗人都会死绝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