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大宋将门 > 第1137章 太子的志向

大宋将门 第1137章 太子的志向

作者:青史尽成灰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04:28:02 来源:笔趣阁

重建之后的金融系统,继续留在洛阳,难免会受到传统势力的影响,毕竟金融集团盘根错节,深不可测,谁也不知道他们藏了多少暗子。

经过权衡,王宁安决定,将几个主要银行的总部全部牵往幽州。

这个决定依旧惹来了很大的争议。

毕竟银行业务繁多,总部设在哪里,金流就在哪里,带来的好处难以估量,可以说只要银行总部还在,洛阳就是大宋的经济中心,哪怕其他城市的人口、经济、科技都超过洛阳,光是金融一项,就足够洛阳钵满盆满了。

可王宁安依旧坚持迁走,倒不是因为幽州是他的大本营,肥水不流外人田。而是幽州有最强大的工业实力,又是物流中心。

要扶持实业发展,把银行就近设在幽州,方便快捷,好处巨大。

另外洛阳也的确遇到了瓶颈,西北的环境破坏太大,土地贫瘠,灾害不断,每年为了维持京城庞大的消耗,就要耗费巨额的资金。

当年就有过迁都幽州的设想,如今赵曙更是在幽州养病,事实上很多前期工作,已经开展了,迁银行过去,也只是顺水推舟,时机刚好!

不过就在决议通过的前一天,吕惠卿前来求见。

“师父,弟子以为迁银行当然是一步好棋,不过能否缓一缓,徐徐图之……”吕惠卿试探着问道。

“吉甫,你不用吞吞吐吐,有什么顾忌,直接说。”

“是!”吕惠卿张了张嘴,显然有点为难,王宁安的眉头渐渐紧皱,吕惠卿不敢怠慢,“是这样的,如果把银行迁过去,对陛下可是大大有利啊!”

王宁安脸色瞬间沉下来,“吉甫,你知道我最不喜欢看到的是什么吗?”

简单的一句话,吕惠卿额头就冒汗了。

“师父当然不喜欢我们同门相残,更不喜欢内斗不休……论门户之谊,圣人是我们的师弟,论起君臣之别,他是天子,我们是百官,理当忠心耿耿,不敢有半句怨言……可有一言弟子不能瞒着师父,最近有太多的人,不断去联络陛下,比如张方平就曾进言,陈说海外殖民地的情况,他对师父也是多有诋毁之词,现在这份札子就在陛下案头放着……”

吕惠卿一边说着,一边察言观色,发现师父露出沉思之色,火气似乎小了一些,他胆子更大了。

“张方平还只是明面上,暗中的人就更不知凡几。光是弟子知道的,包括王相公的府邸,开封的司马光,文彦博,还有几个禁军将领的家中,都有人在奔走联络。弟子当然相信陛下的睿智,也知道师父和陛下情深义重,改革变法的措施也是陛下认可的,断然不会有差错……可,可不怕没好事,就怕没好人,这些人夜以继日,不停说坏话……而且他们之前也暗算过陛下,这次难免故技重施——不可不防啊!”

吕惠卿说完之后,就低下了头。

他也很担心师父会责怪,但是这个话他不能不说。因为吕惠卿已经发现,过去因为变法受损的势力,全都集结起来。

残存的老家伙们也把这一次当成了最后的机会,他甚至得到了密报,海外的二程都在积极联络门人,希望有机会重返大宋。

虽然他们现在很强大,根本不用在乎这些人,可一旦皇帝站在他们一边,情况就大为不同。

自古以来,君权和相权就是一对老冤家,彼此此消彼长,但总体而言,是平分秋色的,多数时候皇权还占优势。

假如几个老家伙,还有理学的门下,得到皇帝的无条件支持和庇护,胜负就不好说了。

吕惠卿的提醒还真是出于公心,王宁安微微颔首。

“吉甫,王皇后病了。”

吕惠卿一愣,师父怎么突然说起这个,他脑子多快,立刻道:“师父,此时不应该打扰陛下?”

王宁安沉吟了一下,才缓缓道:“他也是你的师弟啊!”

说完之后,王宁安转身离去,留下发傻的吕惠卿。

哎呦!

吕惠卿老脸通红,很是尴尬,师父这是在责备自己啊!

可那是皇帝,谁能真正把他当成师弟呵护,这个要求太难达到了……吕惠卿很尴尬,很惭愧,从秦王府回来,他一直在思索着师父的话。

看起来师父是不想我们卷入其中,弄成了同门相残,就让师父难做了!

罢了!

就交给师父处理吧!

陛下啊,你也不要让师父失望啊,毕竟君臣做到你们这份上,也是没谁了!

吕惠卿满心感慨,同样的,赵曙也是如此,他在月光下缓缓踱步,妻子的话不断在耳边回荡,的确龙椅不好坐,自己那么努力,结果还是被算计了,不得不迁居幽州养病,皇儿能不能成啊?

就在担忧之中,赵顼来到了幽州,小家伙怯生生的,陌生的环境让他很不安心,但是随着见到父皇,他终于有了笑容。

儿子高了,也瘦了,小脸蛋还有些旅途的疲惫,带着一丝苍白。

赵曙情不自禁,把儿子抱在了怀里,他很想说些什么,想问问这段时间过得如何,当监国难不难……但是到了舌尖儿,赵曙又都忍住了。

“皇儿,你先休息一下,等洗漱好了,父皇带你去见母后……她身体不好,你要讨母后的欢心。”

赵顼点头,他的确想母后了,小家伙撒腿就跑,可跑出去几步,又转了回来,他到了赵曙面前,犹豫了一会儿,从怀里掏出一个信封。

“父,父皇,给,给你。”

赵曙就是一愣,是谁来信,还要皇儿转送?

他看了下信封,没有半个字,撒开之后,他顿时脸色一变,上面的字迹太熟悉了,正是大舅哥王雱的!

曾经王雱当过翰林学士,赵曙还跟他学过书法,怎能不认识?

可问题是王雱不是疯了,连吃饭都要人照顾,怎么还能写信?莫非是岳父一家出了事情?

赵曙带着满腹的怀疑,开始浏览上面的内容。

越看他的脸色就越是阴沉,越看就越是惊讶,最后竟然咬牙切齿,握紧了拳头!

“好你个王元泽,你欺天了!”

赵曙努力控制自己的怒火,可是他的样子依旧骇人,吓得赵顼瑟瑟发抖,眼泪几乎要流下来。

注意到了儿子的情况,赵曙终于恢复了平静,他伸手把赵顼抱在怀里。

“皇儿,你告诉父皇,这封信是怎么回事?是谁给你的?”

“是……是汤师傅。”

“汤师傅?”

“嗯,教孩儿骑马的汤师傅。”

赵曙点了点头,“他怎么说的?”

“他说这是母后家里的一封平安家书,外祖父担心母后的身体,又不想惊动别人,才让我悄悄送给母后。”

赵曙更好奇了,“皇儿,既然让你送给母后,那你为什么给父皇看?”

“我,我怕父皇不高兴……师父说了,无论什么事情,都不能瞒着父皇,父皇,我做错了吗?”

“没错,一点都没错!”

赵曙揽着儿子的头,半晌拍拍他的后背。

“快去吧,记得,这事不要告诉你母后。”

“嗯!”

赵顼乖乖答应,撒腿跑去洗漱了。

望着儿子的背影,赵曙出神了一阵子,又把目光落在了那封信上,五官一下子狰狞起来,越看越生气。

其实王雱把信交给赵顼,带个王青,这个办法不错,毕竟没人敢搜监国太子的身,最危险的地方,也是最安全的。

他万万没有料到,赵顼看起来很笨,但他很听王宁安的话。说来讽刺,王雱给赵曙讲课,他很了解皇家子弟和师父的关系,哪个孩子没有点逆反心理,据说每个进宫讲课的师傅私下里都会被做成草人,用针天天扎,就是这么招人恨!

再有,一般的小孩子都害怕父亲,没事连话都不敢说,赵顼肯定要把书信先给母后。

只是王雱毕竟疯了一段时间,信息落伍了。王宁安这个师父和别的师父不一样,他平易近人,教学手段灵活,很受赵顼尊敬。

而且上一次,赵曙落水,赵顼也跟在身边,父皇带着自己看景色,又拼命救自己……在赵顼小小的心灵里,父皇绝对比母后可靠多了。

就这样,赵顼几乎没有迟疑,就把舅舅给卖了……那王雱在上面写了什么呢?

他告诉王青,秦王改革军制,其实是在夺取禁军的控制权,收缴银行,是为了聚集财富,满朝上下,都是秦王的门生。

一手掌军,一手掌财,大权在握,秦王离着登基称帝,只差一步。

他还说,圣人在日,或许秦王不会造反,但是一旦圣人有闪失,太子年幼,实在是太危险了。

应该为了太子计,请圣人阻止王宁安的变法……并且任命贤臣,辅佐太子。王雱很直白教唆王青,身为母亲,不能不为孩子着想,总不能让赵顼当傀儡,一辈子受人摆布,朝不保夕吧……

这封信赵曙看了不下五遍,从最初的愤怒,变成了深思。

何其相似啊!

十几年前,不就是有人这么和母后说,母后也相信了,结果就闹得母子误会十几年,现在又故技重施,实在是可恶!

王雱,不管怎么样,朕都不会容你!

赵曙怒火中烧,他又想起了妻子的话……没错,龙椅太难坐了,他沉默许久,让人把赵顼带来。

赵曙非常凝重,略带沙哑道:“皇儿,你想做什么,能不能告诉父皇?”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