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大宋将门 > 第265章 醉翁之意

大宋将门 第265章 醉翁之意

作者:青史尽成灰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1-22 00:10:33 来源:笔趣阁

“天下人都有钱,唯独朕这个皇帝没钱,都说天子富有四海,可除了这个皇宫,朕真不知道自己还有什么!”

赵祯哀叹连连,满腹的牢骚,情不自禁之际,竟然顺着嘴跑了出来。

说完,他自知失言,摇头道:“朕上乘天命,祖宗基业,九州万方,亿兆黎民,当何等临渊履薄,本就该恭谨自持,不然上有所好,下必甚焉,朕不能愧对天下苍生。”

一个人,尤其是一个皇帝,撒谎就像是吃饭睡觉一样简单。

可问题是当一个人撒了几十年的谎,其实这个谎言和真实就没有区别了,不得不说,赵祯这个皇帝,算是千古少有了。

“启奏陛下,微臣却有不同看法。”

“王卿往往是语出惊人,你说吧,朕不会怪罪你的。”

“是。”王宁安仰起头,面对着赵祯,朗声道:“陛下,既然圣人知道自己肩上的使命沉重,手上就该有相应的权力!这个权力不只是赏罚升迁那么简单,还要能动员社会的财富,支配利益走向,真正能施行有利于百姓的政策。”

赵祯沉着脸,露出思索的神色,“王卿,你说的具体点。”

“陛下,譬如之前的河北水灾,假如陛下能调动几百万贯的财富,能得到百万石粮食,河北的百姓立刻就能得救,不至于出现后续的连番乱局,险些被辽国所趁。”

赵祯点头,“王卿所言甚是,朕这几十年,各地常平仓囤积粮食不少,奈何国势艰难,朝廷一时也拿不出多少钱。”

“陛下,问题就出在这里,光靠着正常的税收体系,虽然我朝比起之前历代都有非常大进步,奈何家大业大,花销太多,遇到了几重困难叠加,就没法应付。因此,微臣的意思是在朝廷的系统之外,再建立一套体系。”

赵祯蹙着眉,示意王宁安继续说下去。

“臣以为这套系统就是金融,就是钱庄。”王宁安道:“臣在平县的所有作为,多一半都是靠着向钱庄借款,才实现的。而拿这次开发岭南来说,朝廷没有钱,可事情不能不做,臣就向各个大家征收保证金,轻松拿到了700万贯。当然,以后的开发项目不会有岭南这么大,收益也不会这么高,想要劝说各方投资,难度非常大。可假如能建立起钱庄,靠着存款有息的吸引,钱庄能吸收大量的社会财富,这时候只要和钱庄谈妥,就能借到大笔的资金,用来解决燃眉之急。聚集万方之财,纾解一方之困,正是钱庄的妙用。”

赵祯用心听着,脸上终于露出了笑容,钱庄和朝廷征税最大的不同,就是钱庄讲究风险,将本求利,百姓是因为利息而来,钱庄是因为有利可图而借钱。中间没有任何盘剥,也不会激起民变,你情我愿,天经地义。

“王卿,你果然见解不凡,让朕欣慰啊!”

“承蒙陛下夸奖,臣以为钱庄还有一个好处,那就是以后大额交易,都在钱庄进行,只是在账目上加加减减,不用动实际的货币,这样就节约了许许多多的铜钱,我朝的钱荒解决有望!”

“当真?”

赵祯惊讶地站起来,激动道:“王卿,既然钱庄这么好,你为何不早早向朕建议?”

王宁安苦笑道:“陛下,要建立钱庄,建立起货币信用,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至少钱庄要有足够本钱,要有充足的货币供应,要在国内各地布局,建立网点金库……凡此种种,都不是一天两天能完成的。臣以为此次开发岭南,把交趾和大理的铜拿到手,建立起稳定的铜矿供应,这时候百姓才能相信钱庄的信用,放心大胆把钱存进来。”

赵祯满意笑道:“王卿深谋远虑,果然思虑周全,如此看来,经略岭南,关乎大宋的生死存亡啊!”

“陛下圣明,故此微臣斗胆建议,陛下应该着手把钱监剥离出来,然后筹备建立皇家钱庄,规定各级衙门,所有的大额账目开支,必须通过钱庄进行,不然就可以视作贪墨违规。”

王宁安越说,赵祯想得越多,他这时候才恍然大悟,建立起一套金融体系,可不只是解决钱荒这么简单。

金融系统和朝廷的官僚系统,二者之间还能互相监督制约,防止贪腐的发生。

妙,果然是妙!

“王卿,你这个主意实在是太好了,朕应该什么时候开始设立皇家钱庄?”不知不觉间,赵祯竟然用请教的口气询问,显然,他已经彻底接受了建议。

“陛下,此事急不得,微臣立刻南下之后,争取快速把三国摆平,等到能供应三千万斤铜锭的时候,差不多就可以了。另外钱监这边也要注意储备匠师,每年至少能制造800万贯铜钱,有了这个实力,才能玩得起钱庄!”

王宁安不是在这里随便吹牛,拗相公王安石变法,虽然有诸多的问题,不过有一点,他老人家的确解决了钱荒,靠着各种努力,王安石让北宋每年铸币500万贯,这是什么概念呢,大唐在鼎盛的时候,每年铸币也不过区区30万贯,双方根本不是一个数量级。

王宁安预估了一下,以他的折腾能力,把岭南开发了,扩展了辽国市场,还有交趾三国,比起拗相公,每年多300万贯,应该就能应付了。

……

他临行的时候,把这个全盘谋划告诉赵祯,无疑是深思熟虑的。

上次他出兵交趾,把升龙府给烧了,弄得满朝沸腾,幸好出了个李日尊,才能反手扇了文官几个嘴巴子。

人不能靠着运气活着,他南下之后,折腾出来的动静不会小,要想能安安稳稳,八风不动,就要皇帝坚定支持。

看皇帝凭什么支持你?甚至不惜为了你得罪所有文官?

皇家钱庄!

这就是王宁安给赵祯的承诺,也是给赵祯保护自己的理由。

不过王宁安显然低估了他这番建议的价值,赵祯仔细盘问了有关钱庄的问题,一共谈了两个多时辰。

王宁安也不隐晦,把利弊都告诉了皇帝,赵祯做到心里有数,他十分满意,竟然下令赐王宁安紫金鱼袋!

又给他圣旨一道,他护送李日尊南下交趾,作为钦差大臣,代表皇帝,必要时候,可以调动岭南的文武,协助他处理各种事务。另外赵祯又给王宁安加了一个定远使的官职。

这一番举动,顿时让很多人五味杂陈,首先就是咱们的文坛盟主欧阳修,老先生混了这么多年,才穿着红袍,配银鱼袋,比起王宁安的紫袍金鱼袋,足足差了一级。

老先生顿时生出了这辈子活到狗身上的感慨!

赵祯啊赵祯,你到底是多喜欢王宁安啊!

刚一入仕,就给了知县,为了他不惜破坏官场规矩,把他捧成了一方安抚使,现在更是授予紫金鱼袋这一殊荣,多少人为官一辈子,把头发都熬白了,也混不来。

……

欧阳修是个豁达的人,他很快就想通了,王宁安官虽然大,可是这官不好当啊!

什么定远使?

朝廷之前可没有这个职位,欧阳修不由得想到了定远侯班超!

陛下这是让王宁安效仿班超通西域,把交趾诸国摆平,给大宋打开一片天地啊!假如真的让王宁安办成了,就像当年班超出使西域一样,大宋就能拥有一个稳固的后方,粮食、铜矿、木材、人力、土地……有了这些东西,源源不断供应,大宋就等于多了一个超级血包,再去和辽国拼,光复燕云,灭了西夏,就有希望了!

欧阳修越想越觉得这是一盘大棋。

想想几年之前,听到王家军口口声声,不忘北伐之耻,要收回燕云。就连欧阳修都觉得是个笑话,简直比登天还难。

可是老先生猛然发现,原来王宁安一刻都没有忘记自己的誓言。

他的每一步行动,都是在积累实力,壮大自身力量。

等到准备充分了,实力足够了,终有一天,要灭了辽国,洗雪澶渊之耻!

好小子!

这才是真正的男子汉大丈夫!

老夫或许不能征战沙场,不能为了大业出力,至少老夫在朝一天,就没人能难为你。

欧阳修思虑许久,他本就不擅长地方政务,治理开封府,更是左支右绌,难以有什么大作为。

既然如此,就不如把开封府让出来,欧阳修一番盘算,又和贾昌朝通了气。

贾相公立刻展开运作,宋庠之前包庇孙沔,在言官弹劾王宁安的时候,碌碌无为,进退失据,已经没有资格坐在首相的位置上。

终于,各方明示暗示,宋庠不堪其辱,自请去职,赵祯也没有过多挽留,就这样,宋庠离开了朝堂。

枢密使贾昌朝升任昭文馆大学士,监修国史,正式成为首相。

贾相公谱写了一曲逆袭的赞歌,经过坚持不懈的努力,终于来到了权力的巅峰,志得意满。

他留下的枢密使一职,交给了梁适,另外又增加了一个枢密副使王尧臣,至于东府这边,富弼依旧是万年老二,继续当集贤殿大学士,同时有个出乎预料的安排,御史中丞唐介出任参知政事。

至于他空下来的御史中丞,则是由翰林学士欧阳修接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