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大宋将门 > 第499章 钱暧的野望(四更)

大宋将门 第499章 钱暧的野望(四更)

作者:青史尽成灰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1-22 00:10:33 来源:笔趣阁

新年是个团圆的日子,小太子离开了王家,他要回宫陪着父皇和母后住5天,等过了正月初五,才能来师父家住。

小太子依依不舍,但是也很懂事,没有哭闹,还答应要带着宫里的点心,给狗牙儿和小彘送来。

狗牙儿看起来很高兴,可是一转头儿就告诉王宁安宫里的点心一点也不好吃。

“你怎么不告诉你殿下,让他不要拿了。”

狗牙儿摇头,闷声道:“那样不好吧,他会伤心的,反正拿来之后,你们和小彘不要吃就好了。”

王宁安笑呵呵摸了摸儿子的脑袋,狗牙儿虽然不喜欢,但是也没有立刻炸毛,看起来小家伙学会体谅别人的感受了。

“表现不错,有奖励!”

“什么奖励?”狗牙儿兴奋问道。

“奖励大餐一顿!”王宁安笑着说,这时外面传来一阵香气,门帘撩开,苏八娘从外面翩翩走了进来。

她冲着狗牙儿呵呵一笑,“大少爷,想二娘没有?”

狗牙儿见到了苏八娘,立刻扔了老爹,连忙跑过去,抱着苏八娘的腿,格外亲昵。

二娘长得漂亮,说话文雅,手艺又好,女红针线,什么都比杨曦厉害多了,狗牙儿最喜欢的就是二娘做的菜,也喜欢她做的鞋。

苏八娘这段时间都在幽州,要治理那么大的地方,光靠着欧阳修等人肯定不行,王家的各种力量都加入进去。

白氏就调动了数以千万贯的资金,恢复幽州的毛纺产业,鼓励养殖牛羊,由于将牧场分给了普通百姓,牧民的热情高涨,短短两年时间,幽州的牛羊数量增加了一倍不止。

这么庞杂的事情,白氏一个人可办不来,苏八娘居功厥伟,当然了,萧观音也做了不少事情。

幽州步入正轨,苏八娘才抽出功夫,赶回了西京。

一路上紧赶慢赶,赶上了给一家人做团圆饭。

苏八娘的手艺可不是吹得,觉得是顶尖儿大厨,做出来的菜,色香味俱全,狗牙儿和小彘简直跟恶鬼投胎似的,吃的肚皮跟皮球似的,圆滚滚的,舍不得动弹。杨曦也是自愧不如。

王宁安觉得生活一下子惬意起来,有了苏八娘,他甚至都不用费心思照顾孩子了。只是他高兴了没一会儿,苏八娘就气急败坏找了过来!

“老爷,你怎么回事?这样的气也能受?”

苏八娘用力推醒了躺椅上的王宁安,俏脸阴沉,眉目含霜。

“有人说咱们家穷,说大少爷是穷小子?你知道不?”

王宁安无奈苦笑,“知道,知道又如何?难道我还搬着钱过去,把钱家的大门都给堵了,证明我们家有钱?你相公是朝廷命官,是太子的师父,没事跟人家斗富,这算什么啊?”

苏八娘被问住了,可她还不甘心。

“钱家算是什么东西,兜里有几个铜子,也敢和咱们家比!不用说别人,光是我手上的钱,就能让他们吃一个大亏!”

苏八娘道:“老爷,要不你别管了,我去给姐姐和大少爷出气,反正女流之辈对女流之辈,也不丢面子。”

……

真是没看出来,表面上温婉的苏八娘,竟是个不服输的个性。

王宁安也不是善类,只是碍于脸面,不愿意和女人一般见识,如果苏八娘能出手,再合适不过了。

“我说小妹,你有什么好主意?我可提醒你,钱家底蕴丰厚,绝非等闲之辈,不要轻易惹他们。”

苏八娘呵呵一笑,“老爷,你也太小觑妾身了,钱家有什么底细,我还不清楚!”

说着,她拿出了一块手帕,送到了王宁安的手里。

王宁安不解其意,还嗅了嗅,“嗯,挺香的。”

苏八娘俏脸一红,“老不正经!人家让你看,这是什么做的!”

王宁安这才注意,这块手帕不是丝绸,也不是麻布……是棉纺!

如果记忆不错,貌似棉纺大行其道,是在宋末元朝的时候,黄道婆从岭南引进了纺织技术,推广种棉,到了明朝,松江才成为著名的棉纺中心,松江的细布比起苏州的丝绸,一点不差,都是出口的拳头产品。

“怎么?有人种棉花,纺布了?”

苏八娘也有点吃惊,心说丈夫够厉害的,居然知道这是棉花纺出来的,可转念一想,也不算多奇怪,毕竟王宁安去过岭南,知道了也不奇怪。

“这是从黎人那边买来的。”

苏八娘告诉王宁安,自从平定侬智高,开始经略岭南开始,双方的商贸交流越来越多。

岭南主要向北方提供原料和粮食,北方提供铁器、农具、书籍、锅碗瓢盆等等……双方贸易越发紧密。

棉纺技术本来是黎人的看家本事,只有少量的棉布外流。

随着商贸频繁,黎人也拿出更多的棉布,用来交换货物。棉布没有丝绸的奢华,又比麻布柔软舒适,很快就征服了许多人。

棉布走俏,苏八娘手里的一方手帕,加上刺绣,足足要500文钱。

黎人的产能有限,远远满足不了需求,因此许多人就想着引种棉花,纺织棉布赚钱。

“这么说,钱家是想引种棉花了?”王宁安有节奏地翘着椅子扶手,淡淡说道。

苏八娘连忙点头,“可不是,钱家他们已经掌握了丝绸生意,如果再把棉纺也掌握在手里,那可就天下无敌了……老爷,你不能不管啊!”

王宁安见妻子着急,突然伸出手,刮了一下她的鼻头。

“小妮子,我看是你想插手吧?”

苏八娘索性点头,“那又如何?难道老爷不想掌握棉纺,给咱们家多积攒家业?”

“积攒家业?说得好!”王宁安笑道:“可积累那么多钱,没有人继承,也是不行啊!所以——当务之急是赶快生孩子,不要想那么有点没的!”

说着,王宁安一伸手,揽住了苏八娘柔韧的身躯。

许久没有在一起的夫妻俩,迅速找到了新婚之夜的感觉。

杨曦已经有了两个儿子,苏八娘的肚子还没有动静,没有孩子,就整天琢磨乱七八糟的事情,棉纺那么多的产业,岂是谁想吞就吞得下去的,再说了,王宁安早就无心具体产业了,只要握着银行,占据了最高端,至于其他的,让别人争去吧!

在坐山观虎斗之前,必须给苏八娘找点事情,让这小妮子没心思折腾。所以王宁安不辞劳苦,发扬鞠躬尽瘁的精神,每天都和苏八娘腻在一起,千方百计,要让她赶快怀上小宝宝。

苏八娘也感到了丈夫浓浓的情谊,狗牙儿和小彘,多可爱的孩子,或许自己也该有一个了。

苏八娘可不想和萧观音学,满脑子都是阴谋算计,她卖力迎合着王宁安,新年假期,他们都在忘情地忙碌着。

直到正月十六正式早朝,王宁安差点迟到了。

他盯着黑眼圈,哈气连天,到了宣德门,相比起去年,由于贾昌朝等人都赶了过来,官员的数量多了许多。

不过官员再多,比起新落成的大庆殿,就显得空落落的。

虽然钢筋水泥的东西,没什么美感,当却足够雄伟壮观,置身其中,绝对让人心生敬畏。包括老贾在内,都觉得迁都或许是个不错的主意。

朝贺之后,例行公事,年年如此,没有什么新意。

赵祯勉励了所有人,让大家尽忠职守,然后就准备散朝。

这时候,钱暧突然站了出来。

“启奏陛下,臣有一提议,请陛下恩准。”

赵祯还记着年前的事情,对钱暧心中有些不满,可是新年第一天上班,也总不能让他闭嘴。

“钱爱卿,有什么就说吧!”

“遵旨。”钱暧突然挺起腰板,显得十分激动,“启奏陛下,臣久在江南,最近有人从岭南引种棉花,用棉花织成棉布,柔软舒适,十分受欢迎。臣以为,天下的好东西,首先要孝敬君父,故此采购了2000匹棉布,献给陛下,以为新年之礼。”

王宁安眉头一挑,2000匹布,少说三五十万贯,可不是一笔小钱,所谓礼下于人,必有所求,就看钱家打什么算盘了。

赵祯也想起了那些棉布,的确很不错,他还让人用棉布给太子做了几件衣服,小太子很是喜欢。

想到这里,赵祯语气柔和了一些,“钱爱卿有心了。”

“孝敬君父,乃是为臣的本分,臣以为宫中需要稳定的棉布供应,臣愿意为陛下解忧,每年提供20000匹,以供宫中之用。”

嚯!

好大的手笔!

赵祯凝重道:“钱爱卿,眼下棉布可不便宜,甚至比起最好的丝绸还贵,这么多棉布,你们家拿得出来?”

钱暧连忙说道:“陛下仁德,体恤臣下,为解君忧,敢辞臣劳,不论多么难,臣都愿意替陛下做到。臣只求陛下能准许臣在东南推行种植棉花,所有棉田,一律按照农田纳税,只要做到这一点,臣担保每年有两万匹棉布献给陛下,如果做不到,臣情愿意将人头交给陛下。”

这是个好事啊!

将农田改成棉田,税赋不减少,宫中白白多两万匹棉布,怎么想,都没有理由拒绝。

谁知道,这时候欧阳修突然站了出来。

“启奏陛下,说来说去,钱大人的意思无非是他给您送两万匹的贿赂,然后就准许他到处兼并土地,强行改种棉花!试问,一亩棉田能产多少,一亩粮田能产多少?如何能交一样的税?更何况棉花不能吃,改种之后,东南粮食不够,要怎么办?如果没有妥善的办法,臣反对钱大人的提议!”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