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大宋将门 > 第407章 兵进燕云

大宋将门 第407章 兵进燕云

作者:青史尽成灰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04:28:02 来源:笔趣阁

再次和重元父子相见,这两位都跟霜打的茄子,没了精气神。也不敢正视吕惠卿,只能偷瞄……

“陛下,王爷,败了?”吕惠卿讥诮道。

重元还想撑着脸面,只是说道:“是有些不顺,不过大局还在朕的手中!”

“呸!”

吕惠卿实在是忍不住了,他豁然站起,愤怒地数落着。

“耶律仁先倒戈了,十万大军从西边杀来,萧律把女儿嫁给了耶律洪基,转过头也来打你了,那些僧兵被人家一勺烩了!陛下啊陛下,你可真是好算计,用兵如神啊!”

重元惊呆了,脱口而出,“你都知道?”

“哼,你知道的我知道,你不知道的我也知道!”吕惠卿怒道:“王先生早就看出了耶律洪基和之前不一样了,你还拿老眼光看人,尽弄一些上不得台面的招数!你以为靠着空口白牙的许诺,靠着一点钱,就能让别人给你火中取栗,想什么呢?”

“知道不,为了拉拢萧律,耶律洪基给了燕赵国王!”

“啊!”

重元惊呼出来,“小儿怎么敢如此?燕云乃是财赋重地,燕赵国王历来都是皇族掌握,如何能给姓萧的?”

吕惠卿彻底无语了,“这都什么时候了,还皇族后族呢?把燕赵国王给了你,你不也是一样反叛了大辽?”

愤怒到了极点,吕惠卿也不给重元面子,偏偏这位还是贱骨头,越是被骂,就越是心虚,他和儿子看了看,突然一下子跪倒在地,痛哭流涕。

“吕先生,我们错了,求先生救命啊!”

这俩货终于跪倒在了面前,吕惠卿的心情稍微好了一点。

他勉强挤出笑容,伸手把他们搀扶起来。

“陛下,王爷,当务之急是赶快想个办法吧!”

“办法?”

重元道:“大宋快出兵啊,帮着朕打败洪基小儿,朕,朕愿意把燕云奉送!”

这位终于大方了,可此时燕云也不是他说了算了。

吕惠卿长叹一声,“陛下,耶律洪基的人马随时会杀来,还是赶快退回幽州吧!”

“对,退兵,快退兵!”

重元都傻了,好几万人,哪能说退就退,吕惠卿虽然不懂军务,但是跟王宁安耳濡目染,也知道了不少。

在他的强烈要求之下,涅鲁古率领一万人马断后,重元带着三万多人,连夜往幽州跑。

几乎在他们逃跑的同时,萧律的人马就杀来了。

紧紧咬着重元的尾巴,一路好杀,涅鲁古左支右绌,损失了一半人马,才狼狈逃回了幽州。

重新回到了老巢,他们仿佛惊弓之鸟,立刻下令,到处征集丁壮,全力固守幽州。

只是经此一役,重元的人马折损了一半,最要命的是士气全无,如果再没有外援,他们唯有死路一条。

事实证明,人到了窘迫的极点,智商和情商全都会上来。

重元忍着痛,咬破食指,给赵祯写了一封血书。

这次他显得乖得不得了,承诺将燕云十六州还给大宋,每年缴纳岁币,尊赵祯为父,他甘心当儿皇帝。

只要大宋肯出兵,他还愿意把关税交给大宋,准许大宋的商人在辽国开矿,买地,办工厂,雇佣工人……

总而言之,能让的,不能让的,全都让了。

千言万语一句话,大宋爸爸,快来救命吧!

……

看到了耶律重元的血书,大宋的君臣只想大笑三声!

不信抬头看,苍天饶过谁!

这就是报应!

中原出了石敬瑭这个败类,辽国也出了一个耶律重元,总算是扯平了!

现在就剩下一个问题,要不要按照重元的要求,起兵救援。

赵祯聚集起身边的重臣,一同商议。

首先发言的就是富弼,“启奏陛下,重元近十万人马,顷刻之间土崩瓦解,所联合之人,悉数倒戈,足见耶律洪基根基稳固,人心归附,此时出兵,无异于和辽国硬碰硬,不但胜负难料,而且势必消耗巨大,老臣以为,大宋还承担不起,不如——作罢!!!”

欧阳修立刻反驳,“富相公,你说耶律洪基人心归附?我看不然,分明是重元自以为是,乱了方寸,才给对方可趁之机。无论如何,辽国乱了,他们邀请大宋进军,天予不取,我大宋也未免太窝囊了!”

唐介摇头,“醉翁,窝囊是小事,万一直接开战,兵连祸结,又该如何?”

狄青思量许久,说道:“陛下,此战固然凶险,可臣以为应该试一试,不然错过了良机,下一次就不知道要到什么时候了。”

四位相公,打成了二比二平手。

此时的赵祯也是格外为难,不出兵,不甘心,出兵,又担心局势不利,实在是左右为难,怎么决策都不是。

他习惯性地看着王宁安,“王卿,你有什么想法?”

王宁安眼睛眨了眨,突然笑道:“陛下,既然出兵也不妥,不出兵也不妥,臣以为不如来一个出而不出,不出而出!”

赵祯不耐烦道:“别说绕口令,直接点。”

“是,臣以为大宋的确不宜介入辽国内乱,奈何幽州有许多大宋的商人,又有汉家百姓子民。我大宋不能坐视他们受到战乱波及,故此我们出兵,是为了保护商人百姓,绝不掺和辽国双方的争斗,陛下以为如何?”

不如何!

熟悉王宁安的套路,大家都听明白了,这就是一个冠冕堂皇的借口,不管有枣没枣,先打三杆子。

有机会就和辽国斗,如果没机会,也能浑水摸鱼,总而言之不吃亏!

赵祯沉思之后,立刻说道:“既然如此,狄爱卿,你就统帅大军北上,王卿作为你的副手!”

“遵旨!”

狄青难以掩饰喜悦,他从军半辈子,打了无数的仗,唯独这一次,是他最期盼的。

兵发燕云!

无数大宋人的梦想,就要在他的手里实现了。

虽然朝廷还有些犹豫,可是狄青却在心里发誓,有一分希望,他就要尽十倍的努力,绝不轻言放弃,一定要把燕云拿回来!

狄青雄赳赳,气昂昂。

经过了筹备,眼下河北东路一共有重骑兵3000,轻骑兵2万,步兵近7万人,可以说,基本上达到了河北军团巅峰的时候。

“这里,就是咱们必须要控制的第一个所在!”

狄青将手指落在了长城的尽头,位于海陆之间的一座小镇子,此时的镇子叫榆树镇,而在后世,这里有个更为响亮的名字,叫做山海关!

“辽兵从东,从北而来,榆树镇是东路辽兵必经的咽喉要路,只要守住了这里。东路辽兵无法和耶律洪基呼应,而北路的辽兵也担心后方被截断,难以全力南下。所以榆树镇一战,关乎全局,是必须打好的开门红!”

狄青把重要性说的这么高,王良璟脸上含笑,拍着胸膛,“狄帅,这是让我领兵了?”

“没错,只有你的重骑能当得起这个职责!”

“那好,我立刻出发!”

没有含糊,王良璟率领三千重骑,加上五千轻骑,乘坐150艘海船,其中就包括刚刚下水的神舟。

一艘巨舰,光是战马就带了2000匹,船队浩浩荡荡,从平县码头出发,直扑榆树镇而去。

就在老爹出兵的同时,王宁安和狄青也率领着4万人马,用最快的速度,向幽州进发。

黄河已经结冻了,厚实的冰面足以承担战马和辎重的分量,不用搭建浮桥,就能轻松通过。

当王宁安和狄青出现在南岸的时候,天色还是黑漆漆的,周围却多了无数的火把,一个接着一个,好像是一条火龙,又像是无数的萤火虫。

在火光照耀之下,是一张张平凡的面孔,有老人,有孩子,有妇人……他们翘首望着,看着那些整齐的士兵,眼中泪水不自觉流出。

那里面有他们的儿子,夫君,父亲,这一刻,他们要为了燕云而战!

在七年前,一场黄河决口,改变了所有人的命运,一座奇迹之城诞生,从此之后,这里成为大宋最耀眼的地方。

物产丰饶,人文鼎盛,各种知识传播,平凡的百姓第一次知道黄河的北边,那块土地叫做燕云十六州,曾经是汉家的土地,被不肖子孙出卖给了契丹,从此山河破碎,手足割裂,一百多年的分离,骨肉相残,是汉家儿郎永远的耻辱!

光复燕云!

从军的第一天,教官们就告诉他们的四个字,早就牢牢刻在了肺腑之上。

如今,终于要踏上燕云的土地了!

没有别的,儿已经准备好了!

血洒燕云,不胜不归!

第一个士兵跪了下来,紧跟着无数人跪了下来,他们大礼参拜,向送自己的亲人告别!

或许这次磕头,就是这辈子最后一次了,可是男儿心如铁石,百死不悔!

士兵跪下来,亲属们也缓缓跪了下去。

走吧!去吧!

头可断,臂可折,就是不能丢了汉家的骨气!

孩子们,你们可看到了,这就是父辈出征的道路,有朝一日,你们也要踏着同样的道路,替汉家开疆拓土,扫平蛮夷。

“光复燕云!百死不悔!”

“光复燕云!百死不悔!”

……

喊声此起彼伏,连绵不绝。

赵祯穿着燕服,立马高处,眼望着北上的人马,泪珠在眼圈滚动,果然都是好儿郎!他们才是大宋的真英雄!

“此行远胜东华门唱名万倍!”赵祯发自肺腑赞叹道。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