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大宋将门 > 第377章 皇太叔,什么鬼?

大宋将门 第377章 皇太叔,什么鬼?

作者:青史尽成灰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04:28:02 来源:笔趣阁

王宁安听完了杨义斌的讲述,叹口气,“你可知道,杨文斌已经死了,而且死得还很惨!辽国把鼓动宋辽开战的罪名推给了他,又把他交给了大宋。欧阳学士下令战马把杨文斌活活踩死……几十匹战马,反复从他身上踏过,把他踩成了肉泥烂酱!连一具完整的尸体都没有落下来。”

杨义斌稍微愣了一下,随后咬牙切齿,愤恨道:“死得好!败坏杨家名声,让祖宗蒙羞,他活该!”

“他可是你的堂兄,当真没有一点伤心吗?”

“没有!”

杨义斌回答很干脆,“我们家在保定军世代务农,爷爷那一辈,有三个兄弟死在了契丹人手里,小人和他们是血海深仇!杨文斌当了官,和辽人走私,为了一点钱,坏了良心,小的只恨没有早点把他的面目揭露出来,要是他早点死了,就不会逃到辽国去了!”

“哦?”

王宁安笑道:“你知道杨文斌参与了走私?”

“小的没有证据,可是他一个管仓库的,哪来那么多钱!除了贪墨,不就是走私吗?”杨义斌愤然道。

“那你要没要他的钱?”

“没有!”杨义斌断然说道:“头些年他去我们家拜年,带了不少礼物,都被我爹娘赶了出去。”

王宁安又问了几句,发现这个杨义斌的确一身正气,还有些嫉恶如仇,像是个可造之材。

“我可以送你去军营,但是你必须从最普通的小兵做起,你可愿意吃苦?”

“愿意!”

杨义斌兴奋答道:“只要能收留小的,干什么都成!”

王宁安把贴身的护卫叫过来,吩咐带着杨义斌去静塞军的营地。

这些日子,大胜辽国,迎回杨无敌的遗骸,给焦用建庙祭祀,又重赏有功将士……一连串的举动,让大家不得不承认,朝廷对待武人的确不一样了。

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涌入到了军营,渴望成为一名威武的战士。

狄青信奉精兵政策,每一个士兵,都要精挑细选,身体要合格,家室要清白,而且太聪明的不要,太笨的不要,杨义斌各种条件都符合,除了家中有个汉奸之外,其他没有问题。

得到了王宁安的帮忙,杨义斌总算加入了静塞军。

只是他没有任何优待,杨义斌倒是甘之如饴,什么苦都不在乎。

前十天,让他们学习军规,参加基础训练,十天之后,才开始正式军训。

第一课,就从殿前司抽掉了十名精锐护卫,他们全都是少有的高手,每个护卫面对5名士兵。

狄咏站在高台上,大声说道:“你们现在就开始,5个对战一个,只有把你们面前的人打败,才能吃饭!开始!”

殿前司的高手,别说5个打一个,就算是10个也未必能赢。

果不其然,刚一开打,就纷纷人仰马翻,被打得满地乱滚,杨义斌也不例外,他小肚子挨了一脚,趴在地上好半天起不来。

第一轮新兵全军覆没,第二轮又开始了,他们每个人手里多了一条竹竿,有了兵器,新兵们重新燃起了斗志。

结果这一轮,他们被打得更惨,连对方的衣服都没有碰到,就纷纷被打倒,有的人更是皮开肉绽,惨不忍睹。

那十个高手气定神闲,跟没事人似的。

狄咏蔑视地扫了新兵一眼,“最后给你们一次机会,如果再不能赢,就一天别吃饭!”

杨义斌蹲在地上,啐了一口血痰,他刚刚又挨了两棍子,对方动作神速,力气太猛,根本不是他们能比拟的。

杨义斌咬了咬牙,他拼了命,从保定到京城,在杨家坟前磕头,才换来投军的机会,第一次对战就输了,还怎么立功,还怎么洗雪家族的耻辱?

他急中生智,把其他四个人叫过来,嘀咕了两句,那四个将信将疑,全都点头了。

重新站起来,杨义斌抓着手里的竹竿,突然猛地挺直,对着高手就刺了过去。

丫的,一个废柴居然敢主动进攻,真是好大的胆子。高手猛地往旁边闪步,把手里的竹竿当成了棍子,猛地抽中了杨义斌的背后,他一下子就趴在了地上,啃了一嘴泥。

可是杨义斌不在乎,他梗着脖子,盯着高手,脸上露出得意的笑容。

就在高手打翻杨义斌的刹那,另外两个新兵恶狠狠挺起竹竿,直挺挺刺了过来。高手避之不及,唯有把手里的竹竿扔掉,探手抓住刺来的两根竹竿。

“用力!”杨义斌趴在地上大吼。

两个新兵使出吃奶的劲头儿往前冲,高手步步倒退,愣是被逼到了狄咏站得高台边上。这时候,还剩下的两个看准了机会,竹竿刺出,正好戳中了高手的胸膛。

比试用的是竹竿,假如换上了长枪,到了真正的战场上,这位高手很有可能就被穿透了,成了糖葫芦。

他的脸色微变,心有余悸。

居然冲着杨义斌几个点头,杨义斌得意开怀。

整个过程远比描写的要快得多,五个菜鸟到了最后也没弄明白,他们是怎么战胜对手的。

狄咏呵呵笑着,把杨义斌从地上扯了起来,拍了拍他身上的土,赞许一笑。

“不错,记住了,不管面对什么敌人,只要敢拼命,就有胜算,只要能相信兄弟,就能打赢任何敌人!”

杨义斌兴奋无比,他咧着嘴看了看其他四个人,大家的眼神中都多了一些东西……新兵训练在紧张进行,王宁安的第一个孩子也即将来到这个世界上。

花开花落,就在大宋积极筹备的时候,辽主耶律宗真的生命走到了尽头儿,他没有熬过冬天,驾崩之时,还差几个月四十岁……

安插在辽国的间谍将消息用最快的速度传回了大宋,王宁安拿到了报告,他并不意外,耶律宗真的身体本来就不好,加上战败打击,驾崩也在情理之中。

他更关心的是辽国的局势会走向哪一步?

是谁继承皇位,失败的一方会不会立刻起兵,辽国会不会打起来……这么多疑问很快有了答案,皇太子耶律洪基继承皇位,辽国没有内乱,没有打起来,十分平静,王宁安的美好愿望都落空了。

“不可能,绝对不可能!”

王宁安摇着头,绝对不信。

辽国的局面谁都看得出来,怎么可能相安无事?

又等了五天时间,从辽国再度传来消息,耶律洪基继位之后,册封重元为燕赵国王,天下兵马大元帅,还有个更重要的职位……皇太叔!什么鬼?

看到这条消息,王宁安差点喷血!

皇太叔,也太能搞了吧!

重元也够奇葩的,当年他母后要立他当皇帝,结果他告密,让大哥干掉了亲妈,耶律宗真兴奋之下,就册封他为皇太弟。

父死子继,天经地义,哥哥死了,兄弟继位,也算是情理之中,可侄子死了,叔叔继位,这算什么玩意?

开玩笑呢!

只要脑筋稍微正常一点,怕是都不会接受这个看起来尊贵无比的位置。

皇太叔,先熬过耶律洪基再说吧!

“这个皇太叔也并非没有出现过。”

王宁安跑去请教范仲淹,老夫子捻着胡须道:“在唐朝的时候,武宗六年,病体沉重,到了生死边缘,因为诸位皇子年幼,册封叔父李忱为皇太叔,武宗死后,李忱继位。只是……”范仲淹微微摇头,苦笑道:“此事虽为史书所记载,但是却未必是真,唐武宗御极六年,做得最大的动作便是灭佛,裁汰几十万僧尼,史称会昌法难。而当时真正掌权的是宦官马元贽等人,李忱虽然不笃信佛法,但是对待武宗灭佛多有微辞……阉竖害死武宗,立李忱为帝,也未可知。”

王宁安无暇关心唐代的掌故,他探着身体道:“范相公,照你所说,这个皇太叔,不是什么吉利的事情了?”

“没错!”

范仲淹笃定说道:“以老夫之见,应该是耶律宗真临死时候安排的,他让儿子继位,又担心兄弟添乱,故此封了一个所谓的皇太叔,安定重元的心。”

王宁安点头,认可了老范的判断。

只是重元不是傻瓜,他干嘛接受这个明显是玩人的封赏?难道他以为自己能活得过侄子吗?

王宁安眯缝着眼睛,他暗暗盘算,重元肯定不会甘心,只是他的实力还不够,或者说辽国的两派势均力敌,谁也没有把握干掉对方,故此只能投鼠忌器,按兵不动。

既然如此说,那辽国的平静,只是暴风雨前的宁静,越是平静,爆发起来就越是恐怕。王宁安立刻怦然心动,他觉得自己要做点什么,给辽国加一把柴火,让他们立刻燃烧起来。

范仲淹见王宁安迫不及待的样子,不免眉头紧皱。

“二郎,此刻正逢国丧,我们刚刚拿了辽国的岁币,就燃起战火,只怕不妥吧!而且乘人之危,须知道哀兵必胜啊!”

范仲淹的话可不是迂腐,的确存在这种可能,万一激怒了辽国,反而让他们士气旺盛,奋力死战,要知道受伤的野兽最可怕!

王宁安突然嘿嘿笑道:“先生所言极是,所以咱们大宋不能出兵,但是有人和辽国仇深似海,不会在乎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