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大宋将门 > 第1101章 迁都

大宋将门 第1101章 迁都

作者:青史尽成灰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1-22 00:10:33 来源:笔趣阁

议政会议和其他的衙门最大的不同就是权力来源,不管是政事堂,还是都察院,六部,枢密院等等,全都是皇帝授权的。哪怕王宁安推动百官公推首相,也仅仅是强化了一下臣权,让百官和皇帝取得一个平衡而已。

但是议政会议不同,所有议政卿,背后都有支持的力量,包括新政学会,也包括理学,他们是地方公推出来的,最后皇帝只是负责盖个大印而已。

所以对于议政卿来说,最重要的就是百姓支持,还有他们背后的力量,皇权被排在了最后。

相比群臣,他们天生就是和皇帝作对的,只不过如今皇帝病了,他们的对手变成了太后,其实不管皇帝还是太后,本质都是皇权的一种。

老文不顾一张老脸,愣是挤进了新政学会,他对很多事情非常敏感,尤其是权力交替,他比所有人都清醒。

今天议政会议,无论如何,也要打败曹太后,只要战胜了曹太后,战胜了皇权,从今往后,大宋的核心权力,就从皇宫转移到了议政会议。

九重深宫,九五至尊,再也不是高高在上的天子,议政会议完全能凌驾皇权至上。变法多年了,不管是王宁安,还是王安石,甚至已经死去的醉翁,还有范仲淹,等等人杰,都在一点点推动,大宋不断变革进取。

偏偏最后临门一脚,是他文相公完成的!

日后千秋史册,他文彦博绝对要压过王宁安,写下最辉煌的一页。

七十多年了,老文觉得活着辈子值了!

这就是他最巅峰的时刻,古往今来,没有哪个臣子能达到他的高度!

想到这里,老文激动到无以复加,精神振奋,丝毫没有疲惫。他眼中闪着光,浑身上下,好像被一团火焰笼罩,斗志昂扬,战无不胜!

“太后,议政卿秉承百姓之托,秉承天下民心,老臣恳请太后,能顺应民意,顺天应人,立刻回宫!不要干涉朝政,不要搅扰陛下养病!”

“太后!请回!”

老文用尽丹田气,厉声大吼!

跟在他身后的议政卿,以慕容为首,也一起附和。

“请太后回宫!”

“请太后回宫!”

……

百人齐吼,宛如雷霆!

曹太后的脸色惨白惨白,甚至笼罩了一层灰色,她怕了,真的怕了……她本以为自己是皇帝的娘,占据大义名分,那些臣子再大胆,也不敢和她直接冲突,只要抢回了赵曙,她就可以操控一切。

其实曹太后也不知道她争权之后,要做什么。

说穿了,她就是想出气。

当初赵祯驾崩,赵曙年幼,她身为太后,就有资格垂帘听政,结果被王宁安破坏了不说,还险些丢了性命。

十年!

足足十年!

曹太后性格刚强,表面上吃斋念佛,不问世事,但是心里的刺儿却越来越大,越来越深,偏执成了病!

好容易机会来了,曹太后一定要出气,要把这些年的憋屈都释放出来。

可是她哪里想到,根本不用王宁安出手,光是一个文彦博,就不是她能抗衡的!

曹太后脸上一阵青,一阵红,一阵白,一阵黑,嘴唇哆嗦,鬓角冒汗,几乎摔倒……仅仅跟在曹太后身边的王青吓傻了,她现在见不到陛下,也不知道该怎么办,只能依靠曹太后,可偏偏曹太后又撑不起局面。

王青抓着曹太后的胳膊,嘤嘤哭泣,梨花带雨,十分可怜。

一直没有开口的王安石,他终于看不下去了,到底是自己的女儿,当爹的能不心疼吗!

“文相公!”

王安石深深一躬。

老文斜了他一眼,此刻的文彦博,志得意满,根本没把王安石放在眼里。

“王相公,莫非你也质疑议政会议的决策吗?”

“不敢!”

王安石连连摆手,“仆以为情况复杂,非是一时半刻能查清楚的,陛下暂居潜邸,没什么不妥,只是太后和皇后,毕竟是陛下的亲人,身为臣子,不让骨肉夫妻见面,也说不过去……”

“又是这套说辞!”

文彦博不客气道:“若是让了,见了陛下,就要说潜邸不适合养病,要回宫里,不让回去,就一哭二闹,扰了陛下养病,如果产生什么后果,是谁担责?”

老文像是教训小学生一样,“王相公,亏你也是大家,这种时候,当然是江山社稷,万民苍生为重,一味顾及私情,就是因小失大!十分不智!”

被老文一顿抢白,王安石张了张嘴,也不知道说什么好。

局面一下子僵住了,而王青哭得更加厉害了。

老文像是门神一般,挡住了所有人,现在只有一个办法,就是动用禁军,调动人马,直接冲进潜邸,把陛下硬抢过来。

可问题是京城有多少人马?

禁军的力量都在王宗翰的手里。

其余人马分驻各地,而狄青又在,有这位大宋的战神,曹太后这边谁能调动一兵一卒?至于各个衙门的差役兵丁,有政事堂和兵部压着,曹太后也只能徒呼奈何!

事到如今就看出曹太后的虚弱,她能依仗的只是名分而已,当老文利用议政会议把大义名分握在手里,胜负已分,不必再挣扎了。

不知何时,潜邸大门开放,王宁安从里面走了出来,狗牙儿紧紧陪在老爹的身边。

“是王爷!”

大家伙都吃惊非小,狄青立刻迎上来,自动站在了王宁安的身边,他虽然没有说话,但是态度比任何人都坚定。

王宁安微微颔首,又看了看老文,冲着他一笑。

然后,王宁安几步到了曹太后和王青的面前,深深一躬。

“老臣来迟了,请太后和皇后赎罪!”

曹太后现在又气又怕,更不知道如何面对,只能把头扭过去,不看王宁安,倒是王青,泪眼婆娑,她擦抹了一把,竟飘飘万福。

“燕王是圣人之师,也是本宫的师父,我不敢打扰陛下养病,可,可我想知道,陛下身体如何,到底是活着,还,还……”王青说不下去了,又呜呜哭了起来。

王宁安没有回答,而是回身招手,小太子赵顼正在门边,露出一个小脑袋,眼睛滴溜溜转着,见师父招手,他才怯生生走过来。

他越走越快,到了王青身边,一头扑在母亲的怀里,哭了起来。

能看到儿子,王青也是大喜过望,连忙检查,发现赵顼只是瘦了一些,别的毛病一点没有,终于松了口气。

“皇儿,你,你父皇呢?”

赵顼歪着头,看了看师父,王宁安笑道:“殿下,快如实告诉你母后吧!”

“哦!”赵顼点头,又转向了母后,“父皇病得很重,钱太医给父皇治病呢!”

“哦!陛下什么时候能康复?能,能见母后?”

赵顼摇了摇头,王青的心一下子沉到了谷底。

顿一下,赵顼缓缓道:“钱太医说了,要好长时间,不能打扰,父皇需要静养。”

听完儿子的话,王青很失落,但也稍微宽慰,儿子不会说假话,赵曙还活着,这就足够了。

一个女人,哪怕贵为皇后,也需要丈夫给她撑起一片天。

得知赵曙安然无恙,王青反倒轻松起来。

她冲着曹太后柔声道:“母后,皇儿不会撒谎的,我们回吧!”

曹太后眼眉立起,不愿意妥协。

又僵持了一阵子,王宁安突然叹气。

“太后,皇后,如果你们执意要见陛下,也不是不可以。”

王宁安话中有缓和的意思,可别文彦博气坏了,心说老夫拿命在挡着,你姓王的竟然叛变了,让我当恶人,你来卖好,这算什么?

“王爷!”

老文低声怒吼。

王宁安微微一笑,“宽夫兄,辛苦了,我知道你的意思,只是不让大家见一面,大家也不会放心。这样,你,还有狄相公,张相公,苏相公,吕相公,章相公,陪着太后和皇后去见见陛下,也好澄清一些误会,消除流言,另外还有一件重要的事情要宣布。”

说着,王宁安拉起了赵顼的手,在前面带路,狄青,张方平,文彦博,苏颂,吕惠卿,章惇,簇拥着曹太后和王青,一起进入了潜邸。

穿过三层院子,就到了赵曙养病的地方。

有人要问了,既然放进来了,为什么还费那么大的力气挡着呢?

道理很简单,如果不先打掉曹太后的锐气,直接放进来,后果不堪设想……眼下的曹太后士气全无,斗志崩溃,就算见到了皇帝,也没有什么作为了。

更何况文彦博,狄青,章惇,苏颂,吕惠卿,加上王宁安,王宗翰,这几个人就像是屏障一样,足以应付任何意外了。

赵曙经过十天调养,病情稳定许多。他被搀扶着,靠在椅子上,脸色惨白,一点精气神也没有,但毫无疑问,皇帝活着。

赵顼撒开小脚丫,立刻跑到了父皇的身边,靠着赵曙的双腿,赵曙勉强挤出一丝笑容。他冲着母后点头,又冲着王青一笑。

这一刻,王青的心都碎了。

“陛下!”

她叫了一声,泪水再也止不住了。

赵曙深深吸口气,努力让心绪平静下来。

过了好一会,他才缓缓道:“朕突然落水,一病到了如今,影响了朝局国事,实在是有负苍生……朕身体衰弱,无法处理政务,然则国事繁杂,不可一日无君……朕加封皇子赵顼为晋王,尚书令,行监国事;燕王晋位秦王,加太师太傅,侍中中书令,总领政事堂,辅佐监国!”

这道旨意下来,毫无疑问,表示王宁安再度出山。

所有人都大惊失色,目瞪口呆,赵曙还不罢休,他继续道:“王宗翰忠勇可靠,加封禁卫军都指挥使,领云州节度使,总燕京军务……从即日起,朕迁居幽州,专心养病,望诸公能辅佐监国,忠勤国事!”

虽然病情稳定了许多,但是一口气说这么多话,还是消耗光了赵曙的精力,他额头满是汗水,一旁看护的钱乙急忙招呼人过来,扶着赵曙,退到了后面休息,只留下晕乎乎的群臣,全都懵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