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大宋将门 > 第231章 神通不敌佛法

大宋将门 第231章 神通不敌佛法

作者:青史尽成灰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1-22 00:10:33 来源:笔趣阁

耶律仁先找到了王宁安,此时宋使营地到处都是太子的人,必须长话短说,耶律仁先告诉王宁安,那个穆萨维是从波斯那边来的,顶着学者的名头,其实是个传教的。他大约在十年前,到了西域,在那里居住很长时间,学习各种语言,包括汉语和契丹语在内,他还通读诸子百家经典,博学多才。

大约在半年前,来到了辽国,他的博学赢得了辽国贵胄的青睐,更是混到了太子耶律洪基的身边,深得信任。

“这个穆萨维为什么要阻止宋辽贸易,他想干什么,是真心辅佐辽国吗?”

“呸!”

耶律仁先用力啐了一口,“这家伙居心叵测,他想在大辽传教,让什么神的光荣,笼罩大辽……他也配!”

王宁安倒吸口气,来自波斯的宗教学者,想说服辽国皈依……原来如此,难怪他要阻止宋辽的贸易呢!一旦辽国和大宋贸易频繁,互相交流,深受宋人影响的契丹人岂会皈依他的神明!

没准穆萨维还想利用契丹作为跳板,去征服大宋,把神明的荣光,散布到全天下,尤其是最富庶的大宋。

别怪王宁安想得多,毕竟这些神棍什么德行,他知道的太多了。

反过来,辽国又不是傻瓜,为什么要重用穆萨维呢?

王宁安犹豫了一下,也想清楚了,耶律洪基未必不知道穆萨维的野心,只是他想利用穆萨维,利用他的神明,增加自己的权威,去影响更多的辽国贵胄,好在夺嫡之争当中,赢得更多的筹码。

虽然王宁安不清楚辽代的历史是否出现这种事情,但是他知道,明朝时候,俺答汗就搞过这么一手,迎请了一堆僧人,改变了草原的宗教习俗……

神权和皇权,从来都是相辅相成的,哪怕远离怪力乱神的大宋,皇帝一样要自称天子,有了什么天变,皇帝还要下诏罪己,更加蒙昧的大辽,搞这一手,肯定更有市场。

耶律仁先很着急,“王大人,太子听信妖人谗言,陛下又只相信太子,我们王爷费了很大功夫,就是说服不了他们,辽宋和谈,就差这最后一步,如果失败了,实在是可惜!”

你才不是为了和谈呢,是为了赚钱吧!

王宁安沉吟半晌道:“耶律大人,既然太子和你们较劲了,越是劝说,就越没有用处。当下应该找个合适的人,去打动太子才行。

“谁说不是啊,可一时间,我们也想不到啊!”

王宁安更是满脸苦笑,你们是地头蛇都想不到,我一个外人,上哪去找合适的人选?

“对了……耶律大人,既然穆萨维想在贵国传教,他会触犯到谁的利益?”

此话一出,耶律仁先恍然大悟,“是那些佛寺!”

“没错!”王宁安笑道:“请高僧降服神棍,这叫卤水点豆腐,一物降一物啊!”

“妙哉!”

耶律仁先抚掌大笑,赶快离开了营地。

要说辽国的寺庙众多,高僧云集,最出名的要数宝积寺的主持僧,大和尚法源,老僧年高有德,佛法精深,经常前往捺钵,替皇帝讲经说法,辽国的贵胄都喜欢拜在老僧门下,成为记名弟子。

法源超然物外,从不介入凡尘俗事,想让他出来帮忙,难度还不小。

耶律仁先来谈了两次,全都没用,最后耶律重元甚至跑来了,结果大和尚竟然给他来了一个闭门羹,气得耶律重元差点发兵,把宝积寺给烧了。

就没见过这么倔的秃驴!

耶律仁先没有办法,只得又找到了王宁安。

“唉,法源大师不愿意出面,其他的僧人都不够分量,只怕要另想主意了。”

“哈哈哈,耶律大人不用着急,大师智慧渊深,你们靠着寻常的方法肯定不管用。”

耶律仁先一阵惊讶,“王大人有主意?”

“我早些时候,也学过一些佛法,正好,我这里有一本华严经,是我手抄,你送给大师,他自然就会答应了。”

说着,王宁安拿出了一个小木盒子,塞到了耶律仁先的手里。

耶律仁先接过来,将信将疑,“王大人,你不会骗我吧?”

“咱们是一条绳上的蚂蚱,我会欺骗自己吗?”

耶律仁先点头,他又离开了营地。

把盒子拿在手里,没有锁,他掀开之后,里面有一本手抄的华严经,他翻开之后,每页都检查,看了许久,也没发现问题,就是一本寻常的经书,又送给了耶律重元,这位看了半天,也是毫无头绪。

“这个王宁安到底是玩得什么把戏?”

耶律仁先思量一会儿道:“王爷,死马当活马医,不如就给宝积寺送去,看看法源愿不愿意出面。”

“也只有如此了。”

耶律重元点头,就让人把木盒子送去了宝积寺。

木盒刚刚送到,第二天法源大师就离开了宝积寺,赶到了辽主的捺钵,亲自拜见辽国皇帝,又去看了太子耶律洪基。

“大师亲自驾临,真是让孤意外啊!”

耶律洪基对法源十分客气,老僧含笑施礼。

“太子殿下为国事烦忧,为苍生辛劳,那是福泽天下的大功德,老僧冒昧打扰,十分唐突,还请殿下赎罪。”

“哪里哪里,孤正有一些烦心事,想要请大师指点。”

法源微微一笑,轻轻摇头,“殿下,老僧是方外之人,哪里懂什么国事,更不敢轻易胡言乱语,干扰国政。其实殿下心中早有定见,只是一时难以取舍,故此心中犹疑不定。如果殿下愿意,老僧愿意为殿下诵经,宁心静气,自然智慧涌动,再无挂碍。”

耶律洪基眼前一亮,忙说道:“既然如此,就劳烦大师了。”

说话之间,法源坐在了蒲团之上,面前放着木鱼,檀香缭绕,寂静无声。

噹!

木鱼敲了一声,法源随机开始念诵,声音和缓,宛如清流,渐渐耶律洪基也闭上了眼睛,沉心静气,听着法源的念诵。

梵音清唱,宛如泉水,洗净铅华,让人心中宁静,烦扰尽去。耶律洪基果然觉得如沐春风,通体舒爽,很多事情,也就一清二楚了。

和大宋贸易,商贾往来,富贵繁华,从来都是磨去心志的最好手段,自古以来,凡是游牧民族,习惯了繁荣之后,也就变得软弱无能,再也提不起弯刀,骑不动战马,最终被彻底湮灭。

这个道理从立国之初,就一清二楚,不然也不会搞什么四时捺钵。

要是连这点事情都想不明白,辽国早就亡国了。可是为何还要听信穆萨维的话,极力阻止宋辽贸易呢?

道理很简单,因为耶律洪基,还有他爹耶律宗真看得明白,宋辽贸易得利最多的是身在燕云的耶律重元父子。

贸易的利益七八成落到燕云,他们父子能拿到的十分可怜,与其让对手得分更多,不如就搅黄了此事,谁也别想得到。

说穿了,耶律洪基就是个搅局天王,别人不胡,就算他赢了。

只是这些算计他没法拿到台面上,故此就用什么穆萨维做借口,嚷嚷着保持契丹人的血性,拒绝和大宋贸易。

其实扪心自问,假如他的地盘在燕云十六州,耶律洪基早就同意了,当然了,那时候没准耶律重元就跳出来了反对了。

政治这个玩意,就是这么操蛋!

法源把一段经文念完,见耶律洪基脸上恢复了平静,他微微含笑,“太子殿下,老僧也该回去了。”

“别!”

耶律洪基连忙拦住了法源,“大师,孤心中还有一些犹豫,大师千万别走。”

重新拉着法源回到座位,耶律洪基十分感叹,“孤的确是为了皇叔的事情,断然不能让他占了便宜。只是孤担心就算阻止了这一次,皇叔他们也会和宋国暗通款曲,私下走私,孤真是没有办法阻止。”

“太子殿下,百姓常说堵不如疏,又说解铃还须系铃人,殿下问老衲,那是问道于盲。”

“大师的意思是?”

“殿下心中已然明了,何必再问老衲!”

耶律洪基迟疑半晌,然后吩咐道:“快去派人,把宋使请过来。”

……

“太子殿下请宋使前去赴宴!”

赴宴?

赵宗景吓了一跳,这个法源还真是厉害,他一出面,就摆平了耶律洪基,真是不简单啊!

“那还用说!”

王宁安笑道:“法源大师,功力非凡,智慧绝伦,有他出面,区区妖人,哪里是大师的对手!这就叫神通不敌佛法,小王爷,长见识吧?”

“呸!”

赵宗景真想啐王宁安一脸,相处这么长时间,他算是看透了王宁安,这小子从里到外,都透着坏,还是坏得淌水那种。

“你跟我说,是不是那本华严经里面,藏了什么?才把老和尚买通了?”

王宁安气得那手指头点着赵宗景,一本正经训斥道:“你就不能聪明点,还经书里面有什么?那个木盒子就不能藏点什么?”

这也行啊!

一瞬间,赵宗景的脸就垮了。

“自从认识你,我做人的道德都下降了!”赵宗景怒气冲冲道:“不行,你必须告诉我,是怎么让一个无欲无求的老和尚帮你忙的,你不说我可不答应啊!”

王宁安拿他也没办法,“快换身新衣服,跟着我去,让你开开眼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