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大宋将门 > 第410章 皇帝的意志

大宋将门 第410章 皇帝的意志

作者:青史尽成灰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1-22 00:10:33 来源:笔趣阁

“汉儿尽作胡儿语,却向城头骂汉人!”

这是晚唐诗人司空图的一首诗,名字叫做《河湟有感》,说的是晚唐的时候,河湟之地沦陷到了吐蕃的手里。

当地的百姓经过多年之后,早就忘却了乡音,反而成为胡人的走狗,可悲又可气!

这两句诗,说的何尝不是燕云!

一百多年的分割,已经造成了不可弥补的裂痕。

当年太宗皇帝北伐,正是燕云的汉人站在了辽寇一边,才把大宋的军队打败。赵祯一直想不通,同为汉人,哪怕是两不相帮,大宋也不至于惨败。

现在他终于明白了,王祥给了他答案!

王勇侥幸逃生,流落辽国,一心念着大宋,他的儿子尚且能心怀故国,痴心不改……可是到了他的孙子,从小和契丹人一起长大,风俗习惯,生活方式,接受的教育和法则,已经彻底泯灭了汉家之心。

哪怕他们知道自己是汉人,也不会太在乎了。

距离太宗北伐又过去了一个甲子还多,已经不是三代人,而是四代,五代,六代……燕云再也没有汉人了!

赵祯很愤怒,如果他身在京城,或者放在十年前,或许就会彻底打消收复燕云的想法。

可是这一刻,站在河北的大地上,身边都是大宋的热血健儿,前锋几万人马已经进入了燕云。赵祯也变成了一个彻头彻尾的斗士,他不甘心,身为帝王,大宋最有权力,最有能力的那一个!

他决不允许悲剧继续上演,他要扭转乾坤,力挽狂澜!!

“传朕旨意,即刻命令折继闵率领人马,袭击辽国西京,迫使耶律仁先回援。记住,不要恋战,只要拖住耶律仁先就行,如何打,由折继闵说了算。”

最后这句话非常关键,赵祯早就看清楚了,不能让文官再添乱了。

“再传第二道旨意,命令杨怀玉和狄咏率领三万禁军,立刻北上大名府,随时准备抗击辽兵。”

赵祯又对着富弼说道:“传旨三司使包拯,让他即刻筹备200万石军粮,调动30万民夫,全力备战!再告诉济阴郡王赵宗景,以皇家银行名义,发3500万贯战争债券,朕作为表率,从内帑拨出180万贯,购买债券。”

其实怎么打这一场战斗,王宁安早就拟定了许多方略,比如借着保护商民,进军燕云,这是最保守的一种,还有比较激进的,就是直接和辽国全面开战。

赵祯这一次就是押上了全部的筹码,除了没有正式宣战,可以说吃奶的力气都用上了,即便打赢了,大宋也要伤筋动骨,损失不小。

富弼很犹豫,“陛下,是不是……”

“不!”

赵祯断然否定,“富相公,朕知道自己在干什么,狄爱卿和王爱卿他们是前锋,朕和王老将军就是中军,还有狄咏杨怀玉他们,朕相信自己的将士,相信我大宋亿万子民。此战必须要打,而且一定要胜!”

赵祯深深吸口气,“当年富相公和范爱卿他们一起主持庆历新政,也是曾经沧海,朕深知爱卿并非铁石心肠,更不是不懂大局……朕希望爱卿能竭尽全力,替朕,替天下人收复燕云故地,功成之日,千秋史册,也有爱卿的一笔。”

富弼浑身剧烈震动,他不是兴奋,而是恐惧。

没错,赵祯没有责备他一句,可是句句透着机锋,分明在警告他,你敢不顾大局,扯后腿,添乱子,到时候史册彪炳,你就是佞臣贼子!

真是想不到,自己在皇帝的心中,竟然已经黑到了这个地步……陛下啊,你也未免小看富彦国了,能收复燕云,我又怎么会犹豫!

富弼和韩琦比起来,显然道德感要强许多,而且置身在河北,真的很难不被民众的热情感染。

所有军械作坊,日夜赶工,各种原材料优先供应,各地的弓箭社,组织青年参军,河北的人马已经膨胀到了30万,虽然可战之兵只有10万,但是新兵运输辎重,加固城池,抢修道路,还是完全能胜任的。

最让富弼惊讶的是六艺学堂,虽然本部搬到了京城,在沧州还有数千名学生,其中武学院的成员一个不差,提前两个月,举行了结业考试,他们一股脑投身到了军中,没有丝毫的犹豫。

那些最让富弼鄙夷的商人,此刻也展现出不同寻常的一面。

当战争债券推出的一刹那,他们纷纷抢购,丝毫不客气。

如果说是贪图利润,也就罢了,有很多小商人,卖到了债券之后,干脆当街撕毁,他们是向朝廷贡献军费啊!

一切的一切,或许很卑微,或许无关轻重……可富弼看到了一个迥然不同的世界,没有人是麻木的,他们都在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一个人很卑微,但是成百上千万的人加在一起,就不在卑微,他们的力量,宛如惊涛骇浪。

而富弼就置身大浪之上,完全是身不由己。

富弼拿出了帝国宰相的超强行政能力,动员民夫,安置辽国的家眷,筹措军饷军粮,组织运输,征集牲畜……每一样工作,都安排得井井有条。

直到这一刻,大宋从上到下,所有的战争机器都高速运转起来,虽然还略显稚嫩和单薄,可是王宁安折腾了近十年,大宋又承平百年,富庶无比。

这股庞大的力量终于调动了起来,宛如一只洪荒巨兽,昂首嘶鸣,声震寰宇!

……

“陛下终于下了决心,这一战是要玩大的了!”

王宁安望着外面飞落的雪花,暗暗叹口气,他的人马进入幽州,就遇到了大雪,眼下可不比后世,雪下得猛,风刮得狂,哪怕是成千上万的人马,遇到了暴风雪,也是寸步难行。

突如其来的大雪,让战斗不得不停下来。

耶律洪基的主力已经进入檀州,正在修整当中。

而耶律仁先猛攻居庸关不克,采取绕道方式,准备袭击昌平。

昌平可是京城西北的门户,如果丢失之后,耶律洪基和耶律仁先的两支人马就能合流,20万大军,那是谁也挡不住的一股洪流!

“狄帅,看起来关键就在昌平了!”

面对着一个制作精美的沙盘,王宁安沉着脸说道,他对辽国,是真下了功夫,就拿眼前的沙盘来说,小到一个村子,一口井,一条街道,全都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当重元父子看到之后,全都疯了。

处心积虑!

王宁安,你可真是处心积虑啊!

不管这爷俩咋想,狄青沉吟道:“确乎如此,我们应该先击溃耶律仁先,安定了侧翼,才好放手和耶律洪基一搏,留给我们的时间不多了。”

狄青和王宁安商量了一番,决定派遣杨文广领兵,又安排了柳羽和慕容轻尘担任他的副手,再有章敦出任参军。

“那个……爹!”

王宁安满脸的迟疑,杨文广在岭南的时候,受了伤,这几年才刚刚养好,让他顶风冒雪出战,实在是心里过意不去。岳父毕竟不是亲爹,要是王良璟,什么话没有,万一杨文广有了闪失,他怎么向媳妇交代?

可是不派杨文广,还有谁能去?

大宋的将领断代太严重了,他把柳羽和慕容轻尘派过去,就是希望他们能保护岳父,又能跟着岳父学点本事,快速成长,赶快填补空缺。

“小子,你让我领兵,就是心疼我了!”杨文广叹口气,“身为杨家子孙,为了燕云而战,是祖宗天命!要是落在别人的后面,真该抹脖子了!”

杨文广说着,飞身上了白马,潇洒笑道:“放心吧,不胜不归!”

杨文广举起手中的枪,随即大军北上,直奔昌平而去。

这次出动的步兵有一万五千人,另外重元也派了一万人,还有5000静塞铁骑,由狄青亲自率领,从另一路迂回到居庸关,去截杀耶律仁先的退路。

等到真正出战的时候,重元父子更吃惊的。

看看。

快看看!

宋军玩出了什么花样!

两根竹板绑在脚下,双手握着手杖,用力向前,轻轻松松就滑出去了。面对两尺厚的积雪,竟然和平地差不多。

他们骑着马,居然没有宋军的速度快。

不光有滑雪板,还有雪橇,难怪他们进幽州的时候,带了上万条狗,重元还以为宋军喜欢吃狗肉呢!

哪里知道,他们居然用狗运输辎重。

还真别说,在雪地上,如同离弦之箭,重元父子看在眼里,下巴都掉下来了。

没有准备,能弄出这些装备吗?

王宁安啊,你打燕云的主意,只怕不是一天两天,甚至不是一年两年!

真是难为你了,还跑过来说什么和平,你个不要脸的!

重元咬牙切齿,突然他又笑了起来,“也好,反正就让他和耶律洪基小儿去咬吧,最好都死了才好!”

……

大军前行,距离昌平越来越近,柳羽率领着100骑兵,在前面探路。他突然发现远处有几个小黑点,停在了山岗上,随后向着他们冲杀了过来。

“是辽寇!”

柳羽咬了咬牙,他没有说话,而是举起了手里的马刀,部下迅速分成两队,呈现一个扇子面的形状,向辽兵义无反顾杀了上去。

宋辽大战,就此展开!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