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我要做秦二世 > 第600章 臣以为武安君此举并无不妥!(第一更)

其实嬴政疏忽了。

文人士子往往才是软骨头,当刀剑与文人相遇,最先卑躬屈膝的一定是文人,而不是最先折断了刀剑。

这样的例子,在中原大地之上比比皆是,就连最大的士子的代表曲阜孔家,也就是后世的衍圣公家族,也是换主无数。

有时候,事情往往如此离奇,让人觉得好笑。

讲究依法治国的大秦,最后死在了乱法之上,讲究忠君爱国的衍圣公家族,遇见异族就像是哈巴狗一样跪着求生。

这个时候,嬴政不清楚后世的历史,要不然,他一定会大开杀戒,而不是善待士子。

文人士子十有**都是养不熟的白眼狼。

他更想嬴高善于治理国家,拥有强大的政治能力,而不是像一个武将一样,在战场之上搏杀。

《孙子兵法·谋攻篇》有云:是故百战百胜,非善之善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

故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

攻城之法,为不得已。

作为一个大秦公子,大秦朝野上下几乎默认的储君,嬴政认为此刻的嬴高虽然锋芒毕露,却极为的不合格。

他总觉得嬴高不太成熟。

大秦需要的并不光是一个沙场纵横不败的武将,更是一个英明决断的储君。

有道是:夫未战而庙算胜者,得算多也;未战而庙算不胜者,得算少也。

他更希望嬴高成为庙算型的统帅,而不是战术型统帅。

毕竟一旦嬴高成为了大秦的王,就注定了要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

故而,必须要用伐谋伐交的方式,来左右战争的胜负。

正如惠文王所言:大争之世,列国伐交频频,强则强,弱则亡。

他希望嬴高走的是为王的路,而不是为将的路,故而,此刻的嬴政心下难免有些担忧。

而作为王者,当以宏观大局,来左右一场战局的胜负,是用大势来碾压对手,是战略层面的较量。

而不是沙场争锋,与人较力。

作为一个储君,亦或者王,应该学会使用政治的手段,去分化敌人,瓦解敌人,让对方陷于内乱。

亦或者使用经济手段,摧毁敌人的经济体系,或者让敌人依赖于自己的经济体系,从而影响对方的国力发展。

以及使用合纵连横,对敌人进行压制和打击。发展自己的技术,然后限制对方的技术水平,

最后便是引导民心。

利用各种文化,经济,价值观等等手段,来让敌人,与自己的臣民离心离德,从而削弱打击对手。

但是他的诸多公子之中,唯一一个出类拔萃的公子,确实一个沙场争锋,战无不胜攻无不克的铁憨憨。

虽然嬴政也是察觉到了,嬴高的政治智慧不弱,但是相比于嬴高在军事之上的锋芒毕露,这就弱的多了。

现如今,嬴高在西北又干出了这样有诟病的事儿,这让嬴政极为的头疼。

想他秦王政,从来都不是心慈手软之辈,但是他太清楚一个名声不好的君王,需要背负什么,以及要付出什么了。

当年庄襄王早逝,不能庇护他至加冠,但是,嬴政不希望他经历的苦楚,嬴高也要经历一次。

故而,他不想要任何的声音去坏了嬴高的名声。

对于嬴高于西北屠杀部落的事儿,在嬴政心里并没有掀起任何的波澜,他担忧的只是嬴高名声,而不是大月氏人的生命。

生而为王,在嬴政看来秦人也不过命如草芥,更何况是这些异族人了,纵然是全死了,嬴政连眼皮都不动一下。

月明星稀,天地一片安静,整个咸阳宫书房之中,没有丝毫的声音响起,安静的近乎于可怕。

这一刻,尉缭等人朝着嬴政肃然一躬,道:“臣等拜见王上,王上万年,大秦万年!”

“……”

见到诸人到来,嬴政点了点头,一伸手,道:“坐!”

“诺。”

点头答应一声,群臣纷纷入座,对于嬴政的习惯,他们都已经熟悉,此刻君臣之间也就没有了那么多的拘束。

只要不是在朝堂之上,在外人面前,秦王政都是一个很和善的人,但是当遭遇到挑衅他的人的时候,将会爆发出最冷漠的一面。

“王上召集臣等过来,可是发生了何事?”

李斯目光闪烁,他心里清楚,必然是发生了大事,要不然,嬴政不会在这个时间点将他们全部找来。

甚至于下令封锁了咸阳城。

在赵高退下之后,嬴政方才对着李斯等人,道:“黑冰台传来消息,公子高在西北之上连屠屋兰,氐池,删丹三大部落,鸡犬不留!”

“这还不算完,与此同时,公子高在当地铸京观以彰显武功于万世!”

“京观?”

闻言,群臣为之脸色大变,京观二字在春秋战国之世,并不少见,但是伴随着时间的推移,京观在中原大地之上,早已经消失的无影无踪,若不是在古籍之上有记载,仿佛从未出现过一样。

但是在西北之上,大秦武安君公子高一下子铸了三座京观,这让群臣为之胆寒,对于那个尚未及冠的少年,在内心深处感觉到了敬畏。

“铸就京观,在西北之上,臣以为武安君此举并无不妥!”这一刻,李斯率先开口了,他是一个法家的人,而且立场也是考虑大秦,而不是嬴高,故而他觉得铸就京观,并没有错。

只有杀戮才能震慑这些异族,为了中原大地,铸就京观有何不可。

李斯率先开口,而且还是对于嬴高鼎力支持,这让王绾等人脸色微变,大秦依法治国,秉承霸道之术,对于异族从来都是打压分化,从政治经济文化以及技术等等的方面进行全方位的压制。

故而,中原的士子,可不是唐朝李世民的之时的士子,对于异族采取王道之策,花钱买来的天可汗的一群傻逼玩意儿。

这个时候的中原士子,根本看不上四方蛮夷,就连儒家的老祖宗孔夫子都看不上。

此刻,王绾等人微变,是因为他们想到了嬴高的身份,以及未来的带来的弊端。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