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大宋将门 > 第592章 十万大军

大宋将门 第592章 十万大军

作者:青史尽成灰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1-22 00:10:33 来源:笔趣阁

10万牧民归顺,当然是一件值得庆祝的事情,只是文彦博觉得,最多能给直道添一点工人,至于别的用处,他还没有看出来。相反,收了小弟,就要给钱粮军饷,虽然国库还有钱,可文彦博不愿意浪费在蕃部身上。

身为枢密使的狄青显然比文彦博高明无数倍,他觉得这是个天赐良机,只是该如何操作,狄青还没有想得很明白。

术业有专攻,玩阴谋诡计,他的确不如王宁安擅长,所以狄青就把王宁安请了过来。

“景平,有什么主意?”

有了字,称呼起来的确方便了许多。

王宁安微微一笑,“凡事正本清源,只要分析清楚,为什么会有十万人归顺大宋,也就知道怎么对症下药了。”

狄青颔首,主动说道:“青唐的东部,洮水以西,这一片地区本就是汉夷混杂之地,唃厮啰在时,这里是长子瞎毡的地盘,父子两个早就貌合神离。董毡在两年前,囚禁了瞎毡,最近听说唃厮啰死之后,瞎毡也被处死了。只是人虽然死了,但是势力犹存,这些蕃部,多则上万人,少则几百人,并不服气董毡,相反,他们尊奉瞎毡的儿子,木征在这一带有强大的号召力。”

狄青分析道:“这一次董毡派鬼章来大宋出使,应该就是希望得到大宋的封赏,然后名正言顺,挥军经略洮水以西之地,收服所有蕃部,恢复他父亲时代的势力。”

不得不说,狄青不愧是一代名将,把整个局势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王宁安笑道:“王韶和野利遇乞他们针锋相对,大把的钱撒出去,又制造谣言,说董毡弑父杀兄,十恶不赦,还说他勾结西夏,要出卖青唐……故此这些蕃部为了自保,才会争相归附大宋。”

“局面很清楚,下面就应该想好,我们要什么。”

“当然是要整个青唐!”狄青笑道:“陛下开疆拓土之心,比起以往都要强烈无数倍,咱们可不能寒了陛下的意。”

王宁安又道:“那吞下青唐,最大的敌人是谁呢?”

“有两个,其一是董毡的十万大军!”

提到这支人马,狄青也感到了强烈的压力。

青唐可不是弱鸡,河湟之地盛产战马,唃厮啰又是一代枭雄,连元昊都被他打得落花流水,青唐的骑兵,足以和西夏抗衡。

要想拿下青唐,就必须解决掉这一支强大的敌手。

“其次就是西夏的李谅祚,如果我大宋占据青唐,就会形成包围态势,西夏处境前所未有的艰难。李谅祚应该会有两个选择,或者结合董毡,共抗大宋,或者趁火打劫,在我们交战激烈的时候,袭取青唐。不管他采取哪种措施,都可能破坏我们开边大业,不得不防!”

“那狄相公以为,我们的战略应该是什么呢?”

“速战速决,越快越好,要主力决战,不能拖延时日,否则我们粮草人员不济,很有可能失败,而且时间长了,西夏人就有了从容准备的时间,于我们更是不利。”

……

狄青和王宁安一问一答,渐渐的就把整个战略勾画出来。

首先,青唐地势高峻,沟谷纵横,道路艰难。

如果大军劳师远征,迁延日久,必然后勤不济,粮食、牲畜、人员、兵器,消耗巨大,对于还十分孱弱的大宋来说,绝对不是好事。

而且一旦董毡化整为零,采用不断袭击的游击战法,大宋几乎是必败无疑,当年李元昊就是这么吃亏的,王宁安和狄青都不愿意重蹈覆辙。

所以最稳妥的办法,就是吸引董毡出战,在洮西之地,一举击败董毡,而且要打一场彻彻底底的歼灭战。

废掉青唐所有主力,为大军西征,扫清障碍。

确立了方针之后,再看眼下的局面,就有种高屋建瓴,俯视一切的感觉了。

招抚蕃部很有必要,却不是为了立刻掌控多少土地,而是要激怒董毡,诱使他出兵进犯,大宋才好一举拿下。

在历史上,王韶主持的熙河之战取得了空前成功,但是也留下了不少问题。

主要就是大宋当时的兵力孱弱,不得不收买当地的部落,给予各部头人很多权力,采用羁縻之策,才勉强控制。后来旧党上台,直接推翻新政,连开拓的土地都不要了,王韶的努力功亏一篑,付诸东流,非常遗憾。

不过经过王宁安的努力,大宋如今的情况好了不知道多少倍。

锐意进取的赵祯远比神宗厉害多了,中枢有狄青坐镇,地方上整军经武,战斗力得到了极大充实,已经有了正面硬怼的实力。

“西北之军还没有练成,要想把握十足,就必须调幽州人马,景平,你们家能出多少兵?”

“八千!”

王宁安很干脆道:“我爹前些时候又回幽州坐镇,他说这几年耶律洪基的力量快速恢复,年年入寇,长城一线压力非常大,最多只能抽出8000人马,再多就挡不住契丹了。”

“八千!”

狄青背着手转了转,“也可以了,我给种诂下令,让他动员15000人,另外折家军再调5000,加上西北的人马,足以一战!”

狄青用力挥了挥拳头,充满期待。

蛰伏的这两年,狄青觉得浑身的骨头都疼,一个打惯了战争的人,闲下来绝对是要命的,君不见好多将军,解甲归田,没多久就百病缠身,暗疾复发,很快就死了。可是让他们领兵打仗,哪怕身上受了再多的伤,血流了几斤,照样欢蹦乱跳。

狄青能撑下来,还要多亏王宁安,让他相信文官不会一直独揽大权,这不,才两三年的功夫,就天翻地覆了。

……

狄青和王宁安定好了方略,上奏赵祯,得到准许之后,剩下的就是交给王韶落实。

为了让王韶领会他们的设想,王宁安还写了一封长信,王韶看后,是大呼过瘾!

“好气魄!王相公果然不同凡响,在朝一出手,灭了两位相公,开边也是不鸣则已,一鸣惊人,这是要一口吞下整个青唐啊!”

王韶眉开眼笑,乐得跟200斤的胖子似的。

像王韶这种人,不怕手笔大,就怕上面是裹脚的小女人,迈不开步子,干什么都掣肘,那才叫一个郁闷!

幸运的是他摊上了两个比他胆子还大的上级,一瞬间,王韶觉得自己被幸福包围了。

他是个地地道道的行动派,赶快去找野利遇乞。

“恭喜你,你们家要出一个国王了。”

老狐狸还有些不解。

王韶干脆将朝廷的旨意扔给了野利遇乞,而后笑嘻嘻道:“你的侄子假木征,被册封为武威郡王,河州节度使,是大宋承认的青唐之主了,怎么意不意外,惊不惊喜?”

野利遇乞老眼眯缝着,他可没有太多的高兴。

当初为了延续野利氏的香火,他杀了真正的木征,换了一个野利家的冒牌货。可是经过这几年的功夫,冒牌货成长起来,学会了笼络人心,扩充势力,许多从青唐投奔过来的部下,都集结到了冒牌货的名下,大有弄假成真之势。

偏偏那个西域女子给野利遇乞添了一对双胞胎,两个带把儿的小子!

老家伙都要高兴疯了,老来得子,赵祯就很宠着小太子,野利遇乞比赵祯还要过分,他一心要给两个儿子最好的,现在他看那个冒牌货,怎么看怎么糟心!

现在居然要成了武威郡王,这不是弄巧成拙吗?

老狐狸越想越不高兴。

王韶可不管那些,“野利遇乞,这是朝廷的命令,你最好别动歪心思,不然你的宝贝儿子……呵呵。”

说完,王韶就走,他刚出门口,背后就传来了一阵噼里啪啦的声音,瓷器又遭劫了。

十天之后,就在定羌城,上百个蕃部注视之下,木征接受了大宋的册封,正式登基称王。

大典之上,木征痛哭流涕,怒斥三叔董毡,弑杀祖父唃厮啰,残害父亲瞎毡,窃取青唐大权,勾结西夏,出卖祖宗……

一共开列出十条大罪,木征痛哭流涕,当场割下一根手指,举着鲜血淋漓的手,对天发誓,一定要除了董毡,为父祖报仇!

木征不过是个年轻的小辈,没什么了不起,可是他背后站着大宋朝,就在董毡称王的第一时间,王韶代表大宋,正式宣布和董毡通商,并且将临洮堡作为榷场。

所有青唐商人,只要拿着木征的公文,就可以去临洮堡做生意,交换各种物资,关税为零!

这一手直接戳中了青唐商人的要害,他们驱赶着成群的牛羊马匹,来到了临洮堡,换取茶砖,丝绸,锅碗瓢盆,所过之处,简直跟蝗虫没什么区别,货物全都扫走。

大宋商人牵着成群牛羊,笑得肚子都要炸开了,青唐的商人同样美出了鼻涕泡,这是个完美的双赢生意。

只是要来临洮堡交易,就必须获得木征的准许,而木征的要求也很简单,就是承认他为青唐之主!

短短的一个月之间,河湟之地,又有20余万部族牧民归附到了木征旗下……虽然这些人只是名义上服从木征,但是对于青唐的董毡来说,不亚于泰山压顶,压力山大!

“好个无耻的大宋!我跟你们没完!”

董毡立刻下令,调动十万大军,从青唐气势汹汹,向煕州杀来,一场大战,迫在眉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