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大宋将门 > 第191章 护犊子的老夫子

大宋将门 第191章 护犊子的老夫子

作者:青史尽成灰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1-22 00:10:33 来源:笔趣阁

酒喝得很开心,但事后很糟心。

王宁安只记得自己念了一大堆的词,差不多把肚子里的货儿都掏空了。

不会的,不会的,只是做梦,只是做梦……王宁安安慰着自己,他翻身坐起来,想找点茶喝,却发现桌上摆着一本小册子,娘的,我怎么还做梦啊?

哀叹一声,王宁安躺在了床上,又过了一会儿,他眼睛发直,像是僵尸一样,从床上起开,颤颤哆嗦,拿过来小本子。

从头往后翻,越看王宁安脑门上的汗珠就越多,一直翻到最后,他长出了口气,还算好,没有什么犯忌讳的东西,甚至连“靖康耻”都给改成了“澶渊耻”,事实证明自己当时脑子还是清醒的,是很正常的。

可为嘛正常的脑子不能多想想,你是不是缺心眼啊,年纪轻轻,装什么深沉,写什么可怜白发生。开什么玩笑,拿过铜镜,在里面找了一刻钟,愣是找不到一根白头发,连少白头都没有。

谁会相信是自己写的,这不是开玩笑吗?

王宁安觉得应该找点理由,哪怕是牵强附会的也行,至少能自圆其说,要不然满天下的吐沫星子都会把他淹死……而且从此之后,一定要牢记,第一不能喝酒,第二不能得意忘形!

自己就是从办成了榷场,涮了辽国,又无声无息扩大了王家的势力,顺便还收了那么多好徒弟……顺风顺水的事情多了,老天爷都看不下去,非让你栽哥大跟头儿,这就是报应啊!

王宁安叨叨念念,翻到了小册子的后半段,突然眼前一亮,竟然不怕了……

“来人,快来人。”

王宁安扯着嗓子大喊,王宁泽抱着一个茶壶跑进来。

“哥,你是不是渴了?”小家伙说着,往茶杯里倒水,王宁安哪顾得上喝水啊,急忙问道:“这是谁送来的?”

“是范老师?”

“饭?那个饭?”

“范纯仁呗!”王宁泽道:“他早上送来的,说是他爹看了大半夜,本想亲手送给你,见你睡得太死了,就把小册子放在桌上了。”

“是老范!”

王宁安大吃一惊,他真冲到范仲淹家里,好好感谢老先生的冲动……原来昨天王宁安大展才华,头几首还算矜持,后来就颠了,范纯仁费了好大的功夫,才把他说的都记下来,拿回去,给范仲淹看。

“爹,你说王二郎厉害不厉害?平时他是深藏不露,这回让大家伙逼急了,还真问出了好东西!你老看看,哪首词不是精品中的精品,还有好些词牌是闻所未闻,回头要好好请教二郎,看看要怎么唱才好……”

范纯仁满心的钦佩,说的口干舌燥,却发现老范的脸色越发难看。

“爹,你这是……”

突然范仲淹劈手抓住了范纯仁的腕子,厉声道:“我问你,这个是你亲眼看到的?都是王宁安写的?”

“当然,我们都能作证!”

范仲淹缓缓松开了手,他抓起手抄,看了看,又沉吟一会儿。

“你出去吧!”

打发走了儿子,老范突然起身,在书房里烦躁地走来走去,嘴里不停骂着!

“欧阳永叔,你个没脑子的,胡子一大把了,怎么还干这种事情,你不怕揠苗助长,害死后生啊!”

当老范看到什么华发啊,白了少年头啊,就认定了这玩意不是王宁安写的。那谁有这个才华,又舍得给王宁安当枪手呢?

不用问了,肯定是那位醉翁欧阳修!

有人要问了,老范这么想,有没有道理?

还真别说,欧阳修是欣赏王宁安的,别看两个人经常抬杠,互相斗嘴,有时候醉翁被气得差点昏过去,他们是不是师徒胜似师徒,不是朋友,超过朋友。

王宁安在六艺学堂有多重要的地位,那是不言而喻。尤其是他靠着自己的智慧,废掉了岁币,更是让人叹为观止,竖起两个大拇指……

偏偏这样一个天才少年,出身在将门之家,身边都是一帮武夫,暂时还没有什么,可长久下去,王宁安肯定没法被士林接纳……当然,对士林的损失大,还是对王宁安的损失大,真不好说。

总之,欧阳修是不希望看着王宁安分道扬镳的。

所以他就弄出了这么一手。

把自己写的词交给王宁安,让他在适当的时候拿出来,一举名扬天下,得到士林的认可。正好欧阳修以文见长,诗词并不是强项,别人不会怀疑……可是你个猪脑子,也不想想,这么成熟的词作,能是一个小小少年写出来的吗?

哪怕他再妖孽,那些悲苦经历,满腹惆怅,是做不出假的。

揠苗助长,害人不浅!

这是老范要送给欧阳修的八个字。

假如事前告诉他一声,老范绝对不会让王宁安满嘴胡说的,可是问题已经出了,说什么都没用,只能尽量补救了。

范仲淹想了想,王宁安写过几本小说,其中人物各异,有些能往词作上面靠,索性范仲淹就帮忙批注起来。

他还写了一篇序,大意是说王宁安曾经向自己请教填词,数月光景,进步斐然,又说王宁安心思机敏,善于写小说,能设身处地,体察不同人的心绪,比如《满江红》一首词,就是让王宁安替自己写的,老范入仕三十年,辗转各地,正应了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他又满心想要平灭西夏,收服燕云,所以才有后面的几句话,要踏破贺兰山缺……

范仲淹忙活了大半夜,总算把所有词作的漏洞给填不上来了,老相公立刻让儿子再抄录两份,一个送给王宁安,一个快马加鞭,送给欧阳修。

范仲淹什么都没说,那意思就是你自己反省吧!以后做事多长点脑子,别老是让我给你擦屁股……

范仲淹想的是真好,心说我什么也不写,你们也能明白怎么回事。

可是老范哪里知道,这玩意根本不是欧阳修写的。

欧阳修拿到小册子之后,也是满心不解,王宁安除了那首《临江仙》之外,他没什么词作,这几年也没见他有诗才,怎么一下子就弄出了好几十首词?

而且几乎每个都是精品,相比之下,自己都多有不如,王宁安是哪来的本事,莫非他是天授不成?

老欧阳看了好几遍,突然一拍大腿。

“哎呦,真是糊涂了,不是有范相公和晏相公吗!”

欧阳修仿佛瞬间开了窍,这些词中,豪放一派的,绝对是范仲淹的手笔,也只有他总是感慨白发生,至于婉约的,不用问一定是晏殊写的。

为什么两位老相公要把自己的东西放在王宁安的名下呢?

欧阳修也是人老成精,大宋盛产神童,人所共知,这其中有真的神童,可是也有假的……欧阳修就知道,很多世家子弟,虽然也很聪慧,但是那些语出惊人,让人眼前一亮的诗词,却未必是他们自己写的。

或者说,有许多是长辈至亲帮着他们润色的。

这也不难理解,哪个父母不是望子成龙,希望把最后的都给孩子。哪怕到了后世,不也有某位青年作家,靠着相同的手段,名声大噪吗?

存了这种心思,欧阳修再看范仲淹的序,还有各种介绍,越发了然了!

哈哈,这是老范和晏相公要提携王宁安啊!

按理说小家伙的文武本事都不差,唯独在士林的名气太小了,出了六艺学堂就没人知道他了。

说起来也是自己糊涂,竟然没有想过帮着王宁安打响名头,真是该死!

既然让那两位抢到了前面,那老夫也帮帮忙吧!

转过天,正好欧阳修要进宫去给赵祯讲汉书,说白了,就是陪皇帝聊天。

欧阳修就怀揣着王宁安的词集,见到了赵祯,随便聊了两句,欧阳修就把这个小册子送到了皇帝面前。

赵祯的文化修养丝毫不用怀疑,一看这些词作,就眼前一亮。

“妙哉,果然是上上之品,只怕醉翁也做不出来吧?”

欧阳修陪笑道:“老臣本就不擅诗词,这里面虽有晏相公和范相公的功劳,但是王二郎的才华横溢,果然是不同凡响。”

赵祯也看得出来,那些词加到十五岁的少年身上,有些奇怪,可是一想到范仲淹和晏殊,也就释然了,有那两位的教导,写出一些名篇佳作,一点也不奇怪。

“嗯,果然是不错,朕以为应当立刻刊印,让天下人都见识一下,我大宋又有一位少年英才啊!”

这回有了皇帝的肯定,两位相公,加上文坛盟主背书,谁敢怀疑王宁安抄袭,你找他们说去吧!

欧阳修眼前一亮,就准备去安。哪知道赵祯思量着说道:“永叔啊,刚刚辽国送来了国书,他们说清州之盟达成,两国偃武修文,是普天同庆的大事,辽国方面派出几位武士,还有一位状元,叫张孝杰,听说才华横溢,不可限量。要来我大宋切磋交流,你意下如何?”

欧阳修呵呵一笑,“陛下,这还用说嘛,摆明了是辽国想要找回面子,派人挑衅来了。”

“是啊,朕也是这么看,可那个张孝杰号称青年才俊,这几年朝堂上老臣凋零,年轻一辈还没有起来,总不能让永叔你去欺负小孩子吧!”

欧阳修听出了赵祯的意思,“陛下,莫非是要让王二郎对付辽国使者?”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