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大宋将门 > 第611章 闯宫

大宋将门 第611章 闯宫

作者:青史尽成灰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04:28:02 来源:笔趣阁

所谓杀母立子,多发生在北魏时期,但是推究滥觞,最早的人却是汉武帝!

一代圣君,到了晚年,也难免昏庸糊涂,疑心重重。尤其是巫蛊之祸,太子和皇后卫子夫死去,何人承袭大汉江山,成了刘彻最担心的事情。

经过仔细挑选,刘彻看中了幼子刘弗陵,可是当时刘弗陵才五六岁,他的母亲钩弋夫人真当壮年,汉武帝死后,将有很长一段时间,是太后垂帘听政,皇帝大权旁落。

汉代的太后可不同后世,绝对不是可有可无的摆设。

刘邦的老婆吕后就差点登基,汉武帝在登基早年,一直被窦太后死死压着,无法作为,直到太皇太后去世,汉武帝才能锐意进取,大胆革新,北伐匈奴,做出了无数惊天动地的业绩。

先有吕后,后有窦太后,汉武帝担心自己的儿子被欺负,担心老刘家的江山出现祸患,就赐死了钩弋夫人,然后立刘弗陵为太子。

只是武帝没有料到,他赐死了钩弋夫人,没有了母亲庇护,朝廷大权悉数落到了霍光手里,造就了一代可以废立皇帝的超级权臣!

当然了,汉代的事情不需要多说。

如今相互比较,还真别说,汉武帝和赵祯的处境有几分相似之处。

他们两个都是当了几十年的老皇帝,又都是立孩童当太子,母壮子少,是取乱之道。汉武帝早年被窦太后夺权,而赵祯登基初期,也面对着强悍的刘太后。

仔细比较,这两位皇帝还真有很多相似之处。

以往赵祯素来仁慈,是个典型的守成之君,别人不会拿他和雄才伟略的汉武帝相提并论。

可是最近几年,赵祯对外先击败契丹,接着一战灭青唐,军威赫赫,战功彪炳。

其次,处斩韩琦和王拱辰,大力整顿吏治,推行变法。

赵祯的种种作为,还真可以和汉武帝比拟。

这种时候,突然出现了曹皇后疑似中毒的事情,也难怪把曹佾吓得魂飞魄散,夤夜跑来求救。

“二郎,按理说我不给给你添麻烦的,可我求你了,看在殿下的面子上,救救我们曹家吧!”曹佾哭哭啼啼,六神无主。

“先别哭!”

王宁安一摆手,“国舅爷,我问你,是谁给你传出来的消息,可靠吗?”

“是我姐姐身边的婢女送来的消息,她们家好几代都是曹家的仆人,我姐姐进宫,就带着两个贴身的丫鬟,早年死了一个,这个是她最信任的人,绝不会有问题。她送出消息,说我姐姐在昏迷之前,传话让我们早做准备,或者跑……或者……”

“或者什么?”

王宁安拔高了声音,“或者造反吗?”

曹佾吓得扑通一声,跪在了地上,涕泗横流。

“二郎,给我一万个胆子,我也没有这个心思,可万一圣人真的要铲除我们曹家,那可怎么办?”

“怎么办?让陛下连我的脑袋一起砍了!”

王宁安伸手把曹佾拉起来,脸色铁青。

“国舅爷,我觉得你的担心是错的,陛下绝不会干出杀母立子的荒唐事,而且我们这些人也不会坐视不理的!”

刚刚王宁安快速盘算了一下,果断推翻了曹佾的猜测。

道理很简单,赵祯虽然和汉武帝有些相似之处,但是两个人性格完全不同,而且大宋和大汉,也丝毫没有可比性。

虽然出现了一个刘娥,但是总体而言,大宋的太后远不如大汉的太后凶悍。而且大宋拥有成熟的文官系统,根本不用担心外戚专权。

再退一万步,真的害怕主少国疑,会威胁江山安全,那也是先对王宁安下手!

毕竟论起实力,王宁安这个师父远比曹家威胁更大!

相反,正因为有王宁安的存在,就需要一个强大的曹家,也需要老狐狸文彦博,甚至需要忠心耿耿的狄青,还有蛰伏在外面的贾昌朝、庞籍、富弼、梁适、宋庠……只有这些人都在,才能形成一个足够的平衡,谁也不敢轻举妄动,保证大宋江山安全安稳。

赵祯没理由糊里糊涂,先向人畜无害的曹皇后下手。

分析出这些并不困难。

王宁安几乎是一瞬间,就想通了。

那有人要问,曹佾为什么那么弱智,还吓得半死呢?

其实还真怪不得曹佾。

有句话,叫做关心则乱。

王宁安对立储这件事也很关心,但仅仅停留在关心层面而已。

说句狂话,谁当皇帝,都不敢把王宁安如何。

他的一切都是自己挣来的。

皇家银行如此,六艺学堂如此,王家军如此……这些都打上了王宁安的烙印,就算皇帝再怎么努力,也没法清除。相反,一个聪明的皇帝,还需要和王宁安合作,才能坐稳龙椅。

正因为有了充足的底气,王宁安才能显得气定神闲,举重若轻。

当问题是不是每个人都能像他一样。

就拿曹佾来说,原来就是个富贵闲人。

后来姐姐诞下了龙种,地位与日俱增。

再到熙河之战,父子两个立功,曹家有了中兴之势。

接下来,曹家会如何,其实多半都落在新君身上,如果小太子顺利继位,曹家几十年的荣华富贵就板上钉钉了。

他们把事情看得太重,自然就患得患失,失去了方寸,当听说曹皇后疑似中毒之后,就专门往坏处想,一发不可收拾了。

……

“国舅爷,现在说什么都没用,你立刻换官服,天一亮我们就进宫探病。”

“啊!”

曹佾还吃惊的,“二郎,万一……这,这不是自投罗网吗?”

“别胡思乱想!”

王宁安没好气道:“你记得不,当年你第一次见我,就和我吹嘘,说你姐夫是千古仁君,怎么,现在就不相信你姐夫了?”

曹佾老脸一红,他的脑袋也凉快了不少,可姐姐给送出来的消息,还是像一根刺,卡在喉咙,不上不下的。

“这样吧,我去叫上文相公和狄相公,一起进宫探病,这就名正言顺了。”

曹佾终于没什么说的,立刻下去准备。

天还没亮,四位重臣就凑在了宫门之外。

“文相公,你可听说了?”

“听说了。”文彦博脸色凝重,“立储的关头,皇后突然重病,身为朝臣,义不容辞。如果真有人敢暗害国母,老夫就跟他们拼一个你死我活!”

狄青一直比较迟钝,王宁安找上门,他才弄清楚情况。

“这算什么,头些年殿下中了铅毒,如今迁都之后,皇后又病倒了,我大宋朝堂,怎么就有这么多小人呢?”

文彦博黑着脸道:“自古以来,丧心病狂之徒,所在多有,我们身为朝臣,承蒙陛下信任,就应该扶正祛邪,保国安民。不管牵涉到谁,都要一查到底,绝不含糊!”

听着他们的谈话,曹佾讪讪地擦了擦汗水。

格外羞愧,恨不得钻进地缝儿算了。

不管是文彦博,还是狄青,都不信什么杀母立子,根本是扯淡!

殿下都快九岁了,看赵祯的身体,再撑个十年八年没问题,满朝中,这么多能臣,就算曹皇后垂帘听政,又能如何!

这世上的人,就是喜欢危言耸听,自己编故事而已!

当然了,以文彦博的修为,老家伙嗅出了其中的阴谋味道。

历朝历代,每逢立储大事,哪怕板上钉钉,也总有一些人会不甘心,上蹿下跳,想尽办法,阴谋算计……

而这,正恰恰是大臣一显身手的好机会。

文彦博下定了决心,要让天下人看看他的本事,别以为老夫被王宁安欺负得灰头土脸,老夫就真是弱鸡了!

阳光升起,宫门洞开。

文彦博立刻将手本递了上去,不多一时,从里面走出来大太监苏桂,他的眉头深锁,仿佛解不开的疙瘩儿。

见几位大臣都在,连国舅也来了,就知道怎么回事。

“诸位相公,官家有话,宫中还是事情,你们回去,实心用事就是了。”

“不行!”

没用王宁安话说,文彦博直接厉声道:“天家无私事,更何况非常之时……昨天晚上,传出消息,一夜之间,京城大哗,人心浮动。若非老夫不能夜闯皇宫,早就过来询问情况了。还请公公转告陛下,唯有开诚布公,方能取信于人,有些事情,光明正大处置,比起藏着掖着要好得多!”

苏桂还是满脸为难,这时候王宁安也道:“苏公公,我们不是来添乱的,而是给陛下排忧解难,圣人会知道我们的用心,也不会怪罪你,出了什么事情,我们担罪就是。”

苏桂咬了咬牙,“罢了!及维修相公都不怕,咱家一个残废之人,还有什么畏惧的,我这就去见圣人,拼着掉脑袋,也让诸位能见到陛下。”

苏桂转身离去,大约过了一刻钟,他去而复返。

“几位大人随着奴婢面圣吧!”

苏桂在前面领路,直接到了赵祯的寝宫,曹皇后中毒中的蹊跷,赵祯担心坤宁宫有什么问题,就把皇后转移到了他的宫中,所有御医轮番诊治,足足忙活了一晚上。

赵祯也是疲惫不堪,满脸愁云。

“几位爱卿,实在是不想让你们看到朕这副样子!”赵祯叹口气,“御医说了,皇后确系中毒了。”

王宁安低声问道:“陛下,可知是什么东西中毒?”

“这个……昨天下午,朕赐给梓童一盒点心,或许是朕害了她吧!”赵祯自责悲伤,泪水瞬间流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