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大宋将门 > 第158章 苏洵出马(四更求票)

大宋将门 第158章 苏洵出马(四更求票)

作者:青史尽成灰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04:28:02 来源:笔趣阁

俗话说是骡子是马,牵出来溜溜,自从在辽国折腾一圈,王宁安对这个庞然大物已经没多少敬畏之心了,还派出二十万大军,做梦去吧!

辽国的堕落的速度比大宋一点不差,眼下宋军能有国初一半的战斗力,早就光复燕云了,只可惜大宋的士人骨头偏软,偏偏又把武将的脊梁打断了,文武全都畏敌如虎,坐失良机。

“不妨就让辽兵来,看看他们有多大的本事?不才、在下、晚生,我去和他们拼!”王宁安不屑道:“现在的辽国也就剩下吓唬人了,我可不是那些腐儒,没胆子的懦夫!”

欧阳修白了眼王宁安,心说狂妄的小子,你还真有胆子!

“真是小马乍行嫌路窄,刚和辽国打了一仗,就忘乎所以了?”欧阳修不客气道:“你小子知道自己怎么活着回来的吗?”

王宁安一愣,怎么回来的,从冰上回来的!反正你老先生没有去帮忙。欧阳修哼了一声,把王宁安拉到了一张河北的地图前面,老夫子用手指了一串的地方。

广信军、安肃军、保定军、信安军、雄州、霸州、定州、白沟驿、田家寨、狼城寨……整个宋辽接壤的地方,长达数百里,几乎每一处都有烽火。

王家军杀进了辽国,辽国的人马也不会客气,他们大肆南下,宋军疲于应付,损失惨重,如果不是老范坐镇,这些地方就可能守不住了。

王宁安看着密密麻麻的红点,浑身不寒而栗,冷汗就冒出来了,难怪他没有感到太多的压力,进出辽国,如入无人之境,就算辽国再菜,也不至于这么窝囊。

原来是范仲淹替他扛起了主要的压力,把辽兵都吸引到了别的地方,才让王家军大显身手。

满心的喜悦之情,此刻跑了八成。

王宁安真的庆幸,把老范请了过来,这位不但懂得打仗,还是位难得君子,有这样的统帅,他们才能放心大胆冲杀,不然这次王家军可能就折了。

王宁安深深一躬,发自肺腑。

范仲淹并不居功,伸手把王宁安搀扶起来。

“二郎,身为官吏,守土有责,老夫不过是尽了自己的职责。倒是你们,真让老夫眼前一亮。”范仲淹笑着问道:“你们杀了多少人?”

王宁安就见不得别人对自己好,刚刚的轻狂全都收敛起来,老老实实说道:“应该有一万八以上,不到两万的样子。”

这个数字一出,几个老家伙更喜悦了,范仲淹欣慰一笑,看了眼欧阳修。

“永叔,看起来老夫辞官算是值了。”

“什么?”王宁安不解其意,“范相公,你,你怎么辞官了?”

范仲淹满不在乎,笑道:“辞了,无官一身轻,从今往后,老夫也去六艺学堂教书,不知道财务长收不收留啊?”

王宁安当然没说的,老范加盟,那可是比欧阳修还有分量的人物,只是好端端的,范仲淹怎么会辞职?

王宁安一头雾水……其实事情还出在范镇身上,押解他的队伍遭到偷袭,范镇失踪,作为转运副使,也算是封疆大吏,之前又很有名望,顿时引起了一阵喧哗,说什么的都有,还有人指出范镇被掠走的地方,距离辽国边境有三百多里,辽兵就算打草谷,也不会深入这么远,还专门劫了囚犯,因此提议派专员彻查,找出真凶。

听到欧阳修的介绍,王宁安的心就是一缩,果然世上没有傻瓜,他弄死了范镇,自以为天衣无缝,其实却留下了巨大的隐患,如果真的派员彻查,没准就牵连到了王家。

毕竟酒精作坊是王家的,一旦被文官盯上,王家的很多事情就不好办了……王宁安忍不住后怕,果然做事不能图一时爽快。

王宁安很幸运,因为遇上了范仲淹。

老范上表请罪,在他治下,朝廷命官无故失踪,他愿意扛起所有罪责,如今河北十分混乱,辽寇不时南下,实在是不适合查案,为了军心士气,也为了钦差的安危,请朝廷暂缓派人。

其实官场上的人都明白,什么事情都是一时的,等过了风头,就没有抓着范镇的事情不放了。

就这样,范仲淹被免去了河北都转运使的职位,由于战事紧张,在朝廷派员之前,范仲淹继续署理职务。

老范用自己的辞职,给范镇的死一个交代,日后谁也没法拿此事牵连王家了。

见面的日子不多,老范竟然帮了这么大的忙,王宁安真的感动了。

范仲淹呵呵一笑,“二郎,不要学小女儿之态,老夫年过花甲,气血衰微,早就不堪驱使,能够致仕辞官,安心教几年书,是我的福气。范镇破坏了好好的走私,这大半个月以来,已经陆续有一两万百姓饿死,他死有余辜啊!”

“算了,不说他了,你小子好本事,能杀两万辽寇,老夫就算辞官,也老怀大慰。”范仲淹感慨道:“老夫少年之时,便想过富国强兵,恢复燕云。后来侥幸拜相,得陛下赏识,上书十策,却想不到,一事无成。如今两鬓花白,时日不多。不但辽国大患未去,又冒出一个李元昊,实在是我大宋的奇耻大辱!秦汉隋唐以来,我汉家二郎,几时被蛮夷欺压到这个地步?岁币之耻,燕云之恨,常常让老夫夜不成寐啊!”

范仲淹的话,是一个士大夫泣血的忠言。

王宁安能清楚感到老先生的悲愤难平,辽国建立在大宋之前,也算是根基雄厚,两次北伐失败,无话可说。

可李元昊算什么东西,也能骑在大宋的脖子上拉屎撒尿……正是西北之败,才催生了庆历新政,听老范说起来,真是切肤之痛。

“老夫这几年来,每每看到名将凋敝,武备松弛,朝中诸公,因循守旧,得过且过,心中失望之极。没想到垂暮之年,还能见到少年英才,实在是高兴得很啊!”

王宁安羞红了脸,没想到自己这么重要啊,连忙说道:“相公谬赞了,愧不敢当。”

“还算有点自知之明,希文兄说的是六艺学堂。”欧阳修不合时宜的声音响起,王宁安这个尴尬啊,恨不得找个地缝儿钻进去。

范仲淹连忙打圆场:“二郎自然也是青年才俊,我大宋未来的栋梁之才。”

一个“也”字,就把王宁安归到了“等等”之中,顿时王宁安的心气就弱了无数倍,整个人垂头丧气了。

都怪自己自作多情,老范是看着六艺学堂,才愿意舍弃官位,保全自己,可不是为了你王宁安一个!

虽然感激之情还在那里,其中的味道却差了不止一筹。

王宁安闷着头道:“范相公,说来惭愧,我们杀的人之中,辽寇并不多。”

范仲淹沉吟下,问道:“是燕云十六州的汉人吗?”

“嗯,我能确定的辽寇,除了用火马阵烧死的,还有掉进黄河淹死,其余微乎其微,不到三千人吧!其余都是当地的汉民,而且这三千人,没有一个皮室军,都是一般的辽国士兵。”王宁安说完之后,不无失落道:“范相公,你是不是觉得辞官不值得了?”

范仲淹看了看郁闷的王宁安,突然哈哈大笑。

“你当老夫真的在乎多少人吗?老夫在乎的是你们的一颗战心,无所畏惧!”范仲淹热情洋溢道:“老夫相信,有朝一日,你们一定能诛杀几万,几十万的辽寇,夺回燕云,你有这个信心没有?”

“那是自然!我还要把萧太后,韩德让等人的尸体挖出来,鞭打三百,祭奠王家祖先!”

“好,老夫记住了。”

范仲淹满意点头,和年轻人在一起,老相公都被感染了,变得充满了希望和斗志。只是眼前的事情却有些棘手。

辽国的钦差使者已经到了大宋,不用怀疑,他们一定会进行讹诈,什么增加岁币啊,处置元凶啊,大捞好处啊,总而言之,来者不善。

在前面打仗,最怕什么,就是老板突然说不打了,自己还在前面冲,岳爷爷就是触了这个霉头,才含冤而死的。

以大宋朝堂的德行,说不定真的会对辽国让步,以前大宋占着理,都吃亏,这一次王家军主动进攻,跑到辽国去大闹天宫,还不罪不容诛啊!

而且有些御史言官已经弹劾王家父子,在他们的心目中,靠着出卖一个小小的武官,就能换得和平,实在是划算的生意,他们一定举双手欢迎。

辽兵不可怕,可怕的是猪队友!

“二郎,你有多少把握,能确定辽国是虚张声势?”欧阳修凝重问道。

“十成。”王宁安毫不犹豫,“辽国内忧外患,别说二十万人马,就连两万都派不出来。”

得到了王宁安的肯定答复,两位老夫子心里有了谱儿。

对辽国一定要强硬,要让他们知难而退!

可问题是谁去说服朝廷啊,范仲淹担着罪,也离不开河北,欧阳修不通军务,王宁安倒是能说会道,可一来他太年轻,没有分量,二来一旦辽兵南下,还要王家军应付,王宁安也走不开。

究竟谁适合去京城走一趟,说服朝廷呢?

王宁安的眼珠转了转,突然想到一个人,他和欧阳修两个人一对视,心照不宣。

“苏老泉,没有人比他更合适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