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大宋将门 > 第657章 大宋的大气魄

大宋将门 第657章 大宋的大气魄

作者:青史尽成灰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04:28:02 来源:笔趣阁

迎着寒风,赵力哭了,哭得稀里哗啦,在七年漫长的跋涉之中,他失去了所有伙伴,甚至几乎失去了国家。

他付出了无数的辛劳,甚至半条生命,喀喇汗国的屠刀,西夏的皮鞭,都没有让他屈服,他甚至觉得,自己再也没有泪了。

只是这一次他无法抑制自己的感情,就像是奔涌的洪水,倾泻而出……为了能尽快援救于阗,大宋必须越过西夏人控制的河西走廊,要想通过河西走廊,大宋就必须付出难以想象的代价。

500万贯赔款放弃了,600铁鹞子俘虏要提前放回,大宋几乎放弃了所有的战争成果,放弃了唾手可得的灭亡西夏的良机。

上国气魄,无与伦比!

“于阗何德何能,上国如此厚恩,虽百死而难报万一。”

赵力向着洛阳的方向郑重跪了下来,一个接着一个磕头,直到把脑门磕得血肉模糊,如痴如醉……

“狄相公,我们的战略需要调整。”

王宁安见到狄青,第一句话就是这个。

狄青面色凝重,丝毫高兴不起来。

“救援于阗,义不容辞,只是放弃赔款,未免太过便宜李谅祚了吧!而且于阗国……”狄青压低了声音,“从感情上,我是敬佩他们的,但问题是他们的兵力太少,力量太弱,劳师远征,我担心得不偿失。”

作为一个统帅,不止要有感情,更要有理智。

狄青算计很清楚,如果派遣2万人进入西域,救了于阗国,又能如何?人马还要撤回来,如果这时候西夏切断河西走廊,这2万人就成了孤军,变成西夏手里的人质。

如果他们打败了,大宋再派遣援兵,又要和西夏商量过路费,到时候李谅祚不会手软的。

如论打赢打输,都是个不好收拾的局,只为了几千人,就冒这么大的风险,狄相公是很抗拒的。

“二郎,我们想办法把于阗人接回来,在西北划出一块地方,让他们安居乐业也就够了,又何必劳师远征!”

王宁安含笑道:“狄相公之言,的确是老诚谋国,只是我有个更大的计划,想要和狄相公商讨。”

王宁安让人找来了西域的沙盘,两个人俯视全局,开始了推演……首先,于阗立国千年,虽然表面上凋零殆尽,但是很多族人还是存在的,不过分散到了其他部落,变成了可怜的奴隶而已。

根据王宁宣的介绍,这部分人大约有5万上下。

大宋拿下了青唐之后,王韶积极经略,草头达靼和黄头回纥已经有了归顺的倾向,加上吐蕃诸部,可开始和大宋进行贸易,双方关系迅速升温。

于阗国是落到了四战之地,除了高昌国和他们是联盟之外,其他国家,全都刀枪相对,双拳难敌四手,处境艰难也就不言而喻了。

可大宋不同,随着拿下青唐,设立陇右都护府,已经把南线经营差不多了。

王韶已经保证过,只要一年的光景,从青唐到西域的路就能打通,若不是有把握,王韶也不会派遣王宁宣他们去西域了。

“狄相公,也就是说,明年这个时候,柴达木盆地,一直到南疆,就会出现一条安全的商路,虽然不比河西走廊,但是维持上万人马的军需,应该能做到。”

王宁安分析了南边的情况,把目光转向了北方,以吐鲁番为中心,有一片辽阔的土地,这里曾经是高昌国的地盘,后来被回鹘占领,如今称为西州回鹘。

西州回鹘虽然也有他们的王,但却不是一个真正成型的帝国,只能算是游牧部落的联合体。

西州回鹘的东边是强悍的西夏,几乎年年都要纵兵去抢掠杀戮,北边是更强悍的大辽,好在辽国国土够大了,对西州回鹘的兴趣不大,只要他们按时进贡,也就足够了。

对西州回鹘威胁最大的来自于西方,也就是最大的恶邻喀喇汗国!

分析到了这里,王宁安就把整个西域的局势讲清楚了。

“狄相公,辽国失去了幽州之后,国力收缩,已经无力顾及西域,我们可以在幽云以及渤海国一线,发动攻势,逼迫契丹回撤,这样他们就不会卷入西域的争夺。如今在西域,还剩下三支力量,一个是西夏,一个是西州回鹘,一个是喀喇汗国!西夏的问题不大,只要我们在横山一线,持续施压,西夏就无力西顾。换句话说,我们真正要对付的只有一个国家,那就是喀喇汗国!至于西州回鹘,他们是潜在的盟友!”

救助于阗,当然很重要,但确实如狄青所言,不至于倾其所有。

可是放眼整个西域,视野打开,情况就完全不一样。

救于阗,是一个幌子。

真正的目的是把手伸入西州,拉拢回鹘人,借助回鹘和于阗的残余力量,痛击喀喇汗国,只要把喀喇汗国击败,大宋就能在西域立足。

到时候就会形成一个非常完美的包围圈。

东起横山一线,延伸到青唐,然后是于阗,吐鲁番,哈密,向北,进入草原,王宁安把这一条线都连起来,就好像张开了臂膀,把整个西夏都给包围在其中。

“狄相公,你还觉得付出的代价太大吗?”

狄青此刻也是目瞪口呆,半晌无语……

这盘棋局实在是太大了,涉及到的各种势力多达十几个,距离更是上万里,疆域之辽阔,超过了大宋!

都说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王宁安居然盯上了万里之外,狄青都不知道说什么好了。

他花了好半天的时间,才消化了了王宁安的全盘计划。

“二郎,现在就有一个问题,这个喀喇汗国的战斗力如何?你可是说过,他们背后有来自巴格达的支持,有数以十万计的大食骑兵,还有波斯人,他们会不会不顾一切,支持喀喇汗国?想当年,唐兵就是因为实力不够,在怛罗斯败退,我汉家儿郎从此之后,就失去了西域之地,屈指算来,已经两三百年了。若不是于阗国辛苦奋战,只怕西域尽是外族的牧场了。”

王宁安道:“狄相公,根据我的了解,喀喇汗国的实力已经走了下坡路,至于大食人,他们也过了巅峰,内部四分五裂,就算他们想要出兵援助喀喇汗国,或许也要两三年之后,毕竟从伊利到巴格达,就要近一年的时间,这么长的时间,足够我们把西域经营得固若金汤。”

“不过狄相公的担忧也有道理,不管是喀喇汗国,还是西夏,甚至西州回鹘,都不是弱鸡,整个计划,会充满变数……更何况中原的补给未必充足,所以这一次出兵,必须挑选最优秀的战士……而且除了士兵之外,还要有文官,有商人,有天文学家,有水利专家,有农学家,有最好的工匠,在解决西夏之前,他们必须拥有自给自足的能力,通过青唐送去的补给毕竟有限。挑战非常巨大,当然收获也会非常巨大。”

“如果我们赢了,就能一举恢复盛唐在西域的全部势力,到时候我大宋的疆域会增加一倍不止,我们就会拥有最好的牧场,拥有数之不尽的物资,拥有宝贵的商路,可以把中原的物资源源不断输送到整个大食帝国,甚至更辽阔的远方。一劳永逸,解决西北的困境,同时,还能形成一个包围圈,彻底消灭契丹……”

“不要说了!”

狄青很粗暴地一摆手!

不得不说,王宁安勾画的前景实在是太诱人了。

这小子就是个天生的大忽悠。

哪怕狄青这么冷静的人,也会被他忽悠得五迷三道,脑筋不清。

再听下去,很可能会发疯的。

所以狄大帅冲到了后花园,他只穿着单衣,在雪地之中,一遍一遍地舞弄马槊,直到浑身被汗水湿透,精疲力尽,半点力气也没有。

狄青重新瘫坐在书房,强壮的胸膛不断起复,呼吸生意沉重……他努力忘却所有的东西,甚至忘掉了自己的功夫,身份,职责……到了最后,他唯一忘不掉的就是王宁安的计划。

不得不说,这个庞大的设想,实在是太宏伟,也太诱人了!

同样的,实现这个计划也太难了,任何一个环节,稍微有一点差错,就可能造成难以挽回的结果。

足足过了一整天,狄青红着眼睛,找到了王宁安。

“咱们一起身败名裂吧!”

狄青伸出了厚实的大手。

王宁安哈哈大笑,一跃而起。

“狄老哥,是一起名垂青史,超越卫青和霍去病,成为万世敬仰的名将!”

狄青迟愣一下,随后黑着脸警告道:“王二郎,从现在开始,你不准忽悠我!咱们只说如何落实,只谈细节,多说一句大话,我立刻回家,再也不和你发疯。”

王宁安欣慰一笑,他就欣赏狄青的务实态度,想法再好,没法实现,那也是枉然。

比如他们现在就需要一个统兵的将领,究竟谁负责这两万人,非常关键。

王宁安当然有心领兵,可狄青把脑袋摇晃得和拨浪鼓一样。

“你去了,李谅祚会倾尽一切手段,把你弄死的!所以领兵的必须人畜无害才行!”

正在他们拿不到主意的时候,突然有人来禀报,东平郡王赵宗景和秦州推官赵宗缋前来求见。

嘚!

领兵的来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