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大宋将门 > 第575章 别放走了韩琦

大宋将门 第575章 别放走了韩琦

作者:青史尽成灰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1-22 00:10:33 来源:笔趣阁

“公子,王宁安说服了盐商,眼下蜀中局势骤变!”

韩忠彦惊得站起来,劈手夺过书信,仔细看了三遍,后背湿透了三次……娘的,又让他赢了!

短暂愤怒之后,韩忠彦浑身冰凉。

他和他爹推想过,王宁安其实胜算比想象得大,至少赵祯坚定站在王宁安一边,他就不会败,大不了杀一个血流成河,暂时不发行交子也就算了,还能把王宁安如何!

韩忠彦之所以大老远入蜀,就是想推着王宁安杀人……甚至是想利用蜀中江卿祭旗……毕竟王宁安是个臣子,不是皇帝,即便是皇帝,也不能杀戮无算,为所欲为。

所以当王宁安解决了蜀中江卿之后,名声也会受损,焦头烂额,就没法把火烧到韩琦身上,这时候双方就能息兵罢战,韩琦可保自身安稳。

老家伙几十年的修为的确不是吹的,所以当决战来临的时候,韩忠彦毫不迟疑就跑了。

问题是等他跑到了京兆府,消息才传来,王宁安居然用井盐绑定交子,不但让交子起死回生,还不费吹灰之力,干掉了所有江卿。

假如王宁安依仗天子给的权力,滥杀无辜,弄得人头滚滚,血流成河,他的名声肯定受到影响,哪怕在天子心中,也会降低分量。

可是他凭着堂堂正正的手段,击溃江卿,接着再把他们明正典刑,效果完全不一样。王宁安的地位俨然再度高升……就算有人恨他,却也不敢拿蜀中的事情攻击王宁安,也就是说,王宁安有充足的精力,找他老爹算账!

坏了!

韩忠彦几乎没有迟疑,立刻让人备马,连夜往京城跑。

等他赶到了西京,见到了韩琦,把事情一说,韩琦都吓傻了!

老家伙呆坐在椅子上,一动不动。

“你说王宁安稳住了交子?”

“没错,孩儿听到消息,他把交子和大宗商品绑定,那帮盐商也站在他的一边。”

“完了!”

韩琦脸色惨白,他之所以甘冒奇险,派儿子入蜀,还有一个如意算盘,那就是不管成败,先把交子搅黄了。

交子废了,以往益州交子务的烂账就没人敢掀开了,至少王宁安没有了借口。你都把交子弄黄了,还敢说别人吗?

只要轻飘飘一句话,韩相公就能安然脱身。

可眼下呢!

王宁安打了一个漂亮仗,回头找他算账,再顺理成章不过了……

“京城不能留了!”

韩琦迅速下定决心,“为父立刻上书,请求外调,去两湖也好,去江南也好,总之一定要离开京城。”

韩琦绝对是行动派,对于宰执来说,降职外调,已经是处罚的极限了,除了王拱辰之外,还没有第二个破例……韩琦起起落落的次数也不少,大不了蛰伏几年,回来又是一条好汉!

打定了主意,韩琦立刻让自己的心腹党羽上书弹劾,说他用人不当,而后韩琦请旨外调……如果顺利的话,韩琦希望能调到杭州去当知府,湖光山色,西湖歌舞,人间天堂,世外福地……寄情山水,吟诗作赋,也是不错的事情。

韩琦还告诉儿子,让他也不要留在京城,赶快外调,走得干干净净,不留下一点把柄,就算王宁安有心找他算账,都没有办法。

……

“这个老货,鼻子够灵的!”

身在剑阁的王宁安,接到了文彦博的密信,说的就是韩琦外调的事情。

蜀中一片乱局,张方平是希望王宁安能多留一段时间,把交子彻底稳定,一些后续的事情也处理好。

可是王宁安不愿意多留,他手里头有着大把的证据,不让王拱辰和韩琦付出代价,岂能罢休!

因此王宁安在清查了交子务的烂账,掌握了铁证之后,立刻动身回京,随着他进京的还有益州知府王素!

这位王大人因为站在江卿一边,和他们一起逼宫,已经惹恼了赵祯,皇帝亲自下旨,革去他一切职务,回京接受审问。

原来的益州知府,留给了苏洵。

按理说苏洵是蜀人,不能做这个知府。

但是蜀中刚刚经历交子大乱,必须一个懂行的人坐镇,苏洵本身是干吏,加上王宁安的因素,还有三苏的名气,让他坐镇一段时间,是最恰当不过的。

王宁安匆匆北上回京,他还带着一个囚犯,不是别人,正是苏轼的表兄程之才。

经过医生调治,程之才躺了三个月,才能勉强下床,昔日的小白脸,多了好几道瘢痕,面目狰狞丑陋,身体佝偻,全然没有了浊世公子的风采。

程之才满腔都是怒火,他知道自家被查抄了,亲人全部沦为阶下囚,有的还被送到了剑阁修路。

能想象吗?

锦衣玉食的公子哥,背着百十斤的石头,行走在山野之间,忍受着烈日暴晒,一滴汗珠摔成八瓣,不停劳作……

“杀了我吧!士可杀不可辱!”

程之才疯狂教训,“苏子瞻,你快让王宁安杀了我,反正程家都完了,我也不想活着了!”

苏轼从外面进来,看了看表哥,呲牙一笑。

“你真不想活了?”

“当然!”程之才怒道:“苏子瞻,看在姑母的面子上,给我一个痛快吧!”

“嗯,那好,你跟我来。”

苏轼把他带出来下榻的行辕,踏着崎岖不平的山路,大约走了5里远,就是川陕直道的工地……

为了规划这条道路,皇家百工院派出了最强阵容,经过仔细勘察,确定了益州至凤翔府之间的线路。

所谓直道,并不能修城笔直平坦的一条,大宋也根本没有这个施工的能力,至于桥梁和隧道,更是难上加难。

因此王宁安对直道的要求,只要能并排行4驾马车就足够了,个别路段两驾也可以接受,马车的载重最多一千斤,两驾马车,也就是两千斤。

只要把路基铺平,然后用水泥搅拌鹅卵石,平铺在地面上,也就足够了。

和后世的水泥路,沥青路难度完全不一样。想想古人在没有水泥的情况下,尚且能修出栈道,如今多了水泥和火药,还能做不到吗?

只是实际施工,却不是这么简单。

负责工程的是当初六艺的讲师刘彝和苏颂,另外又新加入一个人,名叫沈括。

沈括就认为如果单纯是把旧有的路面补强,就没有大动干戈的必要。

路面要足够宽,还要足够平坦,才能让马车快速通行,效率大大提高。至少不需要半途不断装卸,靠着人工搬运,才能翻山越岭。

他一口气规划了180座桥梁,设计了25处隧道,光是建成这些桥梁和隧道,就需要上千万贯投入,还不算人工。

但是也有一个好处,一旦这条路修成,从京兆府到益州府,只需要5天时间!换句话说,从西京派遣一万骑兵,10天之内,就能杀到益州府,以往最少需要一个半月的光景,效率提高了几倍不止。

代价很巨大,但是收益也很明显,终于,沈括说服了刘彝和苏颂,也说服了朝廷,从青唐招募的数万工人,还有这一次被抄家的江卿,以及数以十万计的川陕百姓,都被投入到这项浩大的工程,从凤翔府和益州府同时开工,计划3年内修成……围绕着工地,又建造了大批的水泥厂,钢铁厂,火药厂,木工作坊……大批的工人,就像是蚂蚁一般,不停往来。

在这里,甚至能感到一丝后世的气息。

开山取石,填平沟谷,平整路基,挖掘隧道,建筑桥梁……在这里,生命并不值钱,每天都有人摔断腿,或者被土石埋葬,也有人掉落河水,活活淹死……

“表哥,你要是觉得不想活了,很简单,从山岭跳下去,保证能摔得七零八落,就算不死,也会有野兽把你吃了,干干净净,一点痕迹都没有……只是到时候,你程大公子,或许连这帮修路的民夫都不如。在这段路上,会安排石碑,刻下每一个牺牲人员的姓名,只要这条路在,他们的名字就永远存在。至于你,还有所谓的江卿,都是过眼烟云,不值一提。”

程之才想要反驳,却找不到什么话语,他呆呆望着下面的工人,不知所措。

“这里是一份18万贯的欠条,如果你选择跳下去,就由程家的其他人负责继续还账,除非全都死绝、如果你不想死,身为程家的长男,就扛起自己的职责,把欠款还了,不要让子孙后代,都生活在屈辱之中!”

大苏说完,转身就离开了,只留下程之才一个人,傻愣愣迎着夕阳,泪流满面。

……

“程之才没有自杀?”王宁安随口道。

“没有,据说他去看了我舅舅程浚,然后就说要去大理经商,想办法把欠款还上。”

王宁安点头,“毕竟是亲戚一场,不看别人的面子,也要看岳母大人的面子,程之才如果能改过自新,帮帮他也无妨。”

苏轼摇头道:“我娘刚刚来信了,她特意叮嘱,不要给程家人太多的优待,能保住命就不错了,相比其他的江卿世家,他们的下场已经很不错了。”

王宁安迟疑一下,点头道:“岳母大人真是深明大义啊!”

王宁安索性不管程家的事情,他一路疾驰,一口气赶回了西京,他前脚刚进京,就听说韩琦被封为魏国公,出知杭州府,今天正好要离京!

“好一个韩稚圭,跑得真快!”王宁安也不停留,从西门入城,直扑东门而去——别放走了韩琦!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