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大宋将门 > 第403章 大宋的力量

大宋将门 第403章 大宋的力量

作者:青史尽成灰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1-22 00:10:33 来源:笔趣阁

看到了马瓦里马,大宋的君臣仿佛都挺直了胸膛,趾高气扬起来。

对于中原王朝来说,只要解决了战马的难题,就代表着一场文明的爆发,汉代如此,唐代如此,终于轮到了大宋!

想想吧,几十万铁骑挥军北上,所向睥睨,把一切都砸碎,踏平!

那该是何等威风!

有了胆气,精神状态就大不一样,至少赵祯就老夫聊发少年狂,他挑选了一匹黄色的马瓦里马,这是一匹性情温顺的小卷毛。赵祯骑着骏马,迎风驰骋,那感觉美极了。只是他轻松了,别人都遭罪了。

狄青不得不寸步不离,保护着皇帝陛下。

人马从大名府北上,继续前往沧州,这是赵祯指名要去的地方,早就听说沧州和平县的繁华不下于京城,但是赵祯,还有朝廷的一些重臣都不敢相信,一个才建立没十年的城市,如何能和京城相提并论?

他们怀着好奇的心情,想要去见证奇迹。

王宁安坦坦然然,没有什么好怕的。

他没有骑马,而是和苏八娘坐在了一起,燕尔新婚,总是愿意腻乎在一起。

“你说那个萧观音,真的那么恨耶律洪基?”王宁安随口道。

苏八娘轻笑了一声,“莫非老爷以为她在演戏?”

“那倒是没有。”王宁安道:“我就是觉得,好歹她也是契丹后族,总不会看着辽国完蛋吧?”

苏八娘呵呵一笑,挽着王宁安的手笔,痴痴笑道:“爷,那是你们男人的想法。”

“有什么不同吗?”

“当然不同了。”苏八娘道:“男人不管什么时候,都惦记着家国天下,都想着建功立业,流芳万古……哪怕心里头有情,那不过是一小块而已。可是女人不一样,天字出头是夫,也就是说,这丈夫啊,比天还大!”

苏八娘十分感叹道:“萧观音也是个可怜人,一颗心都系在耶律洪基身上,海誓山盟,天长地久。哪知道一切都是骗局,当他需要的时候,会毫不犹豫杀掉萧惠,灭了萧家,她也从天上的凤凰变成了地下的野鸭……天都塌了,梦也碎了,她能撑下来,没有寻死,反而刻苦努力,足见心志坚定……妾,妾身比不上她。”

苏八娘说着,楚楚可怜地垂下了头,仿佛受到了多大的委屈和压力。

迎接她的是王宁安的巴掌。

“你啊,就是心思太重!”

王宁安不客气教训道:“那么心机深沉的女人,谁敢弄到家里?不怕打翻天啊?你要是还没事吃飞醋,就给娘写封信,把她送回去,反正我是不在乎。”

“别!”

苏八娘连忙摆手,吓得吐了吐小舌头,“老爷,你可别告诉娘,人家怕。”

“你也有怕的人了?”王宁安笑着点了下她的额头,“以后少跟我玩心计,装可怜,这招不管用。”

苏八娘乖巧地点头,王宁安顺势抱住了她,靠在丈夫温暖的怀抱里,苏八娘露出了浅浅的酒窝——不耍心机,哪来的怀抱!

……

北巡的人马终于进入了沧州境内,没什么太多异样的感觉,只是道路两旁的田地齐整一些,灌溉水渠多了一些。

可是深入沧州,渐渐的不一样就出现了。

比如在高高的山岗上,总能看到一座座矗立的风车,在河流边上,会有连片的水车。别的地方虽然也有,可绝没有如沧州这样密集的。

“富爱卿,你可知道这些风车之用?”

富弼道:“想来是磨面的吧!”

赵祯笑道:“正好朕还没看过,叫着王卿,一起陪朕看看。”

他们下了马,信步走来,到了一座转动的风车前面。

这是一处磨面粉的风车,靠着风力带动,齿轮跟着转动,下面一座石磨不停转动,把小麦放进石磨的孔里,没有多大一会儿,洁白细腻的面粉就从石磨流了出来。下面的人只管用扫帚收集面粉,装到袋子里就行了。

不用费力气推磨,磨出来的面粉又细又白,赵祯看得眼前一亮。

“这可是好东西啊!”

“圣人说的是,一个风车石磨,足够几个村子磨面粉之用了。”王宁安告诉赵祯。

“既然够几个村子,那这里怎么有这么多风车?”

王宁安笑着伸手,“这边请吧。”

赵祯带着众人,赶到了下一处风车,原来这是一座取水的风车,在风车下面,有一眼井,靠着风车的转动,把井水提上来,用来灌溉高处的田地。

再往前,连着两座风车,都是用来榨油的,还有用风车带动锯,用来切割木头的……一路上,赵祯见到了各种各样的风车,总而言之,沧州的百姓是把风力用到了极致,让人叹为观止。

“这么多风车,怕是要不少钱吧?”赵祯好奇道:“一般地方可用不起。”

王宁安解释道:“没有办法,沧州工场众多,青壮都跑到城里做工了,劳力不足,要是再不用风车,很多重体力活,老人和妇人干不动的。”

听到了他的说法,富弼都要吐血了。

什么时候大宋的人手不够用了?

几乎每一个地方官吏,最怕的就是游手好闲的青年太多,会寻衅滋事,打架斗殴,可偏偏又没有办法,只能尽量劝大家好好务农,多种桑树……可是那点田地,根本吸收不了所有的青年,为了讨口饭吃,他们只能沦为富裕人家的帮闲。

可是沧州不一样,这里工作机会太多了,居然把农村的劳动力都给抽光了。

王宁安啊,王宁安,你发愁的事情,是多少大宋地方官梦寐以求的,你知道不?同样是做官,这差距也太大了!

就连富弼也不得不承认,沧州的治理,绝对是独树一帜,与众不同。

看过了风车,接下来就是水车,这是沧州更常见的一种东西,至于水流平稳的河流旁边,就会出现许多水车。

功能更加繁多,比如有一种用水力推动的纺车,能够同时织出32根毛线。

要知道,直到珍妮机发明之前,西方的纺车一次只能织出一根线。这种水力纺车是从南方引进的,经过改造,变得适合纺织羊毛。

王宁安还没有弄出呢绒,但是却弄出了相对容易的毛线。

就在三年之前,平县出现了第一家毛衣场,足有上百个女工,她们用灵巧的手,织出花纹繁多的毛衣,深受辽国贵人们的欢迎,如今人员不断扩大,每年出口的毛衣就有10万件之多。

几乎一到冬天,平县的女人们就在家中织毛衣,最快7天就能赶出一件,她们舍不得给自己的孩子穿,几乎都拿去出售,一件毛衣能赚差不多一贯钱,忙一个冬天,就能挣到一个孩子的学费……

辽国也试图学习大宋的技术,无奈他们纺不出合格的羊毛线,也不懂染色,弄出来的毛衣穿身上一天,身体就和毛衣一个颜色了。

辽国的贵胄只能认输,乖乖把钱送到大宋的口袋里,换取他们喜爱的毛衣。

只是很小的一件东西,每年交易的金额也不多,可是大宋会,辽国不会,大宋的母亲能挣钱送孩子上学堂,有了读书学习,改变命运的机会,至于辽国,贵胄们只会去压榨可怜的牧民,从他们手里拿走最后一个铜板,送给大宋,结果就是辽国的孩子永远只能放羊,一辈子挣扎着温饱线。

赵祯一边走着,一边看着,他的感悟真的不少。

这世上本来就没有那么多复杂的东西,治理百姓,无非就是给他们找到合适的工作,充分发挥他们的聪明和勤劳,换取足够一家人生存发展的回报……赵祯终于来到了平县,传说中的城市!

刚到平县,就有一件热闹找到了赵祯。

原来从去年年初开始,平县造船厂就动工制造了一艘巨大的商船,被命名为“神舟”,近日终于完工,要正式下水。

陛下驾临,曾巩代表平县百姓,邀请赵祯去参观下水仪式。

皇帝的兴致很高,“神舟,名字很大气,不要让朕失望啊!”

等来到了码头,踏上了神舟,赵祯不但没有失望,反而满心都是震撼,他简直无法想象,这样一艘庞然大物是怎么造出来的。

神舟长度有40丈,宽接近10丈,高3丈,几乎和三层楼一样高。

神舟不但大得惊人,而且装载能力更加可怕,一次能装得下18000石粮食,而神舟的排水量,换算成后世的标准,差不多是3000吨,几乎顶得上一艘驱逐舰,在这个时代,那是不折不扣的海上怪物。

为了造这艘巨舰,从三年前,就囤积木料,从交趾运来巨大的楠木,从大宋各地集中最好的造船工匠,耗时一年半,才打造出一艘当世绝无仅有的神舟巨舰。

站在上面,赵祯只觉得自己无比渺小,他就像是立在一座城市之上一样。

这就是大宋的力量!

赵祯俯视着周围,突然有种流泪的冲动,他的子民太让人惊叹,太让人自豪了!

真应该早点离开京城,多到外面看看。在京城只有那些没完没了的蝇营狗苟,只有走出来,才能看见大宋百姓的伟力!

赵祯骄傲了,傲娇了!

有如此百姓,他还有什么可惧怕的。

“王卿,朕真想立刻下令,马上出兵,收复燕云啊!”赵祯眺望着北方,眯缝着眼睛说道。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