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大宋将门 > 第581章 最残忍的报应

大宋将门 第581章 最残忍的报应

作者:青史尽成灰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1-22 00:10:33 来源:笔趣阁

韩琦喝了酒,吃了猪头肉,竟然来了精神,非要拉着王宁安,讲他的故事。

韩琦是庶出的,他的母亲是婢女,当时和时任泉州知府的韩国华有了交集,生下韩琦,随后韩国华升任右谏议大夫。

不巧的是,在韩琦三岁的时候,韩国华死了,诸位兄长抚养他长大。

“王相公,老百姓有句俗话,叫小孩没娘,说起来话长……我爹死的第三天,我娘就死了,家里头说她是悲愤过度,实际上根本不是那么回事,是我嫡母下的手,她觉得一个婢女居然爬上了老爷的床,十恶不赦,让她蒙羞,唯有一死,才能解气。父母双亡,王相公,你可知道生存之难?”

王宁安也喝了一口酒,“我小时候,爹妈去奔丧,大约走了一个多月,我差点被伯母打死。”

韩琦呵呵一笑,“你只是一个月,老夫却是十几年啊!”韩琦眯缝着眼睛,仿佛回忆起小时候的场景,嫡母很严厉,哥嫂凶神恶煞,他唯有在各方之间,小心翼翼,争取可怜的成长空间。

或许就是那段时间,韩琦学会了察言观色,学会了深藏不露,讨人喜欢……渐渐的,他长大了,端庄寡言,喜欢读书,才学过人,很快得到了韩家长辈的青睐,着力栽培……刚刚20岁,韩琦就中了榜眼。

授官匠作监丞,淄州通判,后来又不断升官,做到了右司谏。

如今大家都说唐介是真御史,殊不知,当年的韩琦更是威风凛凛,他有过最辉煌的战绩,至今无人打破,哪怕王宁安都要俯首再拜。

“宝元元年,天灾不断,异象频发,百姓流离失所,朝中宰相王随、陈尧佐,参知政事韩亿,石中立,四人碌碌无为,束手无策,老夫上书弹劾,一天之内,四人全部被罢相!”韩琦说到了这里,显得非常亢奋,回味着显赫的战果,“王相公,你曾经一天之内,扳倒了两府相公,老夫比起你,可逊色吗?”

王宁安一拱手,笑道:“韩相公威风凛凛,在下愧不能及!”

“哈哈哈!王相公,你也就是嘴上说说,心里肯定不服气。”韩琦抹了抹嘴,自顾自说道:“从那一次开始,老夫名扬天下,京城无人不知,只是从此之后……”韩琦笑道:“王相公,你猜猜,当时朝廷会如何对老夫?”

王宁安道:“木秀于林,风必摧之。不管谁继任宰相,都不能留你这个猛将兄在京城的,韩相公一定是被外放了?”

韩琦抚掌大笑:“果然敏锐,王相公,厉害啊!”

韩琦感叹道:“老夫正想着替朝廷出力,匡扶正道,铲除奸佞,哪知道一道圣旨,就让老夫去了西北,去抗击李元昊。”

“当时老夫并没有多想,大好男儿,理当在阵前立功,区区蛮夷,有什么好畏惧的,以往朝廷用的都是无能之辈,才屡战屡败,如果换了老夫出战,一定能大获全胜!旦夕之间,扫平狼烟!”

心气高涨的韩琦到了西北,想要大展身手,只是李元昊不是他想的那么容易对付。当时范仲淹也在西北,他力主守势,韩琦却极力进取,幻想一战击溃李元昊,可结果呢,好水川一战,被打败的人是韩琦。

6000将士丧命,上万人奔逃,韩琦也仓皇逃回。

到了半路上,遇到了士兵的家人,他们撒着纸钱,哭泣死去的亲人,有人拉着韩琦的马缰绳,质问他,我儿子随着招讨去出征,如今招讨回来了,我儿的魂魄安在?是不是也跟着招讨回来了?

韩琦无地自容,险些自杀……

“好水川一场惨败,是老夫入仕以来,最惨重的一次教训,可以说是当头棒喝!把老夫都打蒙了。”

韩琦擦了擦眼角,“好水川之后,老夫被降为秦州知府,在任上老夫积极整军经武,囤积粮草,训练军卒,总算是挡住了李元昊的攻势……差不多几年的功夫,老夫才明白,原来打仗和写文章骂人不一样……后来老夫被调回京城,参与了庆历新政。”

接下来的事情就不用多说了,新政失败,韩琦被外调知扬州,也就是从此开始,韩琦彻底完成了脱变,再也不是那个浑身热血,渴望建功立业的韩稚圭了……

纵观韩琦的一生,其实很多事情是性格决定的。

在最关键的少年时期,他身为庶子,在夹缝中求生存,自然养成了内敛深沉,阴重不泄,工于心机的性格。其实韩琦和王宁安的学生章敦很像,只是章敦的出身更加屈辱,他也更加偏激。

所幸章敦遇上了王宁安,渐渐化解了心中的刺儿。

韩琦没有遇到贵人,只能自己一点点摸索。

外贬西北是一次,好水川战败是一次,庆历新政失败又是一次……这三次的结果,就是彻底打碎了韩琦所有的幻想。

正道直行没用,一心为国没用,救国救民没用……只有权力有用!

为了能稳定权力,为了能刷声望,他什么事情都做,斩杀有功之臣焦用,就是为了显示他的果决刚毅,获得文官的掌声。

的确,从此之后,韩琦便树立了强硬的形象,无论多厉害的军中刺头儿,都被他收拾的服服帖帖,跟小媳妇儿似的。

韩琦志得意满,可是他从来没有想过,自己的作法打断了武人的脊梁,西北大战,再也没有赢过西夏。

根本是牺牲大宋的利益,来成全他一个人!

“老夫熟读经史,这么干的绝不止我一个人。”

“还有蔺相如!”王宁安没好气道:“他也是这副德行,逼得廉颇负荆请罪,可结果呢,就是廉颇威望扫地,常平一战,赵国临阵换将,被秦国坑杀了40万人,从此一蹶不振!”

韩琦眨了眨眼睛,突然笑起来,“自古都赞美将相和的佳话,唯独王相公能说出一番不同的见解,妙,真是很妙!来,为了王相公的见解,浮一大白!”

喝光了杯中的酒,趁着倒酒的功夫,韩琦又说道:“王相公,你当老夫真的在乎钱吗?不,只有王拱辰那个傻蛋,才会钻到钱眼里,老夫想要权力,很大很大的权力……要想有权,就要有人,要想有人,就要有钱……下面的那帮官有多贪,你知道不?”

王宁安摇头。

韩琦冷笑道:“就拿河道来说吧,朝廷看重漕运,每次都会多拨一笔钱,至少三成,也就是说,100万贯能干好的活儿,会拨给下面130万贯,可是有多少真正用在河道上?告诉你,王相公,连一半都没有,能花50万贯干正事,就算干吏了,另外的80万贯都被一级级漂没了!你觉得这个吓人不?告诉你,还有更糟糕的,有些自诩清廉的官吏,打着不扰民的旗号,你把钱给他们,也未必干活,就躺在那里,等到水灾来了,老百姓被冲得家破人亡,他们站出来,哭两嗓子,上一道奏疏,开个粥厂,老百姓还要感念他们,朝廷还要提拔重用……荒唐吧!”

韩琦大口嚼着鸡腿,满脸鄙夷。

“二十年前,老夫嫉恶如仇,看不起贪官污吏,也看不起不会办事的蠢材!可后来到了好水川一战,老夫才猛然发现,原来自己和他们也都差不多,一样眼高手低……所幸老夫心里清楚,他们却还糊涂着!所以老夫能做到宰执,他们只能永远当笨蛋!”

韩琦又变得狰狞狂妄起来。

“陛下要拿老夫的脑袋祭旗,你王相公也想杀我立威,以为借着老夫的头颅,就能刷新吏治,你是做梦!”

韩琦冷笑道:“只要孔孟之道还在,只要科举还在,只要读书人还念着十三经,就少不了腐儒,也少不了清流……王相公,你有多大的本事,能斗得过一群人?奉劝你趁早和光同尘,跟他们变成一路货色,不然你也要坐在这间牢里,等着砍头,只是不知道那时候,还有没有人给你践行!哈哈哈……哈哈哈!”

韩琦扯着嗓子狂笑,状如疯癫,刚刚吃得急了,又咳嗽起来,身体蜷缩,跟一个大虾米似的,既可恨又滑稽。

王宁安默默听着,面对一个死人,和他计较什么,所以王宁安选择宽恕了韩琦所有的冒犯。

“韩相公,你提到的贪墨之事,肯定要着手解决,至于本官下场如何,那就只有天知道了。不过我可以告诉你一件事,你们韩家人和王家人,已经有了结果。”

“什么?”

韩琦惊得酒杯落地,他怒吼道:“王宁安,莫非还要祸及家人不成?你,不是个英雄!”

“哈哈哈,我也从来没说自己是英雄。”王宁安笑道:“按照我的想法,是希望能灭你的三族,斩草除根,永绝后患。”

韩琦脸色惨白,他直勾勾盯着王宁安,恨不得把他给吞下去。

“你很走运,陛下不愿意那么残忍,满朝那么多人,兔死狐悲,物伤其类,也不好,所以最后的结果是充军发配。”

韩琦听到这里,长出口气,闷声道:“是岭南,还是渤海国?”

“都不是,是西*******琦一愣,“王相公,你这么好心眼?老夫不信!”

“哈哈哈,韩相公,你就是太小人了,令郎,还有你们韩家的男丁都会被送到秦州,安排在德顺军第三指挥,另外你们韩家的产业全部要充公,抵偿贪墨的赃款,不够的部分,还要你们家的子弟世代偿还。韩相公,你最好期望你们家出一个战神,打赢几场仗,多杀几个敌人,到时候没准朝廷就能免了你们的欠款……”

韩琦根本没有听后半段,他只是听到了德顺军三个字,浑身如遭雷击,突然狂叫起来。

“王宁安,你个小人,无耻,卑鄙!你该被雷劈!被雷劈啊!”

韩琦为什么会如此失态?

原因很简单,因为德顺军就是当年焦用所在的部队。

韩琦怒杀焦用,说出东华门唱名方是好男儿!

当时的韩琦是何等意气风发,何等不可一世!

一句东华门唱名,成了无数读书人的追求。

时至今日,谁还能记得,这句话背后,竟然牵着一个惊天冤案,功勋累累的焦用将军,像是牲畜一般,被轻易屠杀。

这么多年过去了,昔日的凶手,也遭到了报应,韩家后人,悉数到了焦用的部队效力。变成了韩琦最瞧不起的一群丘八,让韩相公情何以堪!

他疯狂大叫,撕心裂肺地诅咒,破口大骂,要让王宁安收回决定,哪怕发配海外,甚至杀了他们也好,士可杀,不可辱!

“哈哈哈,韩相公,天理循环,报应不爽!我劝你到了地下,最好跪在焦用将军的面前,祈求他的英灵能保佑你的子孙后人……当然,你还要祈求,大宋的军中,再也没有你这般沽名钓誉之徒……不然,你的子孙可就要冤死在屠刀之下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