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大宋将门 > 第651章 很受冲击的赵宗垕

大宋将门 第651章 很受冲击的赵宗垕

作者:青史尽成灰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1-22 00:10:33 来源:笔趣阁

西夏的情况一日三惊,就好像原野上的荒草,扔一颗火星下去,一旦燃烧起来,会产生多大的火,谁也不清楚。

所以王宁安很快赶到秦州坐镇。

狗牙儿和小太子他们来得有点晚,刚到城门外,就遇到了一群饥民,可把保护他们的士兵吓坏了,太子殿下,皇帝的心肝命根子,他出了事,那就不只是掉脑袋那么简单了!

城里城外的士兵,慌忙冲上来,把乱民隔开,捧日军和山字营的高手保护着太子进了秦州,等到了王宁安的行辕,小太子有些狼狈,脑门上还有一层细腻的汗珠,他不好意思看了眼狗牙儿。

“对不起,都是我的错!”

在王宁安家里住得那段时间,赵宗垕学会了认错。

对于皇家来说,认错是很难的,圣明天子,岂能有错?

就算赵祯一般的仁慈君王,也很少下诏罪己,太子是半君,自然也要像他爹看齐。但是王宁安不这么看,他曾经没能按照约定,带着小太子去骑马,他就老老实实认罚,赵宗垕从此之后,就觉得对不起没有那么难说。

狗牙儿很大方,勾肩搭背,大声叫道:“你有什么错?”

“是我惹来了那么多的饥民,给侍卫带来了麻烦。”

狗牙儿还是摇头,“关心饥民,给他们粮食,是做好事。”

“可好事没带来好结果!”赵宗垕坚持道:“先生说过,好心办坏事,也是错误,所以归根到底还是我错了!”

狗牙儿眨巴眨巴眼睛,懒得多说,他狗牙儿大少爷从来不会纠结是对是错……他到了秦州,只想好好玩乐。

天气很阴沉,或许要不了几天,就要下雪了,狗牙儿觉得应该赶快造一个雪橇,然后让二哈拉着,到处去跑。

没准在雪地里还能捡到野鸡野兔子……两个小家伙在客厅等了好一会儿,狗牙儿非常不耐烦,他找了一圈,只是在墙上找到了一支弩,做工很精巧,上面的零件非常复杂,一看就是好东西。

狗牙儿用力拉扯,却没有拉开。

他有点小郁闷,假如能拉开就好了,没准天上的鹰也逃不过他的攻击……门推开了,王宁安从外面走了进来。

“事情太多了,让殿下久等了。”

“不碍的!”

赵宗垕连忙说道:“先生为了国家操劳,弟子不过是来添乱的,还请先生不要怪罪。”

王宁安坐下来,好好看了看赵宗垕。

小家伙比起几年前高了很多,身体也长开了,不像小时候皱皱巴巴,十分矮小的模样,眉目之间,像他爹七分,还有三分像母亲,赵祯和曹皇后都不是难看的人,无论怎么组合,都不是生出丑鬼,事实上赵宗垕比他爹还帅气一些。

彬彬有礼,谦恭稳重,真是长大了。

王宁安面带欣喜的笑容,“殿下仁慈,哪有什么罪责。臣倒要感激殿下,你进城的时候,遇到的饥民都是来自西夏。李谅祚盘剥无度,勒索百姓,敲骨吸髓,西夏的百姓不堪重负,最近两个月,累积逃到大宋的人有五千多。狄相公怕他们在前方会勾结西夏,充当细作奸细,就都送到了秦州等地安顿。殿下心疼饥民,赏给他们肉食,这件事臣已经让人到西夏那边宣扬,相信要不了多久,更多的西夏百姓就会跑到大宋这边,说起来这还是殿下的功劳。”

听完了王宁安的话,刚刚还十分自责的赵宗垕露出了笑容,很灿烂。

小狗牙儿却在一旁歪着头,突然道:“勾践说;‘寡人闻古之贤君,四方之民归之,若水之归下也。’莫非就是这个意思?对老百姓好,便是王道?”

别看狗牙儿年纪小,但是他脑子聪明,而且接触的人都是当世奇才,比如苏大苏二,比如欧阳修,比如范仲淹,受这些人的熏陶,他的见识远不是同龄孩子能比。

甚至赵宗垕也思索道:“先生,所谓仁政王道,只怕不这么简单吧?”

王宁安呵呵一笑,“殿下,有些事情说起来口干舌燥,三天三夜也讲不清楚,不如放手去做,正好看看效果如何。”

赵宗垕立刻点头,他最喜欢跟着王先生,就是这个爽快劲儿,不用面对枯燥的说教,什么事情都要拿事实说话。

……

王宁安让他们休息了两天,然后每天都抽出一点时间,跟着王宁安读前方送来的呈报。

赵宗垕看了几天,他就发现西夏的流民越来越多涌入大宋,数量超过了万人……西夏方面当然不会无动于衷,李谅祚派遣国相梁乙埋,统帅擒生军,严厉镇压,哪里的百姓逃跑得多,哪里就会被严惩。

这家伙甚至推行保甲制,每十户互相担保,有一户逃走,十户全部要处死!十户一起逃走,村子就要被灭掉!

李谅祚的凶残让人咋舌,根据密报,被灭掉的村子至少有十个,靠着杀戮,李谅祚维持了西夏的安稳,虽然还有人往大宋跑,但是数量明显减少了。

“蛮夷就是蛮夷,李谅祚太残暴了!”赵宗垕怒道。

狗牙儿也咬牙切齿,“爹,你就该发大兵,去解救百姓,我看只要天兵一到,西夏的百姓都会望风而降,箪食壶浆,迎接王师。”

王宁安笑容可掬,他把手里的公文推到了一边。

“你们两个过来,咱们不妨探讨一下,西夏的流民是怎么来的?”

王宁安刚说完,小太子就急忙道:“是李谅祚横征暴敛,逼出来的!”

“那李谅祚为什么横征暴敛呢?”

“这……”赵宗垕愣了一下,说道:“因为他贪得无厌,沉溺享受,不体恤民间疾苦,总而言之,是他不行仁政!”

王宁安笑道:“殿下所言,只怕是学堂先生的老生常谈吧!”

赵宗垕红了小脸。

倒是一旁的狗牙儿,托着腮帮,想了半天道:“是赔款!是大宋的赔款!才逼得他不得不加征百姓的税金。”

这个答案让赵宗垕有些难以接受。

大宋从来都是光明正大,堂堂正正,是仁慈的上国,怎么会干欺负别人的事情?赵宗垕想要立刻反驳,可是他又知道先生最反对空口说白话。

因此赵宗垕快速翻阅手上的密报,他连着看了好几份,不得不颓然承认,貌似西夏征上来的税,的确要献给大宋。

难道说西夏百姓的苦难,居然是大宋给的?

赵宗垕一下子陷入了纠结当中,这和他心目中的大宋差距太大了,毕竟几乎每一个先生都在讲大宋的好话,他们把大宋塑造成一个完美无缺的国度,即便是对外战争,也是被逼无奈,是别人欺负到了家门口。

战争结束之后,大宋一向是厚待百姓,抚恤死伤,所有人都感恩戴德,忠心朝廷,哪怕昔日的反贼,也会被感化。

比如那个青唐的董毡,他就在皇家武学院上学,还几次痛哭流涕,给所有人讲课,承认他的错误,感谢朝廷的宽宏大度,让他重新做人……

如果说赵宗垕是有些想法的乖宝宝,那么狗牙儿就是彻头彻尾的坏学生,他能熟记老师要求的所有文章,但是他从来不信上面的结论,更不相信老师讲的那些道理。

每当老师给他们长篇大论的时候,狗牙儿就呼呼大睡,比什么催眠曲都管用。

所以狗牙儿不觉得这么做有什么不对!

“这么多年,都是西夏欺负大宋,过去还有岁币呢?凭什么不能管他们要钱,我看要得还太少了,应该再增加几倍,最好把他们的油水都榨干了!别忘了,王老相公就是死在了他们手里!”

赵宗垕当然知道,可他还很纠结。

“西夏百姓总是无辜的吧?他们太可怜了!”

“他们才不可怜!”

狗牙儿毫不客气道:“你还记得武学的先生讲过什么吗?西夏和契丹都是举国皆兵。西夏只有不到200万人,却两丁抽一,能动员50万人呢!好水川,三川口,杀害咱们大宋士兵的,就是这些普通百姓的儿子!他们才不无辜呢,全都是自作自受,咎由自取!”

狗牙儿扬起了下巴,得意洋洋道:“爹,我说得对吧?”

王宁安哼了一声,“准是苏子瞻教你的,以后少和他来往,免得学坏了。”

狗牙儿气得暴跳如雷,纠正道:“这是我自己想的,和舅舅没关系!舅舅好告诉我,不要和你讲呢!生怕误会了。”

王宁安无奈摇头,“成了,独立思考,值得表扬,只是小小年纪,不要太偏激了……很多事情,不是老百姓能做主的,他们只是随风草而已,殿下日后继承大统,也必须牢记这一点,民为重,社稷次之,君为轻。”

赵宗垕用力点头,“弟子谨遵师父教诲。”

“殿下,臣还有一番道理,才是真正关键的,要在乎百姓,却也不能妇人之仁!”王宁安笑道:“臣怂恿西夏百姓逃到大宋,殿下可知,有多少人因此丧命?假如他们不逃跑,西夏的人马就不会杀他们!”

“啊!莫非又是我在杀人?”

赵宗垕顿时变得惶恐起来,是啊,如果西夏人因为大宋有个仁慈的太子,会赐给他们肉吃,就纷纷跑过来,结果死在了擒生军的手里,那谁才是杀人凶手啊?自己的善举,竟然会产生这样的结果,赵宗垕凌乱了。

王宁安突然一笑,“殿下,怎么样?现实和书本不一样吧?”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