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我要做秦二世 > 第989章我们必须要从全局出发,不能只盯着中原。

咸阳宫中温暖如春,与殿外的寒风凛冽一点也截然相反,走进咸阳宫中的嬴高不由得也松懈了下来。

寒冷给人一种特殊的神经反应,会让人下意识的紧缩,但是走进咸阳宫大殿,地暖以及炭火的温度,一下子将这种感觉缓解。

嬴高行礼,峥嵘之势依旧,这一次使韩,让嬴高这柄利剑,更显得锋芒毕露。

见到嬴高行礼,嬴政深深地看了一眼嬴高,一挥手,道:“既然都到了,那就开始朝会!”

“王上有诏:朝会开始!”司礼大臣一声宣呼,整个大殿一下子便安静了下来。

所有人都清楚,最重要的时候就要到了,他们之前已经商讨了大半个月了,现在嬴高这个主战派到来,灭韩已经成为了定局。

“公子高与姚贾使韩,韩王称臣,割让南阳诸地于我大秦,对于此事,诸位爱卿有何看法?”

嬴政的声音传来,这让咸阳宫大殿再一次安静,甚至于连呼吸声都被刻意压制,他们都清楚,提及此事不光是嬴高等人到来,说到底还是为了伐韩。

这件事已经商议了半月之久,大家心中都有了一个定数,在这个时候他们的想法与看法都已经贡献了出来。

而且,面对秦王政的问题,群臣都不好回答,这一次出使韩国的结果,也只有寥寥几人知晓而已。

有时候在朝会之上,具体情况没有明确之前,文武百官秉持的想法都是能不发言就不发言,因为在这样的场合,少说少错,不说就没有错。

“禀王上,这一次出使韩国,韩王割让南阳地区,这意味着韩国本土除了王都新郑之外,再也没有国土。”

作为大秦右相,王绾率先朝着嬴政开口,道:“只剩下了一片片飞地,而这一片片飞地之上,韩地贵族存在,王室根本就难以管辖,对于为大秦而言,韩国已经不足为虑。”

“公子与姚贾先生出使韩国,为我大秦扫平了东出的障碍,现在我大秦完全可以铺排东出一事了。”

“嗯!”

微微颔首,嬴政目光掠过其他人:“除了右相之外,诸位爱卿可有不同见解,可有高见?”

“禀王上,臣以为韩地本身便没有多少阻碍,我等需要考虑的是,我大秦一旦出兵扫灭韩国,所造成的影响。”

这一刻,李斯开口,将心中的担忧一一说了出来,他心里清楚,今日的朝会想要解决与明确的事情便是灭韩产生的影响。

中原局势复杂,大秦灭韩是第一战,必须要做好万全的准备,任何可能发生的风险都需要提前做出防范与制定解决方案。

“嗯!”

点了点头,嬴政凌厉的目光从群臣的身上掠过,然后语气肃然,道:“李相所言甚是,这一点确实是需要考虑的,大秦东出的第一战,关系重大。”

“不管是战争还是政治上,都不能有任何的失误,因为任何的失误,我们都承担不起。”

奋六世之余烈,大秦锐士出生入死终于是走到了这一步,嬴政清楚,任何人都可以失误,唯独他不可以。

肩负重任,作为这一任秦王,嬴政如履薄冰,他心里清楚,灭韩必然会让山东诸国惊惧,从而做出预料不到的反应。

同样的,这也会让中原大地之上的局势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对于此,嬴政心中极为的清楚,故而,才会一次又一次的召开朝会。

一念至此,嬴政将目光落在了嬴高的身上,很显然,现在文吏一方已经开口了,现在就剩下了以嬴高与王翦等人为首的武将了。

察觉到嬴政的目光,嬴高苦笑一声,然后朝着嬴政,道;“禀父王,儿臣以为两位丞相的所言都是重点,现在的大秦可以说是牵一发而动全身。”

“我们应该做好一旦灭韩,山东五国联合伐秦的准备,这也就是说,不管是粮草还是军队都需要考虑到灭韩之后,我大秦以一敌五的准备。”

“与此同时,文吏方面不管是国府官署,还是其余官署都需要做好接收韩国以及山东诸国的准备,保存各国的典籍与舆图等,清查户数以及维持当地的稳定。”

“这意味着,需要更多一倍以上的大军介入这一场战争之中。”

“甚至于,这一战不光是中原大战,亦包括了匈奴与百越之地的风险,我们必须要从全局出发,不能只盯着中原。”

..........

嬴高只是简单地说了几点,顿时让咸阳宫大殿一下子安静了下来了,他们都清楚,嬴高说的都是重点。

灭国战争一旦开始,就需要做全面的准备,甚至于要做好以一敌五,以及治粟内史官署以及国府官署需要做好这一场战争会旷日持久的准备。

特别是治粟内史官署以及国府官署的官吏,这一刻,都将目光看向了嬴高,他们都清楚,官吏与粮草除了朝廷准备的之外,主要的大头都在嬴高的手中。

“武安君说的有道理,对于此事,国府官署以及治粟内史官署是否已经做了预案?”嬴政神色肃然,朝着郑国与李斯等人,道。

他心里清楚,朝廷之上解决的只能是一些大致上的事情,具体的情况,还需要详细的细化,至于军队他从未担忧过。

嬴高本身便是武将出身,他既然如此想了,在军队一方面,必然会有一个稳妥的计划,此刻最需要担忧的便是粮草与官吏。

嬴政想要的是一个稳定的天下,而不是一个混乱的大秦,大秦锐士是一支军队,而不是一群暴徒。

这一刻,李斯与王绾对视一眼,然后看了一眼郑国,他们都清楚,粮草问题才是重中之重,特别是以一敌五之时,战争旷日持久之下,对于粮草的消耗是一种恐怖的状态。

见到两位大佬的目光看来,郑国苦笑一声,朝着嬴政一拱手,道;“禀王上,我大秦的粮草尚且充足,大秦十二仓基本维持满仓。”

“自从郑国渠等修建完成,八百里秦川连年丰收,在粮草之上,除非是这一场战争持续十年不熄,否则就不会有大问题。”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