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大宋将门 > 第358章 经济制裁

大宋将门 第358章 经济制裁

作者:青史尽成灰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04:28:02 来源:笔趣阁

王家的武士团最初源于弓箭社,经过多年的发展,王家手上的武力已经颇为不俗。

首先就是王良璟手上的三千骑兵,这是目前为止,王家最精锐的一支力量,其中半数以上老兵,参加过攻辽作战,平灭过侬智高,杀进交趾也是他们,可以说是功勋赫赫。

重建静塞军之后,他们又是核心力量,其中有一千重骑兵,两千轻骑兵。

不是王宁安不想全部配成重骑兵,实在是骑兵太烧钱了。

重骑兵要保证人马都有铠甲,从上到下,完全就是个铁人,光是这一套铠甲,至少要300贯以上,加上各种武器,护具,马鞍,马镫,统统算下来,一个重骑兵的装备要500贯,还不算日常的维护和战斗损耗。

就拿西夏的铁鹞子来说,举全国之力,也只能养三千人,凡是铁鹞子重骑兵,铠甲都是父子相继的,祖祖辈辈流传,说得好听是延续勇武,说句不好听的,实在是囊中羞涩,不敢浪费。

光是装备就这么多钱,还有,每个骑兵至少要配3匹战马,这样才能保证连续作战,拥有强大的机动能力。

哪怕王宁安有了马场,能培育战马,可是能担负起重装的良马数量也不是很多,目前为止,只有不到5000匹堪用。

这也是限制王家重骑兵的最重要原因。

王宁安和老爹研究过,王良璟认为北地马虽然是比较优秀的战马,但是体型不够大,承担重装备还有难度。

就拿西夏的铁鹞子来说,他们的核心良马是来自西域的好马,至于辽国,他们也会从西域,甚至更远的地方弄到良驹。

老王很感慨,大宋不但丢失燕云,河套,连西域也丢了,就算想买战马,也无路可走!

听着老爹的感慨,王宁安突然打了个激灵!

“西夏和辽国能弄到,咱们也能弄到!”

王良璟好奇道:“怎么弄,你还能飞到西域吗?”

“哈哈哈,孩儿说句不客气的话,你该把宁泽的地理图册找出来,好好看看,就能找出办法了。”

老王迟疑了半晌,他还真把小儿子的图册找出来。

仔细研究了半天,北边的路都被大辽,西夏,青唐三方给封死了。王良璟曾经琢磨过攻打青塘,把河西走廊都拿到手里。

可问题是青唐人势力不弱,西夏攻击青唐,都被杀得狼狈逃窜,大宋的机会不大,而且攻击青唐,难保西夏不会趁机出兵,到时候腹背受敌,搞不好又是一场雍熙北伐。

王良璟彻底放弃了陆上的希望,把目光转到了海上,顺着茫茫的大海,王良璟看了许久,突然眼前一亮!

他发现从岭南沿着海图南下,经过一个细细的海峡,就进入了一块辽阔的海域,有个三角形的半岛横在眼前,这里就是天竺,经过天竺,是一片广袤的沙漠区,这片区域正好和西域相连!

“天啊!”

王良璟惊呼起来,“宁安,你的意思是从海上,用船只运输战马回来。”

“嗯!”

王宁安用力点头,他努力回想,能承担重骑兵的战马必须是重型战马,最容易拿到的阿拉伯马还不够雄壮,如果越过阿拉伯半岛,进入西域,去弄汗血宝马,只怕比起经过西夏还要困难。

想来想去,王宁安挖空了心思。

突然他想起一件事,在印度有一种重型战马——马瓦里马,据说这是一种非常雄壮矫健的战马,深受三哥的喜爱,甚至被奉为神明。

只是这种战马在英国佬占领印度之后,大量阉割,马瓦里马几乎消失了……眼下英国人还在追着驯鹿跑呢,也就是说三哥那还有很不错的战马!

看起来,大宋只有勉为其难,充当一回殖民者的角色,把文明和开化送给三哥了……王良璟在旁边看着,突然发现儿子的脸上露出一种饱含着阴险、狡诈、贪婪、猥琐的笑容,王良璟的心就是一缩,不用问,又有人要倒霉了!

……

虽然有了思路,但是想要弄到马瓦里马,并且组建程军,还要一段时间,王家军只能忍耐中。

除了这三千正规骑兵之外,王家还有多达5000人的效用。

这些人除了不是正规编制之外,几乎和骑兵差不多,一样训练有素,一样精通骑射,只是缺少实战经验,也没有进行过大军团作战训练,火候差了很多。

再往下,就是多达三四万人的弓箭社和各地的民兵,他们的训练和骑兵大同小异,包括体能,队列,箭术等等。

平县每年拿出不下一百万贯,支持弓箭社,给他们提供优良的武器,还购买大量的鲸肉,补充士兵营养。

单论身体素质,这些士兵就像王德用说的那样,丝毫不比天雄军的人马差。

老将军亲自测试,士兵的箭术都相当不错,在60步到80步之外,射箭命中率都在七成以上,而且身体强壮,负担几十斤,还能奔跑如飞,另外服从性也非常好,队列水平极高……这些都让王德用欣喜若狂。

可是真正看完,老将军的脸色变了。

“二郎,老夫承认他们很不错,但是只是好兵的种子,距离真正的精锐,还差着一大截!”

王德用指着士兵们说道:“你看他们的队列,一百人之内,走的可以非常齐整,但是几个队伍放在一起,就乱了方寸。互相之间,根本不懂配合。还有,这些人主要是弓箭手和长枪手,还缺少刀斧手,盾牌手,不能形成配合,贸然上战场,肯定要吃亏的。”

王宁安没有反驳,王德用说的问题,他当然知道。

王家毕竟还是大宋的臣子,他这些武士团也是按照民兵训练的,平时也就是缉捕盗贼,对付土匪,百十人就够用了。

他总不能拉着几万人,按照大军对阵的标准训练吧!

那样的话,兵没有练成,先把脑袋弄没了。

“老将军,你看怎么办才好?”

王德用寻思了一阵,道:“这样吧,我把他们编入各个军中,让老兵带着,抓紧演练,假如两个月之内,辽兵没有南下,就算是天佑大宋。如果辽兵杀来了,那咱们就只有奋力一搏了。老夫年近古稀,一条老命,就算扔在战场上,也没有什么可惜的。只是这些年轻人,却要在准备不足的情况下,和辽兵拼命,老夫怕对不起他们的家人啊!大宋这些年文恬武嬉,军备松弛,已经到了如此地步,老夫真是心痛啊!”

王宁安沉着脸,他当然不愿意让自己的手下去拼命,可是不拼怎么行?

是不是有办法能拖延一段时间,至少让辽兵来的不会那么快?

王宁安想到这里,急匆匆去把自己的一帮手下还有学生都叫了过来。他没有隐瞒,现在大宋上下一心,机会难得,军队快速整顿,战斗力提升很快。

如果能拖延时间,对大宋是极为有利的,可问题是如何拖延,成了最大的难题。

“继续袭击辽国沿海,打他们一个乱七八糟!”苏轼率先建议道。

章敦却摇头了,“不行,辽国认定了渤海国是大宋支持,渤海国打得越凶,辽国就会越快出兵大宋!你这是怕战斗来的太慢!”

苏轼想了想,也不得不承认章敦说得对。

“你有主意吗?”

章敦想了想道:“先生,你看能不能切断宋辽的贸易,给辽国致命一击!”

“臭死了,你还说大苏呢,你的办法更不高明。”吕惠卿插嘴了,“历来大宋收紧贸易,辽国都会暴跳如雷,发兵攻打大宋。这种时候,切断贸易,无异于提油救火,你和子瞻是半斤八两,没啥差别。”

章敦黑着脸道:“你也别说便宜话,有本事你拿出办法来?”

吕惠卿想了想道:“要不这样,咱们派一个舌辩之士过去,向辽国陈说厉害,吓得他们不敢南下,那样最好!”

“呸!”

章敦和苏轼一起啐骂道:“你当辽国人是傻瓜啊,还一个舌辩之士,你去怎么样?”

吕惠卿连忙摇头,他可不想去送死。

正在这时候,王宁安被他们一顿吵嚷,突然有了灵感。

“对了,我有办法了!”

大家一起望着王宁安,问道:“计将安出?”

“哈哈哈,吉甫,貌似你的确要去辽国一趟。”

吕惠卿的脸都绿了,尴尬道:“先生,不是弟子不想去,只是这个情况,我去了只怕要掉脑袋啊!学生不怕死,但是不能白白送死,我还有八个兄弟,还有高堂老母,还有不会走路的孩子……”

“行了!别跟我卖生意口!”

王宁安突然嘿嘿一笑,“我准备对辽国进行制裁。”

大家脸色一变,全都面带怀疑,心说刚才不是推翻了吗,先生又出什么幺蛾子!

“我的制裁不是全面制裁!”

大家终于好奇起来,先生要怎么办呢?

“我准备只制裁和耶律洪基父子相关的商行,商人,其余的一概照旧。”王宁安说完之后,露出了一个高深莫测的笑容。

这帮小子听完,脑袋里却只剩下两个字:阴险!

苏轼忍不住嚷嚷道:“这不是公然离间辽国君臣吗?他们要动兵,就把他们的财路给断了,其他人的照常,谁跟着耶律洪基打大宋,谁就要损失钱财,那谁还能干啊?”

“有本事就让耶律洪基咬我吧!”王宁安一副痞子模样。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