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大宋将门 > 第161章 强兵云集

大宋将门 第161章 强兵云集

作者:青史尽成灰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1-22 00:10:33 来源:笔趣阁

苏洵27岁开始发奋读书,如今年岁不小了,屡次科举,又都碰壁,弄得老先生脾气很古怪。

比如他很喜欢六艺学堂的氛围,也乐意奉行求真务实的学风,可唯独怎么看王宁安都看不上眼,或许是觉得他少年得志,太过耀眼了吧!

但不管怎么样,苏洵是不会窃据别人的功劳。

他连忙躬身,羞愧道:“陛下谬赞,微臣愧不敢当,微臣所说的办法并非我一个人能够想出来的。”

“哦,还有谁?是范相公,还是醉翁?”赵祯好奇问道。

“都有,又不止他们。”苏洵道:“六艺学堂以培养文武全才为目标,有经史诗词,也有弓马骑射,为武学院,就有专门的沙盘推演,让学生各自扮演角色,从几十个人的对阵,到两国全力相搏,都预演过。微臣能把辽国和西夏的情况说得清清楚楚,也多亏了之前不断的演习,这,这个办法是王宁安提出来的。”

赵祯眼前一亮,哈哈笑道:“是那个写《三国演义》的大才子吧?也亏他想得出来,有空不妨给朕讲一讲,看看究竟如何推演的。”

赵祯只是随口一说,可旁边的宋庠不知道怎么搞得,许是被驳斥的没有面子,越发按捺不住,忍不住讥讽道:“还不是纸上谈兵,闭门造车,如何能凭着小儿之言,就决定军国大事,臣恳请陛下三思!”

他这话连猪队友都算不上了,直接对赵祯开喷,也就是大宋的皇帝绵软,换成老朱家的人,直接拉出去廷杖,死活不论!

苏洵把脸沉下来,我虽然卑微,可背后代表着两位相公,代表着六艺学堂的名声,万万不能丢面子。

“纸上谈兵,闭门造车,好一个罪名!宋相公见过上百人一起闭门造车吗?你见过近千人纸上谈兵吗?”

这话一出,连赵祯都愣了。

宋庠更是怒斥道:“区区学堂,还敢养兵,你们要造反吗?”

连造反的词都出来了,苏洵哪里还会客气。

“宋相公,还请你拿出宰相的气度来,不要随便扣人帽子!我所说的百人,正是武学院的成员,每十天一次,由各位教官指导,把学生分为不同的队伍,进行比拼较量,检查所学的战守攻围。而且为了防止空谈,更是从沧州的民间弓箭社合作,我们出钱,他们出人,把民夫丁壮借给学堂,供学生们指挥,行军运输,扎营作战,每一样都一丝不苟。虽然不敢说与实战无异,但是也当不起纸上谈兵吧?”

苏老泉之前的谈论让人眼前一亮,这回提到的教育方法,更是迥然不同。赵祯不由得陷入了沉思,他似乎抓到了什么关键的东西……

一直以来,大宋皇帝都在防着武人造反,可谓是手段齐出,愣是把武人调教成了白痴,遇到战事,就只能听文官们的忽悠。

赵祯越发觉得光听文官的意见,就是个灾难!

可不听他们的听谁的,难不成把武将放出来,让他们********赵宋的皇帝都牢记着自己怎么起家的,绝对不会干自掘坟墓的事情,但是如何破局呢?苏洵的话,给出了另外的思路。

汉唐之前的文人,都是上马打仗,下马治民,文武全才,假如在学堂里增加武学教育,又开设实践课程,让他们真正体验带兵的感觉,日后为官,也不至于提到打仗,就谈虎色变,避之唯恐不及。

有敢战之官,才能平衡朝堂这帮软骨头……

渐渐的,赵祯的心态也发生了变化,他以往都是信奉选贤举能,把朝廷交给名声好,政绩卓著,威望崇高的贤臣就够了。

可先是六塔河,接着是对待辽兵的问题,所谓的贤相都表现得非常差劲!

再想想六艺学堂提出的求真务实和全才教育,赵祯似乎找到了答案,他的宰相都是科举出来的,都是靠着文学起家,河工、军务他们都是外行,如何能得心应手,处置从容……这么看起来,六艺学堂办得太好了!

看起来日后要多多扶持六艺学堂,没准大宋的希望就在他们身上……当然,这些都是后话,眼下的当务之急是应付辽兵的威胁。

赵祯决定对辽国采取强硬态度,不但不能答应任何要求,还要让辽国为了杀戮大宋百姓,抢掠大宋财富道歉赔偿,并且下令暂停今年的岁币交割。

除此之外,赵祯又下令在沧州设立临时市舶司,余靖被任命为市舶司提举,即刻开始,沟通南北海路,为了河北的军事和灾民,筹备粮饷物资。

大宋原有八个市舶司,其中最北边的在密州板桥镇,也即是后世的青岛附近,这一次将市舶司放在沧州,绝对是破天荒的。

身在家中的王宁安得到了这个消息,乐得巴掌都拍不到一起,兴奋地昏倒!他真想送给苏洵一个十吨重的勋章!

老夫子太给力了!

本来沧州悲催地夹在宋辽之间,一马平川,无险可守,根本没法有什么大作为,只能夹着尾巴做人。

可是设立了市舶司,等于打开了海上门户,广阔的海洋就是王家的后院,有了大海作为腹地,王宁安终于有了安全感。

不止如此,有了足够的水师之后,甚至可以主动接近辽国沿岸,从海上发动攻击。

辽国不是能打草谷吗!

坐拥水师,老子一样能干得出来!

要不了三年五载,渤海就是我的洗脚盆,辽国上下就等着喝我的洗脚水吧!

王宁安臭屁地想到,越发手舞足蹈。

他特意准备了二十个猪肉包子,全是五花肉的馅,加了大葱,一咬满嘴流油,香气浓郁。大苏小苏受宠若惊,不知道王先生搭错了哪根筋儿,怎么主动给他们送吃的了?

苏轼是个吃货,又是长身体的时候,一口气干掉了五个大包子,还意犹未尽,嘴巴上都是油,他突然贼兮兮地凑到了王宁安的耳边。

“先生,说实话吧,是不是看上我姐姐了?”

王宁安这个气啊,“想什么呢?你姐不是都许配人家了?”

苏轼小脸垮下来,“是啊,我娘是把姐姐许给了表哥,可,可是他那个人啊,有点那个……怎么说呢?”

苏轼找不到好词,苏辙啃着包子,低声道:“先生说过了,那个叫娘炮,妈宝儿!”

大苏用满是油脂的手拍着兄弟的头,赞许道:“说得太对了,你可不知道,程之才竟然用绣满了花的手帕,还用香水泡过,离着老远就能闻到。”大苏一脸的嫌弃,“他可没有先生顶天立地,是个真正男子汉,够爷们!”

苏辙鼓着腮帮,跟仓鼠似的,也连忙点头。

这俩小坏蛋就想把姐姐给卖了,王宁安瞪了他们一眼,“别胡说八道,小心我告诉你姐姐去?”

王宁安的话音刚落,就听到轻笑之声,如同银铃。

“王先生要告诉奴家什么?莫非他们两个又不听话了”

苏八娘带着一个食盒,背着一个包裹,从外面走了进来。

原来天气渐渐暖和,到了换季的时候,老爹又恰巧不在,苏八娘花了几天的功夫,给两个弟弟缝制了新衣服新鞋,又做了一些点心,弄了四道弟弟喜欢吃的菜。

平时六艺学堂的伙食都是一样的,只有寥寥几次,家人探望,才能吃点好的。

苏八娘满身书卷气,娴静大方,雍容典雅,聪慧而不失天真,貌美而内敛,属于越看越耐看的类型。

要不是苏轼的几句玩笑,王宁安还没有真正注意过苏八娘,原来她是这么出色的女子?只可惜婚姻不幸,被夫家虐待,早早就死了,为此苏家和程家闹得十分不愉快,夹在中间的苏老泉的妻子程氏也早早死了……王宁安也不知道怎么回事,突然心里冒出了这么多的念头……苏家的姑娘和我有什么关系,总不能为了拯救一个不相干的人,就把自己的一辈子幸福搭进去吧?

王宁安连忙甩头,尴尬笑笑,“我还有些事情,就先告辞了。”起身,又忙着回头说道:“令尊这一次去京城,见到了陛下,一番奏对,得到了陛下盛赞,说是给朝廷找到了一个良相。”

显然,这几句是为了告诉苏家兄弟,给他们加餐的原因。只是离开食堂,王宁安的心里总是不断闪过苏八娘淡雅的模样,真的好像画中出来的女子一样啊……

心绪不宁,还是读读圣贤书吧!王宁安想靠着孔老夫子,抵御胡思乱想。

突然窗户被撞开,一个黑影蹿进来,手里的刀鞘一下子压在肩头。

旋即把刀收回,撇了撇嘴,“我说二郎,这么长时间,你还是一点进步都没有,真是愁人!”

王宁安鄙夷地啐了一口,“杨怀玉,你也是那么无聊,成熟点行不?”

“行……”

杨怀玉突然正色,抱拳施礼,大声说道:“末将杨怀玉,前来军前效力,谨遵王大人差遣,绝不敢有半点含糊!”

王宁安一愣,随即惊讶地问道:“怎么,朝廷把杨家将派来了?”

“不只是我们!”杨怀玉笑道:“折家,种家,他们都来了,我听说狄大人也要到了!”

王宁安顿时觉得仿佛面前开了花一样,可真是强兵云集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