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大宋将门 > 第1053章 死灰复燃的理学

大宋将门 第1053章 死灰复燃的理学

作者:青史尽成灰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04:28:02 来源:笔趣阁

小彘仔细听着,他终于知道,那个周大官人叫周峰,他还隐约记得,就是因为他,掀起了一个很大的案子,后来被发配到了渤海,没想到就是眼前这个人。

他很好奇,“这个周大官人很有钱?”

“那是当然。”

旁边有人伸出大拇指,讲起了周峰的故事,这位到了渤海之后,买下千亩柞树林,发展到现在,是最大的柞蚕丝商户,日进斗金。

更拥有良田、商铺、船队,生意做得很大。

周峰不但自己发了财,对移民过来的人也极好。

他拿出大把资金,帮助大家伙,安家立业,寻找工作,在这片陌生的土地上,生息繁衍……毫不客气说,周峰就是渤海的侨界领袖,享有极高的声望。

可是一直顺风顺水的周峰,这一次却遇到了麻烦。

老文连续几刀,全砍在了他的身上。

比如禁止各地办纺织厂,周峰的作坊关了,他只能把生丝以很低的价钱卖给大宋,利润一下子少了七成还多。

因为航海法令,他的船队也不能在大宋和渤海之间往来贸易,不得不专卖给其他人。

唯一还安全的是他手上的田地,每年还有几十万石粮食,但是大宋那边不断调高关税,粮价也在持续下降,周峰也不知道自己能撑到什么时候。

最富有的尚且如此,更遑论其他人。

“诸位老少爷们,大家伙听我说!”周峰猛灌了一口酒,脸色血红,独眼闪烁着愤怒的光彩。

“朝廷的那帮官老爷什么德行,我心里有数!指望着他们为了咱老百姓做好事,那是不可能的!以往朝廷是管不到渤海,让咱们逍遥了几年,这往后还不一定有什么办法折腾人呢!”他说完,又连着灌了好几口酒,由于心情太差,周峰很快就醉了,连肉饼也没吃,起身就要离开。

这时候靠近大门的位置,站起一个人,看起来能有二十五六岁吧,满身书卷气。

他拱了拱手,“周大官人,你先等一等!”

周峰停下了脚步,不解地看着他。

这个人先是一躬,然后道:“周大官人,在下是学堂的教书先生,这些日子朝廷加征印花税,书籍报刊,甚至连纸张都逃不掉……我的学生付不起税金,已经走了一半了。”

周峰吸了口气,勉强睁开醉眼,迟疑道:“那先生找我是想干什么?”

此人苦笑了一声,“没有别的意思,只是想请周大官人主持公道!”

“公道?什么公道?我又能主持什么公道?”周峰语气之中,既有怒,也有不屑。

此人却一本正经,严词咒骂,“大官人,你是顶有名望的,朝廷如此对待我等,简直不把我们当人看……巧立名目,搜刮盘剥,无所不用其极,简直天怒人怨了!”

周峰眉头一皱,露出了思索之色。

“这位先生,你想说什么?难道你要让在下揭竿起义,扯旗造反不成?”周峰狠狠一甩袖子,“我告诉你,姓周的为了大宋没了一只眼睛,朝廷要想要,我这条命,大可以交给朝廷!有半个不字就不算好汉子!”

此人明显有些尴尬,他急忙道:“大官人误会了,我就是个臭教书的,哪有那么多的心思,我的意思是大官人能不能带头上书,我们一起上个万民折子,请求朝廷免了这么重的印花税,让大家伙有条活路。”

他这么一说,吃饭的人也都跟着出声了。

“没错,大官人,你认识那么多人,要是不帮我们说话,就没人能帮我们了!”

面对一大片哀求,周峰愣了一下,“各位老少爷们,我说话也未必管用……可大家说了,我也不能不管,这样,我想办法,打听一下情况……至于什么万民书,我看就别弄了,要是谁按照上面的名单抓人,岂不是害了大家伙!”

他这么一说,刚刚还头脑发热的一群人,全都冷静下来,偷偷擦了擦额角的冷汗,还是大官人明鉴,差点铸成大错!

他们一起道谢,拜托周峰帮忙。

周峰点头离开,临走的时候,他看了一眼那个教书的,微微一笑,“俺这个人没学过太多的道理,肚子里也有气,但不管怎么说,俺都是大宋的人,到了什么时候,都不会背叛朝廷!更不会让祖宗蒙羞!告辞!!”

说完,他头也不回走了,教书的略坐了一下,也讪讪离开。

角落里,小彘和童贯目睹了这一幕,有好几次,童贯想要起身说话,小彘都把他拦下了,等到吃完了肉饼,客人也都散了,他们回到了自己的房间。

小彘就问童贯,“你怎么看?”

“二公子,那个姓周的是条汉子,他对朝廷有怨气,但是心还是忠的……尤其是远在海外,不忘朝廷,不忘祖宗,难得啊!”

小彘点了点头,“的确难得,可也正因为如此,渤海的事情才难办!”说着,他负着手,在地上来回踱步……两个儿子之中,狗牙儿更跳脱活泼,反倒是小彘,和他爹最像,就连思索事情的时候,几乎都是一样的。

“如果他们不把自己当成宋人,或者说,我们面对的是倭人,高丽人,直接就征税了,敢不交钱,抓去当奴隶,或者砍头,都由着我们……唯独面对着大宋的子民百姓,能忍心辜负他们吗?”

童贯若有所思,他也明白了,为什么众多的地方当中,渤海先出问题,关口就在渤海的人口结构上面。

原来的渤海大约有三百万人,其中一百万是移民和发配过来的汉人,一百多万是所谓的渤海移民和后代,还有不到80万,是女真人和契丹人,以及部分高丽人。

而完颜盈歌自立之后,大部分女真人不驱逐了。

目前渤海的汉人达到了四成,如果加上大氏,渤海人,就占到了九成!

他们在心理上,都是认同大宋的,读的是大宋的书籍,讲的是汉话,写的是汉字,就算还不会写的,也在积极学习……从心理上讲,他们已经把自己当成了大宋的一员。

朝廷可以对别人无情,横征暴敛,但是不能对自己人这么刻薄啊!

正是这种心理落差,才造成了渤海最先出现了反抗。

小彘暗暗点头,老爹真是够厉害,隔着海,他都能猜到缘由……只是知道了未必就能拿得出办法来。

还有,那个教书先生,明显让小彘感到了不安。

“你安排人查一下,他在哪里教书,平时都说些什么!”

“遵命。”

童贯又去安排,大约一天之后,终于查清楚了。

“那个教书的姓杨,叫杨巡,是永兴军路的人,杨家是当地的大族,朝廷当年驱逐世家,杨家就被发配到了渤海!”

听到这里,小彘来了兴趣,“你说这个杨巡是世家之后,那他对朝廷可有不满之语?”

“岂止是不满啊!”

童贯从怀里掏出了不少报纸号外,一股脑送到了小彘面前。

小彘皱了皱眉,这些东西的印刷很差,可以说粗制滥造,墨也不好,还带着浓浓的臭味,他只能放在远离鼻子的地方,快速浏览。

一连看了几张……小彘真的惊呆了,原来这些报纸,几乎九成的文章,都是抨击朝廷的,有的干脆直接骂人了,连道理逻辑都不讲!

“这,这样的报纸多吗?”

“多,多了去了!”童贯气呼呼道:“我问过了,以前报纸还算含蓄,都是说一些乡愁,讲一些诗词歌赋,可最近几年,抨击朝廷的越来越多,这一次加税之后,各种文章,就如同雨后春笋,层出不穷了。”

小彘更加忧心忡忡,他一连翻了十几份,甚至看到有的文章赫然写着“君者,天下之大害也!”

“这,这不是反了天吗?难道就没人管?”小彘怪叫道。

童贯无奈道:“怎么管?大宋境内,好歹有一堆衙门,可渤海国只有总督,只有驻军,其他的东西,就任由那些文人随便乱写了。”

小彘很快明白过来,当年老爹把世家大族连根拔除,发配到了海外。

这帮人都是读书识字的,最初他们还战战兢兢,不敢说什么。

但是随着他们安顿下来,并且掌握了经济命脉,天高皇帝远,胆子越来越大,什么都说,无所顾忌,甚至也辱骂嘲笑朝中诸公为乐,就连皇帝都难逃他们的揶揄消遣!

这还不算最糟糕的,如果仅仅是发泄一下,也就算了。小彘还发现,这些文章的遣词造句,内容主旨,有很多相通之处。

“你知道这是怎么回事?”

“二公子,我打听了,渤海的读书人,都尊奉一位先生。”

“谁?”

“伊川先生!”

“啊!是程颐!”小彘顿时大摇其头,他太清楚这位了,小时候苏轼就没少消遣二程的理学,后来二程和二皇子搅在一起,被王宁安给发配到了海外,最初他们也只能配合朝廷,宣讲教化……可若干年过去了,他们已经渐渐成为海外的宗师大家,尤其是世家大族的子弟,争相向他们拜师求学,在不知不觉间,已经形成了一股强大的力量。

不光是渤海,包括高丽,包括倭国,都有他们的弟子。

当年王宁安把理学从大宋赶了出来,没想到他们居然在海外生根发芽了……小彘挠了挠头,思想之争,貌似不太好办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