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我要做秦二世 > 第574章 以亲子铸剑,意在涤荡中原!(第四更求推荐,求月票,求订阅)

大秦之心,在于天下黎庶从此不分齐楚燕韩赵魏,皆为秦人。

秦王之意,在于率领大秦锐士东出函谷,兼并六国,使天下凝一,彻底完成六代先王之遗愿,盘整华夏。

人屠接棒杀神!

这种跨时代的交接,意味着大秦朝廷已经做好了东出函谷关的准备。

东出函谷,灭六国,使天下尽归大秦。

在这礼崩乐坏的时代里,秦王政需要铸就一柄最强大的剑,一柄无往而不利的剑,曾经他选择了王翦,也曾想要选择蒙恬亦或者李信。

但是嬴高的横空出世,让他眼前一亮,随后嬴高的种种表现,这让嬴政赫然发现,嬴高才是最适合做那柄剑的人。

因为只有嬴高,才可能承载大秦历代先王创建的基业,立下的基石,以及律法制度,从而淬炼而成的一柄剑。

'它'是大秦锐士手中饮血的秦剑铸成的,内仗金器,外依火精,五行之中霸占金与火,便注定大秦必将立足于不败之地。

秦王政以亲子铸剑,意在涤荡中原,建立一个心目中的万世王朝。

只是这些,很多人,几乎全部的人都不懂,只有寥寥无几的数人,察觉到了嬴政的意图,这其中包括了嬴高自己。

当然了王翦也心知肚明。

甚至于在某一种程度上,公子高顶替了他,因为在历史上,这个人选便是武成候王翦,这也使得王翦在战后,彻底的隐退了。

毕竟在嬴政在的时候,就算是王翦威望如何高都不是问题,但是武将往往比君王更长寿,大秦的下一任君王,又有何资格能够压制王翦。

这便是王翦急流勇退的原因,他心里清楚,这一日迟早都要来,还不如提前就隐退,大家相安无事,剩下的这些年,也足够秦王政逐渐清洗他的影响了。

.........

“先生,李斯这里有壶好酒,不知可否与斯畅饮一番?”

国府官署之外,李斯笑意盈盈,对于公子高以及公子高麾下的诸人,他都保持了尊重,毕竟他清楚,大秦的未来必然是在公子高身上。

而且他的儿子李由,也在西北历练,而且从他得到的消息来看,不管是政治方面,还是战争之中,李由都有参与。

李斯明白嬴高的打算,自然是清楚,嬴高这是打算将李由培养成文武双全之辈,一念至此,李斯对于嬴高心中多了几分感激。

毕竟,望子成龙,这是无数个父亲的心愿。

纵然此刻的李斯,也无法避免。这个天下,没有人不愿意自己的后人出类拔萃,光耀门楣。

“故而所愿,不敢请耳!”

范增对着李斯一拱手,随及嘴角露出一抹浅笑,道:“右相请——!”

李斯府中。

长亭之下,侍从早已经离去,只有李斯与范增。

假山之上,水流湍急,人工湖之中,鱼虾嬉戏,院落之中,有荷花盛开,一阵风骤然而来,淡淡清香散溢而开,让人思绪更广。

“此乃楚国兰陵美酒,虽不及剑南春之烈,但是喝惯了剑南春之后,在品此酒,别有一番风味!”

李斯是一个做事周到的人,他心里清楚,范增是楚国人,而他也是楚国上蔡人,他们两个人也算是在秦为客,算的上老乡了。

“兰陵酒,虽不是自古流传齐地的兰陵美酒,但是其性温醇,没有楚酒雄厚,却也当得上天下佳酿!”

范增举盅,对着李斯一举,道:“李相有心了!”

“哈哈哈.......”

闻言,李斯大笑一声,朝着范增摇了摇头,道:“我与先生皆楚人入秦,纵然入秦方式不同,但是此刻皆为新秦人。”

“这大秦之中,虽然有楚系却与你我二人没有关系。”

“哈哈哈.......”

范增莞尔一笑,他清楚李斯的意思,但是不论是他还是李斯都看不上此刻的楚系,在他们看来,有秦王政在,楚系根本成不了气候。

大秦如今注定是秦王系的天下,未来则是公子高一系的天下。

而李斯便是秦王系之中的代表人物,而范增未尝不是嬴高派系之中的代表人物,今日一会,便是他们消息互通有无之时。

半响之后,两人寒暄许久,范增嘴角的笑意更加的浓郁,朝着李斯,道:“李相此番邀请范增入府,只怕是不光是想要与范增品酒一事吧?”

“先生明鉴!”

李斯看着范增轻笑一声,随及语气幽幽,道:“先生是大才,自然是看得出来王上此番封赏之意吧?”

闻言,范增神色一愣征,手中的酒盅一顿,随及恢复自然朝着李斯,道:“武安君,武安者,以武功治世、威信安邦誉名。”

“当初在封白起为武安君之时,朝廷下的结论是:言能抚养军士,战必克,得百姓安集,故号武安。”

“但是自从白起死后,武安君这三个字在大秦便成为了一种象征,一个荣耀,甚至于更是一种禁忌。”

“如今王上封公子高为武安君,这虽然是一种赞誉,但是这同时又是一种巨大的压力,大秦军民对于武安君这三个字身上寄托的精神,将会转嫁在公子高身上。”

说到这里,范增喝了一口酒,滋润了一下咽喉,方才继续,道:“这意味着,从此之后,公子高成为了大秦军民的一种信仰承载者,亦或者一种战无不胜攻无不克的信仰,这意味着,从今以后,公子高绝不败。”

“只能百战百胜,只要是公子高出现,就意味着大胜,这意味着从今以后,公子高将会是大秦国人百姓以及大秦锐士的希望。”

“同样的,当公子高成为武安君这三个字的承载者,成为大秦军民的信仰,成为大秦国人百姓以及大秦锐士的希望,这也意味着从此之后,公子高将会是山东六国的噩梦。”

“一旦王上决定东出,到时候,公子高便是秦王手中最犀利的剑!”

说完,范增迟疑了一下,看着一脸淡然的李斯,语气幽幽的质问,道:“公子高还是一个少年,连弱冠之年都不到,便背负这样的压力,李相不觉得很残忍么?”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